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宁夏王”马鸿逵是怎样一个人?

雲绯


马鸿逵和父亲马福祥一样,其志向是步入中央,纵横捭阖,雄视天下。而不是割据一处,成为一个地方军阀。只是机缘巧合,最终成了一方诸侯。

1、三度纵横海内

马福祥在宁夏经略八年,且组织五马驱张广建,后又成绥远都统。在冯玉祥被奉直联军击败后,没有返回老家,选择了寄居天津,观时待变。

他的儿子马鸿逵也是这样。并没有一心想做地方诸侯。在民国初年,就进京先后担任袁世凯、黎元洪总统的侍从武官。

(马鸿逵)

在段祺瑞时代,担任混成旅旅长。在二次直奉战争中压宝冯玉祥,部队迅速扩编。在1926年随冯玉祥五原誓师,先后担任第四路军司令,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第4军军长。从西北到中原,再到华北,战功赫赫。

在蒋冯战争中,率部与石友三、韩复榘脱离冯部,在中原大战中直接对冯作战,担任讨逆军十五路总指挥。

(父亲马福祥)

同时父亲马福祥在南京为奥援,自然得心应手,对回老家的想法并不强,虽然也控制着那里。

2、选择成为土皇帝

在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这句话没错,但中央政府的巨大号召力与影响力依然吸引人。马鸿逵在中原大战后,一直想担任河南省主席。

但表兄马鸿宾在甘肃被赶下台,父亲病死。加之西北政局不稳。中央失去奥援,后方不再稳固。才怏怏不乐率兵回西北,担任宁夏省主席。

(中原大战对西北格局影响巨大)

在任上,自辟僚属,强化集权。当然这些不足以对抗南京,还需要关键时刻压宝,即与南京方向一致。

在红军北上后,截击红军;在西安事变后,与关麟征结拜,共同反对张杨;在抗战后,积极支持抗战。

在每一次压宝正确中,坚持到49年,钟山风雨起苍黄,天地换色。结束了他的军阀命运。

总结:

西北诸马确实有强大的地方实力,但这只是一个基础。其实力远没有达到逐鹿中原的地步,很长时间里还是需要选择压宝来保障与提高自己的地位。北伐与中原大战基本就是西北诸马命运的节点。

和祖辈一样,他们依然羡慕京师的繁华,中原的富庶,希望成为国家的高级官员,纵横捭阖,而不是地方土财主。马鸿逵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土皇帝和马步芳的土皇帝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张学继.抗战胜利后第三战区在浙江的“洽降”与“受降”[J].浙江学刊,2017(05):219-224.

李文志. 从雷启霖倒马事件看宁夏社会矛盾[D].宁夏大学,2016.

邓华. 马鸿逵主政时期宁夏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研究[D].宁夏大学,2015.

张少强. 青马与宁马军阀政治统治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王喆. 国民党苏北敌后抗日游击战研究[D].南京大学,2011.

