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书法可不可能速成?

我是灵感动物三分冷


我是一人。书法对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的字要求不一样。

如果你的目标和追求非常的高,请准备好一辈子。

如果你的目标比不练字的人好,那可以一两年内超过不练字的人。

不要觉得练字一两年很久,练字和学书法是按年来计算的。

书法是什么,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我就是要求高,“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永远看自己的字,总有不足。这样的眼高手低是非常好的。如果只是对别人要求很高,自己连名字都写不好。

经常看到有些人要求过高,他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为了反而反。让这些人学书法,不能不能速成,更是永远不能成。

有些人不服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王羲之是因为唐太宗流传千古的,王献之则是因为是王羲之的儿子

有些人不服,楷书四大家。拿赵孟頫来说,有些人因人废字,觉得赵孟頫品德不够高。

有些人不服,宋四家。苏黄米蔡,不过尔尔。

有的时候,要求过高。

如果看别人写字,眼高手低,肯定是不能速成的。这种人一般不愿努力。

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写字不够好,“眼高手低”。他们肯定知道不能速成。

我只是想写手好字,比没学过书法没练过字的好

当遇到这样要求的时候,我会说,你这样的要求是可以速成的。

两位我们著名的从事书法教育的老师,庞中华和田英章。一个主要是硬笔,一个侧重毛笔。

学得像庞中华硬笔字,不需要两年。

学习田英章现在的毛笔字,能够比其他没有练过字的人要好?而且时间也不长。

庞中华和田英章的能够在同时期,成为练字的代表人物。

因为庞中华和田英章的书法课程,是能够“速成”。

要说依照庞中华或者田英章的教学流程,刻苦的学。学习一两年,字写得超过大部分没有练过字的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两年能够写得比绝大部分人好,这样应该算是速成了。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写字,只要刻苦认真些,一两年超过不练字的人,真的不是难事。

一两年对书法来说,是速成了。

一人有感

书法对每个人来说意义不一样。

每个人对自己字的要求也不一样。

现在人都追求效率,很多事情,只有“速成”才能够在当今生存。

我个人建议,不管是怎样的目标。在没达到你设定的目标之前,一定要认真刻苦。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我讲一个例子吧。

江苏有位书法家,上大学时,看同学练书法,从未摸过毛笔的他一时好奇,也跟着练起来。一年多后,他竟然在书法书协举办的展览上入展了。

大约大学毕业,他已多次入展、获奖。但是,他加入中国书协至今已有七八年了吧,这些年他不再有明显的进步,字是越写越熟,风格却已渐趋固定,重要的展览也少见他的踪影。

无疑,他是聪明的,他能很快找到练习技法的方法,让自己快速入门并跑步前进,别人可能需要四五年甚至上十年才能掌握的技法,他很快就掌握了。

但书法除了技法,更重要的是文化。技法是手上的功夫,只要方法对,再有一定时间的训练作保证,突破并不是太难。

而文化的积累,则与一个人的阅历、学养等密切相关,而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所以说,学习书法,在技法的层面,有方法,有捷径,但想向更高层面发展,只有老老实实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别的不说, 我自已就从小练习书法,如今人到中年,还是一如继往的临习古帖,做日课,还是觉得自己的水平是有限的,默默书写,经过几十年的坚持,才在书法上取得一些成绩、经验与体会。我们在回顾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基本上都是穷困潦倒,但是还是坚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所以说,书法怎么能速成呢?

1.学习的方法特多,但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不过有一种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是坚持。每个人因为知识层次不同,做事行为方式不一样,所以学习方式也因人而异。但是不管怎样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做到坚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习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计划合理,加上坚持,每个人都会取得不一样的成功。

2.坚持不是喊口号,每个人都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也知道只要坚持就能收获成功,可是真正能做好坚持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做到坚持,首先要定小目标,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要先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分周期,一天一天的来执行,做好了,再一周一周的来,做到了,再一月一月的来,做成了,再一年一年的来,实现了,总结得失,再在现有的基础,定一个中期目标。最后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3.书法粗分笔画、偏旁、结构。笔画有基本点画比如点、横、竖、撇、捺、折、提、钩。然后复合笔画比如横撇、横折、横折钩等等。偏旁有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走之儿、宝盖头、绞丝旁等等。

这样你可以把每个具体的内容细分到每一天中去,比如今天就只练点、把长点、短点、两点、三点水、四点底等等进行归类,有针对性的练习,即有练习的目标,也有训练的重点,同时也掌握了点的共性,了解了点的规律,那么跟点相关的字书写起来自然就能轻松应用了。

如此类推,每个笔画都过关之后,再进行偏旁训练、结构训练,最后再接触书法创作之类的知识。总之要分层次来,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广义双积唐书



书法是有法,得法现代不得法而言,进步就快一些而已。书无百日功,只是一句励志的言语而已。再者就是速成不是针对初学者的,如果我们喜欢书法,并有相对扎实的功底,然后按照一些所谓的速成教材,是会有较快进步的。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书法不要奢望什么速成,一年半载学成书法家那样的水平,能够学好二三百个字就非常了不起了。

