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慈禧的葬礼奢华至极,为何送葬的人都捂着鼻子?

塔罗右手


1881年也就是在光绪七年的时候慈安太后去世,作为侧室的老妖婆慈禧太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大权独揽,原形毕露。



奢靡腐化的生活

慈禧不仅仅是干涉朝政,大权独揽,而且生活极尽奢华,康熙在位时宫中的吃穿用度还抵不上明朝皇宫的一日,而慈禧太后每天生活的那个排场,要是康熙知道,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根据一小太监的说法,慈禧太后一天的吃穿用度就高达四万两白银,加上官员的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慈禧太后每天花的银子真是可想而知了,这个花法,半年一个海军舰队就让她给吃出来了。而后这个空虚寂寞冷的老妖婆又想出来了幺蛾子,要重建圆明园,预算更是高达了一万万两,也就是一亿两白银,这个钱足以组建十余支北洋舰队了,并且,每天要吃,不是用n多个苹果,这个苹果只是摆在她的跟前,供慈禧问一下这个味道,使他身心愉悦而已,并且要用新鲜的苹果,每天一换或者换好多次,活的比较精致。

慈禧死后的陪葬也是极尽奢华,陪葬品价值亿两白银,她的棺材镶嵌的珍珠据说就多达万颗,此外还有各种烦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死后送葬人却捂着鼻子

1908年的十一月份,这个残害了中国几十年的女人终于死去,但是她的葬礼也是奢华至极,场面异常宏大,送葬的多达几千人,陪葬品也是珠宝无数,在当时这个掌权者去世,七八千人跟着去送葬,气氛肯定是十分沉重的,他们面无表情,心情沉重,并且还捂着鼻子,甚至不能发出其他声音,想象出来也是十分压抑的。

而在给慈禧送葬的时候这些人却捂着鼻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交通工具,想想如此宏大的场面,纸人,棺材,陪葬品,贡品很多的东西,而慈禧的遗体则是从紫禁城运往清东陵,要赶几天的路,那么多的人,赶路好几天,加上那么多的马车,马则会排泄粪便,加上数量之多那个味道肯定很刺激。

除了马车之外,还有慈禧的很多贡品,一路颠簸,加上小火炉的烘烤肯定是变质的变质,烤糊的烤糊,再加上那些动物的粪便,没吐了就算万幸了。另外,慈禧死后这一路颠簸很多天,加上防腐措施的处理不善,尸体可能会腐烂并发出尸臭味。




月光侃历史


1908年,慈禧在紫禁城去世,结束了长达47年的统治。然而,慈禧去世以后,并没有立即下葬,而是推迟了一年才下葬。这是为什么呢?其一,慈禧的墓地在清东陵,而慈禧死的时候,她的万年吉壤还没有完工。其二,慈禧是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因此,她的葬礼极其奢华,要准备的随葬品也很多。而这些随葬品在慈禧死的时候并没有全部完工。因为这两点原因,慈禧死了一年之后,她的葬礼才正式举行。然而,就在众人为慈禧送葬的时候,却发生了很多人捂着鼻子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这与慈禧自身有关系。前面提到,慈禧去世之后一年才下葬。在这一过程中,太医院的医官虽然为慈禧的遗体做了一些防腐处理。但是,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慈禧的遗体保存的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到慈禧下葬的时候,她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并散发出恶臭味。除此之外,医官为了保存慈禧遗体,使用了一些药材、香料。到最后,这些香料、药材与慈禧的遗体发生串味,并散发出恶臭。

第二,这与隆裕皇太后有关。慈禧死后,隆裕皇太后掌握了大清的权力。为了表示对婆婆的孝敬,隆裕皇太后为慈禧皇太后做了满汉全席。而这些菜因为保存不善,也开始腐烂,并散发出酸臭味,使得送葬的人都捂着鼻子。

