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黄芪有什么功效?哪些人适合吃?

印象池州


黄芪是大家经常用到的一味养生家常药。黄芪确实是一味好药,可是黄芪你真的用对了吗?为了对我们及家人的健康负责,这味常用中药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它。

黄芪是一味补气良药,相对于同是补气的人参,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脉细无力。黄芪最主要有益气固表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益气,什么是固表呢?气虚(体质虚弱,容易疲劳、乏力)气血不足,中气下陷都可以用黄芪。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还有一种体态的人,身体虚胖,肌肉松软也适合吃黄芪。凡服黄芪须早服,早上喝黄芪粥,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若晚服性开动阳必生它恙。黄芪还有护肝的作用,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异常者,可坚持用生黄芪泡水。


黄芪生用和炙用的不同

黄芪生用偏于走表,能固表止汗,托里排脓,敛疮收口。

黄芪炙用补中益气,升提中焦清气,补气生血利尿。炙黄芪有激素,小孩是不适合吃的。


黄芪的用量

黄芪的一般用量为3-10克,重病或需要时可用到30-120克。黄芪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黄芪的用法

黄芪单味泡水也可。黄芪还可以煮粥,黄芪10-12克,梗米40-50克,大枣10枚,熬粥。可以补中气,强身健体。

不能吃黄芪的情况

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这点一定要注意。因为黄芪它是固表的,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侵入,而春天是主生发的,所以春天不宜吃黄芪。

身体有上火症状的,眼睛红肿,牙龈肿痛等不宜吃黄芪。

阴虚火旺的人(咽干口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不宜吃黄芪,吃后更容易上火,如果阴虚不是很严重也可吃,但应该搭配滋阴药。


雨霖爱传统文化


1、多喝黄芪水,会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存在气短症状的人群症状也会有明显改善现象,喝黄芪水还可以有效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在寒冷的冬天可以预防感冒出现。

2、喝黄芪水可以有效达到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效果。对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浮肿的现象有帮助作用。

3、喝黄芪水可以强壮身体,还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预防内循环出现衰竭,对于患有胃炎的患者,喝黄芪水可以缓解症状。

4、多喝有效治疗脾气虚证,比如精神倦怠、贪多等等。

黄芪水好喝但是 一定要选对黄芪,选对好药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哦。


农村vlog陶子


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它的功效和人参相似,都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价格却比人参低得多,所以很多人都将黄芪作为保健养生的佳品,但需要注意的是黄芪不是能够天天服用的,有的人甚至是不能多喝黄芪水的。


肾阴虚的人不能喝黄芪水,湿热重的人也不能多个黄芪水,如果过多饮用黄芪水,不但病情得不到救治,还会加重病情。

患有肺结核的人群是不能过多饮用黄芪水的,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如果患有肺结核的人群饮用黄芪水,会导致病情加重。

处于经期的女性是不能饮用黄芪水的,会对月经造成更大的影响,过多饮用黄芪水会造成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黄芪,偏温性,有时会让人上火,但惟独在三伏天和立秋后的长夏,大多数人都可以用,在其它季节,需斟酌自己的体质。

立秋时,黄芪配上大米煮粥是最好的,大米也是补气的,可增强黄芪补气作用,功效好于直接泡黄芪水。简便作法是:取黄芪片60克,用清水浸泡一晚,加100克大米煮成粥。


心晴169660817


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曾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神仙粥,其实就是用黄芪与粳米制作而成,而黄芪与粳米的确是补中上品。提到黄芪这个药,人们可能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黄芪的补气作用不亚于人参。

黄芪适合气血不足的人,副作用很小的,可以泡茶,这样最有效的。痈肿疮疡者气血不足,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易愈合。常与黄芪配伍以扶持正气。下面就跟小编来了解一下黄芪的功效和作用吧。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虽好但不能胡乱服用,注意黄芪不能乱服用的,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是否可以服用黄芪还是需要中医判定一下。此外,黄芪有多种使用方法,泡水泡茶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


生活有道


黄芪是一味补气的药材。补什么气呢?主要是补脾气和肺气。

黄芪的四大功效:

补气升阳——补脾气

益卫固表——补肺气

利水消肿——补脾气

托疮生肌——补气血

具体来说:

