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大數據報告:“休閒”的成都人,其實比北京拼多了

逛街、打麻將、吃火鍋……對很多人而言,成都給人的印象便是一座充滿了“吃喝玩樂”的休閒城市,以至於“少不入川”的“忠告”流傳千年,來了成都就成不了事了?當然不是。

大數據報告:“休閒”的成都人,其實比北京拼多了

6月6日,智能聯合辦公空間夢想加攜手每日經濟新聞高質量發展研究院,聯合發佈了最新的《成都聯合辦公行為報告》,數據顯示,成都上班族在19:30後下班比例比北京高7%、成都單個空間週末加班的人數是北京的4倍、平均每人加班時長是北京的2倍。

“成都是西部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城市,這裡有眾多優秀的本土傳統企業、創業企業,以及大型企業集團在成都設立的分公司,有眾多人才在成都奮鬥,這裡對於優質、智能的辦公空間有著旺盛的需求。”夢想加創始人李文磊看來,成都的新經濟活力正是吸引他們的關鍵。

一方面,成都人在生活上的追求講究慢與休閒,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成都也一定是快與上進的代表,特別是新經濟氛圍下,企業、個人都充滿活力。正如太古裡的宣傳口號“快耍、慢活”一樣,快節奏、慢生活就是成都生活的“節奏感”,大概這也是太古裡等外來企業能在成都風生水起的原因吧!

上班族勤奮程度超北京

可以說,連續3年榮登新一線城市榜首,只靠“休閒”二字完全不可能達到。

“成都的上班族比北京的上班族勤奮。” 夢想加創始人李文磊在發佈報告時便感慨,這是夢想加對已經服務的成都215家、北京500家入駐企業長時間記錄對比後得出的結論,“可以看到成都的運轉節奏比我們想象中要更快一些。”

節奏快在哪裡?首先從工作時間來看。和北京差不多,成都上班族上班時間集中在8:30-10:00之間,但成都上班族下班時間比北京更晚,在19:30以後下班的比例高達26%,要比北京還多出近7%。

此外,成都上班族在週末加班的平均人數和時長方面也都高於北京,甚至很多企業還採取了隔週週六上班的大小班制度。從平均單個空間的加班數據來看,成都週末加班的人數是北京的4倍,而平均每人加班時長也幾乎是北京的2倍。

誰說成都人週末就只有火鍋和麻將,加起班來也一點不含糊。

而成都人的勤奮,自然也讓不少企業看見了發展的活力,“正是因為成都的經濟發展活力、擁有眾多優秀的企業、以及又努力又懂生活的成都人讓他們決定在北京總部之外擴張的第一座城市就選擇了成都。” 夢想加創始人王曉魯說。

可見,在成都,看似衝突的“休閒”與“快節奏”兩個元素卻相得益彰。以後,千萬不要再說成都人只懂得休閒了。

新興行業成聯合辦公“主流”

事實上,對於新事物、新形勢的接受度強,成都的另一特質包容,也在報告中得到了佐證。“智能聯合辦公空間所帶來的新辦公方式,在成都備受歡迎。”李文磊表示,目前,夢想加在成都已經投入運營的4個空間出租率超過95%,一些在成都的大型企業甚至整層租下辦公位。“這樣的表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那麼,聯合辦公空間到底在服務哪些類型的企業?這還要從成都聯合辦公的幾個發展階段說起。

2014年起,大量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的興起,形成了成都市場對聯合辦公最初的認知,也就是服務於初創企業,以IT互聯網企業為主。

2015年開始,隨著大規模超甲級寫字樓在核心商區頻繁落成,商務型辦公服務逐步發展起來,主要服務中小企業和傳統商業。

而2017年後,聯合辦公的客群更加廣泛,其中既有需要靈活高端辦公區的小型團隊,也有需要解決擴張、過渡需求的中型團隊,還有需要整合、跨區域解決方案的大型公司。“其中新經濟企業佔大多數,新興行業客戶佔大多數。”李文磊也展示了一組數據,青睞聯合辦公空間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行業分佈多樣,其中創新新興行業如互聯網、文化類團隊佔據主流。

此外,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進駐夢想加空間的客戶中,有47%都來自於外省甚至國外的業務主體,“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成都的經濟活力與吸引力,共享辦公能更好促進外來企業在成都落戶。”李文磊表示。

新經濟活力驅動聯合辦公強勁增長

“成都的經濟活力強勁,代表著新一線城市的業態。”李文磊表示,在成都半年多的發展,也看到了新一線城市與一線城市在聯合辦公上的不同需求。

“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一線城市的辦公量趨於飽和,而新一線城市的辦公增量很大,因此共享辦公的促進作用反而更明顯。”李文磊告訴記者,特別是在當前成都新經濟迅猛發展的階段,新企業發展快,更加需要靈活、年輕化的辦公空間。

作為本次報告的聯合發佈方,每日經濟新聞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成都是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夢想加選擇成都極有眼光。“融合辦公就是共享經濟,屬於新經濟範疇,未來在成都新經濟氛圍不斷濃厚的環境下,這一類的新經濟企業也會得到更好發展。”上述負責人說到。

這和李文磊的觀點也不謀而合,“成都是西部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城市,這裡有眾多優秀的本土傳統企業、創業企業,以及大型企業集團在成都設立的分公司,有眾多人才在成都奮鬥,這裡對於優質、智能的辦公空間有著旺盛的需求。”

事實也正如此,根據仲量聯行最新發布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成都商辦寫字樓簽約的總面積中,有45%被聯合辦公品牌拿走。看來,未來成都的週末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加班狗”。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啊,據仲量聯行、高力國際的數據預測,預計到2030年,成都的30%的核心商圈寫字樓面積將會是聯合辦公空間。

未來,當聯合辦公成為辦公樓的“新標配”,成都的上班族們大概也會更加勤奮,畢竟聯合辦公空間裡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與熱情。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