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象眼中盲人


時不時有人對俺說,“唉,你走路跟人家不一樣,老遠就看出來了”

問,“咋個不一樣”

曰:“輕,走路可輕啦”

:“呀,俺是練太極拳的”吾就滿信心對他這樣說。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諺曰,人老腿先老,樹死先死根。據說,美國醫學界近年來已把老年由於跌跤而死亡的現象逐年升級的問題,列為導致死亡的第三大敵人。

老美這只是把這列為一種現象,不夠確切,其實傳統中醫學角度看就是“上盛下衰”,細究就是“肝腎兩虛”肝腎屬於下焦,下焦不通,下元虧虛,當然腿腳發軟,行動不便,稍走路腳跟疼,關節發炎,腰痠背痛,渾身無力。老話說,老啦,不中用了。當然老人都七八十歲了,也無可厚非說什麼,但是有如你我是青年壯年,已出現血壓升高、氣虛失眠、畏寒怕冷、食滯便秘等症候群,真得注意嘍!自己不疼自己不愛自己,奢望別人來關心你的身體健康,可能也有,但這現實多數醫生關心的更多的或許是你口袋裡的money!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近幾十年中國發展的步法緊湊,既然全面發展,黑白好壞都有啦才全面,各類疾病豈可步入後塵?君不見,醫院裡還是最熱鬧呀,老人跌倒而一病不起的屢見不鮮呀!

上盛下衰狀態不好,人老都是先從腿上老!

武術諺曰,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是論技術的。其實看一個人的健康狀態,未嘗不是如此:先看一伸手,再看一步走。

中醫有望聞問切。“望”就是遠遠就能看人狀態了。先前有人言健康的狀態曰,三快:飯快、便快、走得快!呵呵,想想也是吧,小孩子家蹦蹦噠噠,賊快了,老年人慢吞吞,一步三搖晃。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那為什麼練太極慢悠悠的,卻能能身輕體健,步子穩了。所謂靜為躁君,重為輕根。練太極拳要慢要沉,恰是為了更好的快更輕靈。這就如,樹枯是源於根腐,光是為了練輕快猶如只是專注了枝葉,太極拳卻直指其根源,澆水施肥從根部著手,所謂,靜養靈根氣養神。根深葉茂源遠流長。這樣下焦通了,上盛下衰所導致的各類症候群自然消失。

太極拳,注重下盤穩固,注重丹田運轉,旋脊轉腰,勁走螺旋,渾身上下,筋脈氣血疏通,自然精神旺盛,同時,注重以意導氣的精神放鬆鍛鍊,使大腦抑制與興奮合理交替,利於心態平衡。

常年堅持練太極拳的人普遍反映,噫,大腿粗壯了似的,走路利索了。有愛美的會說了,嗨,那多不好啊,大長腿,才好才美,練太極腿練粗了,大象腿多難看嘛。噓,不是真的練太極就練的腰圓腿粗了喔,而是,腿部肌肉群得以高級鍛鍊了,有勁有彈性了,感覺粗壯了,把先前的囊肉,豆腐肉練成了精肉,有彈性的肌肉有質量的肉。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生理醫學認為,人體如同有許多小水泵,能幫助心臟工作,而所謂的“小水泵”就是肌肉的彈性收縮與舒張運動。他們參與工作減輕了心臟的負擔。因此運動是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品。而尤其是太極拳運動,近些年來中外醫學研究普遍一致認為太極,重視下盤,利於氣血下行,防治調整了人體上盛下衰帶來的各種病症,甚至,有人說太極拳是一種處方藥!嘻嘻,當然這個或許有些廊間傳聞,但是,關於太極拳可防治跌跤現象的科研項目,美國醫學界成立了專項撥款,這也是太極拳在美國發展特別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上盛下衰真不妙,太極防治有絕招

文明時代病,上盛下衰真不妙,打太極鍛鍊身體讓你精神腰腿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