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我市將重點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霈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昨日從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辦公室瞭解到,為加快菏澤高質量發展步伐,在實現“後來居上”的征程中邁出更大步伐,日前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加快推動菏澤後來居上的意見》,將重點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推動菏澤全方面發展。據瞭解,這十大工程分別為:實施產業倍增工程、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園區升級工程、實施資本助力工程、實施立體交通工程、實施城市提升工程、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實施生態優化工程、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實施民生改善工程。

產業倍增工程,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注入強心針

產業提升是我市實現科學趕超、後來居上的主引擎,產業項目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抓手,如何“調舊”“育新”實現動能轉換還需要從做強主導產業入手,為此,“產業倍增工程”成為十大工程之首。

經過精心培育,我市已形成高端化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機電設備製造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現代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電子商務產業七大主導產業,實施產業倍增工程,正是要從七大主導產業入手。《意見》指出,力爭到2020年,我市高端化工、生物醫藥等五大工業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2022年達到1.4萬億元,5年內年均增長15%左右;現代商貿物流業交易額年均增長14%左右;電子商務交易額力爭到2020年達到5500億元,2022年突破1萬億元,年均增長40%左右。

發展七大主導產業的同時,我市將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託醫療健康、養老養生為主題功能的產業項目,大力發展醫養健康產業,打造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產業鏈。依託菏澤豐富的文化資源,推進全域旅遊,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打響“牡丹之都、好漢之鄉”文化旅遊品牌。

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創新”活力

唯有創新方能激發動能轉換的內生活力。在動能轉換的“調舊”“育新”上,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同樣被被列入了“十大工程”。

《意見》指出,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強化企業的主體作用、創新平臺的載體作用和人才的支撐作用,力爭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1.7%;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9%;省級以上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突破200家,引進院士、泰山領軍人才等40人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9%。

實施立體交通工程,建成國家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意見》指出,按照“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合理佈局、優化結構”原則,加快構建外快內暢、互聯互通、舒適安全、經濟綠色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力爭2022年基本建成國家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機場建設方面。2019年底建成菏澤牡丹機場,開通部分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港。力爭2020年,牡丹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6萬人,貨郵吞吐量達到2300噸以上。

鐵路建設方面。力爭2018年魯南高鐵曲阜至菏澤段、菏澤至蘭考段開工建設,2022年建成投運;加快推進雄商高鐵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市運營和在建鐵路里程達到400公里。

公路建設方面。建成東新高速公路、德上高速公路鉅野至單縣段、棗菏高速公路菏澤段,開工建設濮陽至陽新高速公路、實施日蘭高速鉅野至菏澤段改擴建工程,開展德鄆高速東阿至鄆城段前期工作,全市形成“三縱兩橫兩連”的高速公路網絡。改造提升一批國、省道幹線公路,建成市區至機場、高鐵站的快速通道和到港口的連接線。到2020年,通車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達到586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與周邊市高速直達。力爭今年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里,實現自然村“村村通”。

內河航運方面。提升洙水河航道運輸能力,加快推進新萬福河、鄆城新河、東魚河航道建設。力爭到2020年,境內通航和在建Ⅲ級航道達到73公里,建成港口作業區5個。

實施城市提升工程,打造區域中心城市

圍繞打造“本地人留戀、外鄉人嚮往”的區域中心城市,進一步優化城市佈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不斷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力、影響力、帶動力。力爭2020年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5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20萬,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6%;到2022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8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50萬,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9%。

為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我市將高標準做好城鄉一體空間戰略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優化城鄉空間佈局,做好高鐵新區、東部物流園區、航空港區等城市新區和城市出入口、主幹道、趙王河及萬福河沿岸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做好水城、綠城、花城、商城四篇文章,保護“外圓內方”古城格局。

在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方面,我市將著力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完善城市路網結構,消除市區內斷頭路,持續推動棚戶區改造,2020年全市城區基本消除成方連片的棚戶區。完成具備條件的所有路口渠化改造。同時,今後3年每年增加新能源公交車100輛,公交線路發展到50條。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20年實現市區供熱和生活垃圾規範化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多點供氣管網互聯互通。建設非遺展示館、曹州歷史文化名人館,完成市民文化中心、老年大學和老幹部活動中心場館建設。加強環城公園、環堤公園、趙王河和洙水河公園、萬福河溼地公園等城市綠地建設,抓好沿河、沿路和組團間綠化,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以上。實施“水系連通”工程,開發改造“三湖七河”,形成城區萬畝水面。

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善用“特色”二字

為把我市打造成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先行區,我市重點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到2020年,農村產業發展能力和質量明顯提高,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好轉,鄉風文明水平顯著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社會形勢和諧穩定。到2022年,鄉村振興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意見》指出,我市要發揮特色優勢推動產業振興。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到 2020年市級專業村達到2000個。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到2020年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200家。做大做強牡丹產業,打響“中國牡丹城”品牌。依託“中國林產品交易會”國字號品牌,建設中國(菏澤)林產品交易中心。新建擴建一批大中型水庫,加快黃河故道、黃河灘區綜合開發利用,打造沿黃產業帶、黃河故道產業帶。推動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到2020年打造6個鄉村旅遊集群片區、20個鄉村旅遊園區。

民生改善工程,依然是重中之重

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我市將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補齊民生短板。

在積極推進就業方面,我市將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妥善解決軍轉幹部、退役士兵和隨軍家屬就業。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鼓勵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就業,加強對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規範公益性崗位開發和管理,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到2022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

在社會保障方面,我市將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機制。同時採取因地制宜推進多種養老方式,到2022年基本建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方面,我市將實施解決大班額規劃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有效增加學前教育供給。力爭到2022年,所有中小學班額符合要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覆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8%、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同時,加快建設市職教園區和牡丹區職教園區,推動菏澤學院籌建菏澤大學,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爭取擴大齊魯工大菏澤校區招生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