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农民种10亩地小麦,收获了还不够成本钱,你怎么看如今的农业生产?

三生道15509671


现在的农民很方便,收获的麦子不用拉回家,有收购商直接在地头采购。收获的季节本应该是喜气洋洋,可是有些农民兄弟却高兴不起来。比如河北的一些地区,由于小麦灌浆期连续一周阴雨绵绵,导致今年的小麦减产严重。平时都是亩产1000斤上下,今年只能到每亩700多斤。

小麦不仅减产严重,价格也不高。收购商地头采购价每斤小麦1.0元-1.1元。啥概念?相当于农村农民种7亩地辛辛苦苦8个月,才卖5000元,真不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

有个网友回到家里一算账,欲哭无泪。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今年算的种地账!

一、收入:

一亩地收小麦736斤,每斤1.08元,共计收入795元人民币!

二、种小麦8个月里的投入:

1、秸秆还田、犁地:120元 2、播种25元

3、种子50元 4、底肥110元

5、浇地135元 6、除草剂30元

7、追肥105元 8、打农药45元

9、收割70元。

不少农民都是骑摩托车或者开车往返田里, 8个月里去地里的往返油费略计100元,共计支出790元。当然这还没算人工费呢,现在人工费是很贵的,你说是不是?10月1播种,到6月1收获,整整8个月。795-790=5元人民币!一亩地难道只赚5元钱?他是不是算错了?

没错的,而且这地还是华北平原的好地,一些地区的产量低,所以收获了还不够成本钱应该是正常的现象。

作为农民朋友,不能仅仅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市场,看行情,现在的年代不动脑想办法,只靠勤劳不能致富,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农业要想降低成本,离不开规模化和机械化,同时在种植或者养殖模式上也要有所改变,比如采用种养结合,可以一份土地,两份收益,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一的种植业和单一的养殖业的风险,你觉得呢?


农家营


回答,今年午季小麦亏大本,为什么,因为投资多收的少,受到了自然灾害,影响面积大范围广,小麦出穗养花上面,需要阳光,保持二十八度至三十度,麦穗个头大,籽粒包上面多,哪么老天不睁眼,天天下雨,大雨小雨下半月,阴雨连绵,到了六月一号至六月四号小麦午收季节,又连续几天雨,下个不停,收割机无法进场,六月十号雨停止,阴转情,收割机进抢收抢拖粒,看看麦粒在穗子里面生牙,晒出来是黑麦,在市场卖不掉,粮食收购部门更不要,每市斤五角,最好的价格每市斤七角七分,大部减产,亩产六百多斤,一亩地小卖了三百多元。但是投资的大于这个数字,按一亩地计算,复合肥每亩一百元左右,麦种四十斤按一百元,机耕每亩六十元,除草剂和防病虫害农药,每亩二十元,收割机费用每亩二百元,为什么收割机费用这么高,因为小麦被特风刮倒,不好收割,计算以下每亩投资四百八十元,不算人工费用,若加人工费哪就更多,今年小麦亏大本,想想农民真可连,种的小表不赚钱,看看农民多伤涵。


万则红


有人说农民种10亩地小麦,收获了还不够成本钱,你怎么看如今的农业生产?



对于今年农民种的小麦,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或者霉变、发芽等情况,收获了还真的不够成本钱。

先算算种植每亩小麦的基本成本:

(1)购买种子成本:现在国家对农民购买小麦良种有补贴,补贴款给种子公司,农民购买小麦种子是补贴后的价格,一般为1.5元/斤左右,每亩用麦种20斤左右,共计30元左右;

(2)耕种和收获机械成本:用机械耕地种地一亩在70元左右,收获也在70元左右,交通不便的地块,每亩一次100元,有时人家还不愿意去,一亩一年种、收机械费用为140元左右;



(3)肥料成本:有机肥每亩4000斤左右,每吨30元左右,复合肥每亩80斤,也就是一袋子150元左右,共计210元;

(4)农药、浇水费用:每亩农药20元左右,两次浇水每亩20元,共计60元。

(5)人工成本:每亩小麦从种到收到晾晒储存后,就算3个工,一个工作日费用为100元,共三百元左右。

汇总上面几项费用,每亩小麦种植主要成本为740元左右。

今年倒春寒导致长时间低温,小麦普遍减产1/3以上,平原地带每亩也就是800斤,目前小麦价格收购价为1.2元/斤,毛收入为960元,每亩能赚220元左右。如果是丘陵、山岭地带,每亩小麦也就产600斤就不错了,毛收入为-140元,也就是每亩小麦亏本140元左右!



