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是水稻的無效分櫱?水稻要怎麼管理才能高產?

老張談三農


問題:什麼是水稻的無效分孽?水稻要怎麼管理才能高產?






什麼水稻的無效分孽?水稻主莖對分孽的營養供給是以拔節為界限的。在水稻生長條件適應的條件下,主莖在拔節前有很多的營養分配給分孽生長,而在拔節後,主莖葉片、莖稈、稻穗迅速生長本身需要大量的養份,對分孽的物質分配便會急劇削減,此時不足三葉的分孽不能獨立吸收養分,會因養分不足而停止生長,成為無效分孽。


水稻要怎麼管理才能高產?對水稻水肥的科學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是高產的前提。水稻分孽停止後,就進入孕穗拔節期和抽穗揚花期。這一時期以磷鉀肥為主,兼施氮和硼肥是高產的重要措施。可用0.2~0.3%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和0.1%硼肥,葉面噴施,每週一次,連續噴施2~3次。此期要防治好稻飛蝨、薊馬、稻縱卷葉螟、稻苞蟲等害蟲,和稻瘟病、紋枯病、菌核病等病害。對水稻害蟲可用吡蟲啉、毒死蜱、撲蝨靈等低毒農藥防治,對水稻病害可用百菌清、稻瘟淨、井岡黴素、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


總之,水稻在封行後,要控制分孽,減少無效分孽,提高有效分孽的結實率,管理好水肥和病蟲害,提高產量。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分櫱?分櫱,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植物產生的分枝,一般有多少分櫱,是從接近地面的數量來算的,分櫱也有級別之分,比如一級分櫱、二級分櫱,如果生長條件好的話,一些植物會出現第三分櫱、第四分櫱。

以種植水稻來說,在分櫱上面,大家說的最多的不是分櫱的多少問題,而是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的問題,什麼是無效分櫱?什麼又是有效分櫱呢?

無效分櫱和有效分櫱是根據成穗來決定的,如果能結實的穗,就是有效分櫱,相反,不能結實的穗或者不能抽穗的,則是無效分櫱,很好理解,據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戶來說,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正常情況下,早期出來的分櫱,一般會成為有效分櫱,而晚期出來的分櫱,則是無效分櫱。

不少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同樣是分櫱,有些會變成無效呢?水稻種植處於早期時,田間的營養充足,水稻植株還不太高,有較多的養分來供應這些分櫱的生長,而到了中後期,水稻的莖杆增長,前期出來的分櫱也要生長,而養分則在慢慢的減少,而這時候出來的新分櫱,由於吸收不到充足的營養,要麼停止生長,要麼營養不良,所以,就形成了無效的分櫱。

水稻無效分櫱,除了自身不能結實以外,還對水稻的正常生長帶來影響,主要有3點:

1、消耗養分

無效分櫱雖然不能抽穗或不能結實,但是它還是在不斷的消耗養分,影響有效分櫱的生長,田間數量過多的話,還會造成減產。

2、影響通風

無效分櫱過多,田間空氣的流通性就較差,在播種前,就一直提醒大家,不要過密,而無效分櫱過多,間接的使田間密度增加,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

3、病蟲害加重

當無效分櫱過多以後,大家可以看出,水稻生長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一些不好之處,出現發黃、發蔫症狀,抵抗力相對減弱,而這時候病蟲害乘虛而入,增加了病蟲害的嚴重程度,無緣無故增加農藥成本。

以上3點影響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所以,針對此,我們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提前預防,儘量控制水稻無效分櫱的數量,促進最終的高產,以3個方面來說:

1、合理追肥

以插秧田來說,當水稻插秧後一週到10天左右的時間,水稻即將進入分櫱期,這時候處於早前,一般都會形成有效分櫱,所以在這個時期,注意追施分櫱肥,以氮肥(尿素)為主,一畝地15斤左右即可,以此來保證水稻的分櫱正常進行。

2、合理灌水

“薄水分櫱”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聽過,意思是在水稻分櫱的時候,要淺水灌溉(3-4cm即可),結合分櫱肥一起,在分櫱肥施入後,一週內保證田間有淺水,如果沒有,則及時灌溉,當田間分櫱數足夠時(一般情況下,1平方米有400左右的分櫱即可),進行排水曬田,以此來控制無效分櫱的形成。

3、注意病蟲害

分櫱期時,病蟲害的管理要跟上,比如該時期,常見的蟲害有稻潛葉蠅、稻水象甲、二化螟等,病害有葉瘟病、紋枯病等,建議提前預防,一旦田間發現病蟲害後,在早期就打藥防治,具體藥劑,根據具體的病蟲害進行選擇,前面的文章中都有講到,有興趣的朋友看查看歷史文章。

關於水稻的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解釋以及預防措施,小幫手就說這麼多,關於此,如果你還有問題,可在下面評論中留言,看到後會進行回覆。


農民的小幫手


水稻的無效分櫱是由於管理不當引起。以黑龍江寒地水稻為例,在3.5葉移栽後,依靠3-5片葉的同伸分櫱來提高莖數,也可以利用第6葉的同伸分櫱,但是第7葉的同伸分櫱就有可能是無效分櫱,因為太晚了。

管理不當。在利用3-5葉的同伸分櫱提高莖數時,需要進行曬田工作來控制分櫱數量。既在田間莖數達到80%是進行控櫱。如果不曬田,繼續分化的分櫱還會繼續生長、分化,出現大量的無效分櫱,這些無效分櫱在進入灌漿期後,會出現灌漿不足、穗粒數過少的情況,也會影響水稻的安全保管工作。

那麼怎麼控制無效分櫱並且提高產量呢?

首先是控櫱。將穴株數控制在30棵以內,保證有限分櫱的數量,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在揚花期後所有的穗都是有效穗,都能正常結實。

其次是穗肥和葉面肥的施用。在即將進入孕穗期或者孕穗初期施用穗肥,控制氮肥用量,防止貪青出現無效穗的情況;其次施用磷酸二氫鉀和微肥,促早熟以及提高籽粒的成熟度。通過微肥的施用保證水稻的籽粒能夠有正常的營養輸送。

還有一點是病蟲害的防治。孕穗期後防治稻瘟病至少3次,搭配磷酸二氫鉀混合施用,防病的同時促早熟;防治稻螟蛉的發生,減少後四片功能葉的損失,以免光合作用強度收到影響。



最後是水分管理。在孕穗期和揚花期之間,要保持淺水層,保證充足的水分供給其生殖生長的順利進行;揚花期後採取淺溼乾的灌溉措施,保根、防貪青、晚熟的情況發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理解和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