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舌尖上的中国三推荐的章丘铁锅和双立人炒锅比哪个好?

CEC食安体验


小编家里用双立人炒锅,这次又拔草了章丘臻三环的铁锅。老实说,三万六千锤打造的铁锅,价格比双立人便宜多了,便如果说绝对不粘,只有不粘锅才能够!

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如果不粘,一定要高油温,而高油温又不健康,所以,一些食材有点粘也是能忍的……相比两种锅炒菜,双立人更节能,适合焖炖的菜,章丘铁锅适合爆炒、油炸的菜……

纯手工打造的锅,大多三四百元,还是为中国匠心点赞

看看双立人的价格,机器加工的产品,这价格,大多是税吧,不过,颜值高

喜欢哪个,适合你的,就是好的……


CEC食安体验


对于这个双立人炒锅,我有话说。

去年看到网上炒双立人,有铁锅有刀具,我心动了,弄了一个,一买来看看外表,真心喜欢,可是用了有半个月,我放弃用了。

真是听说不如亲见。

这锅很娇情,得用木铲子。

脏兮兮,黑了巴鸡的锅,任你怎么刷也刷不出来,无助地让人心酸。

它真的不是不沾锅,它沾;它也生锈,并且生锈后没法处理,不能用铁球刷,只能用布洗,根本洗不去,它非常难洗,根本洗不干净。

我拍的我用的锅的图片,这是真实的我用的锅。

这是锅盖,它缝采用的设计根本不合理,会存油污,洗不干净。当然您可以指责我懒,说我洗的不对,我坦白地说,为了洗干净这锅盖我都快得抑郁症了,根本洗不出来,我甚至邀请别人帮我洗,也无能为力。

重点是,也是最讨厌的硬伤,就是他的锅盖上的把手采用一体化设计,不隔热,这真叫人郁闷,要开锅盖必须垫上东西,否则烫手。你说伤心不伤心,大部分炒锅锅盖采用塑料,就是为了隔热啊,先进的德国工业设计理念连这都不懂?真是无语了啊。

再者,这个锅很重,五公斤,当然你可以说人家用料实在,这点是真的,得赞;但是它不灵活,居家妇人用这个做饭,要俩手,想翻锅更不可能,巅炒锅起不来,不灵活。

总体上说,这款锅有点对不起德国工业技术德国工业理念。

现在我用国产的铁锅,泼实,抗造,不娇情,大铁铲子铁勺子随便造,不坏。

章丘铁锅我也看了,很喜欢,只是我没买到。

不过从用双立人铁锅的经历上,我有个感觉,这些让人夸的花里胡哨的洋货,可能是某个利益团体的推动,是推手在做作业,真正用了后,才会恍然大悟:草!就个这!


风味齐鲁


这个问题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对于以中国菜为日常主食的中国人来说,肯定是章丘铁锅之类中式锅具更好。

首先为了避免不客观,还是先说说“双立人”这个品牌。双立人这个品牌是彼得·亨克斯先生在德国美丽的莱茵河畔小镇索林根所创立的,后又经他的后代改称、继承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双立人这个品牌拥有超过2000种的不锈钢刀剪餐具、锅具、厨房炊具以及个人护理用品,这个“德国制造”的品质和规模还是有目共睹的。

双立人的炒锅为什么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呢?其实更多还是饮食习惯不同,可能关于做菜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讲德国人是很少像中国人这样频繁的使用“炒”的烹饪手法的,他们更多是以煮、炖、烩、煎等方式作为主要烹饪手法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造成了“外来的和尚不那么好念经”也是难免的。

总结一下网友们对于双立人炒锅的槽点:

1、有点重。不少人单手操作有点费力,更别说把菜甩起来颠勺了。

2、价格比较贵。这个其实还好,不少高端的铸铁锅之类的也不便宜了。

3、还是会粘锅。其实要想绝对不粘,要么是涂层不粘锅,要么就得高油温、稍微重点儿油快炒。还有比较集中的反应就是一下酱油就容易粘锅,可能还是需要技巧吧,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专业。


然后再说说章丘铁锅之类的传统中式铁锅。我个人用的还是铸铁锅比较多,其实也做不到完全不粘锅,更重要的还是要慢慢学“养锅”。基本上保养的好的铁锅确实可以做到《舌尖3》中那样,清水能炒鸡蛋而不粘,因为保养得当的锅具表层会有一层油膜,适量清水和高温足以断绝鸡蛋粘锅的可能性。所以说锅具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做菜的人。

章丘铁锅的好处之类的就不赘述了,我这怎么说也没《舌尖》拍出来的直观。不过最近确实被炒的有点过于火热了,幸亏厂家已发公告,不再接单出货了。很不想看到因一个传统手艺、工匠精神而被大家喜爱的产品,生生毁于黄牛炒作和不理智消费的原因。

希望大家能理性消费吧,一般家用其实普通的中式铁锅就可以了。新锅到手按照说明自己“开锅”也是个乐趣,之后给锅多吃油、润油,使用完烧干擦拭、再下点凉油保养,传统的中式锅具还是很经久耐用的。

欢迎评论交流、指正,有遗漏错误的话请多包涵。感谢点赞,记得帮忙点个关注哦!