对于今年部分地区收获期阴雨连绵,耽误了收割小麦,导致小麦霉变、或者发了芽,这样小麦价格在0.5元左右,而且这样品质不准上市流通,这样每亩亏四五百块钱。

根据这种现象,种地有风险!现在的农业生产不赚钱,主要是农作物价格太低,少有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就赔本了,苦的还是农民!所以建议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补贴标准,对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减产,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


三农一姐


当今有不少农户说过种粮食小麦,玉米的收成不够成本钱。根据几位种植农户的说法:亩产900斤,一斤1.175元,一亩地收入1075元,10亩地是10750元。但是种植成本一亩地700元(不含人工费用)。
图片来自于网络,编者觉得这个价格不准确

1、为了提高利润,尽量不要采取小面积的方式种植,要采取大规模,专业化,高机械化的方式种植小麦,这样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种植收割成本。大面积种植适合高度机械化作业,而且连片的种植生产一亩地机械费用可以降低30%--50%。

2、有些地方为了鼓励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采取补贴种植的方式,不同的地方补贴的金额不一致,编者所在的华北地区每亩地补贴金额125元。

3、提高种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因为收入的高低与产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亩产700斤和亩产900斤,这个产量就差距200斤,一亩地的收入差距就是220元,这个收入直接就是利润。

4、在种植成本上下功夫,这个种植成本主要在浇水,施肥,农药等方面,比如冬小麦用肥料可以用农作物秸秆做肥料,原来用化肥一亩地200元,改用这个有机肥,农作物秸秆仅150元。



所以说,在种植小麦10亩上,这个农业生产是要进行的,但是可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小麦的亩产量,这样10亩小麦就能有可观的利润。


小希时间


有人说农民种10亩地小麦,收获了还不够成本钱,你怎么看如今的农业生产?

这个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了,可能有极个别地方不够成本钱吧,我觉着大多数地方种植小麦还不至于赔本吧,最起码在我们老家不会赔本,当然了指望种植小麦发家致富几乎可以是不可能的。

在农村种植小麦主要的成本来源于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小麦种子钱,我们知道小麦种植的种子是专门培育的种子,一亩地的种子钱大概就好使40块钱左右,个别地区有补贴另外说

第二,翻地犁地,播种和收割,翻地大概50一次,播种20,收割50,成本大概是120元

第三,就是肥料钱,现在没有那么多农家肥了,以前农家肥确实不花钱也就是出出力的事情,在农村出力是最普遍的了,现在每亩地的肥料成本大概100元。

这上面的就是最基本的成本价格,大概也就是300块钱左右,当然了,如果你算上人工成本那么就要另说了,人工成本现在100元一天算是比较便宜的了,但是自己耕种自己家的自留地,,这个成本就不能这么算,算的话,肯定要赔钱的,就算是1天50元钱,每亩地你不花5天时间那是不可能的。每亩地也就是250元了,这么算的话每亩地就是500元

就是这么算的话,一亩小麦也能卖800元左右,那也能赚300,300块钱确实少的可怜了,但也陪不了钱,除非绝收或者大规模减产,再说,国家的粮食补贴也有一部分钱。

总结:赔钱不可能吗,除非特殊情况,一般赚300到50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俺是乡下人


农民种十亩地小麦,收获了还不够成本钱。恰恰说明了目前农业生产的现状,绝大多数的农民种地不赚钱,真是流汗又流泪。

1、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种地亏钱

受到多年粮食大丰收和国外低价粮的冲击,国内粮价不断走低。国家取消了玉米保护收购价,降低了小麦和水稻保护收购价,导致去年玉米,小麦价格不断走低。但是,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却不断上涨。因此,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许多玉米种植户都亏了钱。虽然今年小麦价格有所上涨,但是产量又低,总的收入还是不高。

2、农业生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是相对落后,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抵抗旱灾、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能力差,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往往减产严重。同时,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覆盖度不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3、外出就业工作难,硬着头皮把地种