第三,这与送葬的骡马有关。自1861年慈禧上台以后,她就牢牢掌握大清朝的实际权力。在此后的数十年间,慈禧一直大权独揽。正因为如此,慈禧的葬礼是极尽奢华的。据载沣等人回忆,慈禧的葬礼共动用骡马数千头。这些骡马在送葬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可描述的物质排出。因此,送葬的人都捂着鼻子。

第四,这与送葬的车夫、脚力有关系。慈禧当政数十年穷奢极欲,致使百姓困顿。正因为如此,给慈禧送葬的车夫、脚力大多穿着破衣烂衫。这些脏衣服或许是因为许久未洗,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散发出一些味道,致使送葬的人捂着鼻子。


这个历史有点料


1908年慈禧在北京病逝,葬礼简直奢华至极。但是画风比较诡异,看到这幅画面让人不寒而栗。很多纸车,纸马,纸人栩栩如生,配上那惨白的脸色,简直恐怖至极。

据说在葬礼当天,天气灰蒙蒙的,天气也比较寒冷了,阴风阵阵,再配上那些纸糊的人,很多百姓都不敢出门。


事实上早在八月份,就曾烧过大量的纸。这些东西都是他心爱的财物,包括钟表,烟杆,梳妆台,以及大量的纸人,这些是所谓的去冥府打前站的。被烧掉的轿子不但有传统的抬矫,还有欧式布鲁厄姆车。不但有中国传统的马,还有欧式的花斑马。简直就是一场全球商品博览会。

在筹备葬礼前,大臣们便花费了大量钱财修缮前往清东陵的道路,甚至从西方引进了蒸汽压路机。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以便使金色华盖下的金黄色灵柩能够庄严顺利地经过这条道路。就可以想象这个葬礼的场面的宏大。



按照正常情况,慈禧的梓宫抬出殡宫需要32名小杠,从殡宫到京城的城门口需要80人的大杠。到了墓地后会用到128名标准大杠,但是据后来的太监透露,慈禧出殡那天一共用到了7920名杠子手。但是奢华纸人的衣服和杠子手的衣服形成了鲜明对比,假人鲜衣怒马,杠子手却衣衫褴褛。


在慈禧太后灵柩的顶上镶着一个金色的圆球,用33斤的纯金打造,柩布上的蓝色凤凰和红色云彩图案,并非是一气呵成绣成的,而且用极其繁琐的传统工艺“织补”绣制而成。


这么盛大的葬礼,其中动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巨大的。但是还有一个就是畜力,在队伍中夹杂了大量的骆驼和马匹,这些牲畜一边走一边排泄粪便,他们身后的仆役为了打扫这些粪便都要捏着鼻子跟着。


渔耕樵读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炸开了慈禧的定东陵,将里面的陪葬品洗劫一空。

至于里面的陪葬的珍宝到底有多少,那就很难说了。但是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当时孙殿英手下的士兵都能分到几颗珍珠之类的。

可以想象,慈禧墓葬是何其之多!而这些珍宝,从紫禁城拉到清东陵,恐怕也得耗费不少的人力。

而根据记载,慈禧出殡的场面是极其奢华的。至于有多奢华,恐怕是让人目瞪口呆。具体的场面就不在描述了,还是上几张当时的照片吧。





看到上述的照片,是不是觉得很恐怖。这哪是在出殡,这简直就像一支队伍在出征,浩浩荡荡的!开路的,抬棺的,打杂的,数千人!

