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一些大醫院的醫生一週只上兩三天班?

大灣區城事


門診出診不是醫生工作的全部,連一半都不到。

一位臨床醫生,有獨立門診資質的話至少也是高年資住院醫師(初級職稱),更多的是主治醫師(中級職稱)和副主任/主任醫師(副高/正高級職稱)。這些醫生一般都是要門診、病房兩頭跑,甚至於有教學職稱的醫生還得去醫學院上課、有科研職稱的還要去研究院所做課題、帶研究生。


以一位外科醫生為例,一週可能只有一個或兩個半天的時間在門診,加起來大約8-10個小時,而其他時間則需要對病房裡的住院病人進行管理。這包括查房、開具醫囑、換藥、各種治療,完成住院病人的日常管理後,根據計劃給患者做手術。而住院病人管理和手術才是其工作的大頭,不要說“一週只上兩三天班了”,一週七天裡,每天準點下班、能正常過週末都算是奢望。而外科醫生病人管理和手術花去的經歷甚至更多一些,所以很多大醫院專家級的外科醫生每週門診都很難超過兩次。內科醫生因為不太需藥做手術(內窺鏡和介入手術除外),所以門診能多排幾天。而純門診科室,比如皮膚科、輔助生殖科、心理科則每週門診次數會明顯更多,幾乎天天都出診。

所以一位醫生體現在門診排班表上的工作量真的是隻冰山一角。

患者希望掛到制定醫生看病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優質的醫療資源本身就是稀缺的,更何況沒有對住院病人的有效管理、沒有優秀的手術技術,他也不會成為讓患者趨之若鶩的“明星醫生”。


菲利普醫生


你所說的醫院是什麼規模的醫院?是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還是一些三甲醫院?一般情況下,能熬到主任醫師這個職稱的情況下,就是正常的長白班啦。一星期會安排2到3次上專家門診。其他時間一般安排或手術或帶研究生。正常情況下,60歲退休,由於醫生越老越吃香的原因,所以很多醫生都會被返聘。



這個是2016年全國老百姓最喜歡的十佳醫生,排在第一名的張效房教授。今年97歲了每星期上兩次門診。有很多返聘的退休教授,由於身體與年令原因,每星期也就上2到3次門診,一般也不看病房了。



那些,不到60歲的退休醫生,基本上都是正常上班。


詩詞之友


您好,我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我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就在昨天,我用手機APP掛了一個三甲級醫院甲狀腺外科的號,掛號時顯示,他只有週五的上午和週日的全天出診,每週只有這一天半我能掛到他的號。


那我能說他每週只上一天半的班嗎?答案是不能,因為他是甲狀腺外科病房的主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處理病房的住院患者。


準確的說,留給門診患者的時間是一天半,而不是他每週只工作一天半。



在這一天半的門診患者中,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新患者,另一部分是住院患者出院後回來定期複查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跟咱們現在的醫療政策有關,也就是大醫院的醫生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門診,也是有固定的每週出診的時間,主要就是可以方便老百姓,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高年資醫生的診療。



總之,我們的醫療技術與醫療服務都越來越好。


營養海賊船調酒師~任洪葉(從業十餘年的婦產科醫生、愛下廚的註冊營養師、遼寧省十佳營養師、遼寧省營養學會健康宣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心理諮詢師、體重管理師、兒童食育推廣計劃志願者、九維健康學院二級講師、親歷母乳餵養24個月的80後辣媽)


營養海賊團


我所認識的醫生,沒有這種現象。

表姐是醫生,在我的印象裡,醫生一直都是比較忙的。

我們所看到的,可能是醫生出診了兩三天。

但絕對不可能上兩三天的班。醫生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醫生出門診!在病房!手術!教學!開會學習。

非常忙!上兩三天班不可能!醫生出門診是兩三天。


而在這所有的事情當中,

坐門診應該是醫生工作裡面最輕鬆的了。‘

表姐是婦產科的醫生,她最喜歡的就是做門診,

萬一遇到去病房,就很累的,

據她自己說,有早上5點多手術,忙到晚上9點多的經歷,

甚至吃飯都是麵包對付一下的。


第一天全天急診值班,由於有急診幾個手術,沒有睡覺,

第二天病房查房、給病人談話簽字(第三天手術病人),

到中午值班回家,手術室分臺,

下午繼續做了3臺手術,到晚上7點到家,倒頭就睡,

第三天早上查房、手術到晚上8點,

第四天一天門診;

第五天又開始急診,有幾個人知道醫生的辛苦

這就是一個普通醫生的一天,

所以說,那些說醫生閒的,都是不瞭解情況而已。


門診一般是副主任醫師,掛號費11.5元,

當然五元的也有,17.5元的專家號不是天天有,

副主任醫師一般一星期坐兩天門診,幾個人換,

平時不坐診時就在病房,因為好多病人要住院動手術,

誰收的病人誰負責,手下還有兩到三人,

平時婦檢之類的都是副手幹,疑難雜症,

關鍵手術都是要上,有時一臺手術大幾個小時,

幾個科室參與,每星期還有教學任務,

天天忙的像狗,一星期休息一天都不錯了。

哪裡只上兩三天班?


