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红旗河”工程有多少个专家论证过?

群侃万象


有多少个专家论证过?这个问题还好回答,能给出个大致数字。至于副题中的实名实姓是谁?就有点难了——圈内人士不会来答,我等圈外人士靠资料信息能收集一小部分。 S4679课题组主要由6名院士、12名教授组成,共18个。

2018年1月,S4679课题组“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德胜登禹小院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总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也参加了会议(附录链接3)。我数了一下17个单位,每单位只算1人共17人。 也就是说,红旗河工程至少有18+17=35个专家论证过。

下面列举部分实名实姓的权威专家:

一、网友回答的 在已有的9个回答中,只有网友“我是赵肥洋”的回答最切题,但也仅列出了实名实姓实职5位专家的名字,分别是: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水文与水资源学家、流域规划专家王浩(S4679课题专家组组长);②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抗震专家陈厚群;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专家滕吉文;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河流动力学与江河治理专家胡春宏。(详见《“红旗河”工程有多少个专家论证过?-我是赵肥洋的回答-悟空问答 》和附录链接3)。

二、我补充的 还有一些权威人士在权威媒体上发表过署名文章,我也仅能补充三名如下: ① 2017年3月3日,人民网转发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王博永的署名文章《积极筹划“大西线” 保障可持续发展》(附录链接1)。 ② 2017年3月21日,微信公众号“善林金融”发文《大西线调水工程比较评析》(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潘庆林,附录链接2)。 ③ 2018年2月11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赵勇在人民网上发表《“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 为脱贫攻坚、一带一路服务》一文,央广网、半月谈网等权威媒体网站相继转载(附录链接4)。作者是红旗河方案研究的S4679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之一。

三、质疑人士及其主要观点

当然,自从红旗河工程方案披露后,质疑者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怀疑S4679课题组和红旗河工程与股权融资有关(附录链接5)。对此,在非权威媒体上找到一篇题为《“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组的几点声明》(附录链接6)中是这样回应的:“……请关心“红旗河”西部调水研究,特别是有担心、有质疑的朋友们,切莫道听途说,要以权威媒体发布的稿件为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与藏水入疆、大西线、朔天运河、金融诈骗等均无关系……”。

正如上述声明中强调的“以权威媒体发布的稿件为准”,下面仅涉及对工程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的质疑。 从彭湃新闻《从西藏向西北调水可行吗?多方激烈辩论红旗河工程 》(2018-03-01 16:33:10 澎湃) 中可以列出如下质疑者不同的声音。

1、李锦超(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① 部分洞体会被全部淹没,有压引水可能会导致隧洞塌陷和诱发小型地震。② 红旗河沿线分属于四个完全不同的流域,气候条件也不同,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生态先紊乱失衡、然后再趋于平衡。

2、姜鲁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① 隧洞坡降小,流速慢,隧洞直径就要加大。比如,a) 白龙江到刘家峡水库,隧道长约100公里、直径约25-30米,“这大概是高速公路隧道断面面积的5倍”。b) 雅鲁藏布江到怒江,500公里隧洞,落差仅180米,坡降很小流速会很慢。c) 澜沧江至金沙江,仅10米落差,流经43公里天然河道+50公里隧洞,流速不会达到5米/秒。② 在断裂带上施工无疑增加了地质灾害风险,通过工程措施能部分克服,但投资大增。③ 沿线从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凌汛期正常输水是大问题。

3、周晋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工程对自然环境的深远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包括: ①原流域水量的减少对生态的影响?②对新流域环境和生态的影响?③施工期生态敏感区影响?④中国绿发会将成立课题组展开相关研究, 建议让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专家更多的参与研究和决策。

4、吕植(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 对于方案提及的将干旱区变为绿洲或是水生生态系统的构想,吕植认为这将破坏生物多样性。 她表示,荒野干旱是生态系统本身的特点,这才叫多样性。“这个地球丰富多样,有的地方适合农业,有的适合牧业,有的不适合人而适合野生动物。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美,是有趣。”

澎湃新闻在《马上评|“红旗河”调水构想:工程越大越要科学论证》(澎湃新闻 3月1日,见附录链接8)等文章中表现了异常冷静和中立。我感觉澎湃很象一家港媒,百度一下,原来主管单位是上海报业集团,难怪很有气质,是极少数跟踪报道有关红旗河质疑声音的媒体。

五 课题组的十问十答

关于主要质疑点,红旗河工程课题组在《十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光明网03-12 15:14)一文中有针对性地给予了解答(详见附录链接9)。在该回复的十个问题中,没有涉及到姜鲁光副研究员所提出的“坡降小流速慢隧洞直径需加大到25-30米”的问题和李锦超的“有压引水问题”。

