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林则徐主持鸦片战争防御能否胜利?

晓妹世界观


清王朝的失败并不是换个人来打就能挽救的了的,这是老旧的封建国家对新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完败,不管是从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亦或是战略战术和国家体制,清王朝没有一样能够比的上英国或者法国,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林则徐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一生殚精竭虑,为了清朝中兴而奔走相告,如果换了他来打这场鸦片战争,能赢吗?遗憾的告诉你,别说是林则徐,就算是诸葛亮来了也拯救不了,我知道可能还有很多人对此抱有疑问,如若大家不信,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当时的一些认识和观点,看下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还有可能打得赢鸦片战争吗?(就事论事,绝不是否决禁烟英雄)

林则徐对洋人认识有偏差

这样的认识偏差反应在两到奏折之中,1839年林则徐曾经与当时的两广总督邓廷桢一起联名给道光帝上过一道奏折,内容如下:“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在鸦片战争进行激烈的时候,林则徐再次上奏道光帝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对付洋人,他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士兵配竹竿,将洋人击倒就爬不起来了,然后就可以直接捆起来,如果真要按林则徐这种打法,还没靠近估计已经被洋人的燧发枪给团灭了。

林则徐过于轻敌

这样的认识偏差也能从林则徐的奏折中看出来,1839年5月1日,在虎门收缴鸦片的林则徐向道光皇帝报告:洋人表面嚣张,实则内心懦弱,正是天朝不愿意轻启冲突才导致了遗患无穷。就算英国人从万里之外来了,也是疲乏之师,主动权完全在我们这里,英国人绝不敢轻举妄动!其二,就算英国人船坚炮利,也最多在外海逞能,到了内河照样会被吊打。第三,英国人就算不做鸦片生意,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也能获利丰厚,绝不会和我们过不去。从上可见,林则徐对英国的国家体制并不了解,也对英国当时的实力知晓不多,仅凭直觉就作出了过于轻敌的判断,而轻敌是兵家大忌,以这样的心态来领导鸦片战争恐怕也是很难打赢的!(虎门销烟)

林则徐作战经验少,并不擅长领兵打仗

林则徐从入仕途以来就一直在清朝做文官,在虎门之前,一直没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而要对战英国这样强大的现代化军事国家如果没有作战经验,恐怕也是难以取胜,毕竟像毛主席这样的军事天才几百年才能出现一个,而更多的确实像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之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但是英雄也不是万能的,他始终是那个时代的人,始终要被时代的格局所限制,在清朝整体落后于世界的情势下,林则徐就算再能干也是独木难支,腐朽的清王朝终究还是会轰然倒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