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慈禧的葬禮奢華至極,為何送葬的人都捂著鼻子?

塔羅右手


1881年也就是在光緒七年的時候慈安太后去世,作為側室的老妖婆慈禧太后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大權獨攬,原形畢露。



奢靡腐化的生活

慈禧不僅僅是干涉朝政,大權獨攬,而且生活極盡奢華,康熙在位時宮中的吃穿用度還抵不上明朝皇宮的一日,而慈禧太后每天生活的那個排場,要是康熙知道,會氣的從棺材裡跳出來,根據一小太監的說法,慈禧太后一天的吃穿用度就高達四萬兩白銀,加上官員的貪汙腐敗,中飽私囊,慈禧太后每天花的銀子真是可想而知了,這個花法,半年一個海軍艦隊就讓她給吃出來了。而後這個空虛寂寞冷的老妖婆又想出來了么蛾子,要重建圓明園,預算更是高達了一萬萬兩,也就是一億兩白銀,這個錢足以組建十餘支北洋艦隊了,並且,每天要吃,不是用n多個蘋果,這個蘋果只是擺在她的跟前,供慈禧問一下這個味道,使他身心愉悅而已,並且要用新鮮的蘋果,每天一換或者換好多次,活的比較精緻。

慈禧死後的陪葬也是極盡奢華,陪葬品價值億兩白銀,她的棺材鑲嵌的珍珠據說就多達萬顆,此外還有各種煩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死後送葬人卻捂著鼻子

1908年的十一月份,這個殘害了中國幾十年的女人終於死去,但是她的葬禮也是奢華至極,場面異常宏大,送葬的多達幾千人,陪葬品也是珠寶無數,在當時這個掌權者去世,七八千人跟著去送葬,氣氛肯定是十分沉重的,他們面無表情,心情沉重,並且還捂著鼻子,甚至不能發出其他聲音,想象出來也是十分壓抑的。

而在給慈禧送葬的時候這些人卻捂著鼻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是交通工具,想想如此宏大的場面,紙人,棺材,陪葬品,貢品很多的東西,而慈禧的遺體則是從紫禁城運往清東陵,要趕幾天的路,那麼多的人,趕路好幾天,加上那麼多的馬車,馬則會排洩糞便,加上數量之多那個味道肯定很刺激。

除了馬車之外,還有慈禧的很多貢品,一路顛簸,加上小火爐的烘烤肯定是變質的變質,烤糊的烤糊,再加上那些動物的糞便,沒吐了就算萬幸了。另外,慈禧死後這一路顛簸很多天,加上防腐措施的處理不善,屍體可能會腐爛併發出屍臭味。




月光侃歷史


1908年,慈禧在紫禁城去世,結束了長達47年的統治。然而,慈禧去世以後,並沒有立即下葬,而是推遲了一年才下葬。這是為什麼呢?其一,慈禧的墓地在清東陵,而慈禧死的時候,她的萬年吉壤還沒有完工。其二,慈禧是晚清最有權勢的女人。因此,她的葬禮極其奢華,要準備的隨葬品也很多。而這些隨葬品在慈禧死的時候並沒有全部完工。因為這兩點原因,慈禧死了一年之後,她的葬禮才正式舉行。然而,就在眾人為慈禧送葬的時候,卻發生了很多人捂著鼻子的事情,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這與慈禧自身有關係。前面提到,慈禧去世之後一年才下葬。在這一過程中,太醫院的醫官雖然為慈禧的遺體做了一些防腐處理。但是,囿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慈禧的遺體保存的並不是特別好。因此,到慈禧下葬的時候,她的遺體已經開始腐爛,並散發出惡臭味。除此之外,醫官為了保存慈禧遺體,使用了一些藥材、香料。到最後,這些香料、藥材與慈禧的遺體發生串味,並散發出惡臭。

第二,這與隆裕皇太后有關。慈禧死後,隆裕皇太后掌握了大清的權力。為了表示對婆婆的孝敬,隆裕皇太后為慈禧皇太后做了滿漢全席。而這些菜因為保存不善,也開始腐爛,並散發出酸臭味,使得送葬的人都捂著鼻子。