老徐說事999


不請自來,我也是覺得題主的問題可能有所偏頗,我來根據自身體驗說下感想,供題主參考。

醫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閒

我之前也是認為大醫院醫生出診時間少,因為寶寶生病的需要,要去掛廣州婦幼兒童醫院的一個專家,這個專家號很難掛,只有週二、週四的時候提供掛號,我就以為她是不是一週就上兩天班,出診的時間跟號都那麼少,而且還很難搶。

後來通過人介紹,終於在好大夫上面掛號預約成功,與醫生面診後約了做手術時間,大概隔了幾個月後重於排期到了,就跟中獎了似的連忙一大早打的過去安排住院,那時候才曉得醫生出診時間是週二、週四,其餘時間是手術時間,因為該醫生在這個領域很有權威,所以找她做手術的人超多,一般都要提前半年預約手術,手術的時間佔據了其主要的工作。

隨著瞭解得越多,才發現她不僅要手術,還天天要查房、出報告,為每一個患者的情況制定治療的計劃,不僅如此,很多患者都在微信上、好大夫等移動醫療平臺上諮詢,她都會一一回答,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還在平臺上寫論文,告訴患者要如何地注意寶寶的養護,總之,給我的感覺非常的繁瑣複雜,為此,她還不得不找了一個助理來分擔一些工作,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閒,超辛苦。

醫生普遍都存在“過勞”現象

可能我們都習慣了雙休、國家節假日的薰陶,也習慣了這個時候去醫院看病,也就習慣了醫生應該是在節假日時間為我們服務。很少人會真正去關注,醫生與醫護群體的作息時間。

其實當前的醫生普遍都存在“過勞”現象,很多醫生都是難以享受到正常的作息時間,通常都是高強度的連班,絕大部分醫生都沒有雙休概念,大多數人工作時間都超過了8個小時以上。像今年2月份,安徽有一名年僅31歲的醫生過勞死,就是因為連軸轉,又忙又累,積勞成疾,所以沒有堅持住倒下了,而大多數醫生此刻,都還在苦苦的堅持著。

這也跟當前國內優秀醫生資源稀缺有關,導致很多患者蜂擁大醫院,搶約好醫生,這也是一個很無奈的現實。國家雖然每年都有幾百萬的醫學畢業生,但真正留下了的可能不足10%。

醫改與移動醫療或助醫生減壓

隨著醫改的深化推進,大醫院逐步關閉普內門診,或能解放部分醫生的時間。而移動醫療的興起,也是給醫生實現多點執業,提高整體收入與自我增值,打造個人品牌的選擇。移動醫療也將在醫療資源的優化,三甲與基層醫院的聯動上發力,賦能於基層醫院,讓基層醫生也能承擔大醫院的看病能力。

比如說醫生可以在萌醫生平臺上聚集患者粉絲,用平臺輕鬆管理幾百名患者,可由平臺數據追蹤,生成數據幫助醫生提升醫療管理效率。未來,基層醫院的醫生可以通過萌醫生平臺連線到大醫院專家,遠程溝通患者疾病與診療方案,把三甲醫院的大病診療能力輸送給鄉鎮的基層醫院,分流大醫院的患者負擔,為醫生減壓減負,也為患者提供不出家門即可享受高水平的診療服務。

醫患雙方多一些理解與同理心

說實話,每一人活著都不容易,患者不容易,想快點看好病,才盲目推崇專家,搶著掛大醫院的號,沒事誰願意大老遠跑去排隊、拍片什麼滴,遠的還要考慮吃飯住宿等系列問題。

醫生更不容易,優秀並不是我的錯,雖然有懸壺濟世的心,但是身體卻吃不消沒完沒了的患者,也不能拒絕,拖著挨著也得把預約的看完了。

像我常去的一家婦幼醫院的兒科醫生,特別的負責,每次都堅持把預約的病人看完,常常都是從早上看到下班後一兩點,餓著肚子看完後,吃飯沒得休息,因為兩點半還得繼續上班,高強度上班很難受,醫生也是人呀。