周靖程. 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马鸿逵是旧中国宁夏的“土皇帝”,他与其父马福祥、堂兄马鸿宾并称为“宁夏三马”。马鸿逵在宁夏统治十七年,苦心经营他的宁夏小朝庭,人民深受其害。
马鸿逵的伯父马福禄与父亲马福祥曾为清军统领、帮统。在八国联军进犯京城时,马福禄作战身亡。马福祥则率部保护慈禧和光绪逃到西安。马福祥因功后任西宁镇总兵、第二标标统、西路巡防统领等职。
1912年,马鸿逵在其父的部队中任营长,后为袁世凯、黎元洪两位总统的侍从武官。1919年,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第五混成旅旅长。冯玉祥任西北督办时,马鸿逵投靠了冯玉祥,并任第七师师长。中原大战时,马鸿逵反冯投蒋,后被任命为宁夏省主席,开始了他在宁夏十余年的统治。宁夏是个贫瘠的地区,可马鸿逵嗜财如命、沟壑难填,巧立名目,千方百计地从百姓身上榨取油水,其财产不计其数。马鸿逵在平、津、宁、沪等十余个城市都有房产,还开金店、商号或收取房租等。他在逃离宁夏去往台湾时,仅租用美国人飞机空运的黄金就达七吨半之多。
马鸿逵曾在围剿红军苏区、军阀混战、进攻陕甘宁边区等充当蒋介石的急先锋,为蒋效命,取得其信任,不断地被提升官职。他先后任第十七集团军司令、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中将加授陆军上将衔。
1949年,解放大军横扫西北大地,马家军迅速土崩瓦解,也结束了马鸿逵在宁夏的长期统治。马鸿逵带领妻儿逃到台湾后,受到时任国防部次长郭寄峤等人的指控,要其对丢失西北地区负责。台湾当局给了马鸿逵撤职查办的处分。马鸿逵心灰意冷,便以看病为由,赴美就医,后长期居住在美国,成为台湾政府的弃子。
在美国的马鸿逵孤独、愤闷,直到1970年病逝。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在民国时期, 马鸿逵、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四人曾割据西北地区数十年,有“西北四马”的称号。而在这四人中,“宁夏王”马鸿逵更是担任宁夏省主席(宁马派)长达17年。他对外审时度势,对内割据自守,俨然成了当时统治宁夏地区的“土皇帝”。
(“宁夏王”马鸿逵)

马鸿逵是甘肃的回族人,他的祖父就是清末有名的马千龄。马家在当地根基很深,属于一方豪强。马鸿逵的坐大,主要是因为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中都站对了队,因此逐渐得到了南京方面蒋介石的器重。

不过,马鸿逵的身体十分肥胖,有足足200多斤,是个不折不扣的“胖子”。他脾气暴躁,性格易怒,时而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政见一拍即合,时而又与南京国民政府闹掰。因为在1931年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就打算让马鸿逵担任宁夏省主席,由于马鸿逵自己有兵权,所以这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不过马鸿逵的志气很大,一开始瞧不起宁夏。他嫌宁夏又穷又小,说自己的本事施展不开,不过后来却因为一些变故妥协了,乖乖到宁夏当主席去了。


1933年初,马鸿逵正式就任宁夏省主席。他在宁夏的17年里,多次组织军队开挖水渠,灌溉农田,又自掏腰包兴办教育,组织学生出国留洋,对宁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另一方面,他却在宁夏地区滥发纸币,变相地巧取豪夺,也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加速了宁夏百姓的贫困。同时,为了监视宁夏各地,他处处安插亲信,清除异己,手段比较血腥。

抗战全面爆发后,马鸿逵也曾多次派出宁夏骑兵攻击日军,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始终奉行反共政策,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到了1949年8月,马鸿逵眼见宁夏即将解放,带着7.5吨黄金举家移居到美国,后来病死在美国洛杉矶,可谓享尽了荣华富贵。



世界人文通史


三国中,张飞曾骂吕布为"三姓家奴“,而马鸿逵较此尤有过之。他出身回族马家,先投靠袁世凱,后倒向冯玉祥,最后投入蒋介石的怀抱,真可谓墙头草,随风倒。

马鸿逵生于甘肃河州,字少云。5岁即随父马福祥过着军旅生活。12岁花一千两纹银买了个知县虚缺,17岁进入甘肃陆军学堂学习。11年加入同盟会秘密参与反清起义。

:1914年其父为取得袁世凯信任,将马鸿逵送到北京做了袁世凯侍从武官。在京师官场中四年厮混,练就了他一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本领。在帝制复辟事件上,即小露锋芒。

马氏父子依附冯玉祥后,采取了骑墙主义。眼看蒋介石势力不小,决定倒冯投蒋,他们串通后倒戈,使冯遭到了沉重打击。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胜利告终,蒋论功行赏,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

