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甲午海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雙方都是蒸汽機鐵甲艦而進行的海戰,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次海戰,清政府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踩著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但是鄧世昌在海戰上率領致遠艦衝鋒的事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說致遠艦衝撞的根本就不是吉野,也有人說致遠艦根本就不是去衝撞的,事實究竟是什麼呢?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2013年丹東港發現了海底沉船,2015年國家文物局開始對丹東沉船進行打撈和調查,一大批文物陸續被打撈上岸,其中打撈出來了許多炮彈、炮管、彈頭等武器彈藥,後來國家文物局確認,丹東港發現的沉船,正是甲午海戰時的“致遠艦”。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專家進行水下勘察時發現,致遠艦彈藥消耗確實很大,艦船整體受傷嚴重,但是專家發現了一個細節,那就是“致遠艦”的魚雷管裡已經裝上了魚雷。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當時魚雷這種武器的發展並不是特別完善,性能非常不穩定,魚雷的使用也受很多條件的條件影響,魚雷本身的穩定性差,射擊距離也近,距離遠的話魚雷就會偏離目標。所以當時海軍規定,由於魚雷的穩定性能差,魚雷只有在快發射的時候才能填裝進魚雷管裡。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從致遠艦打撈上來的文物

“致遠艦”的水兵都是非常優秀的,不會不懂魚雷的發射流程,所以這說明,致遠艦在要沉船的時候是帶著魚雷的,也就是說當時致遠艦是帶著魚雷衝鋒的。致遠艦的目的並不是去撞沉吉野,而是衝鋒到魚雷的發射距離之內,用魚雷擊沉吉野。

致遠艦的打撈證明了鄧世昌率艦衝鋒並非是用軍艦殊死一搏

但致遠艦沒有衝鋒多遠就被日軍的艦艇擊沉,鄧世昌也抱著愛犬沉在了黃海,事後光緒還親自給鄧世昌寫了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