所以,大家都相互多體諒,多點同理心,因為誰都不容易。


醫療百曉生


經常跟醫生一塊做活動,也就大概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

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下,大部分的醫生的工作量都是非常大的,每週能正常休息的基本都很奢侈了,更不可能說一週上兩三天班了,尤其是大醫院,每天的值班,醫生排班都排不過來了。

題主提到的,應該是每週出兩三天的門診。醫生上班包括這麼幾部分:門急診接診、病房治療、學校講課、社區活動等。

門急診是大家接觸最多的,通常有這麼幾種門診方式:普通門診,一般是主治醫師來接診,也有副主任醫師和主任;專家門診,只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師來接診了,一部分返聘的老醫師也會接診;特需門診,這是主任醫師以及大部分返聘的老醫師來接診了。門診加上急診,7×24排班的三甲醫院,相信有相當大一部分醫院是醫生不夠用的,能保證一週一休的已經很不錯了。

病房就是針對住院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安排手術、帶輪轉及實習醫生等。雖然時間相對門診沒有那麼緊張,但也是一天的忙。病房沒事,那麼還可以在家睡個安穩覺,病房有個風吹草動,狂風暴雨也得往醫院趕。

一些教授級別的醫生,還得要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包括學校的教學以及衛生系統安排的再教育講課任務。同時還得到社區進行科普活動或者義診活動,普及防病治病的知識等。還有對外的交流等,有時醫生們需要全國的跑,這個也是需要時間,也算工作的一部分。

我和我的團隊曾經連續幾年為幾家醫院做體能測試,每次會連續測試三到五天,醫生只要有時間過來就能測,一套測試下來也就20分鐘;同時只要是穿綠色衣服過來測試的,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立刻測,那怕是吃著飯也把放完放下——因為這些是從手術室剛出來的,只有這個時間,下一次出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了。就這樣,幾天時間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醫生能安排出時間過來測試!

所以醫生非常希望能一週上兩、三天班,但那真的只能是奢望了。除非是那些已退休而被醫院返聘的老專家,他們的確可以每週只上兩、三天的班,而且時間相對自由一些。但別忘了,他們是退休人員,本來是可以不上班的了!


之心老師談健身


張三咳嗽、發熱了3天去看病,當張三想去掛王醫生的號,被告知王醫生這個周只有週三的號了。這個時候張三就會想一個星期有5天工作日,為什麼這麼多天只看一天病呢?當醫生怎麼這麼閒,其他時間都在休息嗎?這可能是一部分人不能理解的,今天小檸檬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問題。

醫院的大部分科室都分為門診部和住院部。

(一)門診部

門診是由一些高年資的醫生坐診,一個科室裡面的高年資醫生會輪流坐診。門診部是進行一個分診:

1、屬於專科的疾病嗎?現在都是專科專治,一個肺部感染的病人去呼吸科治療,一個高血壓的病人去心內科治療,一個腦梗塞的病人去神經內科治療……如果你因為血壓高去了呼吸科,那麼呼吸科的醫生會建議你掛心內科的號,所以,如果去醫院不知道看哪個科的情況下,可以去大廳裡面問一下導醫。

2、這個病人需要住院嗎?如果確定了是本科的疾病,門診醫生會進行一個評估,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這個疾病還需要做更多檢查來明確,這個時候門診醫生就會給你開一張住院證讓你去住院部。

王醫生是一名呼吸科的副主任醫師,後來張三終於掛上了王醫生的號,王醫生根據張三的病情進行了評估及檢查,確定了是肺部感染,需要打10-14天的消炎針,王醫生就開局了一張住院證給張三。

張三拿著住院證去了住院部,由王醫生的下級醫生或者同級值班醫生對張三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及護士辦理入院。第二天早上查房時候可能張三就可以看到王醫生在病房裡面進行查房。

(二)住院部

一個科室的大部分醫生都是在住院部,住院部就就好比醫生的一個家,科室裡面有吃飯、喝水、上廁所的地方,也有值班時睡覺的地方。醫生大部分時間也是在住院部。如果張三的主管醫生就是王醫生,張三除了週二及王醫生休息時看不見王醫生,其他每天查房都可能看見王醫生,有問題也可以去諮詢王醫生。

所以,醫生上班至少是五天甚至更多,當你掛不到這個醫生的號時,他在住院部管理住院病人。


檸檬檸檬不怕酸8


大醫院的醫生一週只上兩三天班?天方夜譚!