第三,這與送葬的騾馬有關。自1861年慈禧上臺以後,她就牢牢掌握大清朝的實際權力。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慈禧一直大權獨攬。正因為如此,慈禧的葬禮是極盡奢華的。據載灃等人回憶,慈禧的葬禮共動用騾馬數千頭。這些騾馬在送葬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可描述的物質排出。因此,送葬的人都捂著鼻子。

第四,這與送葬的車伕、腳力有關係。慈禧當政數十年窮奢極欲,致使百姓困頓。正因為如此,給慈禧送葬的車伕、腳力大多穿著破衣爛衫。這些髒衣服或許是因為許久未洗,或者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散發出一些味道,致使送葬的人捂著鼻子。


這個歷史有點料


1908年慈禧在北京病逝,葬禮簡直奢華至極。但是畫風比較詭異,看到這幅畫面讓人不寒而慄。很多紙車,紙馬,紙人栩栩如生,配上那慘白的臉色,簡直恐怖至極。

據說在葬禮當天,天氣灰濛濛的,天氣也比較寒冷了,陰風陣陣,再配上那些紙糊的人,很多百姓都不敢出門。


事實上早在八月份,就曾燒過大量的紙。這些東西都是他心愛的財物,包括鐘錶,煙桿,梳妝檯,以及大量的紙人,這些是所謂的去冥府打前站的。被燒掉的轎子不但有傳統的抬矯,還有歐式布魯厄姆車。不但有中國傳統的馬,還有歐式的花斑馬。簡直就是一場全球商品博覽會。

在籌備葬禮前,大臣們便花費了大量錢財修繕前往清東陵的道路,甚至從西方引進了蒸汽壓路機。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以便使金色華蓋下的金黃色靈柩能夠莊嚴順利地經過這條道路。就可以想象這個葬禮的場面的宏大。



按照正常情況,慈禧的梓宮抬出殯宮需要32名小槓,從殯宮到京城的城門口需要80人的大槓。到了墓地後會用到128名標準大槓,但是據後來的太監透露,慈禧出殯那天一共用到了7920名槓子手。但是奢華紙人的衣服和槓子手的衣服形成了鮮明對比,假人鮮衣怒馬,槓子手卻衣衫襤褸。


在慈禧太后靈柩的頂上鑲著一個金色的圓球,用33斤的純金打造,柩布上的藍色鳳凰和紅色雲彩圖案,並非是一氣呵成繡成的,而且用極其繁瑣的傳統工藝“織補”繡制而成。


這麼盛大的葬禮,其中動用人力,物力,和財力是巨大的。但是還有一個就是畜力,在隊伍中夾雜了大量的駱駝和馬匹,這些牲畜一邊走一邊排洩糞便,他們身後的僕役為了打掃這些糞便都要捏著鼻子跟著。


漁耕樵讀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炸開了慈禧的定東陵,將裡面的陪葬品洗劫一空。

至於裡面的陪葬的珍寶到底有多少,那就很難說了。但是根據一些資料記載,當時孫殿英手下的士兵都能分到幾顆珍珠之類的。

可以想象,慈禧墓葬是何其之多!而這些珍寶,從紫禁城拉到清東陵,恐怕也得耗費不少的人力。

而根據記載,慈禧出殯的場面是極其奢華的。至於有多奢華,恐怕是讓人目瞪口呆。具體的場面就不在描述了,還是上幾張當時的照片吧。





看到上述的照片,是不是覺得很恐怖。這哪是在出殯,這簡直就像一支隊伍在出徵,浩浩蕩蕩的!開路的,抬棺的,打雜的,數千人!

