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核心提示

吳公虎,字一山,原名世彰、雲飛,號林生,儋州那大軍屯村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生於馬來西亞檳城。他自小酷愛美術,中學畢業後北上師從名家,力學精研,成為繪技精湛、馳譽世界的畫家。他淡泊政治名利,鍾情教畫,育才無數;他熱心慈善公益事業,多次舉辦或參與義展,為賑災、建學奉獻力量;他身為遊子,不忘桑梓,心繫家鄉的前途命運,曾撰寫《抗戰期中之瓊崖現狀報告及其改善建議書》,為家鄉的建設出謀劃策。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吳公虎在作畫

酷愛美術 師從名家

吳公虎,字一山,原名世彰、雲飛,號林生,儋州那大軍屯村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生於馬來西亞檳城。

童年時代,吳公虎由檳城返回家鄉儋州,先在那大三小補習,後考入瓊崖中學(今瓊臺師範學院前身)。

吳公虎自幼喜愛美術,13歲開始學習繪畫,他的藝術天賦極高,畫出的作品非同尋常,深得老師嘉許。中學畢業後,吳公虎考入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吳公虎在羊城讀書期間,先後跟隨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奇峰、高劍父、陳樹人(人稱“二高一陳”)學習。

“二高一陳”曾留學日本,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返國後主張國畫更新,宣揚“折衷中西,融合古今”、“藝術要民眾化、民眾要藝術化”,他們的畫作生活氣息濃郁、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給當時的中國畫壇注入一股新風。“二高一陳”都是廣州番禺人,因而他們創立的畫派以地域來命名,稱為嶺南畫派。吳公虎在“二高一陳”的精心培育下,畫藝突飛猛進。

吳公虎從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畢業後,北上投考國立北京美術學校(1928年改為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美術院校,為蔡元培於1918年倡導創立,第一任校長即蜚聲中外的美術教育家和畫家鄭錦(字褧裳,廣東香山人)。吳公虎以出色的繪畫才華,被國立北京美術學校錄取。吳公虎在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尤受鄭錦的垂青,還得到金拱北與陳師曾兩位大師的教誨,畫技獲得更大長進。

經過多年的力學精研,吳公虎綜合名家宗派之大成,終於脫穎而出,成為畫壇新秀。

繪技精湛 馳譽世界

吳公虎是“嶺南派三家”的共同弟子,又北上師從鄭錦、金拱北、陳師曾三位大畫家,因而他的畫風及技巧根植於嶺南畫派,同時融和了北方的傳統畫法,別具一格。

吳公虎的畫以山水畫花卉、鳥獸見長,尤其是他所畫的虎,栩栩如生,形態逼真無以復加。相傳吳公虎初習畫虎時,曾與畫虎名家張善子交遊。為了熟悉虎的神態,吳公虎在蘇州綱溪園內養了一隻老虎,觀察半年之久,將猛虎百態神情盡收筆下。由於鍾情畫虎,吳公虎後來將名字改成“公虎”。

吳公虎馳譽畫壇,受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敬重。1945年,吳公虎畫展附溫克剛書法展在重慶農民銀行舉行,吳公虎以百餘件作品參展,引人矚目。谷正綱、許世英、于右任、朱家驊、王世傑、張道藩、潘公展、賀耀祖、陳樹人、梁寒操、方治、王曉籟、杜月笙、馬超俊、洪蘭友、俞鴻鈞、楊虎、吳茀之等眾多名流甚至聯名在《大公報》上為畫展做宣傳。此事一時傳為藝壇佳話。吳公虎的畫集出版,許世英、于右任欣然題簽書名。

吳公虎的藝術水平在國際上也得到普遍的認可。吳公虎多次受邀參觀和訪問國外著名畫廊和教育機構,並在這些國家舉辦了幾十次畫展,如在北美,他的作品就曾於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與溫哥華等城市展出。1957年春,柬埔寨國王賜予吳公虎一枚勳章和一幅卷軸,這是該國對藝術成就的最高獎勵。1959年,俄勒岡州藝術家協會授予吳公虎終身會員資格。1960年3月,吳公虎應邀訪問夏威夷大學,並做了一次演講,演講結束後,夏威夷市長向他贈送了一把金鑰匙。

吳公虎一生創作的作品不勝枚舉,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春耕圖《春耕初罷》、孔雀圖《錦繡年華》、虎圖《威震林莽》、竹圖《炎威勁節》等。1931年,德國柏林博覽會上,《春耕初罷》獲得金獎。1933年,法國博物院主辦中國畫展,《錦繡年華》取得佳作獎。1945年,聯合國中國美術展覽在重慶陪都舉行,《威震林莽》獲金獎。1956年,《炎威勁節》在來自14個國家的藝術家所提交的400多幅畫中脫穎而出,被越南政府選為立憲紀念郵票圖案公開發行。

鍾情教畫 育才無數

受恩師陳樹人的影響,吳公虎曾參加北伐,後來還擔任過諸如國民革命軍37師政治部主任、《中山日報》社社長等職,與不少政要關係友善。不過,吳公虎生性淡泊政治名利,並不專意於仕途,而是將大部分精力投在教畫育人之上,他在移居香港以前,任過北平文化大學、東方大學、上海美專、南京藝專、廣東藝專等多所院校教授,育才無數。