:马鸿逵主政期间,建立了党政军一体的政治系统,集各大权于一身。当上了宁夏王,终于成为西北一霸。

真不仅把司法权、教育权、军权控制住,还抓了党权、纸币发行权、邮政检查权等。在他统治下,甚至军统机关都不敢在宁夏公开活动,只能隐蔽起来。
:马鸿逵把宁夏搞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他赶走了自己的堂兄,排挤蒋氏势力,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中,他再一次下注又赢了。然而他改不了反共本性,这也就注定了他要输个精光。

蒋家王朝即将覆灭,马惊恐万状,寑食难安,听到战犯二字就神色大变、心惊肉跳。他就像一个输不起的赌徒,关键时刻不能收手上岸,而是孤注一掷,最终滿怀怅惘光身而逃。


::逃往台湾台后,马仰天长叹:败军之将,鸡犬不如。后移居美国漂泊异乡,虽钱财不缺,但妻妾争风、子孙不睦,令他极为痛苦。

他生前对故乡刻骨铭心地思念,最终还是做了他乡之鬼,70年起缠绵病榻,大限已到,曾嘱家人说: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要埋在祖国的土地上。遵照他遗言,其子将其运回台北,埋葬于台北县三张犁回教墓地。


周勇华2


在成为“宁夏王”之前,马鸿逵一度活跃在河南、山东两省,给蒋介石出过大力,尤其是1930年中原大战,蒋担心他倒向冯玉祥,极力拉拢,以“岁寒知松柏,板荡识忠臣”相勉。后在十九路军帮助下,马鸿逵部队总算得己攻克山东曲阜。

为了酬谢战功,蒋介石想发表马鸿逵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但有一个人反对,谁呢?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我的儿子性情横暴,怕在地方上干不好,不如推荐我侄马鸿宾”。马爸爸不护犊,马鸿逵大闹情绪,蒋介石只好另外发表宁夏省政府主席。也就是说,要不是马爸爸一票否决权,马鸿逵可能成为“甘肃王”。



从目前公开出版的关于马鸿逵的文献资料来看,这个人非常负面。他统治宁夏17年,施行家天下,攫取了巨额财产,据说房地产很多,遍布兰州、临夏、银川、归绥、上海、天津、北京、香港等地,光是收租金一年就有5万多银元。

此外,马鸿逵还垄断宁夏土特产,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驰名天下的宁夏枸杞,为珍贵滋补药品,当时主要分布在中宁县境内。1937年,马鸿逵集官僚资本20万元,组织“富宁商行”,不准私人运销贩卖,责令宁夏银行压价收购,并由地方税务部门、军警限制药商采购,导致农民生活大受影响。从1942年到1949年,宁夏的枸杞园至少缩水三分之一。



坊间还流传一则马氏家族残暴政治的故事。马鸿逵的侄儿媳妇龙宝有个儿子叫小贝贝,八九岁,喜欢耍猴子,家里特别养了一只,爱同珍宝,从不离身。有一天正值封斋日,将猴交给丫环阿英惠看管,结果丫环疏忽大意,忘记了看猴,猴钻进厨房炉洞烧死了。小少爷又哭又闹,吵个不休,龙宝说:“你不要哭,婊子把你的猴子烧死了,我就把她也烧死。”就这样,为了一只猴子,要了丫环一条人命。
1950年10月,经台湾当局特许,马鸿逵移居美国洛杉矶,直至1970年病逝,享年79岁。


冯杰


在民国,西北马家军有“河州三马”、“西北四马”之说,马鸿逵这个200公斤的胖子是其中有名的“滑马”。

马鸿逵是西北军二代,祖上是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中向清廷投降的一个小头领,经过两三代人的经营,到他父亲马福祥接班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了一支昭武军,算是混成了手握枪杆子的地方军阀。

