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四川出了多少个元帅,你最崇拜的是哪个?

农民工的民间小事


无川不成军。近代以来,四川将星如云,仅开国十大元帅中四川籍的就有4位,在全国各省中数量最多,占近半壁江山,他们分别是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我个人最崇拜朱德,因为他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886年12月1日生,1976年7月6日去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与毛主席并称“朱毛”。

很多人认为,朱德在我军中只是年龄最大,资格最老,没有突出的能力,没有出色的战绩,这无疑是一种误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同志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被毛主席、全体将士和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朱老总”。

朱老总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毛主席评价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人民的光荣”。

刘伯承—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原名刘明昭,字伯承,四川省开县人,1892年12月4日生,1986年10月7日去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与邓小平合称“刘邓”。

刘伯承乃我军一流儒将,毕业于世界四大军事名校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一向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他号称“独眼军神”,作战重谋略,讲技巧,判断准确,计划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他戎马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一生未遭败绩,为世人敬仰。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元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为我军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为我军军事理论体系建设做出杰出贡献。

毛主席评价“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朱德元帅赞曰“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誉之为“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陈毅—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01年8月26日生,1972年1月6日去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陈毅元帅是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在最艰苦的三年赣南游击战争中,他以独特的战略眼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极端艰难的战争环境,引导赣南游击队实施了正确的游击战略,在困难时期保存了宝贵的革命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陈毅元帅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梅岭三章》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聂荣臻—一生厚道人称赞,千秋风流一元戎

字福骈,四川江津人,1899年12月29日生,1992年5月14日去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与其他元帅相比,聂荣臻元帅的军功和战绩并不突出,但全面性无人可敌。抗日战争中,他创建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指挥扫荡华北。新中国建立后,聂荣臻元帅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和国防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特别是主持研制“两弹一星”有力巩固了国家战略安全。

毛主席评价聂荣臻“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四川出了四位元帅,分别是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

我最崇拜、钦佩的,当然是朱德总司令了。

朱德总司令出身佃农家庭,全家十几口人,节衣缩食、借贷度日,培养出了朱德这个读书人。朱德后来考上了云南讲武堂,成为了一名军官。

朱德在滇军里已经做到了省宪兵司令这样的级别,可以说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的命运。但从小的贫困生活,让他对穷困百姓有深刻的同情。他不满足于自身命运的改变,他还希望解救全国的贫苦百姓。所以,他放弃了滇军高级将领的优厚待遇,选择出洋留学,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全中国为使命。

朱德元帅品德高尚,全军上到毛泽东、周恩来,下到普通士兵,都对他敬佩万分。美国军官卡尔逊上校来延安考察,对朱德如同父亲一般敬重。他认为朱德身上有三种可贵的品德:罗伯特·李的仁慈、亚伯拉罕·林肯的谦恭、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坚强。

朱德元帅的军事素养更是高超,丝毫不亚于彭德怀、林彪等人。只不过,他的能力长期被低估了。

在井冈山的岁月里,毛泽东、朱德两人并肩战斗、形影不离,共同指挥了无数艰难的战斗。后人把大多数战功,都算在了毛主席身上。但毛主席出身师范学校,没有军事经验。朱德总司令是真正出身军校,参加过云南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并有过剿匪经验。像游击战的十六字秘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有人认为这就是朱德提出的。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战场长期战绩不佳,华北解放军多次被傅作义击败。朱德到了华北战场后,调整了军事部署、总结经验、提升士气,一两个月内就扭转了局面,多次大败傅作义。可见朱德的军事能力。

朱德长期在毛主席身边,辅助他进行军事指挥。个人认为,毛主席的军事成就,如三大战役等,有一半功劳,都应该归于朱德。


国史拾遗


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四位是川籍,他们分别是朱德、刘伯承、陈毅和聂荣臻。介绍是基本的,但是重点在后面一些网友的争论。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原籍四川仪陇,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原籍四川开县(现重庆开州)。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


陈毅(1901-),名世俊,字仲弘,原籍四川乐至,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原籍四川江津(现重庆江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开国元勋。