所谓的速成,在一定时间内学会一个两个字是也有可能的,要说通过一本什么速成字帖,在很短时间能够学到书法家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逆入集中时间或精力,选取几个字甚至一个点画,或按照速成字帖要求临摹练习一组字,花上几个月或一定时间,是可以学的像模像样的,要有真正写之精熟,随心所欲,是需要相当一定时间的磨合与熟悉的。特别是初学的书法爱好者,采用这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所谓的速成,其实还有一种意思就是通过速成教材在一定的临摹练习阶段能够取得整体的进步,是可以的,但不是一步登天。说速成,就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达到和教材作者一样的水平或到达书法家的水平,这是不正确的理解认识。

实际上,只要你努力,坚持不懈的严格按照字帖要求去扎实的临摹练习,同样书写水平也是都会有进步的。要想成为书法家,是没有什么速成秘诀的,若说有,就是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得法易进,不得法,可能不但不会进步可能会南辕北辙,邯郸学步。







翰墨书道


书法可不可能速成?

真正意义是不可能速成,书法底蕴深厚,所说的速成班,不同层次的培训,比如教学习几个常用字,或许能写的有模有样,但是机械的教条笔画,常常误人子弟。会影响后来书法艺术的发展。


正规的培训班都是从最基础的书法点画开始,比较科学的教程,按照循序渐进的理念进行授课。假若是速成,视为简单化机械化,没有书法真正意义的学习。

书法的用笔及结体,是重要的初学阶段。因书法丰富多样性,所以只能从一个侧面择取一家楷书作范本,切入学习基础的一个点。以共性的笔画特点作为指导,籍以触类旁通。

学书法无论是自学还是参加培训机构。都应该有所心理准备,即渐入书境,有一个有基础到创作的过程。由临帖到入帖,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少走弯路,但没有捷径可走,出帖后才有阶段创作,后有不断往复的临帖。

短期学习班,所学的书法是浅之又浅的,皮毛表层的书法元素,根本没有学到书法的坚实基础。往往会令人误解书法是简单易学的艺术。从而不求追求务实求真的理念。

当今,因为社会节奏快,焦躁的心理,促使学习求得快速,达到成功的目的。但对于书法艺术,却事有愿违,急功求利的方法,欲速则不达,甚至杀鸡取卵的办法。都是不可取的。

书法底蕴深厚性,验证了学书法需要文化艺术修养经过一生的努力。不是一撮而就。书法包含丰富的各种元素,技法仅仅是一方面,是术业,有可能成矣,而笔外的因素需要漫长的社会经历阅历及学识的积蓄。来丰富自己的书墨丰腴性。



狂喜淡墨a


书法是一门技法性、思想性、文化性高度统一的艺术,速成是非常有难度。

倒是听过不少朋友说某人学习了不到两年便入中书协主办的国展的事。似乎从此可以得出结论,书法可以速成。深入了解后,其实不然……

无非是入展者为了炫耀自己聪明而已……事实上,后面有很好的基础。只是经过一两年更合适的、正确的训练后上了正轨而己!

首先,书法的技术训练就需要很常的时间积累。笔法、字法、章法等环节都是靠熟能生巧的量积累而来的!

即便如此,有人侥幸取得成绩,但是并不代表其书法艺术能力很到位……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即使成了中书协会员,其对书法的各方面能力依然非常低端。为什么?

思想性与文化性的不足……

这两点更需要学习、历练!恰恰是一些起初不显山不露水的人越来越有爆发力,越来越有后劲,就是其思想能力与文化能力先到位,技法慢慢小步跟进!

一些大家之所以能够在书坛经久流传,恰恰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任何艺术,玩到最后靠的全是文化!





陈天哲


书法“速成”就是骗人的噱头!

如果有所谓的速成,何来墨池、笔冢之说?难道今人对书法的思考和理解都已超越书圣?

我们可以理解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有个好老师的指点迷津和方法指导,和闭门造车相比会少走弯路,提高一定的效率,但绝对不可能速成,这种说法应该是某些书法培训机构夸大其词的宣传而已。

王羲之之七世后人智永和尚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后来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能仅仅笔头成冢,是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练习才行?岂是现代人简单的“速成”可以比拟?(也有唐代草圣怀素之笔冢说)

墨池说有王羲之和怀素两个人的,但都是勤于练习,洗砚将整个池塘的水都染黑了,因此谓之“墨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仅仅是书法,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都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所谓的“速成”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





三悟轩


书法速成,看“成”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满足于自娱自乐、身边几个人沾沾自喜是可以速成的。如果要得到更大程度上的认可或者说在书法上有所成就,那是很难速成的。


01

古人认为书法要有“五个要素”才能成功:

一是天分(天生禀赋);

二是多见(开阔视野);

三是多写(勤学苦练);

四是品高(人品字品);

五是学富(文化修养)。

这个说法出自清·杨守敬《书学迩言》,说来容易做来难!这五个要素基本上每一项都够磨人的,都是很难速成的。

02

有一次记者问书法泰斗启功先生:您认为这五要素你是否都具备了?你在哪方面比较突出?

