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觉得陈晓旭像不像是从书里面走出来的林黛玉?为什么?

正芬7


陈晓旭是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当初这版电视剧上映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二十不到的青年,转眼之间,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陈晓旭如今也己中年作古,令人不胜唏嘘。回想当初刚播出时的的情景,让人有惚如隔世之感。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红楼梦》被搬上艺术舞台之后,许多艺术家塑造过林黛玉的形象,陈晓旭的林黛玉,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之一。之所以加上之一,是因为我觉得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也是最好的,起码可以与陈晓旭的林黛玉并列为二。如果把他们两个比较一下,在神似上,王文娟更胜一筹。而在形似上,陈晓旭无疑更像。

王文娟在形体上少了些陈晓旭的纤弱,而陈晓旭在内在气质上,比王文娟略逊一筹。个人长像,乃是先天决定,非人力所能及。现在虽然也有人造美女。可是,后来的加工改造,比之天生丽质,还是有所不同的。少了些自然真淳之气。在这一点,陈晓旭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与王文娟相比,艺术的功力与人物塑造上,王文娟的条件当然比陈晓旭要好。学戏剧,打小学的,就是塑造人物。对不同个性人物的模仿,更是从小培养的。林黛玉做为贵族小女,她身上的贵族气质,与现代女性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做为现代人要把这种气质完美的表现出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做到的。王文娟打小的训练,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共读西厢》一折戏中,当贾宝玉试探她说:“你是个倾国倾城貌,我是个多愁多病身”的时候,瞬间变脸时的表演,把林黛玉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对这种瞬间情绪的剧烈变化,忽喜忽悲,忽嗔忽怒的复杂情感变化的把握上,陈晓旭是不如王文娟的。

无论是陈晓旭也好,王文娟也好,他们塑造的林黛玉形象,都将成为永恒的经典,这样形象,以后不会再有了。这一点,我可以肯定的说。从八七版《红楼梦》,到李少经版《红楼梦》的过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是现在商业化的电视制作过程本身注定不可能再有精品出现。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红楼梦》中的人物,像林黛玉这样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走入现代社会。它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氛围,都与传统产生了根本性的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农业文明时期的生活习惯,与传统的隔膜不是很深。当中国走入现代社会的时候,传统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们记忆的一部分,而与现实脱节了。李少红版《红楼梦》中饰演贾母的周采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被观众所认可。她虽然出身是京剧大师的家庭。但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使她不可能演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贵族老太太贾母的形象,于是,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她端着酒杯,呵呵傻笑。

说实话,第一遍看陈晓旭版的《红楼梦》,我对陈晓旭的表演是不满意的。我觉得,她远远没有演出我心目中的那个林黛玉的形象。她是多愁善感的,观花落泪,对月伤怀。同时,做为青春少女,她又有活泼的一面。她既有贵族少女的大气,又有一般小女的小性子,她既心直口快,率真自然,又绝顶聪明,不会轻易得罪人。这样的丰富的性格,不是容易演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逐渐明白了。林黛玉这个形象,是没有人能演出来的。能演出一部分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敢断言,在电视剧这个艺术形式上,以后也不会有人演得比陈晓旭更好了。

说陈晓旭就像是从书中走出来的。大概也可以说的通。虽然她不是林黛玉,但她毕竟是橡外型最像林黛玉的。而且性格和气质上,也很接近。就算是命运,也有相似之处。

李少红版的蒋梦婕,我觉得很漂亮。把她和陈晓旭放在一起,假如我没看过他们演得林黛玉,只是在他们二人之中选一个漂亮的,我觉得自己选蒋梦婕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把他们和林黛玉联系在一起,就没有可比性了。陈晓旭的相似度远远高于蒋梦婕。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做为演员的身份,陈晓旭一生不只演过林黛玉,还其它的。我记得巴金的《家》中,她大概演过梅表姐。但观众记住的,只有林妹妹。在观众的心里,陈晓旭就是林妹妹,林妹妹就是陈晓旭,从这个角度来讲。说她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也无不可。

