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楷書結構法則

頭點高正,

一個字第一畫為點畫,且位於字的中心正上,一般稱作頭點,頭點往往能夠表現一個字的精神氣勢。應高挑,並位於字的中線上,字的筆畫較少時,點距字的主體應該有一定的距離,筆畫較多時,點畫可適當貼近主體部分。


楷書結構法則
中直對正,​一字之中,上下都有中豎,或含豎的筆畫的時候,書寫時應保證上下豎畫垂直挺立且相互對正,才能使整個字的重心平穩,否則稍有偏離或傾斜,都將破壞字的穩定性。
楷書結構法則
點豎互對,​一字之中,有頭點又有中豎,書寫時應將點,豎互相對正,以保證字上下重心的重合。
楷書結構法則豎畫等距,一字之中,有多個豎畫並排出現時,應儘量保證各豎畫之間的間距大體相等,當豎畫間有點,橫,撇等筆畫時,間距可適當增大。
楷書結構法則
橫畫等距,一字之中有多個橫畫出現時,應儘量保證各橫畫​平行等距,當橫畫間有點,撇,捺等筆畫穿插時,間距可適當增大。
楷書結構法則支點居中,一般下半部含勾畫的獨體字或上下結構合體字,勾畫部分往往是整個字的支點,字要平穩,須令出勾點位於整個字的中心線上。
楷書結構法則
中豎宜正​,一字之中,中間為豎畫並上下貫穿的時候,此豎須位於中線上,並保證垂直,稍有傾斜則重心不穩。
楷書結構法則

交叉求中,有撇捺交叉的字,一般應令交點位於整個字的中心線上,如有偏移,將影響整體美觀,同時會使整個字重心不穩。
楷書結構法則
懸垂有別,一般來說,垂露豎的使用頻率要稍高些,懸針豎的使用要慎重,通常一字的末筆為豎畫時方可使用懸針。
楷書結構法則底橫宜長​,一字中最下面為橫畫時,往往應儘量拉長,以托起上面部分,這裡的橫畫通常能起到調節整個字重心的作用。
楷書結構法則
撇忌平行​,一字中出現多撇排列的情況,撇畫的長度,角度,彎度都應略有變化,簡單的平行排列則顯得呆板,乏味。
楷書結構法則字帽蓋下​,含字帽的字如,寶蓋頭,人字頭,雨字頭,穴字頭等,字帽下面部分的筆畫一般不超過字帽的範圍,但有撇捺等伸展筆畫的除外。
楷書結構法則
上緊下松,上下結構的字,一般都有上半部收縮而下半部開張的趨勢,此類字在書寫時應儘量保持上緊下松。
楷書結構法則左緊右松​,左右結構的字,左半部筆畫多而右半部筆畫少時,應令左部收緊右部開張,整體呈左緊右松。
楷書結構法則
撇捺開張,有長撇和長捺的字,長撇長捺應左右開張,且程度大體相當,以保持字的平衡,但同時應考慮到偏旁的互讓。​
楷書結構法則同形求異,字中左右或上下部分同形的,一般以下部或右部為主體,左部或上部應做適當縮小或變形處理。
楷書結構法則
主筆誇張,一字之中,構成字的骨架或起支撐,平衡作用的筆畫為主筆,主筆往往應較為舒展,因此書寫時應予以突出,必要時可適當誇張。​
楷書結構法則中宮緊湊,筆畫較多的字,很容易產生結構散亂的現象,因此字的整體形態要內斂,特別是中宮部份的筆畫應緊湊。​
楷書結構法則
燕不雙飛,通常指一字之內正捺和長橫不可重複使用,這裡指一個字內有兩個以上相似筆畫時,應對類似筆畫做不同處理,以避雷同。​
楷書結構法則圍而不堵,書寫半包圍或全包圍結構的字時,既要保證內部結構不超出外部圍堵範圍,避免氣息外洩,同時又要正確分佈內部點畫間隙,不能堵死外圍結構。​
楷書結構法則



​瞭解更多書法知識,敬請關注肆工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