至于为什么要捂着鼻子,这个我也只能大胆的猜测一下了。

第一:出殡的队伍中用了牲畜来拉东西,比如说骡子,马匹之类的,而且数量众多。因为路途遥远,牲畜难免会排便。


第二:出殡的队伍中,携带有大量的食物。有记载说隆裕太后为了纪念慈禧太后,做了满汉全席装在器皿中。

当时是冬天,为了防止食物冷掉,所以每个马车里都放着一个炉子,而这些食物因为和炉子挨得太近,导致食物都烤焦了,散发着一阵奇怪的气味。


小镇月明


这是李莲英干的好事。

历史慢慢远去,很多已成了传说。传说也未必假,君不见有些民间传扬的小道消息竟也是真切的事实。

据说,慈禧下葬那天,李莲英发现棺材滴血,很是恐怖吧。当时将李莲英的双腿都吓软了,回过神来的李莲英故作镇定,迅速找人擦干净地上的血,将事情隐瞒了下来。而当时的人们都忙着,也没注意这些。

后来,李莲英想起了一件事,在慈禧的棺材里面少了一种布匹,他就临时找来一些白布,可是按照礼法这些布要经过一种香薰染才行,不过香也不好找呀,他就用一些黄色的香熏染。

后来,他对这事一直放下心,为搞清楚真相,李莲英就打开慈禧的棺材,竟然发现里面有很多浑身是血的死老鼠,那这些老鼠怎么来的呢?李莲英就把他熏过布的香拿去给太医鉴定,太医说这是一种老鼠药,带有奇特的香味,老鼠闻到就会前来,而老鼠碰到这种香后会七窍出血而亡。

好了,滴血的问题查清了,捂鼻子的原因也就找出来了。有死老鼠,太臭了!

关于慈禧的故事,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慈禧太后臭名昭著,因为讨好洋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被后人诟病。

1908年11月掌管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但是,她死后并没有急于下葬,因为她的地宫还没有竣工。而是在死了一年之后,也就是1909年的11月09日才下葬的。

大家都知道慈禧生前就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单吃一顿饭,就要上百个菜。死后她的后事,肯定也马虎不得的呀。

当时为她送行抬轿的人,竟然将近八千余人,马和骡子也是不计其数。各种陪葬你,珍珠,宝石、黄金、纸人......。更是数不胜数。

要把这些东西带到陵寝之中,这都是需要人手的。

可是也要知道,携带了这么多东西,从紫禁城到达清东陵的距离,大概有两百多里地,据说他们足足走了五天的时间,才到达了清东陵。

一路上人民发现一个怪异的事情,就是无论是路边围观的人,还是送葬的人,都捂着鼻子前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慈禧是在死后一年的时间,才下葬的。她的尸体上发出来的恶臭味道,虽然用香料掩了一下,但是,那个味道还是让人记忆犹新的。

当然了不光是慈禧身上的恶臭味,还有骡马到处排放的粪便,抬轿子的人身上的汗渍。以及御膳房,给慈禧准备的最后一顿大餐,满汉全席。这些味道,夹杂起来,真是要有多难闻就有多难闻呀。

一个人的去世,竟然动用了这么多人力,财力肯定也花了不少,真是造孽呀。

要说慈禧生前风光,大葬也很风光。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死后二十年,她的墓却被军阀孙殿英给盗了。

当年慈禧的陪葬品,都被孙殿英给洗劫一空了,据说就连她身上的衣服都被扒了个精光。可见,孙殿英他们是没有放过一点,值钱的东西呀。

这些盗贼们,一点职业操守都没有。他们脱慈禧衣服的时候,把慈禧放在棺材盖上,走的时候,也没把人家放进去,就直接扔在了棺材盖子上,真是要多惨就有多惨呀。

不过,这次盗墓让孙殿英记忆犹新的是,他们进入慈禧墓室里的时候,那股恶心的臭味仍然还在。

可见当年慈禧下葬的时候,就更加臭气熏天了。

上面这些图片,均是当年慈禧下葬的时候,真实拍摄的。大家看看场面是不是很宏达。


史学达人


常识普及

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一个常识的普及,都知道人死后若没有经过相关处理措施,就是自然的腐败,腐败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刺激性的臭恶,俗称尸臭。夏天是几天内就可以产生尸臭,冬天产生尸臭的时间则是比夏天要慢上一点点。

