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一文了解“二手手機號碼”的方方面面

一、何為“二手手機號碼”?

指用戶終止服務後,運營商第二次投入使用的手機號碼。官方也稱“重新啟用號碼”或“複用號碼”。

一文了解“二手手機號碼”的方方面面

二、為什麼會出現“二手手機號碼”?

原因:

1、號碼資源是有限的,目前11位號碼,能使用的號段並不多,目前13、15、18已基本上全部使用,16、17、19已部分投入使用。

2、運營商申請每個號段(如前七位確定),每年都需要向主管部門付費。

3、部分號碼很少有用戶會選,如包含4的號碼,這導致約2成的號碼資源浪費。

4、如果運營商已擁有的號段,使用率不夠高,主管部門不會給它新號段。花錢也不行。

由於以上四點,運營商都不得不把已經終止服務的號碼重新投入使用。

三、重新啟用過程是如何安排的?

電信運營商為了保證號碼重新啟用對用戶影響最小。採用了非常嚴格的流程。

例如,用戶棄用一個欠費的號碼,運營商還會給用戶幾個月的保護期,這段時間內,用戶可以補繳話費重新開機。這個保護期一般為三個月。過來保護期後,運營商會設置一個號碼的“冷藏”期,這段時間,這個號碼只會停留在運營商的“庫房”中,不會對外發售。只有過了這個“冷藏”期,運營商才會將其投入市場。因此一般一個號碼從前一個用戶“棄用”到運營商向外發售,一般都有半年以上的間隔。這已經盡最大程度保護了老用戶和新用戶的利益。

四、重新啟用號碼可能存在的問題:

情況1、與號碼舊主人聯繫可能還給這個號碼打電話、發短信,實際使用人已經更換。這個朋友平時很少聯繫,可某次聯繫時,可能已經換了主人。當然可能不止是朋友,還可能是商業聯繫人、從某渠道曾經拿過號碼舊主人名片的人等。

情況2、舊號在互聯網應用的實名登記信息被佔用。

情況3、互聯網應用支持手機號+驗證碼登錄或找回號碼,這導致號碼的新用戶可以以老用戶的註冊信息登錄應用,並查看其歷史信息,參與網絡活動。

情況4、銀行等發送給號碼老用戶的自動短信信息,被髮給了新用戶。

情況5、號碼舊主人使用時被安全軟件標記為“詐騙”/“廣告營銷”/“騷擾”等,到新用戶使用時,標記仍存在。

情況6、新用戶可以採用老用戶的實名認證信息登錄互聯網應用。

其他……

基本上都可以分為四類:點對點聯繫、系統短信群發、互聯網應用註冊及驗證、安全軟件標記。根本問題還是,手機和手機號一致性不存在了,但這些聯繫人、互聯網應用並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並沒有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五、為什麼電信運營商對號碼重新啟用可能帶來的問題無能為力。

原因:

1、電信運營商並不知道你使用一個號碼註冊了多少應用。

2、電信運營商並不知道你發了多少名片,又有多少人將其設到了手機或某應用的“聯繫人名單”中。(實際上經常聯繫的人,早在半年間隔期間,通過種種方式找到了你的新號碼)

3、電信運營商並不知道那些安全軟件,根據什麼規則、什麼流程將其列到了某類名單,這些設置是不是準確。

運營商“不知道”以上這些,因此,也沒辦法在號碼重啟前,解決這些問題。

六、為什麼老用戶對號碼重新啟用也沒有太好辦法。

原因:

1、老用戶大多會註銷其常用互聯網應用,或將常用互聯網應用的註冊信息改為新的手機號碼,但老用戶也並不知道,自己從拿到手機號到最後放棄這個號碼的使用期(平均幾年)都註冊了哪些互聯網應用。

2、目前不少應用到目前還不支持用戶註銷。

3、老用戶更換手機號後,會通知其經常聯繫的好友。但很難通知到近期未聯繫或通過其他渠道拿到自己聯繫方式的人。

4、有的運營商可對轉移為新號碼的用戶提供一段時間的提醒期,如有用戶撥打一個用戶的老號碼,可語音提示其新號碼。但不少用戶本來就不想讓不太熟悉的人知道其新換的號碼。

七、如何減少號碼複用帶來的影響:

1、利用短信發送短信息的,如銀行,在多次發送短信息失敗後,應暫停發送,並採取應對措施,確認手機號碼和主人之間的關係並未發生變化。

2、充分利用從棄用到重新投入市場之間的“間隔期”,互聯網應用賬號長期未使用,長期未使用手機號碼登錄,更換了終端……一旦發生類似情況,都說明使用環境出現了異常,應提高安全等級,如要求用戶輸入密碼、身份證等二次驗證,如多終端應用,在允許用戶進入系統前,先給用戶賬號發送安全提醒。

八:一些做法應對號碼複用並沒有實效:

1、運營商免密登陸。另一個人使用手機號登錄應用,實際應用的終端等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已經不能免密登陸了。

2、網絡身份證。到目前為止,網絡身份證在便捷地解決,人、手機、手機號一致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有了網絡身份證,“二手手機號碼”得到的反饋還是環境變了。銀行、互聯網應用同樣仍需採取措施。

3、禁止互聯網應用採用手機實名認證。手機號不再承擔實名認證,但是,目前還很難找出一個和手機號一樣方便的實名認證工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