六 关于质疑者

① 对于吕植教授,我只能说, 她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她研究的是“自然山水”,有关调水的所有问题都与她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其实吕教授自身并没有错,是釆访人问错了对象。

②周晋峰和李锦超,和吕植情况类似,搞生态都一样。他那个绿发会也要成立课题组,让他慢慢研究去,这么大工程够他研究下半辈子的了,估计到他孙子辈都研究不明白。当然,不等他们始研究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结果了——“破坏生态多样性”。

③李锦超的隧洞有压引水问题,过于专业,不好置评。“引汉济渭″工程中有涉及到此类问题吗?这种具体的工程运行安全问题总有解决之道,活人哪能被尿憋死。

④ 姜鲁光提出的“隧洞坡降小流速慢需扩大洞径至25-30米”这一观点,与课题组的洞径14米出入较大,这是个大问题。我挺纳闷,6个院士12个教授带一群年轻博士算了两年多,算不过一个副研究员?!退一步说,就算姜鲁光计算的30米洞径是正确的,咱们打它两个并联的直径15米的隧洞。3万亿隧洞工程翻番到6万亿,工程总造价由4万亿增加到7万亿,也是可以承受的。

七 问答总结: 红旗河工程有35个以上的专家论证过。目前能指名道姓的有: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水文与水资源学家、流域规划专家王浩(S4679课题专家组组长);②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抗震专家陈厚群;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专家滕吉文;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河流动力学与江河治理专家胡春宏; 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赵勇。提出质疑者:①李锦超(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②姜鲁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③周晋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吕植(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

附录链接:

1、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0303/c153476-29121361.html《积极筹划“大西线” 保障可持续发展》(2017年03月03日10: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2、 微信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AAlYbrvN7jtlWotfr8SC6Q《大西线调水工程比较评析》(2017-03-21 善林金融)

3、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01/18/c_1122280302.htm 《院士专家共商“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2018-1-18 来源:中国网)

4、央广网 http://m.cnr.cn/news/20180211/t20180211_524132998.html《“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 为脱贫攻坚、一带一路服务》(人民网 2018-02-11 17:04 编缉: 黄永旭)

5、百家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361399150009870&wfr=spider&for=pc&isFailFlag=1 或微信 http://mp.weixin.qq.com/s/Es7X_vbQcDUK-shbXwYJ1A 希望“藏水入疆”不要成为“红旗河股权融资项目” | 陈经(财经手 百家号02-25 16:37)

6、凯迪社区 http://m.kdnet.net/share-12649510.html《“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组的几点声明》(带响的弓箭2018.03.01 10:01 转帖发表在 猫眼看人) 或微信公众号声明 |“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与“藏水入疆”无关

7、湖北日报 http://zy.cnhubei.com/m/dongxiang/qnxgKz1100《从西藏向西北调水可行吗?多方激烈辩论红旗河工程》 2018-03-01 14:48 澎湃

8、头条号 http://m.toutiao11.com/group/6527913999147729422/?iid=27661230566&app=news_article×tamp=1521037360 《马上评|“红旗河”调水构想:工程越大越要科学论证》(澎湃新闻 3月1日 · 澎湃新闻官方帐号)

9、光明网 http://m.gmw.cn/toutiao/2018-03/12/content_120581864.htm 《十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 光明网03-12 15:14) 创建于2018.3.15编辑


hwd4


坎尔井是吐鲁番的发明,明渠变成暗渠,原因是干,蒸发的太快了,只有当蒸发量小于供给量时,水才能蓄积,被利用。广袤无垠的西北干旱大地,太渴望水了,调水量少了,只能是杯水车薪,起不了作用。在中国北方解决缺水的问题是要向天上要水的。比如新疆,每一条河流都会缔造一个绿洲,河的源头是高山,高山上有冰川雪山,这是这些河的固体水源,还有冰川雪山上丰沛的雪雨云,这是气体水源,就在源头人工降雨降雪,增加源头的来水量,下游绿洲的水就多了,缺水的问题就缓解了。在易渗水的地方修建水库,把多余的水渗入地下,增加地下水位,这可是最好的水库,需用水时,在用水处打井取水,这是多方便的事。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找到想应的适合的办法才可行,用中原的引水方法,去解决新疆等西北的缺水问题,专家们还要仔细的考证,用传统思维,在中国地形地图上找办法,冒似有理,科学,然而缺少,广泛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修建了耗资巨大的红旗渠工程,只能起到解决修建者工作的问题。

创建于2018.6.12


顽石保护艾比湖


五、按照红旗河规划,开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大坝电站,大坝两侧山体内建设60万发电机组各6台,基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恶劣地质状况,引水入怒江隧道开挖直径以10米为好,引水入怒江隧道6条。

红旗河工程所用发电机、隧道掘进机采用同规格。便于道路规划、运输及规模化建造。

10米直径隧洞 ,按照流速4.5米/秒,每日24小时大约为5*5*3.14*4.5*86400=3*10^3*10^4,即是三千万方。180天就是54亿立方米.

