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阴虚体质的人在饮食和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剑漂亮骑士


阴虚体质如何调理呢?我们从“五维养生法”来简单论述一下。

第一,心性。阴虚之人脾气一般比较急躁,经常心烦,易怒,稍微不顺心就发火,这就是中医说的阴虚火旺。有条件者可以经常去安静的郊外,或者风景优美、游人不多的地方徜徉。日常生活中,减少不必要的争执,注意控制情绪,遇到事情的时候要保持冷静。顺境时不张狂,逆境时不颓唐。可以练练书法,找朋友们下下棋,怡情悦性。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

第二,运动。阴虚火旺者,身体内虚火较多,不适合做大量运动。因为汗液多是由津液所化生,出汗过多,会使阴液更加亏虚。可以选择游泳、太极拳、八段锦、在树林或河边散步等比较悠闲的运动方式。阴虚之人,尤其不适合在三伏天太阳下运动,因为出汗多了耗伤阴液,从而会加重阴虚症状。

第三,饮。阴虚火旺者适合喝菊花茶。菊花味道甘苦,药性属于寒性,具有很好的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作用。菊花生在春,长在夏,收在秋,藏在冬,所以它得了春夏秋冬四季之气,可以补我们的肺和肾。口干如火者,再加几颗麦冬;眼睛发干者,可再加一勺枸杞子。

第四,食。在饮食方面,阴虚者注意不要食用热性食物,比如:辣椒、羊肉、狗肉、孜然、白酒、干炒坚果等。阴虚者宜常吃下列食物:

1.银耳。可以滋阴养胃、生津润燥。

2.梨。有生津、润燥、清热作用,对肺阴虚或热病后阴伤者最适宜。

3.鸭肉。清代名医王士雄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民间也认为鸭肉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者宜食之。

4.牛奶。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之功效。

5.西洋参。西洋参性凉,滋阴补气、清热生津,补而不燥。

6.阿胶。它是血肉有情之品,既能补血,又能滋阴,只是近年来价格昂贵,且假货很多,购买时需注意辨别。

7.怀山药。民国中医张锡纯说:“山药之性,能滋阴而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他的多个方子,就是用怀山药健脾滋阴补虚。此外,绿豆、藕、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梨、西瓜、黄瓜、百合等,这些食物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

第五,特色中医调理。

1.穴位调理。具有补阴作用的穴位中,有三个穴位很常用:太溪、三阴交、照海。这三个穴位在小腿或脚上,不用求人,自己操作即可。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滋养阴液,改善阴虚体质。照海穴在内踝高点往下,正好是在骨缝当中。为什么叫照海?有什么寓意吗?照,照射的意思;海,就是大水。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点揉照海穴专门清虚热。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按摩点揉此穴,可以补肝经、脾经、肾经之阴。太溪穴在我们内踝高点往后和跟腱后缘之间的中点(凹陷处)。在这里,太,就是大的意思;溪,就是溪流。之所以叫太溪穴,是因为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太溪是肾经原穴,太溪补一经之阴,就是补肾阴,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和原穴。

2.特色中药调理。用中药调理,需要仔细辨证每个人的体质。在阴虚者中,最常见的有心阴虚、肺阴虚、肾阴虚。

当出现心悸、胸闷、失眠、多梦、健忘、盗汗、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时,说明我们的心阴亏虚了,不能濡养心脏,导致心主血脉、神明等的功能减退。有的表现在更年期综合征,有的表现在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参考:天王补心丹。

有的朋友出现干咳、痰少、咽干、声音嘶哑、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苔少质红少津、脉细而数或咯血等,这说明是阴虚肺燥。应养阴润肺,佐以清肺热调理。药物参考:养阴清肺丸、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

当出现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症状时,说明是肾阴虚了。如何调理?大家都知道一个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很多人把这药当成补肾壮阳药,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是宋朝儿科太医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写到的一个方子,原名地黄丸,他的初衷,原不过是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之症”,即小孩子“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乾隆年间太医吴谦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中说:“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钱太医没想到的是,他研制的六味地黄丸会在后来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此外,治疗肾阴虚常用药,还有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也可以服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清泻肝胆火气。

无忧在此提醒大家,辨对体质养对生,是首要的问题。首先要搞明白自己的体质,再采取不同的养生保健之道。现在,广告里、商店里,宣传的滋补品保健品很多,忽悠人的也不少,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燕赵都市报 无忧/文)


