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成功地下闸蓄水;6月16日,双线五级船闸开始试通航。三峡工程历经十几年建设,由梦想成为了现实。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过在三峡建坝的设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国家对三峡工程的修建如此重视,是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第一,三峡工程的修建可以很好地解决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由于长江上游洪水来量大与中下游河道特别是荆江河道过洪能力小的矛盾十分突出,两岸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漫溃,将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0万人口、2300万亩农田和一批重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交通要道的安全,一直是中国的心腹之患。三峡工程建成后可用于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合其他措施可防止毁灭性的洪灾的发生。兴建三峡工程,是国家为确保长江中下游约125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区上的人民的未来安全生存、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第二,三峡工程的修建可以成为中国能源规划和电力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同时,三峡水电站地处湖北省宜昌市,与全国主要电力负荷地区的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属经济输电范围,是未来国家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三峡输变电工程投资3227亿元,建设500千伏交流线路6519公里,变电容量2275万千伏安,直流线路三条,即三峡分别至常州、广东、上海,共2965公里,直流换流站容量900万千瓦。三峡电站及相应的输变电工程将大大加速全国电网联网的步伐。因此,三峡工程修建后可以使其成为中国能源规划和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第三,三峡水库是长江航运的纽带,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使川江水运生机勃勃、一片繁荣。长江是水运交通的“黄金通道”,历来是沟通国内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运输动脉。但长江航道,特别是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川江航道,属高山峡谷地段,落差120米,水流湍急、滩险丛立、航深航宽不足,运输成本高。三峡水库蓄水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水流趋缓、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使长江在未来中国交通事业上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的作用。这对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改善工业格局,促进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第四,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滚动开发的基础。中国对水力能源采取流域“梯级开发、滚动发展”的方针,三峡工程作为长江流域六大水电基地之一,对长江上游干流水能开发起着关键的作用。长江干流从石鼓至宜宾段可规划8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4570万千瓦,其水力资源占长江流域总量的30%左右,是实现“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对中国西南部地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中国有关部门开会研究了金沙江的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的前期开发工作。中国三峡总公司依托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巨大经济效益和资金积累能力,可以作为主要业主单位负责其前期工作,进而开发长江上游的水电资源。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的兴建将给位于湖北省、重庆市的三峡库区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峡工程的兴建,一方面,有利于南水北调,长江中下游城镇的供水和农业灌溉,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另一方面,雄伟的三峡大坝将“截断巫山云雨”,形成“高峡出平湖”的景观,与它不远处的三峡自然秀色交相辉映,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为什么要修建三峡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