启功先生很坦诚,也很谦虚地说:这五种啊,“品高”我不配,我不配谈品高;我也不配谈“学富”,学术上谈不上有什么收获。至于说“天分”,这个很难说,有人很笨,写久了也能成一个规格、体势。“多见”是重要的,“多写”也是重要的。

其实启功先生在书画、教育、古典文献、文物鉴定等方面都功勋卓著,说不够“学富”是不可能的。

03

别的不谈,光说“多写”一门功夫吧!

启功自叙六岁入家塾,最早学祖父临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十一岁临颜真卿《多宝塔碑》,二十多岁临赵孟俯《胆巴碑》,后学董其昌,再学罗振玉藏《宋拓九成宫》精印本,此后杂临碑帖以及历代名家墨迹,其中又以临习智永《千字文》墨迹时间最久,下功夫最深,为了增强字的骨力,又临柳公权《玄秘塔碑》。其用功之深,非同一般。

即使是这样勤学苦练,到成年以后,启功先生的字还是不耐看。有一次有人来求启功画画,画完后说你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题款,这个话给启功的刺激很大。

从以上来看,不说“五要素”,就是“一要素”都够呛,书法想要速成是很难得了。各位觉得呢?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干货,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书法可不可以速成?可以的。只是成到什么高度的问题。一个从未拿过毛笔的人,可以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给他说完基本的笔法运用。他若是悟性高,马上从不知道往哪里下笔,到欲右先左,欲竖先横,提按顿挫的去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速成。至于能写的成什么样,告诉你一个非常悲观的答案:一辈子。



我学书十五岁开始,到现逾时三十多年,说出来都感觉惭愧!就是这么点水平。每每执笔临纸,都如初习小儿般惶惶然不知道如何落笔。及其写完,则怅然不得志。回望学书的历程,唯有感叹而已。




耗尽毕生之力,尚未窥得秘奥一二,在一星期速成,无异于痴人说梦。稍有一点点智商,不用太高的人,都不可能被这谎言欺骗。


子衿书法


能问出书法是否能速成的书友,其实还不了解书法的本质是什么?学书法究竟是为了什么?楚秋堂在之前的悟空问答中回答过这个问题,有兴趣朋友可以先关注我,然后选看我的回答。

我的观点是书法不可速成。

从现有的培训体会,我觉得不能速成的原因理由有三:一是书法的书写工具特指软笔(毛笔一类),现在的硬笔书写,从正规上讲算不得书法(硬笔中无法体现书法的墨法、笔法等重要特色,且书写的纸通常也不是宣纸),因为硬笔书法中很多规则都变化了,无法按照传统书法定义的范围来评价,所以算不上书法。软笔的训练至少要三到四个月,这里说的训练,其实是指你能控制好毛笔的行走,对初学者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二是对某一类字体的笔划训练,至少六个月。三是学会基本的书写规范,能按照字帖上的范字正确书写出来,并且能达到80%的外形相似度,这需要10个月左右。如果你连外形都写不像,就不能说是练成了。(综上,一般人都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让写的字看得过去)

从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来说,书法速成不了。别的不说,你就看近代的书法大师们,哪个不是临近花甲,还仍然翰墨不停、临帖不止?哪个近代的书法大师们敢说一辈子的书法练成了的?因为,在书法的海洋里,我们比古人差很远很远,所以书法学习越是深入,会越让人觉得古人高不可攀,因此心生敬畏的我们绝不敢说自己 的书法练成了。想想那些一辈子都不敢说练成了的书法大师们,我们还敢说书法能速成吗?


把字写好看点是可以速成的。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为了把字写得好看,而不是非要放在书法这个艺术大圈子里来学习,那么我要说把字写好看点,是可以在三个月内达到的。

比如硬笔书法(前面说过硬笔原则上不算是书法),我们可以卖本硬笔辅助练习册,在上面从描红开始学,这儿我要特别强调硬笔学习中的描红训练,非常重要,远比毛笔还重要。描红的过程中每天要做四件事:一是我今天写了哪些字,总结出来;二是我今天写的这些字用了哪些笔画,各有什么特点;三是我能用今天所写的这些字拼出没写过的字来不;四是我能背下今天所有写过的字吗?


实践告诉我们,这四件事,只要每到坚持做,三个月内一定可以自学成材。试过的书友都知道,写字,其实要解决的是思想上的事(你怎么看待汉字结体、笔画等主观因素),并不是解决工具上的事,因为任何一种工具,只要加强训练,短时间都是可以控制得了的,尤其硬笔,基本上上过学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如何握笔如何写笔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