慈禧的出殡

好多人以来慈禧升天之后,基本上马上就去下葬了。事实却不是这样,慈禧逝世于1908年的11月15日,而安葬慈禧则是到了1909年了。这久的时间停放在宫中,就算躺在棺材里面,正常情况下还是会腐败的。

而古代的防腐技术,是时灵时不灵。慈禧这里应该也算是不灵。至于所谓的当年东陵盗墓的时候见到慈禧样子还像活着的时候的样子一般,除非采用国外的干尸处理,借着昏暗的灯光下还是有这个误以为。很明显,我们国内除西域地区基本上都是湿尸不腐。哪怕马王堆也是在尸体刚开始腐败了之后,就用神奇的方法终止了腐败。慈禧当年也可能采用此等技术。


这样推论下来,慈禧当年出殡的时候,当然就会散发出尸臭味。试问除了经常和尸体打交道的人之外,有谁能忍受尸臭味?所以就当然会捂着鼻子啊。


淡看天上月


中国的丧葬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在古时候地位越高的人,他们的后事规模越大,慈禧虽说不是皇帝,可她实际上和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她死后,她的丧事排场可是非常大的,甚至超过了和她前后脚死的光绪。值得一提的是,慈禧的葬礼当时还专门请了不少洋人前来观看,把这些洋人可是吓得够呛,他们哪见过这个排场。

慈禧出殡的时候朝廷专门在大街小巷摆满了纸人和纸马,扎纸人这个传统在中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只不过慈禧出殡的时候纸人太多了,满大街都是,当时这个场景可是吓坏外国人,甚至有外国人说自己仿佛来到了地狱。试想一下满街都是纸人,那个场面有多么的恐怖,小孩子压根都不敢出家门。

慈禧出殡的时候还有一个诡异的现象,那就是接近棺材的人几乎都偷偷捂着自己的鼻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第一个原因,慈禧太后死的时候是1908年,慈禧下葬的时候是1909年,这中间相隔了整整一年,即便她是慈禧,死后放在那里那么久,肯定也是会腐烂的,有异味很正常,所以身旁的人才会捂住口鼻。

有历史专家分析,送葬之人捂着鼻子不是因为慈禧的尸体腐烂,而是因为送葬的人数太多了,当时还有许多的牲畜,这支送葬队伍中有无数的牲畜,在这一路上肯定是不停的排放粪便,气味自然不好闻,送葬队伍人挤人,各种味道层出不穷,所以人们捂着鼻子,因为实在是太难闻。

很多人可能好奇慈禧为什么一年之后才下葬,首先慈禧这种身份的人下葬是要准备的,所有的东西都要准备最好的,别的不说光那些纸人和纸马就得耗费不少时间,而且慈禧死的时候她的陵墓还没有竣工,一切都完成之后,还要选一个吉日,因此一年之后下葬很正常。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慈禧的奢华葬礼上,发生了几桩诡异的事儿,而葬礼上人们通通捂鼻,正是这些诡异事的一个体现而已。人们捂鼻的原因,是因为送葬队伍中出现了一种极其难闻“恶臭”。

除了恶臭,慈禧下葬这天还有滴血、天空异相、神秘人物登场等诡异事发生。重点,我们来看看这让人们纷纷避之不及的“恶臭”背后的三个原因:


第一,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尸身腐烂

公元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亡于西苑的仪鸾殿,卒年74岁。但她死后,并没有立即被下葬,而是等到一年后的1909年11月9日才风光大葬。

之所以等一年再下葬,原因在于,慈禧想挑选良辰吉日,另外一方面,如此声势浩大、奢华至极的葬礼需要时间筹备。但慈禧毕竟是肉体凡胎,死后迟迟不下葬又历经一个春秋,防腐技术再高也难免腐烂。


