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三姓家奴”郭药师:靖康之耻的幕后推手,两宋最不要脸的小人

如果列一张屈辱事件排行榜,大宋朝的"靖康之耻"肯定能独占鳌头,八万金军打到汴京城下,百万军民无还手之力,最后举朝被掳,国破家亡,就这等智熄操作,不坐头把交椅确实说不过去。而提及此事,徽钦二帝免不了又要遭受口水暴击,当然,以二位"昏德公"的所作所为,就算被喷死也是活该。

但所谓"历史是由小人物创造的",在"靖康之耻"的幕后,实际上也有一位小人物推手。

“三姓家奴”郭药师:靖康之耻的幕后推手,两宋最不要脸的小人

此人先为辽将,继而归宋,后又叛降金国,是典型的"不要脸式"人才,而观其辗转三地,依旧混得风生水起,恐怕演技也是一绝,这位技多不压身的幕后推手,既"三姓家奴"郭药师。

郭药师,辽国汉人,生卒年月、家庭背景、文化水平一概不详,但有一点很明确,其早年过得比较惨,惨到首次登上历史舞台,还是以饥民身份加入"怨军"。而怨军,既"常胜军",是辽国后期一支重要武装。在这里,凭着勇武果敢和一米八的身高,郭药师逐渐脱颖而出,并成为事实上的首领。

当时,宋金达成"海上之盟",正合力围攻辽国,郭药师虽然能打,但架不住两方群殴,辽国很快被揍得奄奄一息。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郭药师不是君子,但这个道理明显还是懂的,眼见风向有变,直接卷起铺盖,投了大宋。

当然,理由是很好听的,什么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天下苍生、仰慕上国一类,全都信手拈来。

“三姓家奴”郭药师:靖康之耻的幕后推手,两宋最不要脸的小人

之后,郭药师便投入到了"收复燕云"的百年大计中去,并两次为宋军攻取燕京出谋划策,虽然最终都以惨败收场,但这种迫切立功的"投名状"行为,还是引起了宋徽宗的注意。于是,郭药师来到了汴京,受到徽宗皇帝的亲切接见。

甫一进京,郭药师便演技爆发,伏在地上痛哭流涕道:"臣在虏,闻赵皇如在天上,不谓今日得望龙颜。"并信誓旦旦的表示:"为大宋朝,愿效死力。"这一番马屁拍下来,把宋徽宗唬得一愣一愣,如获至宝。为了装得更像,郭药师又再三推辞捉拿天祚帝的命令,含泪曰:"天祚乃臣故主,实不忍从命。"这下宋徽宗被彻底折服了,好一个忠义两全郭药师!

取得徽宗皇帝信任后,郭药师算是过上了几年好日子,不但接连加官进爵,赐予良宅美姬,甚至新打下来的燕云地区也交由他全权管理,可谓恩宠备至。从一介降臣到封疆大吏,郭药师不过略施演技,升迁如此之快,足见大宋朝确实无人。

“三姓家奴”郭药师:靖康之耻的幕后推手,两宋最不要脸的小人

但坐着火箭上升的郭药师,觉悟却没有提高多少,仗着皇帝赏识,其在燕山府(燕京)任上飞扬跋扈,大肆敛财,且依旧穿着左衽契丹服招摇过市,动辄老子当年如何如何,大有成为"燕山一霸"的势头。于是,很多人将郭药师与安禄山类比,并捅到了宋徽宗案头。但郭药师是什么人,从不知脸皮为何物,以一招认童贯做干爹便轻松化解,诚可谓"至贱者,无敌也"。

"无敌"的郭药师就此官运亨通,成为大宋朝北部擎天之柱。虽然没什么异心,但郭药师的忠心好像也不多,准确的说,保质期:两年。

1125年,金军分两路攻宋,郭药师所在的燕山府首当其冲,双方干了一仗,惨败。于是,郭药师的"不要脸"技能再次发作,二话不说,掉头就降了金国。

这一降事情就闹大了,为了给新主子一个见面礼,郭药师竟无耻地干起了带路党的活。

作为一方大员,郭药师对宋军的布防了如指掌,而又曾受到宋徽宗礼遇,东京汴梁的情况也烂熟于心,凭着这两点,郭药师成为金军南侵的高级向导。但所谓"最坏莫过二鬼子",当徽宗禅位的消息传来,金国人本以为宋朝有防备,打算退军北返。岂料郭药师大肆吹嘘汴京繁华,并建言兵贵神速,金军可一举荡平,唯恐这个大礼送不出去。

“三姓家奴”郭药师:靖康之耻的幕后推手,两宋最不要脸的小人

在郭药师的引导下,金军如入无人之境,顺利攻到东京汴梁,但汴京毕竟城高池厚,金军一时也难攻下,双方议和。于是,郭药师再次出场,充当金军谈判幕僚,把汴京城内的好东西悉数取光,这才心满意足。

虽然没有攻下汴京,但金军却为第二次攻宋创造了条件,宋朝的软弱、虚实、山川地形暴露无遗,而经此前奏,"靖康之耻"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顺便提一下郭药师的结局,退兵之后,金军"始夺其兵马,继夺其家财,药师幸得不死。"可见叛徒就是叛徒,在哪里都别神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