怒江两侧山体内置发电机10台,引水入澜沧江10米直径隧道6条。

澜沧江两侧山体内置发电机10台,引水入金沙江10米直径隧道6条。

金沙江两侧山体内置发电机20台,引水入雅砻江10米隧道6条

雅砻江两侧山体内发电机6台。

大渡河两侧山体内发电机6台。

之所以设计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各处建设水电站,是在红旗河不能整体完工的情况下,为各自已经完工工段带来相应的效益。

后续:

红旗河的特殊运作方式。

夏天5月1日-10月15日,引水入黄河渭河处分流,以及更后续的经漠北河到北京,经红延河到延安,经春风河到新疆北。

到达渭河的水量估计300亿立方米。

冬天10月15日12时-来年5月1日12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电站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补充长江冬季水量不足,南方电网电力不足的情况。

补充的水量估计300亿立方米。

总体从雅鲁藏布江取水600亿立方,合乎国际要求。

冬季不往北方输水,不需要保温,加温,也不会因此对输水设施造成二次破坏。

鄱阳湖水量充足,因此可以有:

六、开建闽赣运河。

因为运河开金口于台湾海峡,免不了带来填海造地,武统因为地缘的接近而转变为和平统一。


远东大富翁


三峡工程整整论证了5O年,近百个专业课题小组,当然反对声压力也不小,最后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才通过,红旗河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继发展,论工程规模可谓天字一号工程,要想永继彻底解中国及人类面领的水资源危机,只有国际通力合作研究新的低成本超大型海水淡化装备基地,年淡化处理能力不低于5百亿立方米单基地规模,可现实太骨感了,跟本就完全不具备施工技术条件及生态防护,需要准备的工作事项太多了,必须的从技术层面上有大的突破及能力,直接反应到超级工程机械上,研究新的超大型工程机械装备,组团式施工的超级工程机器人施工团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超大化信息化的硬性指标,数字化精准化节能化高效绿色的开展工程建设是其目标追求,工程取水于墨脱水利枢纽,最大坝高385米,全线布置46台X12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引水明渠开挖直径140米宽8至12深的渠道,36米直径核动力超大盾构机组,日均掘进达千米,8米宽深150米跨度渡槽,1百立方工程挖掘机铲斗,只有这些超级工程装备才能支撑整个工程体系,伟大的工程需要伟大的付出,编织中国的人工天河。


硖口驿


按照这个引水方案的路线,水源地(西藏)海拔几千米,终点(新疆南部)平均海拔几百米,从总落差上来讲是够的,也就是说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中途还可以利用地形建造很多发电站,解决沿途许多地方的用电问题,开发西部大片的土地,使之成为鱼米之乡,确实是个造福千秋万代的好方案。

但是,引水工程不是修公路、修铁路等那么简单,山路汽车可以爬上去,水能上去吗?没有去过那里的人是不知道山有多高、多大,这一路下来要穿越多少崇山峻岭?

开明渠简单,架渡槽也容易,打隧道就不是那么好玩的了,中国现有的最长隧道是多少,大家去了解一下。引水的隧道不能打在山腰上,只能从山根底部穿过去,没有开凿几百公里长隧道的技术,水就不能过去。而且开凿隧道需要打斜井,斜井越长越难打,它比打主隧道更难,到目前为止,隧道斜井技术是全世界的难题。中国有一个隧道,计划3年完工,开凿一半就出现大量涌水,到现在十几年了还没有完工。

隧道只是其中一个难题,还有其它一些现有技术不能达标的问题有待解决,这里就不一一说了。国家财力能否长时间、持续不断地支持这个投资巨大,见效缓慢的巨型工程?

综上述各原因,目前国力达不到,但可以作为长远规划,有朝一日,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就可以动工了。


蚂蚱吹喇叭


红旗河第三次研讨会在友谊宾馆开了,与会人员200多人,大多为水利界专家,参加单位多达108家。

下面是人民网的发文:“红旗河”西部调水第三次研讨会在京举行--社会--人民网 http://socity-people.com.cn/n1/2018/0416/2932417.html


手机用户95517369152


有多少个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除了正式场合论证的,还有一些专家在论文,会议或者媒体上也论证过。但是有五位权威专家在正式会议上有过论证,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水文与水资源学家、流域规划专家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抗震专家陈厚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专家滕吉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河流动力学与江河治理专家胡春宏。

另外,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总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也参与了这个工程的论证!

