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宝宝患疱疹性咽炎,大概多久能好?

黎黎黎黎黎黎宇杰


引言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肠病毒当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人类是肠病毒已知的唯一宿主,广泛分布于全球范围内,多见于3-10岁儿童。不同于同属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致病引起的巨大危害,A组柯萨奇病毒感染相对较轻,预后良好。大多数病例发病后3-4天症状消失,如有溃疡可持续约1周左右,症状消失后一般无并发症。少数病例严重时可并发皮疹、无菌性脑膜炎、系统性肠病毒感染所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等。

什么是疱疹性咽炎?

准确地说,应该叫疱疹性咽峡炎,它是由于人体被肠病毒感染而致病,具有传染性,夏季好发,主要经由粪口途径传播,卫生条件至关重要。

肠病毒是病毒的一大类属,因其通常感染消化道可通过大便排出感染人类和低等动物而得名。

人类肠病毒包括臭名昭著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还有柯萨奇病毒A和B两组,以及埃可病毒、肠病毒。其中,A组柯萨奇病毒(A1-A6,A8,A10,A22)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毒,其他如柯萨奇病毒B1,埃可病毒16、25。另有散发病例中分离出柯萨奇病毒A7、A9、A16,B2-B5,埃可病毒6、9、11、17,副埃可病毒1等。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1、黏膜疹:咽后壁出现水疱性黏膜疹,开始为丘疹,逐渐发展成水疱,24小时内破溃形成溃疡面,逐渐扩大,但较为浅表,中等疼痛。

2、发热:突发性发热,多高热,体温在38-41℃。尤其在年幼儿热度常更高,导致热性惊厥。

3、疼痛:常伴有咽喉疼痛、吞咽疼痛,较大儿童常诉有头痛、肌痛。

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都能引起斑丘疹病变,幼儿多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较大儿童和成人可能更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肠病毒感染出现皮肤黏膜损害是系统性病毒感染的表现,而非局部感染所致,这也是为什么感染后经历3到10天潜伏期的原因。发病后症状约3到4天消失,溃疡可持续一周左右,多无并发症。

如何防治?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性疾病,病程中的皮疹和黏膜疹不需特别治疗,呈现自限性。因于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于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应当积极干预治疗。

因此,本病的预防和早期及时发现、护理至关重要。

防护措施包括:

1、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养成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

2、避免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3、避免接触污水尤其是城市下水道的污垢脏污,特别是暴雨过后;

4、夏季疾病高发,避免接触密集人群交叉传播。


【#家有萌宝之医生奶爸成长记#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学习之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过程。】


十分关心


宝妈别担心

我家宝宝九个月了,上个月也在医院确诊了疱疹性咽峡炎

去了三甲医院看医生,医生就开了一包维生素B2片

回去吃了一个星期就好了

这个病是个自限性疾病 大概半个月左右就会好的。

医生开的药按时吃,多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不对劲要及时送医院


嘟妈爱自由


我们刚好,14个月,前后差不多有十天时间,前期发烧39.3,第二天发现舌头上有白点去医院确诊,验血发现白细胞偏高打了三天吊瓶,医院又给开了口服药,之后回来一直38度左右烧了两天,口水也很多,这两天宝宝基本是不吃饭的,到六天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吃东西了,慢慢就好了,这个病必须有这种过程,宝宝也不会讲多注意观察。


坏脾气菇凉13


各位宝宝家长:您们好!每一次的普及知识都希望对你在育儿上有所帮助或认知,育儿科普陪伴您的孩子快乐的健康的成长,今天的我们育儿指南科普的主题是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及护理!希望对你育儿中有所帮助,祝福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是一名儿科医生,你们有更多的育儿困惑可以留言我!我会每天晚上回复你.帮助你在育儿问题上排忧解难,请提问的家长尽量详细说明孩子的一些症状,如感冒是否咳嗽,咳嗽是否有痰,是否发烧等具体的表象,服用过什么药物等.让我们一起呵护宝贝吧!想了解更多育儿的科普的宝宝家长,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还可加入我的飞聊号f27846138。一切为了孩子!

宝宝家长们好

很高兴回答粉丝最近比较关注的一个育儿话题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个症状。

发热——38度以上。

嗓子痛——孩子比较烦躁

头痛—

厌食—

腹痛—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年龄——一岁至七岁,也就上学龄前的宝宝。

病程的康复周期

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的可至二周。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潜伏期

2至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前驱期

1至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和四肢明显可见皮疹或是疱疹。

水疱期

2至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颚黏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严重的会出现拒食的现象。

咽峡炎的护理

患儿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宝宝的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和退烧药来预防宝宝因高热而产生的惊厥。

多给孩子补充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每次给宝宝使用前后餐具都要高温消毒。

儿医有话说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应该先做好预防的工作,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接触外界的运动,增强体质,在病毒高峰期因避免去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避免被宝宝交叉感染的可能。最后有育儿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祝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姜医生说育儿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等。

常表现为高热、全身不适、烦躁不安;咽痛、流涎、厌食、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的黏膜上可见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舌头的部位。

病程为1周左右。

治疗上注意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流质饮食、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类。

高热时可口服对布洛芬,发生热性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另外可用吴茱萸、肉桂研末用醋调成小饼敷贴在小儿的涌泉穴上,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全身症状。


