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瘋狂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毀掉了什麼

原本平淡無奇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完成翻番,房價躍升至一萬以上。這或許是很多三四線城市最後的瘋狂。

三四線城市的競爭力在於較為舒適的生活,較低的生活成本(主要是房屋成本),不足在於收入較一二線城市較低,生活相對單調、低端。如果生活在三四線城市,享受不到原本的舒適,甚至略帶掙扎,在哪裡都是掙扎,還不如去北上廣深掙扎,畢竟那裡有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格局,這對一個年輕人是十分重要的。

面對高企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地方政府是開心的不得了,可以有更好的土地收入,可以收更多的稅費,偉大的辯證法教導我們,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就和抽菸是有害身體,但是會愉悅心情,看你怎麼抉擇,況且,抽菸對身體也不是一點沒有好處,辯證看。

土地供應是有限的,土地位置是有限的,政府規劃的前提是人口支撐,人口支撐的基礎是地域市場活力,無需多重論證。

三四線城市吸引力在省會城市或者區域性中心城市面前是被吊打的,大部分逃離北上廣人員流入二線或者乾脆三四線城市過上悠閒的小日子,而當三四線城市生活成本逐步比肩一二線城市之時,新流入人口面臨較大的購房壓力之時,便會再三思量,這逃離還有意義嗎,取捨之間更多了糾結猶豫。

三四線城市依然是城鎮化的主力軍,隨著貨幣化補償的取消,還遷戶是否會成為住著180平大房子的低保戶呢,城市是否會誕生高樓大廈貧民窟呢?這些疑問在幾年後便會得到驗證。

三四線城市一般會有幾所不太著名的本科或高職院校,作為三四線城市來說,是極其願意其畢業生留在當地發展的,然而當其面臨三四線城市各方面的生活短板而且還要承受較高的房價和較低的工資之時,或許會考慮再三,去省會城市或區域性中心城市,都會是較好選擇。於是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入被大打折扣。

三四線城市原住民享受著這一波房價紅利,其選擇會多很多,比如去更好的城市生活,享受更好的醫療和自然環境,進而造成部分優質消費群體流出,原住民子女也會在家長的鼓勵下部分流入一二線城市,再次造成人口流出,屋漏偏逢連陰雨再貼切不過。

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出,那流入呢,更多的是縣城甚至村鎮原住民在支撐一個城市。他們之中買房者有,但不是全部,甚至可能是很少一部分,做著較為低端的工作,供養著城市最後的運轉,然而其服務週期也是有限的。

可以設想10年後,現在的社會中堅60後、70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80後、90後成為社會中堅,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反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成本太高,三四線城市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活力人口較10年前幾何式縮減,是首當其衝的第一條,也成為致命一擊,社會資源不再這麼緊張,馬路不再那麼擁擠,半鬼城狀態來臨。

此時的三四線城市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安樂窩,而是挖著深且寬的護城河的三四線城市,高房價,會讓其將自己困死,一步一步淹沒在歷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