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北京圓明園皇家園林之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個西洋色彩的建築群?

記憶斑駁舊時光-


  圓明園,坐落於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清朝皇家宮苑。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三園組成,因此也稱之為圓明三園。園林面積約350公頃,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園內景色一百五十餘處,因此圓明園有“萬園之園”之稱。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將此地賜給其四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即位之後,仿照紫禁城的形式擴建了圓明園,在園內南部修建了正大光明殿以及各衙門的值房。

乾隆皇帝即位之後,曾經六次南巡江南,因此圓明園園內先後仿建了江南各處名園美景。例如仿照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而建的獅子林。

  而為了滿足皇帝對美景的多方面的追求,歐洲西洋景觀也被引入圓明園內。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在圓明園內首次仿建了巴洛克式的歐洲園林建築,稱之為“西洋樓”。是由當時宮廷畫家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設計監督建造。建築主要有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黃花陣(萬花陣)等十餘處。 “西洋樓”建築群在造園與裝飾方面極大地運用了不少中國傳統手法,闢如建築材料大多取自漢白玉石,石面也精雕細琢。整個西洋景觀於乾隆十二年開始籌劃,於乾隆四十八年最終完成遠瀛觀的修建。

  1860年“火燒圓明園”時“西洋樓”建築群一同被焚燬。1976年圓明園管理處正式成立之後,園內“西洋樓”殘存的建築群才得以清理與保護,其中建築群內的歐式迷宮黃花陣(萬花陣)已在原址修復。


環球網



因為乾隆帝他太有錢了,他當時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可以為任何一個寵妃建造宮殿,遠贏觀就是為香妃建造的。由郎世寧設計。
方外觀也是由郎世寧設計為香妃設計的清真寺
諧奇趣的燦春堂就是仿凡爾賽宮建的由郎世寧設計蔣友仁進口建材。也是為了香妃而建!

諧奇趣由多隻怪意的動物噴泉組成,兩邊有二層八角。樓
演奏中西不同的音樂,這也是乾隆爺要把法國皇宮搬進長春園的原因之一。
太可惜了!海晏堂是圓明園裡最大的一組巴洛特式風格建築,

被英法聯軍焚燬,
這是海晏堂的續水樓,當時乾隆皇帝建仿凡爾賽宮山寨版共花白銀四千萬兩,歷時7年,為接待外賓而建。
這些西洋建築只是證明他特別的腐敗,昏雍。為討愛妃一笑,而掏空國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