不知道為什麼,悟空問答向我推送了這麼一個詭異的問題,那麼既然有人問,肯定說明有人有這樣子的一個疑問,或者說誤解,那麼在這裡呢,我就跟大家講一講,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誤解。

我想,如果說大家有這種誤解的話,可能一個原因就是大家看到我們醫院的門診排班,比如說王醫生星期一星期三的門診,上午有在,其他時間都不在,那麼大家可能就會誤解為:這位王醫生,他在這個醫院只需要上兩個上午的班,其他時間都在家裡睡大覺,或者是遊山玩水去了。

那麼事實是這樣子嗎?肯定不是的,我們醫生除了門診之外呢,我們還要管理一些像急診或者是病房的病人。

大家想想看,我們病房的病人是不是也需要醫生去管理呢?對不對?而且我們病房的話是不是也得24小時有醫生值班對不對?所以的話,我們看不到門診王醫生的時候呢,可能他就在住院的病房裡面幹活。

當然了,你要是要求一個一石24小時都在醫院裡面幹活的話,那肯定是強人所難的,一般來說我們還是有上下班時間的。

不過對於某些階段的話,我們的上下班時間就顯得沒那麼的確定,比如說像外科醫生,如果遇到手術比較難,比較大,那麼這個下班時間可能就比較不穩定,比如說像急診班的醫生,如果剛好接到一個病人是在下班前來的,然後又沒處理完,怎麼可能他要延遲下班。比如說住院總醫生,一般就真的是24小時ON CALL的階段。

不過也確實有一部分醫生一週可能就真的只上兩三天班。

那這一部分醫生是什麼情況呢?這一部分醫生一般來說是我們退休返聘的醫生,退休返聘的情況下呢,這部分醫生大部分會安排到門診去看門診病人。

比如說現在兒科的病人很多,那麼兒科的醫生,是非常的缺乏的,那麼這個時候呢,有一些老主任的兒科醫生是願意繼續在我們的一線繼續戰鬥的,可能會向醫院申請退休返聘,於是呢醫院會安排一週兩三天的時間,或者一定的時間,讓老主任老師們在門診幫我們看門診的病人。

大家想想,這一批老主任是已經退休的老師,屬於返聘的,那麼你不可能還要求老主任每天都來上班,對吧,所以的話,一般來說,我們就只安排兩三天的門診班,給這些老主任們上班。

總而言之,就是這個道理啦,大家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繼續討論


白衣奶爸


“一個醫生一週只上兩三天班?”這可能是所有醫生夢寐以求的事情吧……除了退休以後的老專家坐診以外,真不知道還有哪兒些醫生,尤其是大醫院的醫生能一週只上兩三天的班兒!

我想令朋友們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覺得在門診醫生掛號特別難吧,因為很多患者想要掛某一位醫生的號通常會顯示這位醫生在週一、週三或者是一個星期的某一天或兩天出診,所以就會覺得這位醫生每週就只上那幾天班,心裡覺得為什麼醫生不能每天都出診,這樣看病不就簡單多了嗎?

還是那句話,出現這樣的誤解不能怪患者,而是怪我們醫生科普的不夠,下面我們舉例以一位外科醫生通常一週的工作,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安排。

外科醫生的工作之一 門診

首先大家要理解門診工作,只是一位醫生需要負責的許多工作當中的一項,除非這位醫生被醫院安排長期出普通門診,否則是不可能每天都要出診,尤其是專家診。大家看一下下方著名醫院的門診提示板就能知道,越是大型的醫院,門診越是緊張,怎麼可能將門診工作者安排給同一個醫生呢,所以醫院門診部會合理的安排醫生之間的出診時間,將大家的時間錯開。所以一般一位醫生的出診時間通常是一週兩天,有時候是上午、有時是下午,也有全天門診的時候,越是超大型醫院,安排越是精細。

外科醫生的工作之一 手術

外科醫生的重要工作項目,很多人知道,某一位醫生具體的出門診時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位醫生收治的患者,手術室也會給安排固定的時間手術,這種安排叫:“手術日”。通常手術室會安排某一週的某一天或幾天,為某科室的手術日。如果一位醫生週一、週三出門診,那麼手術日可能會安排到週二、週四,這樣就會盡量將醫生出門診,以手術的時間錯開。當然也有衝突的情況,那麼可能手術就要被安排到接臺(一般情況下醫生是比較討厭接臺的,因為有時出完門診已經精疲力竭了,接臺進行大量手術的時候,對身體絕對是考驗)。這種情況也是在越大型的醫院越精細,手術量也會特別大,有的醫生會在一星期的某一天完成十幾例的手術。



這麼巨大的工作量,醫生會從早到晚都像駐紮在手術室一樣,所以患者想見到這位醫生特別難,就會造成患者認為這位醫生沒來上班的誤解。

所有醫生的工作之一,書寫病歷

不能說所有醫生都不喜歡,但是寫病歷可能是絕大部分醫生都不樂意乾的事情之一了吧,大家都明明知道病歷的重要性,是重要的法律文書,但是當完成了一天的海量工作、手術以後,還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書寫沒完沒了的病歷,辦入院、辦出院,各種各樣的簽字、各種各樣的溝通記錄,絕對的耗人心血。現在都是電子病歷,還好一些,如果是以前的手寫病歷,一寫寫到後半夜都是很正常的事兒。所以如果您沒看到您的醫生,他很有可能是窩在辦公室,埋頭苦幹,在寫病歷吧!