哑巴美食家


我来回答一波吧。

我是一个爱做菜的人,也用过不少锅,对于锅,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

2月19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热播,第一集里,恐怕最惹人瞩目的就是——“章丘”铁锅了,好多人纷纷种草,一时间“章丘铁锅”火爆网络,章丘手工铁锅,我确实没用过,不过以前听说过。话说章丘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铁匠之乡”,章丘铁锅的制造据说是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舌尖》里那一道最简单的清水炒鸡蛋,也能看出章丘铁锅的特点,不放一滴油,还能做到不粘,不能不说章丘铁锅确有可取之处,但各位不要忽略一个条件,即是——火力,铁锅不沾,一靠铁锅本身,二靠开锅制锅,三靠火力。火猛方不粘,但试问各位,哪个普通家庭炒菜是用集火灶的旺火炒?

双立人的锅,我用过,第一印象就是重,太重了,厚实,但导热确实好,德国工业确实牛,这个确实是事实;然后是贵,双立人要不粘,必须是2000多的锅,因为这个价位的双立人基本上采用的是复合磁性锅底,7层钢银铜结构,能做到省油烹饪节约能源,而且是无涂层的不粘;但这个不粘,主体建立在饮食结构上,外国人的饮食烹饪方法中,很少有少油急火爆炒,更是少有混炒酱油、酱料等,人家用得最多的是橄榄油低温烹饪,所以才能确保一不粘二不黑!可咱们在国内,对吧,中国饮食烹饪煎炒烹炸什么样的料理方式都有,所以,你买回来多做几次,就发现,双立人,是好锅,但不适应在国内厨房环境中游荡!锅是好锅,只是,它到底适合不适合你的烹饪方式。

我现在用的一口锅是我最满意的一口,香港陈枝记手工铁锅,这个锅是熟铁打造,比较薄,炒菜非常好用,但是需要养,养好之后可堪比大牌不粘锅。这个锅,锅壁薄,适合家庭燃气灶火,锅深壁薄,受热非常快,最适合的就是爆炒系列,食材放进去以后几下就能出锅。陈枝记拿回来之后,切记一点是需要制锅,整个锅的制锅过程不难,但程序必须挨个做到,猪皮慢慢涂抹吃油,而后,整个前期炒菜过程中,爆炒完毕后,还不要慌着洗锅,有油的时候,多让锅吃吃油,这个锅,只要养出来,非常好用,而且性价比超高,比章丘铁锅还便宜,更是比进口妖锅好用很多。

对了,提醒一下各位!陈枝记圆底锅壁薄同时底深,有个别天然气灶的架子会出现离灶心过近的情况,我是把燃气炉架子座脚每个焊了颗螺丝帽,垫高了座子,同时也让外焰包围更饱满。


厨房老张


首先不沾性能上,铁锅不带任何涂层,是做不到绝对不沾的,但会用就可以不沾,不粘锅虽然绝对不沾,但涂层是有寿命的,用不过三年。

其次从烹饪性能上说,你去饭店后厨看看厨师们有没有用双立人的就知道了。不是因为双立人贵,是因为中国烹饪以炒功独步天下,炒菜最适合的锅,就是圆底(尖底)炒锅,不管单把还是双把,铸铁还是熟铁,必须圆底,只要炒锅底带一点平的,用起来就不是很方便顺手,厨师都用炒勺,而不是锅铲,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和圆底锅不能严丝合缝,抄不起菜。而且,铁锅不是绝对镜面的锅体,表面摩擦力比不锈钢锅大,颠锅比钢锅顺手,较厚的锅体对食材的均匀受热,油盐的延展也都有用处,不锈钢锅漂亮是漂亮了,金属薄,容易糊,不挂油,传热散热都太快,怎么都不如手打铁锅,生铁锅,铸铁锅好用。

