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颓废、逃避、混乱……蛰居的年轻人们,最终会滑向犯罪的深渊吗?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九岁的她消失在校门口,十年后终于被发现

#奇葩问-第80辑#


1990年11月,日本新潟(xì)三条市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9岁小女孩府坂左野正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学校的棒球比赛结束的时间有些晚,府坂走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

她没有意识到,一个陌生的男人正在注意着自己。

夜色越来越深,府坂的父母焦虑地在家等待着女儿的归来。直到天明,女儿也没有出现在家门口。

当晚家人就报了警,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府坂的家人都与警方一起努力寻找着失踪的府坂。

但他们一无所获

人们开始接受最坏的打算,府坂很有可能已经在某个地方遇害了。

十年后的一天,某家保健所忽然接到了一通来自一位73岁老太太的电话。

这位年迈的母亲告诉保健所的工作人员,自己的儿子佐藤最近几天精神似乎有些不太正常,她很担心儿子的情况,希望保健所能上门来帮忙看看。

保健所的工作人员如约而至。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打开二楼佐藤所在的房间时,被囚禁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女孩府坂赫然就在房中。

原来9岁那年,府坂走出校门后不久,就遇到了持刀的佐藤。他把她挟持到自己的车子边,然后把她塞进了后备厢。此后,年幼的府坂就被囚禁在佐藤的房间里,在整整十年时间里都承受着佐藤的折磨和虐待。

失业在家,一直和母亲居住的佐藤,几乎时时刻刻都监视着她。他的凌虐让府坂一直都不敢出声呼救。

等到被解救的这一天,她已经在这囚室里长到19岁了

这宗“地狱屋案”震惊了全日本,人们不禁开始思考,案犯佐藤为什么会犯下如此恶行?

在探求佐藤的经历和心境之前,小编想先请各位读者一起了解一个特殊的族群……

出现很早却依旧让人感到陌生的词语

日本著名剧作家岩井秀人曾说自己过了四年的“宅”生活,直到20岁才结束。他说:“我15岁时想出去闯一闯,但是最后闯荡失败。这件事让我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的信念都垮掉了。”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避难所,那就是自己的家。他开始待在家里一直玩游戏、看电影和体育节目。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日本,像岩井当年一样“宅”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些人被归类为一个略显陌生的族群——“蛰居族”

“蛰居族”这个词语最初出现在1980年,但如今却已成为一项严重影响日本社会健康的弊病。

从字面上理解,蛰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蛰居指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某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而官方对于蛰居族的定义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超过三个月的人,他们害怕跟人接触,对周围人缺乏信任,他们发现一切跟人的交往都是很费神很难的,所以他们选择退出社会圈子。

迷失的未来 家成逃避的港湾

“一旦体验了这样的生活,你就会和现实脱轨。明知道这样是不正常的,但并不想改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到安全。”

现年19岁的佑都大西,已经快开始第四年的蛰居生活了。佑都蛰居生活的起点要追溯到他15岁读初中的那年,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再加上竞争班干部失败,这都让佑都感受到了深深的耻辱。

可是他并没有知耻而后勇,反而开始了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的生活,在自己小小的卧室中深居简出。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不工作不上学不出门,日本54万“蛰居族”在家做些啥? 图源:爱奇艺视频

像佑都一样蛰居家中的人在日本并不算少,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如今,在日本大约有100万名男性正蛰居家中。而且蛰居族大多是一些又聪明又有能力的年轻人。

而日本内阁府的最新调查也显示:目前大约有54.1万年龄介于15至39岁之间的人过着蛰居的生活。其中超过60%的蛰居族为男性。

蛰居在日本之所以成为社会现象,除了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根源。日本社会赋予男性的期待往往较高,而一旦受挫,男性就更倾向于离群索居。

在学校或者职场受挫遭受心理创伤后难以自拔,是这些年轻人选择蛰居的主要原因。通常来说就是这些人的适应力比普通人差,一旦发生某种突变,他们往往会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日本九州大学博士——高宽加藤认为:日本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和一种对母亲的情感依赖。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不工作不上学不出门,日本54万“蛰居族”在家做些啥? 图源:爱奇艺视频

在西方国家,孩子满18周岁就必须自立,但是在日本,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

其实不仅是日本,包括韩国、中国等在内的东亚国家中,家族观念都非常强,父母的包办、宠溺使孩子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以至于很多孩子在成年后依然依靠父母生活。

我们重新回到蛰居族生活的日本。日本传统的观念是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进入一流企业,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这种社会和父母双重压力下,给了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当遇到挫折,成绩不好,工作不如意时,这些人就开始压抑自己,选择逃避一切。