现在相当多的四川、重庆的网友对刘伯承和聂荣臻两位元帅的籍贯争论不休,到底两位元帅是四川的还是重庆的?笔者认为既然是说籍贯,那么1997年重庆直辖之前出生于现在重庆直辖市辖区范围的人,其籍贯说法应该是四川;而1997年重庆直辖后出生在辖区范围之内的人则其籍贯是重庆。

实事求是之言,无论四川重庆都是一家,相信刘聂两位元帅也不愿看到后辈们如此争论,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靳长苏


四川省有开国元帅朱德、刘伯承、 陈毅、聂荣臻等4位。个人比较崇敬“军神”刘伯承元帅。

朱德(1886.12.01-1976.07.06),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和国家的领袖,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刘伯承(1892.12.04-1986.10.07),原名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今重庆市开州区)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刘伯承元帅被誉为“军神”,辛亥从军、参加北伐,南昌举义、研习伏龙芝,红军总参长,彝海结盟,神头岭、响堂铺神算,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大西南,一生鲜少败绩。可贵的是,刘伯承建国后选择从事军事教育,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为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毅(1901.08.26-1972.01.06),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聂荣臻(1899.12.29-1992.05.14),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汉水白石言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曾经考中过秀才,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毕业后先后参加了云南的“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其中在纳溪的“棉花坡”一战成名,在滇军中官至旅长。后来留学德国和苏联,并在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始人之一。红军时期任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总司令,位于十大元帅之首。

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今为重庆市开州区赵家镇人。早年在川军中服役,参加过护国战争、泸(州)顺(庆)起义,后留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1927年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始人之一。红军时期任总参谋长、抗战时期任第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为我国的现代化、军事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县人。早年留学法国,和朱德一起发动了湘南起义,随后一起上了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留下来坚持和敌人作斗争,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元帅,但参加了南方八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陈毅担任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代号为501。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部长。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人,今为重庆市江津区人。早年留学苏联,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红军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委,和军团长林彪是搭档。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部队解放了石门(石家庄),并俘获了自己的学生罗历戎。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国防科工工作,为新中国的尖端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7年重庆没有直辖之前,四川是有四位元帅的,重庆直辖之后就变成两位了。这几位元帅我都比较崇拜,他们放弃了高官厚禄,为了解放劳苦大众,他们投身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因此,每位元帅都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历史军魂


四川出了四个元帅。 四川仪陇县的朱德,生于1886年12.1。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红军之父,伟大统帅,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1909年老总从军于清末滇军,资历之深,冠盖全军。先毕业云南陆军讲武堂,又留学德苏学政治哲学军事,通晓日美法德苏语言,熟知中日德苏军事。历辛亥、护国、护法、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仗三千,小仗五百,诚为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他在我军中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司令,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八路军总指挥,解放军总司令。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后,力挽狂澜,率余部发动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指挥了井冈山三次反围剿和中央根据地四次反围剿战役,其中第四次大兵团伏击,以少胜多,是朱德军事指挥经典与巅峰之作。又指挥第五次反围剿中唯一胜仗温坊大捷。参与领导红军顺利完成了25000里长征,并协调完成了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抗战时率东路军打破日军九路围攻,开辟太行山根据地。部署平型关、广阳、长乐村、响堂铺诸战斗,策划百团大战。解放战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指导解放石家庄、清风店、石门诸战役,参与指挥三大战役与全国解放战争,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早年的朱德,像韩信,南征北战;晚期的朱德,像徐达,运筹帷幄。他是中共第一个卧底英雄,是二战期间唯一指挥过国共两军作战的统帅,也是历次国共军队授衔时获军衔最高的中共人士。他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又留学于德苏,通晓中日德苏诸国军事。他性情温和,十分谦逊,气度过人,有长者之风。毛泽东称之“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周恩来赞之“中华民族的救星,劳动群众的先驱,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刘少奇誉之“朱总司令万岁!”革命成功,不争功,不好利,性情澹泊,钟情兰花,最从平淡见英雄。是我最为佩服的元帅。