向为我们塑造了漂亮的林妹妹形象的陈晓旭致敬。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逝者为大,我们十分怀念她。至今,说起晓旭我都为之抹泪。真是天妒英才,红颜薄命。在演林黛玉方面仍没见超过她的。林黛玉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她是仙女,四大美女不如她的美貌,巫山神女不如她的风流。“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阆苑奇葩,美玉无暇。”“他日葬侬会是谁?”晓旭文采斐然;是活脱脱的林黛玉。决不是为了调动大家的泪腺。说句大不敬的话,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只有时间的潮水能荡涤人们的记忆。为啥不学林黛玉的大气?豁达?潇洒?风流?即使黛玉在天之灵恐也不願意看到的,天堂不相信眼泪。晓旭演黛玉……把黛玉的小性儿,见风落泪,弱柳扶风,举手投足,出口成章都演得没说的(相比于李某的现代版)。相貌、体态、眉目、眼神都和林黛玉惊人的相似。小性儿,撅嘴卖萌,挤眼鼓腮,争风吃醋演得惟妙惟肖。晓旭----黛玉;我爱你!从文彩和神似方面略欠。文化书卷气和江湖山野气稍欠,和(真)林代玉的境界有点差距。批评:出家了,没有为尼,甚至于没有出仕,更不要说立地成佛了。为啥讳疾忌医?现代医学对乳癌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中毒太深被林黛玉勾去了。林正面的学习的不够,而负面的东西全继承下来了并且还有所发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能求全责备,爱还来不及呢?更不能责备一个已经不在的“梦中情人”。光追求人性人生的完美,为情所困,要不得。但我尊重你的选择!哭晓旭!



王小六说红楼


我觉得像,似乎陈晓旭就是今生的林黛玉。她爱写诗,一生淡泊,她皈依佛门,看破世间万物,英年患病早逝,这不和黛玉一般无二吗?


一、嗜好写诗

陈从小就有着一种诗人气质,她酷爱读书,先是在日记里写诗,等到被母亲发现了她这一爱好,便让她去图书馆看,年少不经事却有着天生属于诗人气质的惆怅。

而也是在这时与《红楼梦》结下了缘分,十四岁时便写下了后来让她备受关注的《我是一朵柳絮》,而她在面试该人物是正是因为附上了这首诗,才让众人认识到她的诗人才华和得到导演的赏识。

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是一朵柳絮,生来无忧又无虑,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我是一朵柳絮》

作为导演最欣赏的就是她会写诗,也正是这种才女气质和原著中“林黛玉”的契合,让王扶林感慨,陈晓旭这样的姑娘太难找。

这样的才华,以至于和林黛玉这个让她定型的角色一见如故,既成就了她,也让她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性格极为相似

一方面她欣赏那些悲剧作品,淡淡的惆怅像极了林妹妹,总是暗自伤神,对自己渺茫的未来感伤。

当她与自己的第一任丈夫离婚后谈及此事时,她是这样说到:

“我自己那个时候的性格,棱角太多吧,不能包容别人,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然后很难相处,实际上我演林黛玉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棱角颇多的她似乎很难与人相处,林妹妹也是在待人接物上比不了宝钗圆滑,受众人喜爱,但这不也是一种真性情吗?

另一方面生活中的她也是个爱说笑的女孩子,而黛玉呢?

也是这样,绝大多数的她和大观园内众姐妹在一起是快乐的,她取笑刘姥姥是“母蝗虫”,取笑宝钗,宝玉,是个颇有小性儿的丫头。

三、看破世俗

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皈依佛门净地,不为世俗玷污,这是得天意而顺其自然;一朝出家入道,四大皆空。



陈在零七年皈依佛门,她看破世俗,渴望能在佛门里得到自己一直以来渴求的对神秘的向往,就像林黛玉不喜封建,她们同被世俗所牵绊,又都有着自由而崇高的灵魂。

四、喜爱林黛玉这个人物

陈是极为喜爱这个人物的,无论是年少对红楼梦的痴迷,还是成就后面对众人只认同她这一个角色,也很是欣喜的态度,都说明了陈对林的热爱。

最后附上陈曾经在北大的讲座上说到的一段话,展现了她对于自己以及林黛玉的理解和诠释。

我觉得我是最适合的,演黛玉是为了人生追求,完成一种使命似的宿愿,不是仅仅一个角色追求,除黛玉外无二人选”。

惜朝君


如果一定要还原“从书里面走出来的林黛玉”,那么应该是一位清代官宦书香世家少女,也就是所谓“诗礼传家”的贵族小姐形象。

仅就陈晓旭老师的“本色出演”特质而言,陈晓旭老师本人在“十年”的教育背景下成长,她所演绎的林黛玉身上的那种尖酸刻薄,同龄人应该都能在她身上感受到当年伟大旗手号召我们学习“黄帅同学”精神的那种熟悉的味道。