民国刚成立的时候,马鸿逵刚好二十出头,出身腰杆子就硬,又逢乱世,所以出人头地对他来说并不难,因追剿白朗有功,这家伙早早地就被袁世凯授予了陆军少将军衔。

二十刚出头,就是少将,马鸿逵的起点不低。

但和后来那些野路子、寒门崛起的各路军阀不同,严格意义上讲,马鸿逵这个军二代不算是逐鹿而起的英雄人物。可与那些败家、不领事的军二代比,他又明显强不少,老爹挣下的家底不仅没有败掉,相反在他手里发展壮大了不少。正是因为手里有一支宁夏新军,他才能在宁夏省主席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十六七年。

除了北洋时代的老军阀,凡是走完民国全程的那些个军阀,人生几乎都是被一砍为二的,前半段是作威作福,后半段是凄惨飘零。

宁夏王马鸿逵自然不能例外,如果要问他前半段作威作福靠得是什么?一句话,依托枪杆子混世道,保富贵权势。

马鸿逵“滑马”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这家伙在纷争不断的民国有一手十分的了得,那就是特会钻营、站队,而且不管是钻,还是站,最后总能吃到乱世的红利。

袁世凯当政时期,曾要求各地军阀的公子进京为质,马鸿逵当时也在列。但这家伙进京后,靠着一边当差一边为质,居然攀交了不少显赫一时的大人物,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帮助很大。

地盘不大,根基不牢,实力不够的时候,有四处逢源交际的能力很必要,也很重要。

自手里的宁夏新军逐渐有了实力后,纷争不断下,马鸿逵的挑边站队几乎就没吃过亏。27年蒋介石清党,他选择站队蒋介石;30年中原大战,先是在冯玉祥、蒋介石中间周旋,等看清局势后,跟着就毫不犹豫地来了个反冯挺蒋。

马鸿逵正式坐上宁夏省主席的位子,正是靠这关键时刻的站队水平。

除了会站队,马鸿逵的滑还有另外一面,此人很是懂得乱世事事要留余地的道理。27年,蒋介石清党,他坚决站队的同时却干过护送刘志丹的事;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让他去打红军,他也是打得过不猛打,打不过聪明开溜。

总之,余地要留,死敌不树。

但遇到来抢地盘的恶犬那就另当别论了,33年联合西北另三马猛揍到闯进自己地盘的孙殿英就是一例。

抗战时期,马鸿逵没啥亮点可说,但也没什么污点。虽然是地方土皇帝,但这胖子还是有很强烈的中国人意识的,晚年跑美国去,坚决不入美国籍,死时一个劲地要回家,这些还是让人动容的。

解放战争时期,马鸿逵主要干的不是打仗,而是和马步芳争权夺利。等到解放军大兵压境,自知宁夏守不住的时候,这胖子最后还耍了把滑头。

逃跑时,他谎称自己去重庆是和老蒋商量对策,完了就把部队丢给了他的二儿子马敦静。

哪知道他这儿子跟他一样滑头,见老爹跑了,跟着也耍滑头跑了。

一家都滑头,怎么看怎么感觉不祥。

马鸿逵人生的上半段确实没什么军阀的铁血时刻,但人生下半段的军阀狗血却不少。

1949年10月14日,马鸿逵带着妻妾子女从重庆逃亡台湾。刚到台湾的时候,马鸿逵还想重新能有些作为,可经昔日政敌郭寄峤、马步芳父子那么一通猛咬后,一切立马就成了透心凉。

在台湾陷入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收拾的困境后,马鸿逵想跑。但自马步芳以“朝圣”为名逃离台湾后,老蒋对他这匹老“滑马”提防的很,想轻松地跑掉,很难。

为了能跑掉,马鸿逵苦思冥想,最后想出的“金蝉脱壳”之计怎么看怎么悲催,可怜。

他先让四姨太去香港看病,接着又让四姨太发了封病危要见最后一面的报丧电报回来。

拿着这份报丧电报,昔日的宁夏王跑到陈诚那里,又是哭又是泣的,最后才骗来了逃离台湾的机会。

到香港后,马鸿逵觉得还不行,得跑得远远的才安全,于是托飞虎将军陈纳德帮全家搞定了去美国的护照。马鸿逵和陈纳德的关系不错,据说此前陈纳德曾帮他运了7吨黄金去美国。

不差钱的马鸿逵到美国后,很快开出了一个大牧场。

但钱财却没能换来马鸿逵想要的家和万事兴。

不和到何种程度呢?