再说清洁保养,不锈钢锅当然最好保养,但如果仅仅要求防锈的话,铁锅也不需要费多大劲就可以办到: 1,新锅要开锅,热锅放入干河沙和粗食盐,颠锅5分钟,这一步的作用是打磨掉毛刺但保留锅表面的条纹和凹凸。2,然后倒掉沙盐,不要洗,直接放一块猪板油,用炒勺按着猪板油在火上一边炼油一边擦洗锅,等油全融化出来,倒掉油,再用清水洗锅,放到火上把余水烧干,锅就可以用了。

平常使用的时候,每次炒菜都趁热用清水洗锅即可,刚开始用时,每顿最后一次洗锅建议把残水点火烘干,用一段时间后,锅体变黑以后,就不用烘干了,洗完倒扣即可。如果有放醋的炒菜,最后一个炒,相当于弱酸洗,对保养锅是有好处的。

最后,煮焖炖不说,中外都有,炒,甚至锅内引大火翻炒,是只有中餐才会用到的烹饪方法,日常炒菜的器具,去买根本不会炒菜的外国人设计的锅……用是都能用啦,但恐怕大多数厨子都会觉得不好用,不喜欢用的。

买口单把圆底铁锅,未必非要章丘手打的,花花心思练练颠锅,没几天,你的厨艺就会突飞猛进了,试试吧


我是查理就姓查


舌尖上的中国确实是最好的宣传平台。原来这个锅一般也就138左右,上了这个平台,立马长到了299或者三百多。真是目瞪口呆。

自己选择的是天猫上典匠铸铁锅,用着很不错。就是端起来处理的时候特别沉。熟铁锅香港的陈枝记很不错,价格不高;很好用就是外观不怎么入眼。章丘铁锅是现在的爆款,保养好了用起来不会差。有的读者反应重量女性单手也不轻,这种锅开口有32 34 36的。相同开口的相对铸铁锅清了一半左右了。更轻的铁锅日本的南部铁器。海购和网易严选里都有。可以根据自己家庭人口选择决定

章丘铁锅是属于熟铁锅。这种锅锅边壁相对比较薄,受热比较快,再一个这种锅比较轻,一般的家庭女性也可以轻便使用。在烧菜的时候,熟铁延展性能好,韧度高,能把锅锻压得比较薄,熟铁锅传热快。如果从省柴省燃气等节省燃料和电力的角度来考虑,熟铁锅要比生铁锅更合适。

铁锅锻打36000次,说明工匠精神的珍贵。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想要铁锅真的达到不沾的效果,还是要做好后期的开锅和保养。


准备好肥的猪油,切成几个小块,备用。

1.第一次使用前,锅子不需水洗,直接放在炉火上空烧。

2.可用大火烧锅,过程中会发现锅身颜色改变(先是变黑又恢复原色),要注意不可发红也不可冒烟,否则即是锅子即将烧坏的先兆。待锅子由原色烧至黑色再烧至原色时即可离开炉火。

3.要趁热用铁刷用力仔细的刷,将表面涂层刷去,(做这动作绝不可加水)。

4.刷过的锅子,再次放置炉火上,(火不要大保持热度即可),放入肥猪油块,中小火仔细的擦拭,使锅面全部被食用油滋润。

5.把油脂倒掉,用纸巾擦去多余油脂,即完成第一次养锅。

6,后面就等待冷却后,再重复两到三次,完成开锅程序。

铁锅在开锅后,最好炒个青菜或鸡蛋,试试效果。这个菜不要吃哈。后期保养的时候用海绵擦。千万不能用钢丝球哈。洗洁精平时最好也不需要用。防止破坏铁锅的油膜。擦拭干净后,放在灶上烤干即可。配套的锅铲可以选择硅胶的减少伤害。

双立人的锅比较适合西式餐饮。这个和铸铁锅有点相似。是机器特殊的压制工艺。铸铁锅是高温的铁水直接浇筑到模具内,再经过后期打磨成型。受热相对比较慢,锅体相对比较厚。优点是散热好温度一直能保持。开锅好了,用起来还可以的。相对来说也比较重。就是价格相对来说会贵一些。看你们自己的选择。


知行ango


现在锅具的品牌琳琅满目,先抛开品牌不说,市面上常见的炒锅有生铁锅、熟铁锅、不锈钢锅和不粘锅等。而章丘铁锅就是属于熟铁锅,双立人不锈钢锅是亚光不锈钢材质的复合钢锅。

两个锅都是好锅。看过舌尖三都知道,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不放一滴油,也能做到丝毫不粘。双立人品牌是老品牌,最初做刀具,刀具质量有口皆碑,但是锅具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其所有的产品,均采用优质的钢材和上乘的工艺金属,双立人炒锅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制作的,且采用先进的锅底技术,导热速度快,节能环保,保养起来也十分的方便,适用于各种灶具。但双立人锅价格也不菲!中国菜煎炸烧炒焖炖的烹饪方式和外国菜不同,所以锅具也免不了有油烟发黄的现象。个人觉得炒锅固然重要,但用锅习惯更重要,就像炒菜好不好吃主要看厨艺,对火候和调味的掌握。


那么,熟铁锅、生铁锅、钢锅和不粘锅什么区别呢?该如何挑选锅呢!

