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这些变化背后,隐藏着诸多萌发的风险“苗头”

导读

随着新能源汽车合资潮的开始,以及国际品牌从2018年开始集中投放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将受到冲击,将很难再像如今一样快速发展成长,虽然并不代表着自主汽车没有机会,但要提醒国内的企业,要提早做好应对竞争的准备。

来源 | ANBOUND 产业研究中心

选自 | 风险与机会评估 542期

过去的2017年被中国汽车市场视为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微妙时间节点。在去年,传统汽车进入微增长,新的出行方式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服务质量等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回落等等因素都给汽车市场的变化带来了长远影响,而这些变化的背后,则隐藏着诸多萌发的“苗头”,潜在风险无处不在,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

01

全球汽车销售小幅上升

中国市场仍居榜首

进入21世纪,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更加注重性能和客户的体验。2009~2017年全球汽车销售规模小幅度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左右,2010年后全球汽车销量增速急剧下滑,后期维持小幅平稳变动。2009年全球汽车销量为6559万辆,至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700万辆,较上年同比增加3.36%。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推广,未来全球汽车的销售将会以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为主。

图1:2009~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及增速(单位:万辆,%)

这些变化背后,隐藏着诸多萌发的风险“苗头”

从各国汽车销售量看:2017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遥遥领先,以2887.89万辆排行第一,同比增长3.04%,但增速回落10.61个百分点。美国和日本分别位为第二和第三位,销量基本和去年保持持平;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受到国际各大汽车品牌的关注,2017年,印度汽车销量为401万辆,同比增速9.29%。

另外,其他排名前十的国家中,除了美国和英国和意大利由于国家经济形势衰退及存量影响,导致2017年汽车销量增速有着比较大幅度的减少外,其他国家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增加。

02

国内汽车销量上升

但微增长压力处处显现

最新数据显示,2011~2017年中国汽车销售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动,增速波动变化,以2013和2016年增速最为明显。2011年全国汽车销量为1858.3万辆,至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总规模达到2887.89万辆,全球销量第一,增速较上年提升为3.04%,但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1%,已被业界标注为微增长的态势。

图2:2011-2017年全国汽车销售规模及同比增速(单位:万辆,%)

目前看来,车市的增长基本上已经处于低位,乘用车市场在2017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微增长。在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之后,2018年的汽车市场表现难言乐观。一些机构对2018年车市的预测基本上都在5%以内,甚至更低。

在这种大环境下,汽车企业要实现比今年更好的业绩,就必须从对手手中抢夺,这将使得2018年车企的业绩表现更加分化。同时,微增长的压力几乎在每个企业身上都有表现。

上汽大众尽管在2017年夺得了中国市场销量冠军,但身陷销量造假的传闻,其神秘起伏的销量数据,暗示着这个企业将会面临风险。上汽通用也难言乐观,旗下的雪佛兰、别克都有自己的问题,前者销量大幅滑坡,后者高端突破艰难,而凯迪拉克则开启了降价换量的模式,这对品牌的发展不是好事。

神龙汽车虽然有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两大品牌,但这两年陷入了暴跌之中,其两大品牌在2017年的销量才只有四十多万辆,其公司内部的矛盾也在加深。2018年,神龙公司如果还不能找到改革的正确路径,标致雪铁龙在中国市场将失去翻身的机会。雪铁龙和标致品牌,尽管在去年做出了不少改革,也稍有起色,但是在渠道、品牌、市场端的风险还在继续发酵。

除了法系车,韩系车也是一样。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都在去年经历了发展的谷底。虽然在下半年开始好转,但两家企业所面临的未来难题都是一样的。通过降价等手段实现了销量的短期恢复,比如北京现代瑞纳,其价格已经下探到4万元区间,比老款整整降低了三万多元。