先有儿孙败家;接着五姨太要跟自己离婚;最后儿孙为争夺家产居然把马鸿逵告到了法庭上了。

这些对马鸿逵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在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下,1970年1月14日,马鸿逵在忧愤凄凉中最终死去——

第二年忌日,六姨太只身护送马鸿逵的遗体回台湾,在美国的子孙没有一个人随行前往。

身后如此凄凉,难道是生前太没德的缘故?


黑句本


作为民国时期的西北军阀,马鸿逵当然不是什么“宁夏王”,当因他曾担任宁夏省主席17年之久,也就有了“宁夏王”的称谓。

要评价马鸿逵,悦史君认为应当放到他生活的那个环境,来做一番考量。

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马鸿逵出生在甘肃河州,自幼读书习武,曾入读甘肃陆军学堂。

1912年,马鸿逵担任宁夏新军都统,后来先后成为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等人的侍从武官。

1926年,马鸿逵依附冯玉祥,担任国民联军第4路军总司令,后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第4军军长。

1929年,马鸿逵投靠蒋介石,成为讨逆军第15路军总司令,参与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进攻。

1933年,马鸿逵就任宁夏省主席,陆续加授陆军上将衔、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等职务。

期间,马鸿逵参与“四马拒孙”,对抗青海西区屯垦督办孙殿英,后者不得不退回河南。

1935年开始,马鸿逵多次给蒋介石提出《剿共意见书》,与红军作战。

解放战争期间,马鸿逵发布《告宁夏全省民众书》反共总动员令,与解放军作战,并与盘踞青海的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等人不断发生冲突。

1949年,解放军进入兰州,马鸿逵逃到台湾,因西北败局影响被“撤职查办”,前往美国洛杉矶居住。

1970年,马鸿逵在洛杉矶去世。

从马鸿逵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西北军阀的典型代表,一生追随袁世凯、冯玉祥、蒋介石等多个势力,盘踞宁夏多年,成为实际上的割据势力。

和当时的很多军阀一样,马鸿逵也是一心为己,扩军抢地盘,钱财女人一样不能少,干了很多坏事。

所幸历史也是公平的,马鸿逵晚年备受冷遇,最终在异国他乡郁郁而终。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西北三马”很出名,按年龄有小到大为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其中马鸿逵被称为“宁夏王”,他比马步芳成熟,比马鸿宾年轻;比马步芳圆滑,比马鸿宾锐利。

马鸿逵(1892-1970)是陆军上将,曾经获得过云麾奖章,也获得过胜利勋章。马鸿逵在宁夏任“省政府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个“宁夏的土皇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下面我们聊聊。

马鸿逵人生履历很丰富


马鸿逵的人生履历很丰富,结识的人脉也是非常“高大上”。

马鸿逵出生富贵之家,早年就加入了同盟会,有多早?比大多数国民党人员都早,是在民国建立以前就加入的。

1912年,20岁的马鸿逵已经是宁夏新军都统了,可谓年少得志。1914--1917年,先后又出任了袁世凯、黎元洪的侍从武官,可以说人家当官生涯起点不低。

1919年,马鸿逵已经成为了段祺瑞政府的某旅旅长了。如果没有本事,这是上不去的。

1926年五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南方北伐,马鸿逵当了国民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了。这个厉害,三十才刚刚出头。


中原大战时,马鸿逵站到了蒋介石一边。1933年,开始出任宁夏主席。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鸿逵出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去了台湾后,马鸿逵也一路跟了去,其后移居美国,1970病逝在美利坚的大地上。