如果说伟大旗手号召我们学习的“黄帅同学”精神就等同于清代官宦书香世家小姐林黛玉的“小性儿”特质,好像还真是无法认同呀!

个人以为王文娟大师温婉典雅的江南才女气质,要远比同在“十年”中成长的同龄人陈晓旭老师所表现的尖酸刻薄特质更接近两百多年前的那个书香世家贵族小姐林黛玉。
新一代的年轻演员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成长,10蒋梦婕娇柔矜持也会更加接近在锦衣玉食和书香浪漫气息中成长的林黛玉。



10中新一代的接受过更多传统文化教育的演员,从小学习昆曲的李沁也更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美。

10中钗黛身上的中国古典美女韵味,都远远胜于从小就“学黄帅”长大的陈晓旭老师身上强烈的“十年”特色气质。

个人以为:陈晓旭老师所扮演的林黛玉形似上有九分,神似上相对欠缺比较大,真的远远没有达到“从书里面走出来的林黛玉”的标准。


阿丹151014015


个人觉得不像。

说实话,当时电视剧太少,并且,大多数评论者根本没好好看过电视剧,或是因陈晓旭本身的经历而给她加了感情分的。如果“小戏骨”的林黛玉在前,陈晓旭的地位不保。

林黛玉这个人物非常难以拿捏,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演员能完美演绎得出林黛玉的精髓。陈晓旭虽然是各版本里比较好的,但也有客观原因,那就是,红楼题材被好好拍摄成的电视电影并不多。

书中的林黛玉住进潇湘馆时才12岁,死亡时才16岁,而陈晓旭出演林黛玉时20岁。一个20岁的人谈恋爱给人的感觉,与一个十三四小姑娘初恋给人的感觉,自然大不相同。

书中的林黛玉不仅有凄美的一面,也有狡黠、顽皮的一面,也就是书里说的“灵性儿”“促狭”;陈晓旭一味演绎林黛玉病态的一面,忽略了林黛玉作为豆蔻年华的少女的活泼一面,并不算演得到位。

书中的林黛玉文学修养颇高,称为“旷世之才”,而初中毕业、只经过三个月培训的陈晓旭,还是演绎不出林黛玉身上的文学气质。

书中的林黛玉,“傲”大于“冷”;陈晓旭演的,“冷”大于“傲”。

书中的林黛玉是真正的贵族,一举一动有贵族的大气;陈晓旭演的像是个受尽了委屈的怨妇。

另外,书里没说林黛玉随时都拿着什么东西,但陈晓旭演的林黛玉好像手里不拿点什么就活不了似的。

综上,陈晓旭演的林黛玉,还称不起“书里面走出来的”,她就是荧幕上的而已。她演的林黛玉确实明显比其他人演的更好,在电视剧史上也肯定应该有一席之地,但经常被人捧得太高了。


纯钧LHGR


红楼梦文本中的黛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形象联想,正如莎翁笔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个人认为,晓旭版的黛玉是最接近原著的黛玉。无论是二宝初见时黛玉的微含酸,还是清虚观看戏时的轻愠薄嗔,以至于比“呆雁”时的娇俏,葬花时的凄婉等等场景,无一不刻画得入木三分,极为精到。对我而言,晓旭版的黛玉就是原著中的形象。



一笑斋


从体态上来说,她明确了“弱柳扶风”的具体形象(自己还真是想象的模模糊糊)。明白了“活泼、俏皮”是可以和“文静优雅”共处一人的。空前是真的。未必绝后(对未来的国民素质要有信心)---等到“民族复兴”目标达到,礼仪之邦人人有一颗诗人的心时,会有很多人适合演黛玉的。大家任重而道远!