至于名字是谁起的,这个无从解答,望谅解,谢谢!


我是赵肥洋


天有日月,太阳主万物的生长;月主万物生长的节律。天若无日,则万物立亡;天若无月,则地球无四季,万物生物钟立乱,生物钟乱,万物亦亡。正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宇航员在太空,会引起骨质疏松等证,这是离开地球大环境的结果,此现象是环境迫使人类生理改变,生理改变到质变——人必死,即环境的改变——大的改变或者说质的改变意味着死亡!人类啊!就死了向外星球移民的心吧!移民外星球意味着死亡!人类是适应地球环境的结果,外星球生物是适应那里环境的结果,人适应不了那里的环境,外星移民必亡! 那么,人类能不珍爱地球的环境吗? 现在人类的工业化生产到了极值(个人认为),这种工业生产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而消耗能源必导致环境改变,其中优以二氧化碳的增加为显著,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死存亡!红旗河工程,引流几百亿立方米水到新疆,中国将增加8亿亩耕地,同时亦能用植物固定大量二氧化碳。此,从局部看有利于中国,大处看,实为世界万民之福。虽然红旗河工程必然给中国带来若干的、不确定的环境改变(能为人类接受),但,大方向没错,是对的。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此看法对,但,小了,青山绿水就是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多少年,不写东西了,提笔忘字,逻辑也不行了,敬请勿笑。


月的启示


只是在论,无法证。耗尽国力,而无法永续的工程,对领导人,对民族的千秋万代都是一个艰难的考验。

论的都是工程的利好方面。而气候,水文的极大改变,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少有人谈及。如长期干旱地区,水土环境都很脆弱,如一时大量水气进入,形成的强对流气水变换,能引起该地区多大的山洪,泥石流等。干旱地区的改变,在历史上应有一个长期而渐变的过程,一下子改变,恐怕带来的不是利益,而是灾难。

工程所处地带正是我国地质状况最为复杂的地区。青藏高原周边,也就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接触带,是我国地震频发的断裂带集中区,也是我国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区。工程的任何暇疵,都可能引发无法估计的损失。

工程巨大,同时也带来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开支的巨大。总之证的工作很重要,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能完成的。我们想改变西部地区的环境还是应遵循循序渐进,先作小的实验,再逐步改进,而这种实验性的改进工作应由我们中华民族代代人来作,而不是想一蹴而成。

最关键的是应考慮干旱地区气候发生改变产生的各种效应。


墨石21


刚才看了一篇回答,开篇第一句说,“红旗河”工程目前只有论,还没有证,这是十分准确的。目前以清华大学水利专家王浩为首的课题组也仅仅成立不到3年,所谓的研究也就是对该设想做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和技术验证,以及模型研究尚未开始。

“红旗河”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工程,超越了万里长城和金字塔这样的世界奇迹。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工程一定是由国家最高层面牵头,由几乎所有国家部门组成的项目工作组,介入前期的各项调查和论证。但是目前未有任何一个部门对“红旗河”工程进行表态,水利部更是直接否绝了,多次声明“红旗河”S4679课题组与水利部没有任何关系。课题组也承认他们的研究并非是水利部组织。

任何一个工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早期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研究。值得警惕的是,目前网络上一些客观而科学的质疑,却被许多狂热的声音淹没了。建国以来,我国在工程领域尤其是水利工程领域的教训是深刻的,比如说黄河三门峡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上述项目都是建于改革开放前,当时全民建设水利工程热情高涨,掩盖了如水利专家黄万里等人的科学声音。甚至很多反对者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关进牛栏。结果在全国一片热忱下,很多工程项目没有认真调查论证,就仓促上马了,最后酿成了大祸。

很多人在谈到“红旗河”工程时爱举三峡的例子。实际上,三峡工程恰恰是我国众多水利项目中论证最早,研究最充分,实验过程最长,反对声音最多的项目。当然,三峡工程建设的争论氛围也是最开明的,反对者的各种质疑也被拿来进行技术验证,促进了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最后,国家为了进一步慎重起见,在全国人大会上进行表决。

目前赞成“红旗河”工程的各方人士高调宣传引水的好处,却绝口不提生态和各种风险,需要我们高度清醒,越是大工程越要科学研究和决策,而不是脑袋一热就开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