熟铁锅适合爆炒。这种锻打的铁锅,纯度高密度高,最大缺点是底部导热快,容易糊。不锈钢锅也有这缺点。

生铁锅适合慢炒。生铁锅含碳量较高,脆性不能锻打,只能铸造,又叫铸铁锅。优点是内部密度小,受热较均匀,不容易过热产生油烟。用油开锅后是真的不粘锅,很厚很保温。不管生铁锅还是熟铁锅,铁质好养好了都能达到物理不粘的。当然,用熟铁锅炒菜不熟练的话也确实更容易糊锅。 熟铁锅适合爆炒,会做饭的用熟铁锅也不会糊,不会做饭的用生铁锅照样糊锅。生铁锅特别容易生锈,熟铁锅比生铁锅好养,开一次锅,以后炒完菜弄干水分就可以了。

用哪种锅合适还要看个人的做饭习惯,每个人的炒菜方式和习惯不同。而且炒菜的锅第一是不能太薄,但是也不能太厚,厚薄适中才好。生铁锅比较重,所以有些要抛锅做菜的适合熟铁锅,如果家里做饭闷烧炖煮多的则适合用生铁锅,闷烧炖煮少的则适合熟铁锅。像爆炒腰花和醋溜土豆丝像这样的快炒的菜就用熟铁锅更好。熟铁锅导热性能好,升温降温都快,对火力敏感,表面光滑,绝对是爆炒的首选!举个例子,如果用生铁锅来炒小炒腰花,则要把应该后入锅的辣椒木耳洋葱等配菜炒熟,否则先炒的腰花就很可能会炒老。生铁锅不仅太重抛锅颠不动,而且对火力没有那么灵敏,调大火热得慢,调小火温度降下来也慢!


传统的铁锅容易生锈,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日常的需要,所以市面上出现的不锈钢锅、复合钢锅,受热均匀,不易起油烟,美观大方,耐腐蚀不生锈,颇受人们青眯。缺点是质量颇重。炒菜时热锅冷油才可以物理不粘。而且食品级不锈钢锅价格也颇高。

不粘锅则含有人工不粘涂层,人工涂层很不安全,虽然不粘锅省事,但还是一样很多人都不用。

此外,还有一些合金锅、铜锅、麦饭石锅等。合金材质的炒锅多为铝、钛合金制品,避免了一些铁锅喝不锈钢锅的缺点,但是不要选择低廉的合金锅,以免有害金属溶出。铜锅价格昂贵且易氧化变色。麦饭石锅适合炖煮,且对锅铲有限制,而且很多麦饭石锅不粘层也只是一种涂层,有时候也会脱落。


慢时光里


首先,我已经决定买一口章丘铁锅,试用一下,不管好与坏,先向匠人们致敬。

其次,从此前做饭的经验来看,选择什么样的锅,主要取决于是什么样的热源,双立人适合电加热,而铁锅,尤其是手工铁锅适合明火加热。

电加热看起来快,但其实只能热到底部那一块儿,而且没有办法颠锅,更不要说《舌尖3》里陕西菜的花打四门了。双立人最主流的炒锅是不锈钢的,而且是平底,颠锅根本颠不了,因为边缘的斜度太低,一颠,菜就飞出去了。显然,这种锅就适合放在电磁炉上,用铲子翻炒。

用明火加热,底部都能兼顾,而且边缘接近垂直,所以在《舌尖3》中,不少特写都是围绕着颠锅的时候,菜可以在空中划一个半圆,然后滚过180度,再落回锅中。

因此,个人认为,针对不同的热源选不同的锅。

关于不沾的问题,我没有用过章丘铁锅,但过去用过的铁锅都不佳,包括一些手工铁锅。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铁锅不粘的原理,是表面足够光滑。所谓三万六千次捶打,其实就是把表面那些凸起全都砸平了,最后因为表面的摩擦力比较小,就不那么粘了。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不粘锅,原理就不同了,是用的高分子涂层,也就是所谓的特氟龙塑料,成分是聚四氟乙烯。由于全氟高分子的低表面能,和各种物质的附着力都很弱,所以不粘。缺点是,特氟龙的强度有点低,很容易被破坏,这一点,铁锅还是有优势的。

