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蘭登國際

萬物與虛無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雨屋》

蘭登國際(Random International)亞洲首次個展

5件“後數字時代”作品全新亮相,沉浸式互動藝術奇觀再度升級

比肩紐約MoMA、倫敦巴比肯、洛杉磯LACMA的前沿體驗

展期:2018.04.20-10.14

蘭登國際(Random International)亞洲地區首次個展“萬物與虛無”已於4月20日在餘德耀美術館開幕,展覽不僅包含蘭登國際近期創作的裝置作品,也展出了他們在藝術創作實踐中最具意義的代表之作。圍繞模擬、決策、自動化等概念,觀眾可透過即時、感知的互動體驗,探索科技介入藝術所帶來的全新感受。

大型裝置《雨屋》(2012)在2015年亞洲首展後,再度迴歸餘德耀美術館。《雨屋》是一個不斷降水的場域,觀眾可以穿梭其中但始終不被雨淋溼。因為人的存在,阻止了雨水落下,這樣的想法營造出一種特殊的氛圍,藉由科技引發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蘭登國際:萬物與虛無”,餘德耀美術館展覽現場,2018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除了雨屋之外,本次展覽還有許多值得體驗的互動性裝置藝術: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術家弗洛裡安·奧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向觀眾介紹作品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蘭登國際:萬物與虛無”,餘德耀美術館展覽現場,2018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關於蘭登國際 Random International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蘭登國際的三位創始人

蘭登國際是一個致力於當代實驗性藝術的合作工作室,由漢內斯·科赫(Hannes Koch)和弗洛裡安·奧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於 2005年創立,目前在倫敦和柏林擁有大批團隊成員。他們的作品通過積極參與的形式,探討後數字時代中人類的身份和自治的問題。被英國The Observer列入“十大創意天才”。

2017年,蘭登國際的作品《動物攸關》(Zoological)作為韋恩麥格雷戈(Wayne McGregor)現代舞《+/-人類》(+/-Human)表演的一部分,在倫敦圓屋劇場 (Roundhouse)首次亮相。他們的其它創作曾於冬季投影雙年展(Lichtsicht Biennale,2015)、魯爾三年展(Ruhrtriennale,2013)和莫斯科雙年展(Moscow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Art,2011)展出。他們也在瑞典隆德藝術博物館(Lunds konsthall,2014)、巴黎木匠作坊畫廊(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 2012)、紐約佩斯畫廊(PaceGallery,2016)舉辦過個展。他們的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餘德耀基金會、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等收藏,作品《群研究/III》也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長期展出。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惠允《萬物與虛無》 6'27''(循環播放)2016

視頻裝置《萬物與虛無》(2016),本次展覽名稱便是取自於此。該作品嚐試探討人類如何在充斥科技的環境之中自處的核心問題。這是蘭登國際首個影像作品,記錄了在無情的變革時代中,工業化世界衰敗與進步同時並行的現象。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Small Study FAR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Self and Other《自我與他人》(2016)

葉永青

1982-1992 無中生有的年代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通過六個主題

油畫、水彩、素描、版畫、綜合材料約85件作品

及詩稿、信件、報刊等文獻

回顧葉永青以藝術家的身份開啟創作生涯的第一個十年

展期:2018.04.12-05.20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1982

葉永青畢業於四川美院繪畫系並留校任教。之後兩年,他雖在重慶工作,卻常往返於圭山和西雙版納,創作了大量戶外寫生和速寫。

1985

葉永青旅居北京,在勞森伯格的展覽上首次感受到當代藝術直切周遭生活的力量;遊歷各地也賦予他更加開闊的視野。

1986

葉永青開始放棄油畫材料、轉入以水墨和綜合材料進行創作的階段。

1990

開始創作大招貼系列作品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葉永青:1982-1992 無中生有的年代”,餘德耀美術館展覽現場,2018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展覽現場,20180503

此次展覽基於2011年由巫鴻策展、在雅加達餘德耀美術館舉辦的展覽“斷裂的流動——葉永青個展”重新策劃,也是國內首次集中展出葉永青1982-1992這一時期的創作,意圖重溫對藝術家而言雖已逝去但“仍然在以各種方式產生著影響甚至作用”的青春時代。餘德耀美術館希望通過對藝術家個案的研究和展覽,為公眾真實再現上世紀80-90年代藝術家面對一片混沌或空白所經歷的掙扎與糾結,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不斷反思、剖析自我,在踐行中創新。追根溯源,繼續前行。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唐娜·胡安卡

細胞迴響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姜、沙與土

藝術家唐娜·胡安卡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

繪畫、雕塑、影像及表演作品

構建出一片自鳴迴響的新領域

皮膚、身體及其在空間中的消長構成了胡安卡作品的核心。派生於土壤並用於治療的黃姜、沙與土等材料在她的藝術實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形似皮膚的繪畫、顏料碎片或是雕塑上像皮膚一般的材質形成了一種自循環。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唐娜•胡安卡:細胞迴響,餘德耀美術館展覽現場,2018

胡安卡在展廳內通過立於溼泥之上的樹脂玻璃平臺、巨型畫作及一段無聲影像勾勒出了一番新景緻。身覆布料及彩繪的模特們則根據編舞設計與臨場發揮緩慢地移動,從而觸動裝置、與之互動,一併留下其動作的標記與尾痕。表演過後,整個展廳被劃破、改變,喚起一種恬然寧靜之感,人與自然的關係由此浮現。

戳視頻回顧開幕現場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展覽現場,20180503

福利大放送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時間:2018年5月6日15:30—17:30

地點:餘德耀美術館第5展廳(即葉永青個展展廳,自豐谷路邊門進入美術館,詳見現場指示牌)

嘉賓:葉永青、張獻

主持:蒯樂昊

語言:中文

費用:講座免費,需提前預約,經電話確認預約成功的觀眾可在活動期間免費參觀葉永青個展

報名方式:可電話預約

(報名服務由活動行提供支持)

關於活動

1982年,葉永青畢業於四川美院並留校任教,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節點:既是本次展覽的開端,也是葉永青作為職業藝術家創作的起點,一個無中生有的年代就此展開。展覽呈現的1982-1992是葉永青以藝術家的身份開啟創作生涯的第一個十年。在這段80年代的歲月,藝術家面對一片混沌或空白經歷了種種掙扎與糾結,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不斷反思、剖析自我,在踐行中創新。

藝諾帶你看展覽|5月3日天氣晴,餘德耀美術館局部有雨

展廳入口處的這棵大樹便成了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這棵樹是藝術家去雲南圭山寫生時村口的大樹,是80年代的起點,詩意的起點。

80年代為什麼會無中生有?本週日,餘德耀美術館將邀請葉永青和張獻這兩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一起談談他們共同經歷的精神來處——80年代,那段共渡青春的歲月以及相同際遇的西南小城。講座特邀《南方人物週刊》主編蒯樂昊擔任嘉賓主持。

活動流程15:15

美術館葉永青展覽展廳入口簽到

請注意當日美術館動線調整

15:30

藝術家對談

17:00

講座問答環節

*在講座開始前,美術館將於14:45提供一場免費的“葉永青個展”人工導覽(經電話確認預約成功的觀眾可在活動期間免費參觀葉永青個展)

藝諾帶你看展系列將會不定期分享

敬請多多關注

下期帶你看由卡地亞藝術基金會

收藏並舉辦的展覽主題《陌生風景》的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