吳公虎在上海美專任教國畫期間,除了教學,他還與上海美專同事發起組織中華美術協會。此前,國民政府已在南京成立中國美術會,然而有不少畫家對這個官方色彩濃厚的美術團體持冷漠態度,甚至拒絕參加其組織的展覽。為了改變此狀況,促進中國美術的發展,1936年3月15日吳公虎與劉海粟、王濟遠、謝建白等十五人成立中華美術協會。隨後,部分畫家脫離中國美術會,加入中華美術協會。同年9月24至30日,中華美術協會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樓舉行第一屆美術作品展覽,轟動整個美術界。

吳公虎寓居香港後,到過香港幾所院校教畫,慕名求學者眾,其中有不少人後來成名成家。頗有名氣的畫家李平即吳公虎在香港的一個門生。李平是廣東臺山人,早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十六期,參軍十二載,後轉行當美術教員,曾拜吳公虎為師。李平在吳公虎的門下習畫,進步很快,成就非凡,曾在香港、臺灣、美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十餘次,社會反響強烈。

吳公虎晚年,除了在香港教畫,閒暇之餘還到南洋各地和臺灣悠遊講學,所到之處備受禮遇。

熱心公益 德藝雙馨

著名繪畫教授身份而外,吳公虎還是慈善公益事業的熱心人士,他曾多次舉辦或參與義展,以藝人的擔當為賑災、建學等奉獻力量。

1935年1月,全國多地發生災荒,吳公虎與溫克剛在上海舉行賑災書畫展,展出7天,收入悉數用於救濟災民。

1939年,日寇侵入海南,瓊崖當局向各界發出賑濟抗戰將士與被難災民的號召。為了支援家鄉,吳公虎與周文治、黃堅、陳策、鍾衍林等人很快在香港發起成立“瓊崖旅外同鄉會勸募寒衣、藥品及籌賑難民委員會”,並在隨後開展了一系列勸募活動。同年,吳公虎在香港舉辦畫展,所得全部用來賑濟海南抗戰軍民。

1946年,香港勞工子弟義校籌備委員會成立,吳公虎以委員身份列席。同年5月,建校籌備委員會舉辦書畫義展籌款,吳公虎獻出傑作。義展原定字每幅50元,畫100元,吳公虎的一幅猛虎圖賣到了550元高價。建校籌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後,吳公虎加入校董會。

1948年2月25日至27日,籌募“麥嘯霞紀念學校”辦學基金的“時賢書畫義展”,在香港皇后大道中38號三樓“中國近代書畫匯”裡舉行。麥嘯霞是著名的粵劇編劇、粵劇史研究學者,1941年年底日本侵略軍空襲香港時不幸中彈身亡。此次“時賢書畫義展”,吳公虎與高劍父、葉恭綽、趙少昂、鄧爾雅、陳荊鴻等捐出100多幅畫作義賣,所得善款全數撥作“麥嘯霞紀念學校”籌募辦學基金。

吳公虎在慈善公益活動方面的慷慨舉動,充分體現了他身上德藝雙馨的崇高品德。

不忘桑梓 情繫家鄉

吳公虎的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外地,身為遊子的他,不忘鄉情,心繫桑梓的前途命運。

日軍侵瓊前夕,吳公虎返回儋州探親,看望了那大第三小學,揮毫題字“讀書救國,為母校爭光”,並繪《猛虎出山》圖贈給母校留念,激勵家鄉人民抗擊日寇。

抗戰期間,吳公虎曾撰寫《抗戰期中之瓊崖現狀報告及其改善建議書》,為海南建設出謀劃策。建議書中,吳公虎報告海南的地形及各縣建置、交通狀況、人民生活、生產狀況、行政現狀、教育現狀、民眾組織、軍隊駐防、走私情形、衛生行政等事項,並有針對性地提出關於整頓行政和交通事業、實施與領導戰時教育及學界救亡運動、推動生產及工業、組織及訓練藝人、治黎、管理漁民、建設國防、整理衛生行政與水利問題等建議。

《抗戰期中之瓊崖現狀報告及其改善建議書》論述全面且見解獨到可行,受到廣東省政府的重視。今天在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收藏的宋子文檔案裡,可看到《抗戰期中之瓊崖現狀報告及其改善建議書》的身影。

1947年,吳公虎再次回到儋州,瞭解家鄉發展現狀。期間,又前往那大第三小學參觀,並向母校贈送兩幅山水花鳥畫。

吳公虎此次返鄉之後,忙於奔波,一直沒有再回家鄉。1977年,長期耕耘畫壇的吳公虎因勞累過度,臥病不起,不久竟與世長辭,享年74歲。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雙雄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春耕初罷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竹林飛鳥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錦繡年華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荷花鯉魚

「儋州故事-人物」德藝雙馨 馳譽世界——儋州著名畫家吳公虎!

竹報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