可以说马鸿逵的一生官运亨通,顺风顺水,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和父亲以及自己的人脉也是分不开的。

父亲马福祥是著名的民族将领,和冯国璋是把兄弟,和冯玉祥、黎元洪、段祺瑞等北洋各路军阀交情都不浅,这让军二代马鸿逵混迹于各路军中,非常便利。

在中原大战时,马鸿逵坚定的站在蒋介石一边,这给他增加了很大的政治优势。马鸿逵和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关系更是非同一般,是拜了把子的兄弟。

正是马鸿逵丰富的履历,良好的人脉关系,让他在西北地区“称王称霸”十多年。

马鸿逵非常“圆滑”


马鸿逵没有马步芳那么凶残,也没有马鸿宾那么“和善”,他非常圆滑,且善于看清局势,这些从哪里体现出来呢?从马鸿逵做的的点点滴滴就能够看出来。

1927年,蒋介石在清党时,马鸿逵冒着风险,暗地里把刘志丹一行人送到了陕北,这说明马鸿逵对共产党并不想树立大仇恨。

1929年,中原大战前的马鸿逵和冯玉祥等军阀,看起来关系很近,可是仔细思考后,想到蒋介石的影响力更大时,马鸿逵干脆地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这个选择很重要,奠定了他在西北的地位。


和蒋介石合作时,马鸿逵也不是全心全意,时刻也为自己留后路。在1932年,在河南信阳,蒋介石让马鸿逵围剿红军,表面上马鸿逵坚决答应,实际上马鸿逵部并没有“全力剿共”,惹得蒋介石很生气,并令刘刘峙以优势兵力包围马部驻地信阳,眼看大战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马鸿逵老爹马福祥多方奔走,各处说清,蒋介石松口了,马福祥也因旧病复发去世了。出于各方考虑,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宁夏主席,但只准带两个团入宁。

马鸿逵整顿队伍,挑出老弱病残,留在了信阳,自己带了精锐入了宁夏。

1935年9月,蒋介石命令马鸿逵阻击长征的红军,也许是实力问题,也许马鸿逵根本不想惹红军,总之,红军很容易就把马鸿逵部打跨了,只有跑的份。也难怪落败,在战前,马鸿逵就告诉属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事实上,马鸿逵并没有那么弱,应该是不想和共产党红军死磕,不像马步芳残酷杀害我西路军。

抗战时,马鸿逵采取“三丁抽一”、“五丁抽一”,选出两个骑兵旅派往前线进行抗日。

解放战争时,蒋介石命令马步芳、马鸿逵合力阻击共产党解放军,由于两人“尿不到一个壶里”,谁也不想打前战,谁也不想往前冲,于是很快就被打散。

马鸿逵去了台湾,马步芳等人在台湾开始告状,说马鸿逵不“积极对抗解放军”,因此才丢了甘宁青地区。

马鸿逵一看情况不妙,以“为妻子看病”为由,先去了香港,后去了美国,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马鸿逵履历丰富,人脉广泛,人很圆滑且谨慎,没有对我党我军造成大的危害,早期甚至有些亲共。

这样的人,远遁美国,确实有些遗憾,可是这真是其聪明之处,因为没有怎么伤到我解放军,同时也没怎么帮到我解放军,远离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关键是他没有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他活得安心。


蓝风破晓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乳名三元,回族,甘肃河州人。国民党西北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军衔。马鸿逵早年就读于兰州陆军学校,毕业后加入了同盟会,后来投靠袁世凯入京任侍卫武官,慢慢的开始步入军政界。袁世凯死后马鸿逵转投冯玉祥,后来又跟随了蒋介石,加入了国民革命军。

马鸿逵为人阴险毒辣,及其凶狠,执政期间长期统治霸占宁夏地区。与马福祥,马鸿宾并称为“宁夏三马”。由于其在宁夏贱淫掠夺无恶不作,胆大妄为,唯我独尊,独霸一方,势力之大无人敢与之抗衡又被称作“宁夏王”西北的“土皇帝”。

