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的名角魏长生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用户94058148270


魏长生是清代著名的秦腔艺术家,说起魏长生这个人,确实是挺传奇的,当年由他领导的秦腔剧团,到北京演出,一时之间让当时风头正盛的京腔无人问津,纷纷跑去听秦腔,这也是花雅之争的第二个阶段。

魏长生是四川人,因为排行第三,又被人称为魏三,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秦腔旦角演员。由于幼年家贫,全靠母亲做点手工活维持生活。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母亲辞世,他只好四处流浪。在流浪期间,他学习过川戏,但是技艺一般。

在学艺期间,他为了生计,参加了当时的江湖组织“口国噜子”,就是类似于丐帮的一种帮派,清代地理学家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介绍:"川中膏沃,易于存活,各省无业之民,聚集其间,结为朋党。其头目必才技过人,众共推之。择长林深谷,人迹不到之处,操习拳棒刀铳各艺,故其艺颇精。"

后来魏长生跟随着口国噜子里面的江湖艺人流浪到陕西西安,开始学习秦腔。在西安他与别人打架斗殴伤了人,畏罪潜逃,逃到了同州,又加入了同州梆子剧团,开始学习同州梆子。

由于他有些川戏、秦腔基础,再加上流浪多年,有些不一般的见识,他在梆子剧团学的特别快。很快,魏长生的演技就在梆子剧团脱颖而出,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名气。

成名以后,魏长生继而再次学习秦腔,并且创造出了以胡琴为主伴奏、月琴为辅伴奏的“西秦腔”,并且改进了西秦腔的行当和程式,使其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专业性。

乾隆三十九年,魏长生携着秦腔剧团,强势入驻京城,很快秦腔就受到了京城群众的好评,当时极其受宠的京腔六大名班,竟然门可罗雀,大伙儿都去听秦腔了。而还挂着官戏之名的昆曲,群众对其甚至“歌闻昆曲,辄哄然散去”。

但是由于秦腔当时受到官戏的压制,再加上当时秦腔的剧目多为男女情事,戏词中的确存在着低俗的字眼,被清廷禁演,被迫离开京城。离开京城后,魏长生又率领秦腔剧团南下扬州,结果在扬州同样大受欢迎。

从此之后,魏长生的名气扬名天下,连国外也听过他的名头,清朝官员小铁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记》中记载:“海外咸知有魏三,清游名博大江南”。近代日本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书中将魏长生称颂为"旦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得写实之妙者。"

寻找被遗忘的文化,更正被误解的历史,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每天为您推送更多、更好的文章!


魏青衣


魏长生,生于1744年,逝世于1802年,字婉卿,是清朝乾隆年间名噪一时的秦腔旦角演员。与当时很多的戏曲演员经历相似,魏长生出身贫寒,十三岁的时候就在西安学戏,由于极高的天分以及出神入化的演出形式,所以几次入京,甚至引发了“粉丝大战”,可以说是当时真正的爱豆,据说他不仅长相俊美,声音十分天润,所以表演起来旦角也是出神入化,在戏台上,魏长生的表演形式相对于其他很多演员来讲更加放得开,经常有搭肩露背的粉段,极具视觉刺激,在京城引发一场“魏旋风”。当然,最终清廷因为魏长生有伤风化,将其驱逐出京,这是后话。

他在京城唱戏曾经引起的“粉丝大战”实际上正是当时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当时的正音雅乐昆曲之间的较量。因为昆曲自从明朝以来就一直都是典雅音乐的典范,明朝时期有很多的文人也曾经为昆曲写过词,可见昆曲在唱词的表现上注定有些阳春白雪。而对于当时的普罗大众来讲,地方剧种的存在也满足了他们对于娱乐活动的渴望,因为这些地方剧目在词的呈现上相对要弱一些,基本上是雅俗共赏,并且还有很多的方言夹杂,可以看做是当时的流行音乐。魏长生被驱逐出京,很多秦腔艺人为了生存又又投身于当时的京城的徽班,融合了徽剧、秦腔、汉剧等的特点,在京师形成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鼎立的局面。

而从魏长生进京带来的这股秦腔旋风,拉开了“花雅之争”的大幕,京城戏园,人们对待四大徽班的京剧新段总是观者如堵,轮到昆曲上演,则一哄而散,最终以花部取胜告终,京剧取代昆曲,而魏长生也因为他曾经的表演以及令人惊叹的秦腔而名留史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