至於為什麼要捂著鼻子,這個我也只能大膽的猜測一下了。

第一:出殯的隊伍中用了牲畜來拉東西,比如說騾子,馬匹之類的,而且數量眾多。因為路途遙遠,牲畜難免會排便。


第二:出殯的隊伍中,攜帶有大量的食物。有記載說隆裕太后為了紀念慈禧太后,做了滿漢全席裝在器皿中。

當時是冬天,為了防止食物冷掉,所以每個馬車裡都放著一個爐子,而這些食物因為和爐子捱得太近,導致食物都烤焦了,散發著一陣奇怪的氣味。


小鎮月明


這是李蓮英乾的好事。

歷史慢慢遠去,很多已成了傳說。傳說也未必假,君不見有些民間傳揚的小道消息竟也是真切的事實。

據說,慈禧下葬那天,李蓮英發現棺材滴血,很是恐怖吧。當時將李蓮英的雙腿都嚇軟了,回過神來的李蓮英故作鎮定,迅速找人擦乾淨地上的血,將事情隱瞞了下來。而當時的人們都忙著,也沒注意這些。

後來,李蓮英想起了一件事,在慈禧的棺材裡面少了一種布匹,他就臨時找來一些白布,可是按照禮法這些布要經過一種香薰染才行,不過香也不好找呀,他就用一些黃色的香薰染。

後來,他對這事一直放下心,為搞清楚真相,李蓮英就打開慈禧的棺材,竟然發現裡面有很多渾身是血的死老鼠,那這些老鼠怎麼來的呢?李蓮英就把他燻過布的香拿去給太醫鑑定,太醫說這是一種老鼠藥,帶有奇特的香味,老鼠聞到就會前來,而老鼠碰到這種香後會七竅出血而亡。

好了,滴血的問題查清了,捂鼻子的原因也就找出來了。有死老鼠,太臭了!

關於慈禧的故事,我們就說到這裡,歡迎關注我們,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謝謝大家,再見。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慈禧太后臭名昭著,因為討好洋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被後人詬病。

1908年11月掌管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終於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但是,她死後並沒有急於下葬,因為她的地宮還沒有竣工。而是在死了一年之後,也就是1909年的11月09日才下葬的。

大家都知道慈禧生前就好大喜功,窮奢極欲,單吃一頓飯,就要上百個菜。死後她的後事,肯定也馬虎不得的呀。

當時為她送行抬轎的人,竟然將近八千餘人,馬和騾子也是不計其數。各種陪葬你,珍珠,寶石、黃金、紙人......。更是數不勝數。

要把這些東西帶到陵寢之中,這都是需要人手的。

可是也要知道,攜帶了這麼多東西,從紫禁城到達清東陵的距離,大概有兩百多里地,據說他們足足走了五天的時間,才到達了清東陵。

一路上人民發現一個怪異的事情,就是無論是路邊圍觀的人,還是送葬的人,都捂著鼻子前行,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了,慈禧是在死後一年的時間,才下葬的。她的屍體上發出來的惡臭味道,雖然用香料掩了一下,但是,那個味道還是讓人記憶猶新的。

當然了不光是慈禧身上的惡臭味,還有騾馬到處排放的糞便,抬轎子的人身上的汗漬。以及御膳房,給慈禧準備的最後一頓大餐,滿漢全席。這些味道,夾雜起來,真是要有多難聞就有多難聞呀。

一個人的去世,竟然動用了這麼多人力,財力肯定也花了不少,真是造孽呀。

要說慈禧生前風光,大葬也很風光。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她死後二十年,她的墓卻被軍閥孫殿英給盜了。

當年慈禧的陪葬品,都被孫殿英給洗劫一空了,據說就連她身上的衣服都被扒了個精光。可見,孫殿英他們是沒有放過一點,值錢的東西呀。

這些盜賊們,一點職業操守都沒有。他們脫慈禧衣服的時候,把慈禧放在棺材蓋上,走的時候,也沒把人家放進去,就直接扔在了棺材蓋子上,真是要多慘就有多慘呀。

不過,這次盜墓讓孫殿英記憶猶新的是,他們進入慈禧墓室裡的時候,那股噁心的臭味仍然還在。

可見當年慈禧下葬的時候,就更加臭氣熏天了。

上面這些圖片,均是當年慈禧下葬的時候,真實拍攝的。大家看看場面是不是很宏達。


史學達人


常識普及

談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一個常識的普及,都知道人死後若沒有經過相關處理措施,就是自然的腐敗,腐敗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刺激性的臭惡,俗稱屍臭。夏天是幾天內就可以產生屍臭,冬天產生屍臭的時間則是比夏天要慢上一點點。

