05.02 佛家的 ‘佛’ 究竟為何物?

首先,我們要明確“佛”是什麼?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約前566—— 前486年),釋迦牟尼是佛門弟子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

喬達摩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早年就受到人世間生、老、病、死各種苦惱的困 惑,加上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遂捨棄王族生活,離家出走,訪師問友,探索人生解脫之道。經歷諸多磨難,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這一年他35歲。之後歷時45年, 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從者甚眾,流傳下來,稱為佛教。

佛家的 ‘佛’ 究竟為何物?

佛 的本意為“覺悟",漢譯音為“佛陀"。佛對大千世界認識之初,就以探索如何解脫人世間的苦難為目的。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 盛。佛從本義來說,就是幫助芸芸眾生脫離苦海,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

學習佛教的精神,就是學習其“濟世愛人”的思想。濟世,就是普度眾生,度己度人。從個體來說,要愛國,放在當今是愛祖國、愛人民,這是人生立世之本;愛人,就是要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人,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假如每個人都充滿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其次,我們要明確“誰能夠成佛”。

或許有人會說,佛教徒潛心修行,遠居深山古剎,過的是苦行僧的生活,這沒有什麼好。我們日常對佛的理解,大多侷限於寺廟,裡面修行的僧侶可稱為職業修道者,這只是佛教修行的一種表現形式。普度眾生,濟世愛人,是佛法最重要的教義,體會教義、踐行教義,形式不重要,關鍵在於每個人的修煉。

佛家的 ‘佛’ 究竟為何物?

佛的法身是見不到的。普通人心中有佛,其實無佛;佛心中無佛,其實有佛。

這就是“色”與“空”的道理。我們見到的佛是為了教化方便,變化而成的千千萬萬個化身中的一個,“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梨花一放翁”。

假如說觀音菩薩的法身是天空中的皓月,那麼她的化身就像恆河的影子一樣,千 變萬化數不清。可以說,佛在你的心中,佛在你的身旁。教化你的對象就是佛,也可能是你的父親,你的同事,甚至是你的小孩,只是佛為了教化方便,為了度你而實現的化身 。

誰能夠成佛呢?佛說“芸芸眾生”皆可成佛,“芸芸眾生”細分為“四生”, 即胎生、 卵生、溼生和化生。胎生,人是屬於胎生的,當然能成佛;豬狗牛羊等都是胎生,也能夠成佛。卵生,雞鴨鵝是卵生的;青蛙蜻蜓、癩蛤蟆等也是卵生的,也能夠成佛。溼生,由於陰陽際會等原因產生的,如蚊蟲、細菌等,都能成佛。 化生,是超脫了自然界的東西,如諸天、地獄等,裡面的天兵天將、閻王老子、牛頭馬面、惡鬼色鬼等,經過修煉也能夠成佛。

佛家的 ‘佛’ 究竟為何物?

西遊記中,唐僧代表的是人,孫悟空代表的是石頭、萬類的靈長,豬八戒代表的是動物,沙僧代表的是諸天地獄,白龍馬代表水族等。經過這樣的劃分,真的還想不出什麼不能成佛的,何況於人乎!

人人皆可成佛,就是說,人人都有佛性,都具備成佛的素質。人人心中有靈山,要求每個人要有明確的目標。目標的長短、大小,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大小,這是戰略層面的。人人能夠成佛,便是你必須努力的方向。每個人不一定能修煉成為至高的佛,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心中的佛。即取經是個大目標,取什麼樣的經,這就是成什麼樣的“佛”了,這是戰術層面的。

最後,要明確“怎樣才能成佛”。

成“佛”,不是要你當和尚,或不同信仰人的改行當佛教徒。成佛,是一個使人的心靈得到超脫、完善的過程。每個人不一定成佛陀,但必須有心中之佛。

佛家的 ‘佛’ 究竟為何物?

要培養良好的品德。《資治通鑑》中對德的論述非常精彩, “徳者,才之帥也; 才者,德之資也。有德有才,謂之聖人;徳勝於オ,謂之君子;オ勝於徳,謂之小人;無徳無オ,謂之庸人。” 培養品德,必須修煉心性,坦蕩豁達,遠離貪慾,使自己清淨,使自己忠誠;必須要有愛心,要回報社會。要做自己的“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僕。

要樹立堅韌不拔的精神。成佛的過程是痛苦的、艱難的,百鍊才能歸真,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很多人離成功很近,但最終放棄了,因為就缺最後的努力。我們經常會因為某些事情沒有成功,往往嘆息“差一點”,有沒有想到這“差一點”,正是對個人精神的一種磨鍊,對個人意志的一種考驗。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使人成功。

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不是隻有幹大事才能成佛,對個人來說是大事,放在整個國家來說,未必是大事;與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相比,也未必是大事。對個人來說是小事,假如有一天,你的小槓桿不小心撬動了地球,就變成大事了。大小總是相對的,是可以轉化的,它要求你在每個崗位、每個角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精心完成每一項任務,在不斷的做好小事的積累中,你離成功就越來越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