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陈耳:不去高考,我们还有什么

陈耳:不去高考,我们还有什么

在我们老陈家,也不知文盲了多少辈人,真的不知道。六十多年前,我们总算有了识字的;也只是浅薄的开始。

这如今,自我们一辈开始,已经三辈人了,直系的,旁系的足足有三十多人了;直接参加过高考的也就曲曲的四人,成功率百分百;有博士女儿,有名牌老弟,有三本的侄女,也有高中专的我了。

其它三辈人中,高中文化个别,初中文化较多,小学文化也有之。除了历史的原因,普遍不爱读书;这其中有聪明的不想读,也有智力一般的不乐于学习;他们走向社会一大群,我只能评价为可怜人多,可怜孩子多。

我们的亲人们,普遍势弱,不去读书,极难成事;个别有成的,也是曲曲折折,付出太多,人前腰杆也挺得不够直。

他们,普遍既缺乏持之以恒精神,也不怎么吃苦耐劳;与书本没有多少亲情。至于走向社会干啥,能干啥,普遍茫然着;一辈负面影响一辈,又不乐于听我"论读书"。

马云,差,毕竟高考走通了道路。读书不好,却终于成就了人生的励志故事也不少;但较之平庸者,失败者而言,却只是九牛一毛,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

在我们老陈家这么三辈直系,旁系之中,希望之星寥寥可数,而啃老一族众多,甚至可以说太多,太普遍。

不能说没有智力的原因,但就是不想读书,不想干,没有奋斗目标式的混。以小看大,从家庭看社会,我还是认为读书好,高考好,无论结果怎样,路子太正确了。

读书不只是高中或大学以前的事,更多的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事情了。因为需要读书,因而才去读书,故而才趣味于读书。

高考成功之年,若是我的试卷是他人书写出来的,那么我就是名牌大连理工的学生了;命运捉弄人。可惜,文凭无力阻拦我对知识地爱恋和亲情。

希望天下适龄孩子,都好好读书,那怕不刻意追求什么结果。也希望我们的后人,知道知识的力量,而少些茫然不知所措。

那些励志故事,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人家读书不好,却是心强,心强之人必成事;这才是根本了;以此去为心气弱者开脱,岂不太荒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