慈禧的出殯

好多人以來慈禧昇天之後,基本上馬上就去下葬了。事實卻不是這樣,慈禧逝世於1908年的11月15日,而安葬慈禧則是到了1909年了。這久的時間停放在宮中,就算躺在棺材裡面,正常情況下還是會腐敗的。

而古代的防腐技術,是時靈時不靈。慈禧這裡應該也算是不靈。至於所謂的當年東陵盜墓的時候見到慈禧樣子還像活著的時候的樣子一般,除非採用國外的乾屍處理,藉著昏暗的燈光下還是有這個誤以為。很明顯,我們國內除西域地區基本上都是溼屍不腐。哪怕馬王堆也是在屍體剛開始腐敗了之後,就用神奇的方法終止了腐敗。慈禧當年也可能採用此等技術。


這樣推論下來,慈禧當年出殯的時候,當然就會散發出屍臭味。試問除了經常和屍體打交道的人之外,有誰能忍受屍臭味?所以就當然會捂著鼻子啊。


淡看天上月


中國的喪葬文化是非常豐富的,在古時候地位越高的人,他們的後事規模越大,慈禧雖說不是皇帝,可她實際上和皇帝並沒有什麼區別,因此她死後,她的喪事排場可是非常大的,甚至超過了和她前後腳死的光緒。值得一提的是,慈禧的葬禮當時還專門請了不少洋人前來觀看,把這些洋人可是嚇得夠嗆,他們哪見過這個排場。

慈禧出殯的時候朝廷專門在大街小巷擺滿了紙人和紙馬,扎紙人這個傳統在中國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只不過慈禧出殯的時候紙人太多了,滿大街都是,當時這個場景可是嚇壞外國人,甚至有外國人說自己彷彿來到了地獄。試想一下滿街都是紙人,那個場面有多麼的恐怖,小孩子壓根都不敢出家門。

慈禧出殯的時候還有一個詭異的現象,那就是接近棺材的人幾乎都偷偷捂著自己的鼻子,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第一個原因,慈禧太后死的時候是1908年,慈禧下葬的時候是1909年,這中間相隔了整整一年,即便她是慈禧,死後放在那裡那麼久,肯定也是會腐爛的,有異味很正常,所以身旁的人才會捂住口鼻。

有歷史專家分析,送葬之人捂著鼻子不是因為慈禧的屍體腐爛,而是因為送葬的人數太多了,當時還有許多的牲畜,這支送葬隊伍中有無數的牲畜,在這一路上肯定是不停的排放糞便,氣味自然不好聞,送葬隊伍人擠人,各種味道層出不窮,所以人們捂著鼻子,因為實在是太難聞。

很多人可能好奇慈禧為什麼一年之後才下葬,首先慈禧這種身份的人下葬是要準備的,所有的東西都要準備最好的,別的不說光那些紙人和紙馬就得耗費不少時間,而且慈禧死的時候她的陵墓還沒有竣工,一切都完成之後,還要選一個吉日,因此一年之後下葬很正常。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慈禧的奢華葬禮上,發生了幾樁詭異的事兒,而葬禮上人們通通捂鼻,正是這些詭異事的一個體現而已。人們捂鼻的原因,是因為送葬隊伍中出現了一種極其難聞“惡臭”。

除了惡臭,慈禧下葬這天還有滴血、天空異相、神秘人物登場等詭異事發生。重點,我們來看看這讓人們紛紛避之不及的“惡臭”背後的三個原因:


第一,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屍身腐爛

公元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亡於西苑的儀鸞殿,卒年74歲。但她死後,並沒有立即被下葬,而是等到一年後的1909年11月9日才風光大葬。

之所以等一年再下葬,原因在於,慈禧想挑選良辰吉日,另外一方面,如此聲勢浩大、奢華至極的葬禮需要時間籌備。但慈禧畢竟是肉體凡胎,死後遲遲不下葬又歷經一個春秋,防腐技術再高也難免腐爛。


據說,為了防腐臭,李蓮英還啟用了一種特殊的香料,但這種香料有劇毒,於是,不久後李蓮英看到慈禧棺木不斷有鮮血滲出,原來是老鼠碰到劇毒香料後流血而死了。李蓮英大驚,只得開棺清理,清理後自是再也不敢亂用香料。這樣一來,下葬時,慈禧棺木自然是惡臭難當。

