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住宅限購之後,未來幾年的主流資產或都流向這裡

從目前房地產市場表現來看,其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基本結束,2016年國家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之後國家出臺多項措施大力打擊炒房行為,努力讓住房迴歸其居住屬性。2018年已經過去一半,很明顯今年我國也會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國家層面釋放的信號表明,今後房子將回歸其原本的居住屬性,這也意味著調控不會放鬆,而房價也難有大漲,炒房的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住宅限購之後,未來幾年的主流資產或都流向這裡

住宅被限購之後,炒房再無空間,部分投資人已經開始轉入寫字樓投資市場,並表示對寫字樓投資市場前景的看好。在房住不炒的時代,住宅地產迴歸居住屬性,在政策引導下,商業地產的價值屬性日益突出,成為了優質不動產長線持有的炙手可熱之選。根據《2016—2017中國商業地產大宗交易市場報告》數據分析,寫字樓是最受歡迎的投資類別,數據顯示2017全年總投資額中,寫字樓佔據一半,略高於2016年42%的佔比。

高力國際提供的數據顯示,深圳市2017年依然錄有自2004年來最大量的新增供應,共計104萬平方米。令人驚喜的是,市場同時也顯示出了驚人的吸納能力。至2017年年末,深圳市全市平均空置率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至13.5%,淨吸納量超過一百萬平方米,是過去十餘年深圳市平均淨吸納量的三倍有餘。

不僅投資火熱,從租賃看其需求也是非常大,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寫字樓市場的平均租金為230.7人民幣每月每平方米,同比增長9.6%。

住宅限購之後,未來幾年的主流資產或都流向這裡

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市場對寫字樓的需求仍然非常強烈, 面對火熱的市場,投資者除了選擇優質的寫字樓標的物進行投資之外,還有哪些思路可以擴大投資效益,實現資源變現最大化呢?

作者與一些高量級企業主的深入訪談中,發現目前寫字樓投資一個新思路。

與住宅地產投資不同,商業地產投資的方式不以出售為主,而是以出租為主。如何將手中握有的寫字樓以最高效益方式出租,成為寫字樓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有投資者表示,長租方式帶來的收入雖然穩定,但長租的成交率低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在寫字樓租賃市場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市場對靈活辦公需求日益增長,對固定辦公空間需求日漸下降。聯合辦公的發展如火如荼,不僅更多創業公司傾向於選擇聯合辦公空間,科技類企業的辦公空間租賃意願也趨向於靈活辦公。

住宅限購之後,未來幾年的主流資產或都流向這裡

一個思路是,成為聯合辦公服務商,或者將手中的寫字樓租給聯合辦公服務商。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將空間重新規劃,令手中的辦公樓成為順應市場需求的新型辦公空間。把樓盤租給聯合辦公服務商,那麼就是長租交易。如果自己成為聯合辦公服務商,那麼就將形成許多短租交易。這不妨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思路,但對於聯合辦公模式來說,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後期管理成本也不容小覷,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無法發揮互聯網技術快速獲客和無縫對接的優勢,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成本和招租的雙重壓力。

另一個思路是,借鑑聯合辦公的模式,順應市場對靈活辦公的需求。將手中的辦公樓進行空間細化並盤活,把長租和短租兩種方式有機結合。在17度寫字樓平臺的租賃版塊上,長租和短租是可以同時放租的。長租尚未成功出租的時候,有短租訂單成交的話,那就意味著一天的閒置被利用,這無疑是一種很好成本節約手段。短租的發佈並不影響長租業務,只是充分利用了兩段長租之間的時間空隙。另外,從租金的角度上看,短租租金收益必然是比長租更高的。

住宅限購之後,未來幾年的主流資產或都流向這裡

在十九大提出了房住不炒、脫虛向實後,商業地產恰逢了新的機遇,可以說是未來新的風口。擴大投資效益,實現資源變現最大化是每一個投資者的心願,也是資金應該實現的價值之一。對於商業地產投資者來說,大量的資金進入寫字樓市場後,務必會造成閒置問題,業主投資寫字樓為了獲得更好的回報,但供過於求就會導致閒置,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而17度寫字樓看到了這一痛點,開發閒置空間按小時短租的靈活租賃模式,又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和辦公形式的變化。一個真正解決寫字樓閒置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