醫生需要忙活的其他事兒

除了以上這些工作以外,平時要抽出時間來看書學習提高自己吧!還要晉職稱吧,不能一輩子總是住院醫吧,那就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國家級的論文不是憑空就能寫出來的,沒有大量的時間研究、總結,論文不會白白來的。尤其是一些大型醫院必須還要sci論文,更是難上加難。其他的比如值班、急診班、會診班、社區輪值、學術會議等等、等等的事兒。

所以一名醫生一週只上幾天班兒,簡直就是夢想……但是忙習慣了以後,不忙也會不舒服,哈哈哈,人就是這樣吧!

寫在最後!

人活在世上,沒有容易的,不僅是醫生辛苦,各行各業哪兒有容易的呢!以上這些也不是為了訴苦,只是為了給大家科普下醫生的工作,並不是如大家所想那麼的輕鬆自在,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勞累猝死的年輕醫生了,寫這些是真心期待大家多份理解,互相多考慮一點,這樣也許醫患關係能改善一點吧。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大醫院的醫生除了門診還要做什麼工作?

看到這個問題我真心覺得我國醫學科普任重而道遠啊。作為在醫院工作的旅遊愛好者總是忍不住想吐槽下為啥醫學的神秘面紗就不能揭開。

醫生除非是專門的門診醫生可以一週上5-6天班,越是厲害的專家門診的時間越少。一週上2-3天門診的醫生以及很了不起了,我認識的專家很多一週只上一個半天或者兩個半天的門診。所以也就造就了專家號一號難求的局面。為什麼不讓最厲害的專家多坐門診?不是不想,而真的是精力有限,而且哪怕是一週半天的門診,所接待的患者數量都夠他忙的了。很多病不是看個門診開個藥就能解決的,還涉及到檢查、確診、手術、治療、康復以及隨訪等等環節。每收治一個患者入院專家都是需要隨時瞭解跟蹤該患者的治療情況。所以很多時候專家都會選擇重症患者或者擅長領域的患者優先收治。話回原題,除了門診,專家大多數時間在幹嘛?

1、手術啊,不然你以為收治入院的病人就在醫院養著就能出院嗎?很多醫生手術排期都在幾個月外了。醫生特被是外科醫生,手術佔了他工作時間的一大半。經常聽到大夫說早上進的手術室,一天下來做了多少臺多少臺手術。有時候有急診加班到半夜也是常有的。所以沒有一個好身體也做不成一個好醫生。

2、查房,每天早上固定是要查房的,所謂查房就是主任(還有院長大查房的時候)帶著科室一群人整個病房挨個看,看術前準備,術後愈後情況,還有康復狀態。每到一個患者面前主管大夫都會跟主任彙報患者狀況讓主任檢查以及給後續治療意見。實習生捱罵最多的時候就是這個時候😂。

3、科研教學,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大醫院都是XX大學附屬醫院,這個很好理解,凡是公立三甲醫院必然是教學醫院。也是為什麼會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原因。既然是教授,那麼授課教學是不可少的。大多數的專家還是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作為導師怎麼能沒有科研項目呢?帶著學生們坐科研項目也是少不了的。貌似很多專家都喜歡搞科研,一個科研項目一旦成功可是名利雙收,說不定又是醫學史上的一大進步。

4、學術會議,所謂學術會議就是大家相聚一堂討論學術上的新進展,一般由xx協會、xx學會主辦,相當於分享會了,各大專家都會被邀請過去坐學術講座,光是學術講座就夠專家忙的了。專家也會在上面分享些新的研究方向或者發佈行業最新信息。至於主治醫生、住院醫也能從中獲得學分。

5、會診、出診:有很多醫生不單單在一個醫院執業,會跟很多醫院有合作關係,除了第一執業點還有很多醫院會聘請他為客座教授、客座專家之類的,或者醫院安排定期支援協作醫院。每週或者每個月會去一次。為當地醫院解決些疑難雜症的診治或者高難度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