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天弘关于指数基金的豪言底气是什么

上周五参加了天弘基金的指数基金国际研讨会,会上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表示"相对于很多专业客户或者投资能力超强的客户,作为普通客户,可能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就够了。"当然笔者理解的潜台词是,"作为普通客户,有余额宝和容易宝"就够了。

天弘关于指数基金的豪言底气是什么

天弘基金: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就足够了

从行业的角度我们可以对这样的豪言产生很多不同的评论,比如从主动型基金的视角来说,这种狂言无疑在挑战基金行业在过去二十年所形成的传统。很多人会质疑,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置巴菲特、王亚伟等一干明星基金经理与何地?而且从国内历年的基金行业数据看,整体上主动型基金的平均业绩是持续打赢以指数型基金为代表的市场均值的。不厚道的说,这样的豪言,不考虑前后文的话,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天弘基金借助蚂蚁的庞大客群要搞店大欺客这样的事情,或者说至少这是要欺负其他基金公司啊。

当然,不考虑前后文是不对的。天弘基金在这次论坛上邀请了很多专家,从市场发展的趋势上、用户的具体资产配置上、指数基金的应用、未来关于指数基金的服务体系如何构建等方面阐述了这种观点的可靠性,当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这里笔者就不详细展开,总之结论是,指数基金不论从哪个角度都是适合普通投资者的。

相对于复述别人的观点,笔者更乐意从一个投资者的视角聊一聊自己对于指数基金投资的理解。

首先指数基金投资是非常有趣的。当然笔者本身就是一个指数基金爱好者,从笔者此前发布过文章中其实也很容易看出来,比如近期的文章中谈到的医药、消费、军工、芯片等题材的投资,事实上都需要依托指数基金来完成。我们知道指数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经细化到各种主题的指数基金都有这样一个程度,比如天弘基金的容易宝的产品架构中就已经有十多只各种类型的主题基金。

天弘关于指数基金的豪言底气是什么

天弘基金容易宝的指数基金产品线

指数基金的有趣,在于从事主题指数基金投资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参与感。这种参与感至少主动管理型基金是无法带给投资者的。为了搞清楚医药主题指数下个月会不会涨,电子主题指数下半年是不是会跌……指数基金投资者需要了解很多必要的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和微观信息。之前有人调侃说,在中国最勤奋的除了高三的学生,就是股民了。股民,不仅要懂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还要懂策略和行业,还得会个股分析,总之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际上指数基金投资者同样需要了解这些内容。了解得更多,会增加自己在投资中获胜的机会,会增进投资者之间的交流,就算是与人聊天、八卦的时候,也可以大侃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逼格也很容易拉的很高。

天弘关于指数基金的豪言底气是什么

比逼格更重要的是,投资主题基金相对于投资主动性基金更有踏实的感觉。投资于主题基金,首先投资者需要搞清楚主题基金的上涨逻辑。比如如果投资者理解了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在消费和医疗领域的支出就会持续增加这样一个原理,就会很容易做出购买医药指数基金和消费指数基金的决策,而且这种增长并不容易被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即使是最近如此闹腾的特朗普,也没办法对这两个领域造成过分的冲击。

天弘关于指数基金的豪言底气是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谈判如此紧张 医药指数仍然维持了上升态势

投资者自己了解到了投资的逻辑,并且认可了这样的逻辑,那么后续投资结果不论怎样,实际上都是投资者本人基于所获的的市场信息的一个判断。老编辑的心态在这一点就比较好,做对了说明自己的判断凑巧跟市场的整体逻辑撞到一块了,做错了说明自己的信息源或者分析模型还有改善的空间。这种状态对于比较有控制欲的投资者而言,是更加健康的状态。相比之下主动管理型的股混基金几乎完全是黑箱操作,投资者只知道这些基金每个季度末最后那天的前十大持仓股票,且不说这些这些股票往往仅占整个基金的持仓的一个零头,下个月第一天其中有的股票可能就被调整成另外的股票了。这对于控制欲较强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抓狂状态,所以金融业同行相轻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自己也知道一定有不少基金经理比自己做得更好,但是就是不喜欢这种被别人掌握命运的感觉。

当然,不想被别人掌握投资命运,大可以去买股票,今天一个涨停板,明天一个涨停板这才是真刺激。但是,如果真的做过股票的人会很清楚,明天来的也许是个跌停板。实际上个股是很难预测的,而且波动率是非常难以承受的。或许我们可以从国际形势和产业政策上分析出某个主题在未来有大概率的上涨空间,比如在多极世界的新格局中,强大的国防是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大国的必备条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支持该领域的产业政策。但是实际上,即使在军工主题大涨的日子里,也极少见到所有军工股都在上涨的情况。我们很难搞清楚每一只个股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和隐含的风险。这个时候,主题指数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知道这个主题有机会,但不知道哪个股票有机会,所以我们买进这个主题所有的股票。由于一揽子股票有涨有跌,一定程度烫平了风险,所以主题指数基金的风险自然也会小一些,至少比投资个股小很多,而且相关的信息也更容易搜集和判断。

可能还有人说,那我可以买进一篮子股票啊,好多证券公司万二的手续费,比基金费率便宜多了。这一点如果足够有钱的话确实可以,大的金融机构几乎都是这么干的,手续费应该还会更便宜,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现实。比如茅台的股票已经730多块了,一手茅台100股,七万三才能买一手茅台,而茅台只是众多消费类股票中的一个,那么我们一个投资者需要准备几千万资金才能按照合理的比例买进消费指数所有的股票呢?所以这也引出了指数基金的另一个优势,门槛低、价格相对便宜。目前很多指数基金都可以100元起购,与股混基金相比价格也要便宜很多。

所以,指数基金至少有上面的几个优点:1、可以自己拿主意,掌控投资全过程;2、比做股票需要了解的信息相对少,而且风险更低;3、门槛低,相对交易成本也更低。当然也可以像开篇提到的一样,指数基金也可以方便的做资产配置,更可以用于各种理财规划的场景,比如养老计划、子女教育计划等领域,均可以使用指数基金作为产品配置的成分。当然,后两种情况一听就比较复杂了,好像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科学合理的完成以上工作的。事实上确实如此,所以本次研讨会上提到了用投顾服务结合指数基金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终端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个人理财解决方案,一方面投资者可以理解投资的全程,另一方面对应的方案更具备针对性,同时投顾服务提供方的利益可以与投资者保持一致,这样也减少了很多在传统主动型公募基金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当然,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目前国内付费投顾的市场还远没有形成,这种投顾加指数基金的模式至少在当前国内还没有看到一些成熟的产品形态。不过既然天弘提出了这样一个远景,想必也会投入很大的力量去促进这一进程的实现,这对研究基金投资的理财师们或许是个利好吧。(文/田立夫《老编辑聊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