燕赵都市报


阴虚体质是指脏腑阴血亏虚,阴不制阳,而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常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颧红,心烦易怒,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皮肤、头发干枯,舌干而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脉细数。肾阴虚还会出现腰膝酸软,目干涩,视物模糊,耳鸣,健忘目眩。阴虚多见于热性病后期或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甲亢、癌症等。有原发性疾病应到医院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这里提出的问题是阴虚体质的人在饮食和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治疗方面就不谈了。

下面就谈一下阴虚体质的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阴虚体质的人应多食滋补肾阴的食物,如百合、芝麻、糯米、莲子、黑豆、绿豆、甲鱼、鲍鱼、鸭肉、鸡蛋、蜂蜜、燕窝、白木耳、甘蔗、梨、猪蹄、鹅肉等。不宜食狗肉、羊肉、桂圆、核桃、韭菜、干姜、肉桂、花椒、辣椒、葱、蒜、茴香、丁香、等温热辛燥的食物和佐料。

在生活方面避免工作过度劳累、少熬夜,尽量要节制房事,不要再耗阴血,要顺应昼夜变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阴虚火旺的人性情较急躁,容易发怒,应尽量不要与别人发生争执,以减少激怒。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益于健康。适当做些运动,如练大雁气功或八段锦。

朋友们如觉得我写的比较实用,请关注和点赞,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指正,谢谢!


神农架下养生


阴虚体质是指体内的阴津不足。主要表现为体形瘦弱,腰膝酸软,容易出虚汗,津液不足,手足心热,胘晕耳鸣,失眠多梦,容易健忘等。其实对阴虚体质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

阴虚体质的人饮食上的调理和注意

1,阴虚则易生内热,饮食上不可以食用煎炸等燥热性食品,以及过份滋补食物。食用这些会加重内热,更伤及阴津。

2,阴虚者体形瘦弱,脾胃易虚,容易怕冷,受寒,因而是不适宜食冷冻食物,如雪糕,冰淇淋。

3,阴虚者体质虚弱,抵抗力弱,易受寒,因而也不适宜食用过分性寒凉的食物如苦丁茶,金银花茶,葛根,苦菜等

4,阴虚者则津液不足,需补充津液缓解和改善阴虚体质。可以多食滋阴养津的食物,如银耳,雪梨,桃胶,山竹,核桃,黑芝麻,黑豆等。

生活上的注意

1,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受寒,伤体。

2,出汗及时擦干,不要用风扇或空调吹干,这些行为会加重体虚,伤及津液。

3,不要熬夜,以免伤神损体,放松心情,心态乐观一些,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讲解就到此,喜欢的朋友们,欢迎点赞,点击关注。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健康知识和健康美食做法,谢谢阅读!


小小巧妈


阴虚证,主要是指由于先天不足,久病耗损,斫丧太过等原因,使人阴分亏虛,致出现盗汗,消瘦,便密,夜间咽干,舌上少津,少苔,龟裂,脉细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

此证多因秉赋薄弱,元阴不充,邪热久羁,或五志化火,煎熬劫烁,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以及房室劳倦,大汗,亡血等原因而引起。其次如过服温燥之品(药),或由汗.吐、下诸法用之不当等医源性因素亦可酿成。总之,凡阳盛伤阴或阳损及阴,或人体精、血、津、液等直接受到劫夺,均可导致阴虚之证。

对于阴虛病人,宜用补阴法治疗或调理,一般多从滋补肾阴入手,具体或分滋阴,育阴,养阴,敛阴等,滋阴法适用于以肾虚为主之证,选药如熟地、枣皮、女贞子、龟胶、枸杞等,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熟地、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等加减。养阴法,多用于热灼津伤,虚火妄动(动血)以及气阴两虚等证。药物常选沙参、麦冬、地骨皮、玄参、旱莲草等,若阴分续有耗损,也可予以白芍等敛阴等。生活中尽量少食辛辣之品,可将养阴中药用于食疗,煮湯之类。仅供参考。


博昼


1,规律作息

2,荤素得当,三餐均匀准时

3,适当补充富含vB的食物,如全麦等

4,艾灸督脉、膀胱经,灸量宜小但必须坚持,灸后晚上泡脚(以微汗为准)

5,爱护脾胃(晚上最好盖好腹部)

6,凡事有度量,多做事,适当加量散步→快走至微汗!

这条叫动能生阳,阳能补虚!

7,阴虚容易上火,忌一段辛辣苦寒饮食。

情绪易怒,可适当在不太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发泄一番

8,节制房事,阴虚耗肾,会出现假的亢奋,须自我节制,养精蓄锐,来日方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