许多农民从事了大半辈子的农业生产,除了种外没有其它技能,如果外出就业工作不好找。因此,虽然种地不赚钱,也只能硬着头皮种地了。




首都农业人


其实近些年来,小麦的种植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只不过遇到了2018年这个比较极端的年份,主产区大部分地区小麦减产,品质下降,再加上农药化肥等农资涨价,以及叠加国家下调小麦政策底价,使得大多数种粮农民面临着较大的亏损压力,特别是南方受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的地区,因为倒伏、发芽霉变等,甚至出现了一亩地的收成还不够收割费用的情况。当然,还是有部分是有收益的,只不过占的比例比较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题主其实问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不是怎么看当今的农业生产,而是今后的粮食生产发展如何推进?利用悟空问答的平台,简单做一下个人的看法交流:

首先,要让粮食价格涨上来,让种粮农民真正有收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低粮价的时代应该成为过去时了。毕竟,特别是在农民还不是一个职业,生活得不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种粮的收入要使种粮农民感觉到有依靠才行,而这个依靠的主要支撑点就是粮价(不讨论米贵伤民、粮贱伤农的老话题,就事论事,就发展论发展,日本、韩国的粮价很高,也没看到城镇居民吃不饱饭)。

其次,要对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有健全的可持续的补贴设计。而且这个设计不能体现在短期行为上,也不能单纯的体现到价格补贴上(面临着很大的入世谈判压力)和简单的“价补分离”上,而应该是一套体系建设,具体可参考农业发达国家的补贴+保险+期货等,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也有效的应对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造成的种粮农民的损失。

再次,要保证土地上种粮有稳定的收益,发展趋势还是要从规模上要效益,只有规模化了(可以流转,也可以联合),然后通过机械化的投入、种子的稳定、种植技术的优化等,以及批量采购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农资的采购成本,才能够使粮食的品质更加稳定,产量也更好。


粮小咖


如今中国农业生产,大家完全可以看出还是一个小农经济,完全不是现代农业的模式,所以农民种地几乎没有利润可谈,不要说种十亩,就是二十亩,也不如人家打工赚的多。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

1,政府采取宏观政策调节的结果,毕竟不能让粮食太贵,否则这个社会简直过不下去了,所以小麦的价格很低。

2,生产力不行,我们农业虽然现在进步很大,但是相比于欧美国家的农业技术,差距还很大,这导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在上面。

最后总得来说未来农业要是大发展,技术是最重要的,做好技术之后,就可以实行新的土地政策让,有技术有资本的人进入,这样才可以让农业变得有附加值。但是如何妥善安排好这些没有了土地的农民是政府和社会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呀,

作者:牛博士,今日头条鲜农场签约作家,田管家农技问答专家。



鲜农场


农民种植10亩小麦够不够本要看种什么品种,还要看怎么种的。2018年小麦全国性减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北方小麦受倒春寒影响少收三分之一,沿淮地区小麦减产甚至达到百分之五十,再加上小麦成熟期,降雨太多,小麦早衰,穗发芽严重,卖价三到六毛一斤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看今年不管种十亩,还是一百亩都会赔钱。但也有例外:比如淮滨县台头乡丁营村种田大户费中今年就还能挣钱,就把淹死的几十亩都算上,平均产量还达到将近八百斤产量,地势高的田块亩产量还是超过一千斤。

他的经验是:

一、选择高产、耐渍、抗倒、高抗穗发芽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所以在后期其他小麦穗发芽严重,他的小麦既没倒伏,穗发芽不超过1%,商品性很好,最后以1.2以上价格出售。

二、淮河流域是赤霉病高发区,降雨太多,一定赤霉病会爆发,在别人防病掉以轻心的时候,他按照三遍防治,他是在雨水间隙就继续用药,赤霉病发病不到百分之三。经检测别人家小麦呕吐毒素达到4000,他家的不到700。






中海聊农业


说一说我们这里的真实情况,我们这里地势地貌属于丘陵黄泥土壤,小麦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好的年景下,亩产约400公斤左右,而今年小麦国家最低粮食保护价是1.15元/斤,毛收入约每亩约千余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机械耕作等,纯利润只能算农民自己辛苦的人工成本了。

而如果遇到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及不利天气、后期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收获的小麦品质下降、甚至严重减产,亏本就会出现,在面对每户只有几亩左右的耕地面积,绝大多数农民都已选择放弃耕种小麦、休养耕地,安心在外打工来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只种一季水稻了!



而从长远上来看,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面对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成本的不断增加、粮食价格的降低,有工作能力的农村人都选择在外打工,因此,农业的未来趋势必将是土地流转,让少数有头脑、有技术、肯吃苦的新型职业农民来耕种,让这些人以规模出效益,用技能求发展,也让农村户口的农民也可获得一定土地流转租金的收入,农村的未来逐步城镇化的发展到时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