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妖哥告诉我,其实他不太喜欢火锅。

但我却在朋友圈逮到他频繁跑去一家串店吃串串,莫非这家店真的够特别?

巧了,妖哥给我推荐西安特色火锅店的时候,还真有她——胡串门。

去之前专门问了度娘:“胡串门咋样?”,度娘说:这是西安的一家网红店。

第一次踏入西安火锅圈,就遇见了一家正宗的网红店“胡串门”,从看到门牌的那刻起,眼睛就不听使唤了,网红气质分分钟被 Get 到。

显然,美食一直都是最容易让人跟风的,西安这家“正红”的火锅串串店,或许会给你启发。

老板团倍儿强

这家店很好找,虽不是面朝正街,但是门脸一目了然,清新简洁。

这家串店有点红

刚到店门口,就有个穿白羽绒服的女孩从眼前走过,径直朝店里走去。

她有姣好的面容,修长的身材,一看就是妥妥的美女一枚。她就是老板娘杨蓓。

这家串店有点红

▲ 杨 蓓

别看这90平的小店,身后的老板团队一男两女,可都大有来头。

董事长姓胡,思维灵活,格局大,主抓宏观战略,当年西安最大的西餐厅就是他开的。

另一位女孩,曾开过一家“hellokitty私房火锅”,堪称西安私房主题火锅的鼻祖,对主题餐饮店经营颇有经验。

还有就是杨蓓了,别看年龄小,可也曾在国企做过管理。目前除了负责店里的运营管理,还是团队的颜值担当。天天不辞辛苦,上班下班都在发抖音,势要做网红,与“胡串门”一起成长。

产品太美艳

01、与众不同的单品

胡串门的串串展示柜并不大,单品数量不足百种,但却有看点,有卖点。

这家串店有点红

串类单品增加海鲜,比如小龙虾、巴沙鱼、花甲等。

这家串店有点红

其中赔本单品有几款,用来增加顾客记忆点。比如:花甲。论份卖,让客人自己动手装,能装多少装多少。

这家串店有点红

饮品选用了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日韩品牌的饮料和自煮奶茶。

这家串店有点红

02、好锅底看得见

都说网红店,产品不靠谱。为避免这样的误区,胡串门在锅底上做了文章。

牛油锅底的牛油块做成印有品牌logo的模型方砖,而清汤锅则是“好的锅底看得见”,锅底配料全部一目了然,其中就可以看到大块的灵芝草、虫草花和海米等。

这家串店有点红

▲ 牛油锅底

这家串店有点红

▲ 清汤锅底

▲ 牛油锅底(左)、清汤锅底(右)

火锅上桌,顾客可以自己加汤。

这家串店有点红

环境有创意

说她网红是有原因哒。

一个90平的小店,从看见的那一刻起就是各种拍照亮点。脚步会被这些奇葩的,搞笑的,暖心的,热辣的段子和创意点撩到。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小杨说:胡串门的名字就源自邻居间的串门习俗,所以店内装修突出家文化。

比如:店内随处可见的贴画,贴着瓷片的桌子,柜子上堆着的毛绒玩具和温馨的水晶灯,以及厕所里12星座的抽纸桶,连店长都是小帅哥。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小杨说:进店每走一步都要有数个拍照点,而这些必须要是顾客自发的想传播,这样的传播才是最有效的。

服务够细致

定好了主题,那么服务也得跟上了,虽比不上海底捞的服务水准,但是胡串门的服务也够另类。

天冷了,有各种粉嫩包装的护手霜、暖手宝;在露台上的卡座,还围起了塑料棚子,装上了暖炉。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据说,今年的初雪,都没人愿意坐屋里,“吃着火锅看着雪”,或许也只有在胡串门敢这么做了。

连外面排队等位的顾客,都是一人抱一个暖手宝,大喊“我们不冷”。

这家串店有点红

▲ 露台卡座搭棚子,吃着的火锅看着雪

除此之外,细节上如:选串串用小桶,每个桌台上都订了挂钩,方便挂桶;