第二,裕隆皇后配備的美食腐爛

慈禧葬在清東陵,從紫禁城出發到清東陵,路程有240多里,加上送葬隊伍龐大,整整五天,才走到下葬地點。


事先,隆裕皇后就為慈禧特地準備了很多美味佳餚,這些當然是慈禧生前比較鍾愛的幾樣了,就連盛放這些菜餚的碗碟都是最為頂級的。

本來下葬時已經是冬日,處理得當的話,五天的時間食物即使變質也不至於惡臭。但是偏偏,當年的早冬天寒地凍,慈禧不怕冷,但是這些送葬隊伍怕冷呀!所以為了取暖,每個馬車上都配了一個火爐,這樣一來,溫度就高了,加上時間太長,食物全部變臭了,直把路過的人燻得捂鼻避之。


第三,動物體味、糞便發出異味

慈禧的葬禮上,光是抬棺材的就有幾百人,陪葬品更是空前絕後的多,如此大的隊伍,如此遠的路程,光靠人力肯定不行。於是,隊伍中安排了大量駱駝和馬匹,這些動物是沒有人的意識的,它們一邊走一邊排洩,那酸爽,想想都忍不住捂鼻子。


可嘆慈禧,本是想極盡哀榮風光離去,不曾想,卻“臭”了一路。


但這臭,尤可散,而慈禧一生遺下的其他“臭”,怕是萬年難消了!



記者李滿


老天爺有眼,讓慈禧遺臭萬年,送葬的人忍無可忍,只能捂著鼻子。

1908年11月15日,“誰讓我一時不高興,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爽”的慈禧老妖婆留下搖搖欲墜的大清江山,和這個世界886了,終年74歲。

由於種種原因,慈禧死後沒有立即被下葬,而是一直等到1年後的1909年11月9日。

慈禧生前以豪華奢侈聞名,死後自然也要風光依舊,她的陵墓修的金碧輝煌,規模和豪華程度在清東陵中名列第一,陪葬的各種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堪稱中國歷史上最豪華的陵墓。

慈禧不但陵墓規格高,出殯下葬的排場也是空前絕後,當時一位駐中國的荷蘭外交官有幸目睹這一空前絕後的時刻,他不但拍攝了很多現場照片,還留下了文字記錄說:

太后出殯的規模太驚人了,我以前從沒有見過,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他們高舉萬民旗傘開道,比太后活著時還威風。

後面緊跟著的是滷薄儀仗隊,有1628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一部分都是紙人紙馬,他們像真人真馬一樣大,肢體僵硬,表情可怖,場面浩浩蕩蕩,十分威風,但當你仔細看這些紙人紙馬的表情時,太詭異太恐怖了。

最令人稱奇的是給太后抬棺木的扛夫,太后的棺木太沉重了,距離敬慕很遠,又不能用牛馬拉著走,這些扛夫身穿孝服,每班多達128人,分三班輪流抬送,看得出他們很吃力。

最蹊蹺的是,如此一支龐大的殯葬隊伍,送葬的人中很多在捂著鼻子,彷彿在躲避什麼難聞的氣味。

很快,我也聞到了這種氣味,這是混雜了動物糞便的臭味、人和牲口汗水的臭味,以及食物的餿臭味,太臭了!臭不可聞!

我問過消息靈通人士才知道,喪葬隊伍中有一桌滿漢全席,還有太后生前最喜歡吃的東西,不過這桌饕餮盛宴在路上就餿了,還有大批騾馬一邊走一邊拉,糞便沒人處理,不臭才怪,但大家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唉,作為友邦的一名外交官,我還是很喜歡這個中國老太太的,可惜老天爺把叫走了,不然我們還可以撈取更多好處的。

慈禧就這樣走了,留下一路臭味,一世臭名。幾十個年後,一個叫孫殿英的盜墓者洗劫了她的陵墓,把各種奇珍異寶席捲一空,就連慈禧的遺體也慘遭玷汙,也算是報應不爽吧!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