李名锋医生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见图2、图3)。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可不同型病毒引起。主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B组、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0型等护理得当宝宝好得更快 1.食物清淡、易消化:以流食、温度不要太高的食物为主,在没有胃肠道症状的情况下也可进食酸奶、冰淇淋等冷饮,不仅可以镇痛,还能补充一定的能量。 2. 溃疡处涂抹鱼肝油有助于缓解疼痛。 3. 餐后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如果宝宝还没有学会漱口,可改为直接喝下。 4.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以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毛巾擦手,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5. 多休息:尽量限制宝宝过多活动,发病的一周内防止过度疲劳。 6.消毒: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和衣物等生活用品应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煮沸、热水浸泡 30 分钟以上、消毒液擦洗等。 7. 避免外出,居家隔离:疱疹性咽峡炎有很强的感染性,至少 2 周后才能让宝宝外出玩耍或返回幼儿园。



萱萱宝贝乐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后引发的疾病,该病多见于每年的5-7月,好发于3-10岁儿童。以患者的粪便,口和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一般来说,疱疹性咽炎的病程4-6天,如有口腔内黏膜溃疡可持续约1-2周,症状消失后一般无并发症。少数病例严重时可并发皮疹、无菌性脑膜炎、系统性肠病毒感染所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

  宝宝患上疱疹性咽炎后主要症状有:

  1.黏膜疹:咽后壁出现水疱性黏膜疹,开始为丘疹,逐渐发展成水疱,24小时内破溃形成溃疡面,逐渐扩大,但较为浅表,中等疼痛。

  2.发热:突发性发热,多高热,体温在38-41℃,甚至会引起高热惊厥。

  3.患儿常伴有咽喉疼痛、吞咽疼痛,甚至引起头痛、肌肉痛等症状。

  发生疱疹性咽炎后一般使用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成药进行治疗,例如黄岑口服液、金银花颗粒等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或者是奥司他韦颗粒等。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需要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在发病期间让孩子多喝水,适当喝点果汁,补充维生素C,能够缓解局部溃疡和水肿性反应,提高身体抵抗力等。

  患儿发病期容易突然发烧,而且是反复烧,体温都达到39度以上。此时要注意物理降温,合理使用退烧类药物。一般经过1周治疗大部分患儿都会基本康复的。在治疗期间建议对患儿进行隔离,暂时不要去幼儿园,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家里要注意消毒,开窗通风等,避免家人的感染。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谈起疱疹性咽颊炎,有的家长可能不陌生。我的宝宝在2岁多时,也得过这病。所以对疱疹性咽颊炎也比较了解了。




该病在每年的5月到7月之间,进入高发期,多发于7岁以下的宝宝。该病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以患者的粪便,口和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咽痛、咽颊部黏膜有小疱疹和浅表溃疡,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一6天,重症患儿可能会延长至2周。

宝宝如果得了疱疹性咽颊炎,那罪可受大了。我大宝得病那会,记得连续三四天高烧不退,由于咽痛孩子不怎么吃东西,喝水,有时还会呕吐,很快孩子的嘴唇都干破了。直到口腔咽喉部出现了许多小水泡样疱疹,医生才确诊是疱疹性咽颊炎。记得孩子住了六七天就出院了,由于是细菌病毒合并感染,住院期间医生给予抗病毒十抗生素治疗,口服维C外加每天数次药物口腔漱口。最遭罪的是,孩子烧了4天退烧后,口腔内的疱疹开始溃烂,孩子痛的几乎连水都不敢咽,全靠滴注葡萄糖。记得过了3天左右,孩子才可以慢慢进食。



建议家长平时带宝宝玩,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因为那里也是病毒比较多的地方,比如游乐场,电影院,医院附近等。宝宝外出回家后,记得让宝宝把小手洗干净,家长不要让宝宝养成吃手的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我是杨杨谈baby,欢迎点赞关注。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杨杨谈BABY


这个我家大宝前段时间也有过。症状是刚开始是发热。差不多38.5左右。然后就是嘴巴里面两边内侧有白色的类似溃疡的白色。还有就是咽喉处有白色的泡泡状溃烂。

其实,刚开始我只以为是发热,然后喂了退烧药还采取了物理降温,但是高热反复,后面听别的宝妈讲让我观察下是否有这些症状我才注意到确实如此。

第一时间去了儿童医院,医生看了我家症状后说我家大宝还好,已经属于康复期了,开了些口服药。然后就回家了!

听医生讲严重的需要打针,而且一般康复期是一周左右。且此病容易反复复发。尽管得过了还是得注意。增强宝宝抵抗力,注意手足口清洁卫生!






西风小道二宝妈


疱疹性咽峡炎比较好处理,这个病一般都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引起的(肠病毒),所以伴吐、泻是很正常的。至于4到7型、9、10⋯型引起的,大都是手足口病,症状要重一些。只要不是EV70、71引起的(也是肠病毒),都好办。医学建议:1,吃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搁冷一点,温热就行,如果烫了,娃娃是不吃的,因为痛,他又不会讲话。2,开喉剑之类的喷服,每天3至5次,毎次两喷,效果很好的。3,如果有蜂蜜的话,筷子蘸一点给他吃(他可能不吃,因为初服也会痛),每天3至5次。因为蜂蜜会在溃疡上形成一个保护膜,娃娃就不感觉痛了,他就不会哭闹。4,动态观察,适时就诊。如果腋温超过38.5(也不一定,如果有高热频抽史的另论),用一点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之类的就可以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热大都是一过性的。6,我本身只是一个普通的儿科医生,大家就当这是一个口段之类的,听听就行了,别太当真。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