这家串店有点红

情趣围裙,几乎成了进店必穿;

这家串店有点红

奶茶瓶上的纸圈是专用的束签套;

这家串店有点红

一次性航空级塑料餐具、写满段子的抽纸盒等等。

这家串店有点红

这家串店有点红

经营有看点

01、晚上开门营业

因为胡串门位于西安的酒吧一条街,粉巷,所以营业时间就是粉巷时间,白天不营业,只晚上开门做生意。

这家串店有点红

▲ 酒吧一条街 粉巷

这样一来,每天晚上五点多一开门,店里瞬间就会坐满,门外排队就成了常态。

仅90平的小店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之后每天营业额都在两万左右,开店三个月日日排队。

02、电子收银

为了营造家文化的主题,店里不设收银台,全部使用支付宝或微信的店子结账。这样既节省了空间,也更加前卫时尚。

这家串店有点红

团队很活泼

01、跨界而来的服务员

店里的服务员基本都是别的行业跨界而来,虽不是餐饮业出身,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点,曾经都是做销售的。

小杨说:销售人员更懂得与人的沟通与交流,转行做服务员会更得心应手。

02、网红式的管理法

店里后厨也有上点年纪的阿姨,既然是年轻人的店,自然所有员工的心态和精神都是年轻派了。

每天下午开班,员工会大家一起跳网红舞,口号全都是简单的英语。

因为店子里经常接待外国食客,所以小杨每天都会在员工会上教大家简单的英文单词。小杨说:每天学三个单词,时间久了,他们的口语肯定有提升。

装修遇大坑

别以为网红店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其实他们也有自己跳过的坑。

比如前期装修,为了省钱,基本都是自己买材料,然后雇人装,结果效果不好,整体算下来也并不便宜。后期出了问题,售后都够折腾。

小杨说:“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找那种专门做餐饮装修的团队还是要划算的。”

采访中,我曾问小杨:“你们这么有特点,怕被一窝蜂的模仿吗?”

小杨回答的倒也直爽:“没事啊,模仿呗,肯定不会被超越,因为脑子在我们这儿呢。”

这家串店有点红

▲ 形式可以模仿,思维无法复制

自从爆红,有不少同行来学习,小杨从不排斥,她也欢迎大家来一起切磋开店的经验。

胡串门第一家店算是一种成功,短期内资金就回本了。采访当日,小杨还告诉我,他们的第二家店开始动工了,这家店面积要大许多,主题可能又是一种风格了。

我突然有些期待,想要看看这些年轻人又会玩出一些什么新亮点。

画外音:聊聊网红店

火锅餐见连续采访了几家网红火锅店,发现这也是一些餐饮老板比较关注的点。

网红店这个词原本用于淘宝店,网红因善于从社交端引流,成本结构中少了淘宝站内推广的运营方式而闻名业内。

微博微信普及后,频繁分享在社交网站上的照片,吸引大批粉丝围观传播,这些手段变成了网红店拉动需求的一种方式。

近年非常多的餐厅、咖啡馆、产品以及公共空间都被带入了这种经济圈内,更多的KOL被纳入网红的行列。

有好几次,我在餐厅试菜,坐在我对面的已经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士,已经是拿着手机,化着浓妆直播的“小姐姐”了……

显然,美食是最容易让人跟风,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很多“网红”店飞得又快又高。

当然,也有不少人把网红这个词定义为“贬义词”,其实我一直持不同意见。

网红店受众群体大多是90后,甚至00后们,“网红”一词是他们之间的火星语,意为“火热”、“火爆”。

所以,也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许多网红店的背后,操盘者都是一群90后、00后们,甚至这些人自己都是网红达人。

什么年龄层做的店,吸引的客户群体肯定是那个年龄层的居多,再加上这类人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眼光前卫,善用网络传播工具,所以“网红”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理性看待网红店,他红是有原因的。

至于那些所谓的网红只是一阵风的传说,且留给时间去评述吧。

还是那句话,有心的人看门道,无心的人看热闹,其中的味道,各自品味去吧。

End

统筹|岩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