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北京圆明园皇家园林之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西洋色彩的建筑群?

记忆斑驳旧时光-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清朝皇家宫苑。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三园组成,因此也称之为圆明三园。园林面积约350公顷,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园内景色一百五十余处,因此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将此地赐给其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仿照紫禁城的形式扩建了圆明园,在园内南部修建了正大光明殿以及各衙门的值房。

乾隆皇帝即位之后,曾经六次南巡江南,因此圆明园园内先后仿建了江南各处名园美景。例如仿照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而建的狮子林。

  而为了满足皇帝对美景的多方面的追求,欧洲西洋景观也被引入圆明园内。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在圆明园内首次仿建了巴洛克式的欧洲园林建筑,称之为“西洋楼”。是由当时宫廷画家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设计监督建造。建筑主要有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黄花阵(万花阵)等十余处。 “西洋楼”建筑群在造园与装饰方面极大地运用了不少中国传统手法,辟如建筑材料大多取自汉白玉石,石面也精雕细琢。整个西洋景观于乾隆十二年开始筹划,于乾隆四十八年最终完成远瀛观的修建。

  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西洋楼”建筑群一同被焚毁。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之后,园内“西洋楼”残存的建筑群才得以清理与保护,其中建筑群内的欧式迷宫黄花阵(万花阵)已在原址修复。


环球网



因为乾隆帝他太有钱了,他当时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可以为任何一个宠妃建造宫殿,远赢观就是为香妃建造的。由郎世宁设计。
方外观也是由郎世宁设计为香妃设计的清真寺
谐奇趣的灿春堂就是仿凡尔赛宫建的由郎世宁设计蒋友仁进口建材。也是为了香妃而建!

谐奇趣由多只怪意的动物喷泉组成,两边有二层八角。楼
演奏中西不同的音乐,这也是乾隆爷要把法国皇宫搬进长春园的原因之一。
太可惜了!海晏堂是圆明园里最大的一组巴洛特式风格建筑,

被英法联军焚毁,
这是海晏堂的续水楼,当时乾隆皇帝建仿凡尔赛宫山寨版共花白银四千万两,历时7年,为接待外宾而建。
这些西洋建筑只是证明他特别的腐败,昏雍。为讨爱妃一笑,而掏空国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