1、 补气升阳——补脾气

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以及中气下陷导致的气短,食少便溏(吃得少,拉得稀),倦怠乏力,脏器下垂,小腹、肛门有下坠感,脱肛等,这些病都会用到黄芪,有的配伍升麻,柴胡。有的配伍白术、人参,有的配伍桂枝、芍药、甘草等。

2、 益卫固表——补肺气

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白天出汗,动辄尤甚),气虚外感(一吹风就很容易感冒)等症。著名方剂玉屏风散,就是由黄芪、白术和防风组成。玉屏风,顾名思义,就像一个屏风一样抵挡外邪,用来治疗表虚卫阳不固导致的反复感冒,常常白天出汗,以及过敏性鼻炎那种一吹风就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

3、 利水消肿——补脾气

水湿内停导致的浮肿,小便不利往往是因为脾气虚。黄芪常与防己、白术等同用,组成防己黄芪汤,治疗慢性肾炎浮肿,尿蛋白长期不消者。

4、 托疮生肌——补气血

中医认为得了疮疡这类皮肤病,如果脓成不溃(脓包很大还不溃烂),或者溃久不敛(溃烂后很久都不愈合),属于气血不足。而黄芪可以补气而托毒生肌,促进伤口破溃、愈合,被称为“疮痈圣药”,常配当归、人参、肉桂等。

其他补气血作用:

1、 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常与当归同用;

2、 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常与人参、龙眼肉、当归同用,如归脾丸;

3、 气虚血瘀的关节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等,配伍羌活、防风、姜黄、当归、红花等。

4、 气虚津亏的消渴证(类似于糖尿病),能补气生津止渴,常与生地、麦冬、天花粉合用,山药配黄芪,可治糖尿病人容易饿的症状。

最好的黄芪表面呈灰黄色,切面中央有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纹理,称为“菊花心”。嚼之微甜,有豆腥味。

黄芪炮制时有三种切法,横切、纵切、斜切。最常见的是横切。

横切

斜切

纵切


黄药师手记


说到黄芪,它的用处可多了。一般当茶饮,其中加枸杞,可以通气养血,黄芪加党参,可以通气活血,我用黄芪泡茶代茶饮,已坚持四年多,感觉对降血压已有帮助。

特别是中风病人,觉得身体无力发虚,若坚持用黄芪枸杞代茶饮,对身体大有益处,对气虚的病人能补气,使自己有力,进行康复缎练。关键是长喝没有副作用。

喝黄芪泡水对人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新铁汤元


小王医生,在临床常常应用黄芪。

我们先简单认识一下黄芪。



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小王医生在临床主要是应用黄芪补气利水之功,协助心功能不全的朋友,改善心功能。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

但黄芪,绝非这么简单。

近几十年,对黄芪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1.补气,对于平时气虚体弱之人,总觉得乏力、气不够用、长叹气等情况,长期和黄芪水必定改善症状。



2.改善心功能

黄芪对衰竭的心脏,强心作用更显着,表现为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黄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还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

这和小王医生在临床应用黄芪配合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不谋而合。



 3.协助调理血压

  有轻度高血压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但真正的降压还是要依靠西药,黄芪只是辅助作用。

4.增强免疫功能

  长期饮用黄芪,可以提高人们的抵抗力、免疫力。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着增加,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

  5.预防感冒

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状较轻,病程较短。其实也是起到了免疫力提高,防止病毒感染的作用。



6.保护肝脏、肠胃

黄芪有助于肝脏受损、胃溃疡等患者的恢复。并且对于一些痢疾等引起的腹泻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7.调节血糖

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着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当然糖尿病患者,必须依靠正式的降糖治疗。

8.预防肿瘤协助抗癌,带瘤生存,改善生活治疗。

黄芪中含有的多糖在配合抗肿瘤药物时还能发挥增强药效的作用,并且还能降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改善肿瘤患者一些药物副作用,减少病痛,提高生活治疗。



孕妇慎用

部分人有“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开始服用一定量少,如有副作用立即停用。

适合的人长期服用黄芪,会起到不错的效果,但这这是预防保健。

我是小王医生,中国康复与中医委员,全军冠心病介入中心副主任医师,天津心脏病委员。

第一时间获取最实用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预防,诊治,康复,以及中医药方面的知识。