久而久之,那些无法承受的年轻人最终选择走向蛰居之路。而日本父母又无法狠心切断自己孩子的经济来源,尽管经济不景气,这些父母仍然会无限期地养着他们离群索居的孩子。

《朝日新闻》朝刊家庭栏曾连续六期刊载了由盐仓裕撰写的题为“希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蛰居年轻人”的报道,就记叙了多个蛰居事例:

加藤智,21岁,家中次子。与父母一起生活,自高一暑假退学后一直蛰居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一个人弹吉他到深夜,为避免与父亲见面,饭菜也是端到房间里,锁上门食用。

他父亲说:“已经四年没有和儿子一起吃饭了。”加藤因害怕见到他人,四年间一次也不曾外出。加藤与父母的交流是通过便签留言方式进行的。

一天早晨起来,餐桌上放着一张便签,这是加藤拜托父亲:希望给他买吉他弦的留言。到后来虽然加藤有了要出家门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也是通过“便签留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而另一名31岁的男子(姓名不详)自高考失败后就开始蛰居生活。他与父母住在首都圈内。父亲是公务员。

母亲说他曾经是个非常活泼的孩子。初中时加入了足球社团,还参加过县级(日本的县级相当于我国的省级)比赛。

第一次高考失败。第二年考试日期临近时,他自认为“学习没有进步,没办法参加考试”,还让母亲将参考资料处理掉。

然后把饭菜端到自己房间内独自食用,用支棍顶上房门,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

自那天开始,过去大约十年了,断绝了和朋友的交往,既不升学也不工作。就这样蛰居在家。

家既是蛰居者的温床,也是蛰居问题的根源。很多蛰居者认为,“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而变得更好”。

与其面对疲劳无望的未来,不如另辟蹊径,逃离一切,封闭生活。

逃避的港湾成为沉沦的地狱

1999年12月21日,日本京都某小学一学生下课后跟同学一起在校园的操场上玩耍,一名21岁的男子突然朝他猛扑过来,抽出藏在身上的餐刀将他杀死。

2000年5月3日。一名17岁高中生劫持了佐贺西铁高速公共汽车,次日少年被捕。

2004年11月24日,水户市19岁无业少年用铁制哑铃将身为中小学教师的父母杀死。而就在同一天,土浦市28岁男子用菜刀和锤子将父母和姐姐杀害。

这些犯罪事件的实施者和文章开始介绍的“地狱屋案”的案犯佐藤一样,都曾长期蛰居家中,属于“蛰居族”。

而这些案犯的共同点也不禁让人联想到蛰居和犯案之间的关系。因为蛰居的时间越长,就越难走出阴影。

久而久之蛰居者就会变得沉默寡言,日常行为也会越来越古怪,严重的还会诱发精神疾病,那么最终蛰居生活也很有可能让他们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全方位的帮助 慢慢开始新的人生

蛰居是消极逃避的生活方式。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家人配合蛰居者重建他们的沟通能力。家人要首先抛弃感到耻辱的观念,积极帮助蛰居者,鼓励他们走出去。

为了帮助蛰居者摆脱蛰居状态,日本各地也有不少帮助中心。通过团体治疗小组的形式协助蛰居族重返社会。

因为独自直面创伤会十分令人恐惧,也很难做到。但如果有人陪着一起做,那就会好很多,他们能向蛰居者展示另一个视角下的未来。

但这样的帮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蛰居者的心理重建过程往往很漫长,即便蛰居者重返社会,也已经浪费了多年青春。

所以有专家指出缓解蛰居现象的长远之道,应该要为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心理辅导。而社会和学校要双管齐下减少职场和校园的霸凌行为。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有句话: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人的一生不是风平浪静的,在生活中总有迎面而来的困境,挫折。逃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就像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写道:“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

我们生活于世,就要面对生命中的许多责任。对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为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或不幸开脱。

把人的生活改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沉溺在自怜的深渊中。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家有生活中遇到挫折想要逃避,又或者曾经有过但已经勇敢地面对了的事情吗?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留言。

◆ ◆ ◆

本期资料来源

[1]杨江连.浅析日本蛰居族的存在[J].长江丛刊,2015,(25)

[2]师艳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02)

[3]师艳荣.日本社会转型与青少年蛰居问题的演变[J].日本问题研究,2016

[4]题图来源:豆瓣《考死:血之期中考试》

主稿:波波;审稿:曼春;校对:阿丁;题图:花颜公子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你知道吗?当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停止了

如果你喜欢这一期的内容,就为我们点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