马鸿逵这个人从小就受家族的影响好习文弄武,父亲马福祥就是匪首出身,长期镇压回族民众,在甘肃宁夏一代无恶不作,马氏家族堪称土匪世家。

纵观马鸿逵的一生,虽然有功有过,但是究其在云南宁夏等地长期统治期间,民众对他的认相还是蛮坏的。马鸿逵这个人特别狡猾,诚服很深很有心计,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大敌当前火不烧到自家门前,马鸿逵都不带出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马鸿逵的一贯作风。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马鸿逵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上级的命令不屑一顾,总是消极面对。马鸿逵的一生只顾着侵占地盘扩大势力,养兵簇拥,为己所用。在这个人是溜须拍马很有一套,见人下菜碟,早年依附袁世凯,黎元洪,后又加入冯玉祥部,最终投靠了蒋介石,见风使舵,墙头草,随风倒。在蒋介石这棵大树下,维持的很顺心。与蒋介石的关系也拉得很近,蒋介石就需要他这种人,因此马鸿逵那时深得老蒋的信任。在国民党军中马鸿逵被比作是一匹狡猾的“滑马”。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马鸿逵也随着去了台湾,在台湾期间马鸿逵受到了排挤后冷落,蒋介石在台湾就国民党失败总结原因,马氏家族也受到了打击,马鸿逵作为蒋介石手下大将昔日的“宁夏三马”难免受到牵连。明眼人一看这就是蒋介石搞得秋后算账,于是蒋介石以“擅自撤离”欲加之罪将马鸿逵撤职查办,马鸿逵在他台湾遭到弹劾。这就是史上所说的马鸿逵,马步芳“二马”弹劾案。

马鸿逵没想到自己死心塌地跟随蒋介石来到台湾,却落得如此下场,思前想后马鸿逵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带着自己的几个姨太太谎称看病为名,悄悄的离开了台湾去了香港,后来又从香港移居到了美国。就这样马鸿逵脱离了蒋介石这个魔掌逃过一劫。



马鸿逵晚年生活还算衣食无忧,然后因妻妾成群,儿女太多,难免会出现纷争,上梁不正下梁歪,子孙后代的不孝,也令马鸿逵这个老家伙生活的不得安宁。后来终因积劳成疾,马鸿逵于1970年1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病逝,享年78岁。“宁夏王”马鸿逵在抑郁寡欢中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任驰赢天下


马鸿逵,1892年出生于甘肃河州的一个小村庄。乳名三元,字少云,回族。西北“三马”之一。在他的履历中,最醒目的便是“宁夏王”的称号,被称作是宁夏的“土皇帝”。土皇帝在中国不稀奇,这个土皇帝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一、“宁夏王”马鸿逵是个胖人。


篮球运动员姚明为啥出名?除了球打得漂亮,这个子高绝对是一个亮点。而有书君今天说的这个“土皇帝”也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胖!有多胖?我们插入一条史实。

1948年,马鸿逵的母亲去世,时任西北行辕主任的张治中代表蒋介石前往吊唁。在宁吊唁期间,张治中与马鸿逵同游贺兰山。

张说:“我在兰州常游兴龙山,你在宁夏一两年不游贺兰山,未免辜负山灵吧!”马反问:“你多少公斤?”张答:“65。”马笑道:“你如果像我体重200公斤,也不会常游兴龙山了。”

由这番对话,我们知道马鸿逵当时的体重——大约400斤。联系到当时战争年代的民生状况,老马这体重放到西北,不敢断定是不是之最,但名列前茅应该没啥问题。

有书君在这里插一句,这里可没有贬低胖子的意思,道理很简单,那时宁夏地区土地贫瘠、人烟稀少,能吃饭饱已是不易,还能吃胖!那可是相当羡煞旁人啊!