不过,我不是很相信章丘铁锅就能做到不粘,虽然《舌尖3》里确实这么演了,但我们家里做饭,谁能颠锅颠那么高,而且直接水炒鸡蛋,其实一般的铁锅也是可以不粘的,取决于水的量。

另外,铁锅有个不得不说的缺点——生锈。很多人都知道铁锅买回来要开锅,开锅的主要目的就是防锈,但铁毕竟是铁,长期使用,有油覆盖,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偶尔用一用,不那么经常,恐怕生锈就是难免的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到大城市生活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吃外卖,做饭也是兴致来了才做,或许因为《舌尖3》的热播,想起来买口锅,但兴头过去了,或许就忘了这茬,如果出现了生锈情况,可不能怨锅的事。


分子美食家


我刚好买了手工铁锅,说说使用体验。

买的时候是在现场,老师傅和继承人都在,人家明确说了,手工铁锅要养。所谓的养,就是猪油开锅,其他荤油亦可,一开始可以练一锅荤油。

开锅后只能爆炒,不可炖煮,不可用洗洁精等化学剂清洁,日常用热水刷锅即可。

油会在锅的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氧化膜,用水煮、用洗洁精洗都会破坏这层氧化膜,导致锅生锈、粘锅。

平时刷完锅后,不可以留水,容易导致锅生锈。

铁锅5斤,很沉。一般女生,比如说,右手持锅尚可,左手起锅的话,倒不完一盘菜,手就不稳了。女性慎重购买。

从保养上说,这锅挺麻烦的。不过和优点对比,这锅又是很值得购买的。

导热快,保温好,不怕高温,别小看这三点,在中式烹饪中,这三点就决定了火候,决定了菜品的色香味。

比如我用来爆炒青菜,锅边烫了之后放油,立即撒蒜,“滋”一声,立即倒入青菜,配合同样的大铁勺翻炒几次,青菜还半生时立即关火起锅,倒入盘里,过5分钟去吃,青菜又脆又甜又绿油油的,全程用时3分钟。

这还是简单的家庭烹饪,而更复杂的油炸、酒店里大火爆炒,锅的导热更快、温度更高、速度更快,手工铁锅也完全胜任。一般酒店后厨的锅大都是这种厚的手工锅,仔细保养,用50年都没有问题。

而这个锅,当时我买时才三百多块钱。


双立人的锅在技术上和工艺上毫无疑问是杰出的,但是它并不是很适合中式的烹饪环境,比如重油高温爆炒,圆锅底快速翻炒等等,加上价格因素,几乎是手工铁锅的数倍,对老百姓来说,效果比不上铁锅,还贵,实在没有买到必要。

当然啦,如果是崇尚轻饮食的年轻家庭,双立人的锅在造型上更加现代简约,契合目前的装修环境,拍照更上镜。

不讲情怀,只说功能、价钱、实用程度,还是推荐铁锅。


梁京墨


《舌尖3》播出后,章丘铁锅已经一锅难求,甚至网上已热传带着铁锅求婚的段子。

做为爱好吃香喝辣的湖南辣妹子,炒锅必须得中式的。高温热油、热油、铁铲、钢丝球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有网友担心生铁锅易生锈不好保养,这里简单说一下:新锅拿回来洗净后烧热,筷子戳着切成方型的肥肉在锅内壁每个角落来回涂抹,如此几个回合,第一次保养就完成了(也叫开锅)。平常的表保养也非常简单:炒菜完毕(不是特别粘锅的菜)拿厨房纸巾轻轻擦干,下一餐炒菜前再轻轻过下水。半个月左右炒锅就能养得油光发亮。


双立人以及一些国外品牌的铸铁锅,作为外貌协会的本人,也是臣服在它们的颜值之下的。由于饮食习惯不同,西式炒锅不能温度太高哇,不能铁铲啊,不能钢丝球哇。炒个菜都感觉是戴着脚镣跳舞,不尽兴。

除去炒锅,闷烧炖煮双立人及铸铁锅那就大大的加分,首先不容忽视的颜值,其次,完美的密闭性。

太美好了,忍不住多上些图。









最后跑个题,吐槽一下《舌尖三》,都说拍续集,难逃狗尾续貂之嫌。那么《舌尖三》就完完全全地坐实了这一句话。

上面图片截取了一些网友对《舌尖三》的评价,还有网友评价说每集结尾都会强行上价值,尬抒情。

其实呀,美食纪录片专心地拍拍美食就ok了,功夫在戏外。一饭一菜、一酒一茶传递的不就是真情吗?就像青雅钟表,滴滴嗒嗒,陪你度过每一个平静悠长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