VRay6


你觉得陈晓旭像不像是从书里面走出来的林黛玉?为什么?

先回答:不但像,而且除此之外很难找到第二个人。因为陈晓旭是用心和一生演绎的。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其一生的倾注。陈晓旭演的林黛玉同样用一生践行了自已的初衷,虽说从接戏到完成五年时间,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与曹雪芹的三千六百五十个昼夜相比恰成比例,莫非天意?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四个主要人物中,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是阴阳两极,甄宝玉是隐身,林黛玉同样是影子,贾宝玉是现身,薛宝钗同样是现实中的人物。曹雪芹之所以以一贾宝玉周旋在黛钗二人之中,意在突出二个不同的意念中的人物,林黛玉是曹雪芹夲人的精神支柱,薛宝钗则是现实版的曹雪芹。实则二人合而为一。

现在我们谈林黛玉,自幼葬父母,往投外祖母,寄人篱下,虽满腹诗书才华却不得施展,在一个鼎食玉粒咽满喉的大家贵族里,她却是个另类,得不到父母呵护,没有兄弟姐妹相助,虽是亲戚,却不是骨肉,因此她比别人敏感,自我保护警惕心极高,一有风吹草动就伤感,这是她自幼受到的心灵打击分不开,好比受到惊吓失去保护的小鹿,时常出现悲伤的情绪。有才华而受压抑,回得不到施展自会愤懣,表现在外表就是期待人们认同,而故意表现出孤傲,孤傲就难于近人,朋友也会很少,但他们的心地却是善良的,一旦别人接纳她,她会将整个身心交与别人,如炽热的炭火一般暖人心房,因此他们同样也容易上当,但他们发现上当后会加倍报复,而且还会永远关闭心灵大门,不再与世俗交往,宁愿循入空门。

从以上对林黛玉性格分析,这里有曹雪芹的影子,也基夲与曹雪芹的身世有极为相似的经历,所以他写起他心灵中的那个自已和梦中情人来就得心应手。

越剧版的林黛玉扮演者王文娟同样有相似的人生感悟,由于她出身与环境造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雍容华贵,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但缺少了率真泼辣的一面,这与剧情剧本有关,与演员素质无什么关联,戏剧与电视剧不同,表现手法也受到限制,但王文娟老师的表演还是成功的。

陈晓旭与王老师不同,她的生存时代与环境是有天壤之别,她生在时代动荡思想单纯的政治颠覆年代,由于受家庭出身影响,从小就多才多艺,加上那个充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氛围,造就了她的,孤标傲世谁界隐的性格。这也是她入选《红楼梦》的敲门砖。她把自已看作一颗小草,渴望阳光露。这与曹雪芹描写的林黛玉暗合,这也是她一生只演林黛玉主要原因。正由于此,她演的林黛玉的一频一笑就入木三分,表现的活灵活现。以至于她一生都没有走出《红楼梦》,其结局也践行了自已初心!

因此最后结论,《红楼梦》就是为陈晓旭而写,陈晓旭也是为成就《红楼梦》而生,好比天然美人,浑然不觉,多一分不可,少一点则缺。她就是为《红楼梦》而生。今天少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这个评价确切。因为林黛玉的心与陈晓旭的心是相通的。


狼烟一九三一


个人认为陈晓旭应该不像书中的林黛玉,首先黛玉个子不会高,估计身高在1.5米多到1.6米,样子不详,但书中的林黛玉应该比陈晓旭更漂亮,更美。

但陈晓旭却非常完美的为观众演绎了林黛玉,让观众对书中林黛玉的样子有了直观的影像。

总而言之,陈晓旭不是书中的林黛玉,但却让林黛玉的形象走进了书中。


老匪读红楼


谢谢相信我、古典四大名著、三部原著与有关美术绘画、电影丶电视剧看过多遍、唯红楼梦原著与相关影视一遍没看过丶主要是该著作使用是丰润地方语言丶看的费力气、每句话得像查词典一样查找。因头部电视剧没看丶对剧中人与演员、不熟、答不能准确!不好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