心血管王医生


黄芪的众多好处:

如果患者身体虚弱自汗,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表气不固导致的,因此汗会自发排出,可以用黄芪跟白术搭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盗汗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阴虚导致的,因此可以用黄芪生地麦冬这三者搭配起来能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对于那些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的水肿,比如急性肾炎水肿,可以用茯苓白术搭配黄芪制作汤药,能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针对慢性肾炎水肿跟脾胃比较虚弱的人群,可以用黄芪跟白术茯苓搭配,能起到调理的效果。

如果身体上出现溃疡但是久久不溃破,这种情况是因为身体阳气虚弱导致的,可以用黄芪搭配穿三甲皂角跟当归来进行治疗。

如果皮肤上出现伤口但是久久不愈合,这种情况可以用黄芪搭配银华、地丁一起治疗。

如果总是感觉到身体上有气无力,中气下陷,还存在脱肛以及子宫脱垂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补气健脾,可以搭配党参白术黄芪合并治疗。


39健康网


都说“是药三分毒”,但中药里头的黄芪却是个例外。

它可以天天服用,夜夜吃,并且黄芪入口甘淡,很好入口。黄芪,本称黄耆,耆有长者之意,黄芪色黄,属土,能补中药之长。在药房里头,有两味药,消耗最大:一味是黄芪,另外一味则是甘草。


为什么老中医喜欢用黄芪呢?

因为黄芪可升可降,既入手足太阴,又入手少阳、足少阴;总而言之它像甘草一样八面玲珑,即便是有性格的毒药,它都能和别人打成一片。


方剂讲究“君臣佐使”,而无论哪种身份,黄芪都能胜任,且游刃有余。

这么一位“好好先生”究竟有啥功效?


黄芪以补为主,补虚损,羸弱无力,治虚劳多汗,补血长肉,补肺气,益胃气;它也能泻肺火心火,去肌热...


本草百晓生


黄芪也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常见的就有黄芪当归煮蛋,还有人喜欢做黄芪鸡汤,黄芪泡水等等做法。黄芪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补气,同时还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特别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特别适合补元气。

那么吃黄芪具体有什么好处呢?

一 增加免疫力

黄芪固表,它相当于是身体的防护门,帮助抵抗外邪入侵,预防感冒。平时吃黄芪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抵抗力,不过身体有句有寒气或者外邪的时候就注意先不要吃黄芪,这样相当于把病邪都关在身体里,无法宣泄。

黄芪可以帮助提升脾肺之气,比如有些人说话没力气,走点路就气喘嘘嘘,还爱出汗,特别是一些虚胖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喝口水都胖,”就特别适合用黄芪来帮助增加人体的运化功能,人也会慢慢的变瘦。

三降血压

黄芪还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保护心脏,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并且还可以预防脑卒中。

四 利尿

黄芪还有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肾炎和水肿病人平时也可以用黄芪作为食疗。

五缓解便秘

适合那些肺气不足引起的便秘,比如有些人便秘,但是拉的大便又是软的,不成形的,那你就可以用黄芪来帮你补充肺气,帮助肠道蠕动。

分享一个特别适合三伏天来喝的食疗-黄芪粥

黄芪和大米搭配,特别适合在暑湿重的季节来喝,如果你气虚身体体质弱,你可以再三伏天每天都坚持喝,帮助你补气,提升免疫力秋冬不容易生病。

做法:

1,30克的黄芪和水按照1比10的比例浸泡在清水中,半小时后连水烧开后中火煮30分钟,滤出汤汁,再加上等量的水烧开后中火煮15分钟滤出汤汁。

2 再重复一次加入等量的水烧开煮15分钟滤出汤汁,把三次的汤汁放一起加入100克大米用来熬粥即可。

我是海琳,手诊健康顾问,专注健康养生,手诊识健康!希望上面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给我点赞!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健康知识干货!

其实生活中很多食材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调养身体,私信回复“食疗”送你一份日常食材解决常见疾病饮食方案。

好的方法不要忘记转发给你的朋友,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