未来,这两个品牌将继续面临渠道风险,以及在品牌层面维持和向上突破的难题。而本土化程度不够,又加剧了这种风险。

03

自主品牌

遭遇挫折的可能性变大

自主品牌在2017年表现强势,但业界分析,在2018年有遭遇挫折的可能。2017年自主品牌崛起的市场和SUV市场的表现直接相关,但从各大品牌的产品投放来看,自主品牌在紧凑型SUV和小型SUV细分市场的布局已经完成,但合资品牌并没有。2018年,大众等合资车企也开始推出紧凑型和小型SUV,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难言乐观。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目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是因为在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上,合资品牌几乎没有投放重磅产品,已经投放的产品也主要集中在高档车的价格区间。在平价大众化的新能源车型上,自主品牌几乎没有对手。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合资潮的开始,以及国际品牌从2018年开始集中投放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将受到冲击,将很难再像如今一样所向无敌——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自主汽车没有机会。

因此,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直接影响新造车势力的发展。这些新建立的品牌,并没有传统汽车打拼多年建立的渠道和品牌,也没有用户基础。市场拓展已经比较艰难了,造车新势力们的产品将和自主品牌竞争,未来还将面临合资品牌的冲击。

对于这些全新品牌来说,2018年将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可能会有一些新造车企业出现危机,甚至是退出。即便是强势的豪华品牌,在2018年也会有自己的潜在风险。

除了上述以价换量的凯迪拉克,很多高档品牌都有自己的问题。沃尔沃的高层人士动荡几乎贯穿了2017年一整年,在核心部门高管纷纷离职之后,沃尔沃下一步怎么走?而近年快速发展的林肯将要开启国产,同样面临不小的挑战。奥迪和奔驰、宝马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出现新的排位,这对豪华车市场来说,是一大热点。而上汽奥迪会不会再次引发奥迪在华发展的波折,目前也很难预测。

另外,在自主品牌中,长安、长城、吉利年销量已经超过一百万辆,其中长城和长安在跨越百万辆门槛的时候,都遇到过体系问题,吉利会不会遇到呢?主要依靠营销发力实现快速成长的吉利,能否顺利站稳百万辆销量的规模?而另一方面,吉利重金打造的领克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新高端的主力军之一?领克目前月销量5000辆左右,并没有达到原来设定的过万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很难判断。

在国企中,2018年东风集团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可能会遇到瓶颈。东风的大自主计划在实行多年之后,仍然存在问题,研发和市场的协调性仍有待提升。在自主品牌中,风神、风光、风行、风度等多个品牌如何协同作战,发挥更大的优势,是东风接下来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04

电池回收和油耗问题

依然是卡脖子的难题

首先是电动车的电池回收难题。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发展之后,第一批投放市场的电动车已经到了该更换电池的时候,这些废旧电池何去何从?而随着电动车市场规模的扩大,电池回收的后续工作怎么展开?另一方面电动车的安全性也会再度升温。

其次,在2018年汽车油耗的问题会凸显。2016年,中国不达标的汽车产量为468万辆,是2015年的14倍,其中长安汽车、长城汽车、长安福特的油耗不达标汽车产量近百万辆。从2013年到2016年,自主品牌的油耗不降反升。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行,自主品牌在传统燃油车上的投入会进一步降低,这是潜在的风险。

再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优势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中国政府已经允许外国企业和中国本土公司进行合资,在2018~2019年这两年时间中,外国车企会在陆续在中国投放多款新能源汽车,中国本土品牌在前几年建立起的市场壁垒,将受到强烈冲击。未来,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公司能否顺利实现“换道超车”值得思考。但从目前来看,这条道路可谓任重道远。

05

风险评估

未来,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潮流,从由大众同质化模式向个性化模式转变,同时还必须投入更多的经历和财力,做好客户的跟踪和回访,而针对汽车的品类,品牌和性能仍将会是消费者重点考量的主要因素,尤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市场不可小觑,但在通向光明前景的大道上,这些潜在的风险和压力不容忽视。

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合资潮的开始,以及国际品牌从2018年开始集中投放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将受到冲击,将很难再像如今一样快速发展成长,虽然也不是说,这就代表着自主汽车没有机会,而是提醒国内的企业,要提早做好应对竞争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