据说,为了防腐臭,李莲英还启用了一种特殊的香料,但这种香料有剧毒,于是,不久后李莲英看到慈禧棺木不断有鲜血渗出,原来是老鼠碰到剧毒香料后流血而死了。李莲英大惊,只得开棺清理,清理后自是再也不敢乱用香料。这样一来,下葬时,慈禧棺木自然是恶臭难当。

第二,裕隆皇后配备的美食腐烂

慈禧葬在清东陵,从紫禁城出发到清东陵,路程有240多里,加上送葬队伍庞大,整整五天,才走到下葬地点。


事先,隆裕皇后就为慈禧特地准备了很多美味佳肴,这些当然是慈禧生前比较钟爱的几样了,就连盛放这些菜肴的碗碟都是最为顶级的。

本来下葬时已经是冬日,处理得当的话,五天的时间食物即使变质也不至于恶臭。但是偏偏,当年的早冬天寒地冻,慈禧不怕冷,但是这些送葬队伍怕冷呀!所以为了取暖,每个马车上都配了一个火炉,这样一来,温度就高了,加上时间太长,食物全部变臭了,直把路过的人熏得捂鼻避之。


第三,动物体味、粪便发出异味

慈禧的葬礼上,光是抬棺材的就有几百人,陪葬品更是空前绝后的多,如此大的队伍,如此远的路程,光靠人力肯定不行。于是,队伍中安排了大量骆驼和马匹,这些动物是没有人的意识的,它们一边走一边排泄,那酸爽,想想都忍不住捂鼻子。


可叹慈禧,本是想极尽哀荣风光离去,不曾想,却“臭”了一路。


但这臭,尤可散,而慈禧一生遗下的其他“臭”,怕是万年难消了!



记者李满


老天爷有眼,让慈禧遗臭万年,送葬的人忍无可忍,只能捂着鼻子。

1908年11月15日,“谁让我一时不高兴,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爽”的慈禧老妖婆留下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和这个世界886了,终年74岁。

由于种种原因,慈禧死后没有立即被下葬,而是一直等到1年后的1909年11月9日。

慈禧生前以豪华奢侈闻名,死后自然也要风光依旧,她的陵墓修的金碧辉煌,规模和豪华程度在清东陵中名列第一,陪葬的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陵墓。

慈禧不但陵墓规格高,出殡下葬的排场也是空前绝后,当时一位驻中国的荷兰外交官有幸目睹这一空前绝后的时刻,他不但拍摄了很多现场照片,还留下了文字记录说:

太后出殡的规模太惊人了,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他们高举万民旗伞开道,比太后活着时还威风。

后面紧跟着的是卤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一部分都是纸人纸马,他们像真人真马一样大,肢体僵硬,表情可怖,场面浩浩荡荡,十分威风,但当你仔细看这些纸人纸马的表情时,太诡异太恐怖了。

最令人称奇的是给太后抬棺木的扛夫,太后的棺木太沉重了,距离敬慕很远,又不能用牛马拉着走,这些扛夫身穿孝服,每班多达12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看得出他们很吃力。

最蹊跷的是,如此一支庞大的殡葬队伍,送葬的人中很多在捂着鼻子,仿佛在躲避什么难闻的气味。

很快,我也闻到了这种气味,这是混杂了动物粪便的臭味、人和牲口汗水的臭味,以及食物的馊臭味,太臭了!臭不可闻!

我问过消息灵通人士才知道,丧葬队伍中有一桌满汉全席,还有太后生前最喜欢吃的东西,不过这桌饕餮盛宴在路上就馊了,还有大批骡马一边走一边拉,粪便没人处理,不臭才怪,但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唉,作为友邦的一名外交官,我还是很喜欢这个中国老太太的,可惜老天爷把叫走了,不然我们还可以捞取更多好处的。

慈禧就这样走了,留下一路臭味,一世臭名。几十个年后,一个叫孙殿英的盗墓者洗劫了她的陵墓,把各种奇珍异宝席卷一空,就连慈禧的遗体也惨遭玷污,也算是报应不爽吧!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