二、“宁夏王”马鸿逵是个圆滑的人。

马鸿逵没有马步芳那么“凶残”、没有马鸿宾那么“和善”,但他可是最圆滑老道的。他很善于根据形势在每个势力中为自己留余地。


1927年,蒋介石在清党时,马鸿逵冒着风险,将刘志丹一行人送回了陕北,说明他并不想和共产党结仇怨。

1929年,中原大战前,马鸿逵和冯玉祥关系亲密,但随着蒋介石势力的不断增大,马鸿逵经过深思熟虑,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这行为奠定了他在西北的地位。

1932年,蒋介石让他在河南信阳围剿红军,他表面答应,但是并没有全力以赴,惹得蒋介石大发雷霆。幸好老爸马福祥多方奔走,这才平息了蒋的怒火。并因祸得福地被蒋委任为宁夏主席。

1935年,蒋介石再次命令马去阻击红军长征,这次马可不敢再推诿。但在战前,他就对属下说:“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意图很明显,给自己留有余地,不和红军死磕。

1949年,马鸿逵到了台湾后被马步芳等人告状,状告因马不全力对抗而痛失甘宁青地区。马见势不妙,以妻子生病为由,先借道香港,后去了美国。

从马鸿逵一系列的动作来看,他是个很善于分析形势,圆滑地在各势力中摇摆,从而使自己不与任何势力为敌。

三、“宁夏王”马鸿逵是喜欢独揽大权的人。

西北“三马”之一的马鸿逵,担任宁夏省主席十七年之久,集军政权力为一身,又被人称为宁马,马鸿逵这匹马可不是什么千里马,而是地地道道的害群之马。

1933年,马鸿逵被任命为宁夏省主席。由于宁夏地理位置偏远,贫穷落后,所以蒋介石并没有过多介入宁夏事务。

蒋下令除了教育厅长外,宁夏省的其他官员都由马鸿逵保举任命。但是民国政府办教育可是花大价钱的,这位置上油水多,所以马鸿逵一连赶走5任国民政府派来的教育厅长后,将这个职位也收入囊中。

大权独揽后,马鸿逵无恶不作,种烟草,大兴土木,贪污腐化,搞得宁夏乌烟瘴气,马鸿逵成为宁夏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四、“宁夏王”马鸿逵是会用钱管理老婆的人。

马鸿逵一生有三爱好:听戏、敛财、娶姨太太。

马鸿逵有一个正妻,五房姨太太,其实要是和皇帝比起来也不算多。但是这姨太太的背景太混乱。

正妻马氏是个老实人;这二姨太是马鸿逵老爸结拜兄弟的老婆,说起来是他婶婶;这三姨太是个妓女;四姨太和六姨太都是唱戏的;五姨太是个大学生,是家里学历最高的。

这女人多了,每天吵个小架是很自然的事。善于用兵的老马,在治家方面也不含糊。女人不就喜欢买买买么!这个简单,让她们都当各工厂的股东,成为有钱人。有了钱各安其事,自然也没时间打架了。

五、“宁夏王”马鸿逵是晚年孤苦的人。

“宁夏王”曾经盛名一时,但是晚年却是很孤苦。自从到了美国,家里的钱越来越少,没有足够的银子给各位姨太太花销,这“内战”又日复一日的上演。


学历最高的五姨太最先无法忍受,愤然与马鸿逵离婚;六姨太几次逃跑,又几次被抓回,最后却成为护送马鸿逵遗体回台湾的人。而儿子和孙子也不消停,为了争夺财产对簿公堂。

可怜一辈子抓金、抓银、抓权力的“宁夏王”,到晚年却落得妻离子散、孤苦伶仃,连骨灰葬到宁夏的遗愿都没有完成。

一代“宁夏王”就这样悄然在美国离世了,骨灰都没有回到他曾经雄霸的宁夏,不得不说这也是历史对他的惩罚。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