四川开县的刘伯承,生于1892年,号称“军神”、“党内孙武”,既有出色的军事理论思想,又有丰富的战争实践。早年从军于川军,北伐时加入中共,历任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二野司令,南京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先学于重庆将校学堂,又留学于苏联伏龙芝军校。为我军军事理论之集大成者,陈毅赞之“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朱德称之“仁勇智信严,有古良将之风”。 敌军素有“小诸葛” 之称的白崇禧称他为“共军第一号悍将” 。



四川乐至的陈毅,生于1901年,早年为一文学青年,后留学法国勤工俭学,倾向中共。回国后加入中共。南昌起义后协朱德率部上井冈,历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二十军军长,新四军代军长,三野司令,能文能武,尤长政工。心胸万夫,文采飞扬。慷慨大度,为人潇洒。 能言善辩,外交建功。



四川江津的聂荣臻,1899年生。早年赴法留学,回国加入中共,后参加南昌、广州起义。历任红一军团政委、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司令。忠厚老实,为人公正,军政双优,堪为表率。开创国防科技,功莫大焉。


跑远的乡村


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其籍贯分别为:

朱德,四川仪陇;彭德怀,湖南湘潭;林彪,湖北黄冈;刘伯承,四川开县;贺龙,湖南桑植;陈毅,四川乐至;罗荣桓,湖南衡山;徐向前,山西五台;聂荣臻,四川江津;叶剑英,广东梅县。

从上可以看出,以省而论,元帅出得最多的是四川(当年的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 一共有朱德,刘伯承,陈毅和聂荣臻四人。

朱德是十大元帅之首,也是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早在井岗山时期,就与毛泽东并称为朱毛;抗战时期,是八路军总司令;建国后,他曾任过解放军总司令,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等要职。

刘伯承从基层做起,一生身经数百战。红军时期是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与邓小平搭档。内战期间,是二野司令员,著名的刘邓大军就以他和邓小平为统帅。建国后,渐渐退出权力中心,到南京组建军事学院,任院长。

陈毅是十大元帅中惟一没参加长征而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的。他也是新四军的代表人物,曾任新四军军长。内战期间,任三野司令员。建国后任过上海市长、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政治局委员等职。陈毅也是著名的元帅诗人。

聂荣臻早年留法。红军时期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长和一军团政委等职。抗战时任115师副师长、政委。内战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政治局委员。

可以说,每位元帅都是人中龙凤,都有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生经历,都值得后人崇拜。


聂作平


首先说下,题主出的问题和配图是矛盾的! 题目是问四川的元帅,配图是贺龙元帅!贺龙元帅的湖南桑植人。

四川自古就是出名将的地方,“无川不成军”这句话已是广为流传了!早期历史上的名将咱们就不说了!

回到正题!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元帅军衔授予勋章典上由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

这十位元帅中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四位都是四川人!

我个人最崇拜的是“红军之父”、“朱总司令”!另外三位也是很崇敬的!

朱元帅是1886年12月1日生,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虽然当时他不是起义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核心小组有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张国焘、彭湃、郭沫若等)但是他也是领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的800余人共同参与。

他真正的起到有历史意义的作用是在“南昌起义”后在起义军转移南下时!当时起义军准备南下攻击海陆丰,继而实现占领广州的战略方针,在起义军撤离南昌市,国民党军由钱大钧率领重兵进行追击,为了实现战略意图的实现,当时领导小组在三河坝地区决定留下一部阻击追敌。关键时刻朱德坚决的领取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有可能就是以战死为结果)!

正是在三河坝的这次阻击充分的体现了朱德对革命事业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他组织留下来的4000人(战斗力最弱的部队)进行了三天的阻击任务,将钱大钧所率的部队挡在了汀江以北!在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后,4000人已经是损失过半了,朱德率领剩余部队开始转战在广东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处。

在1927年10月21日时朱德率部800余人到达赣州安远县一个叫“天心圩”的地方,在这里朱德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当时逃兵和脱团的人很多,林彪也要走)召开了一个全体的临时会议,他站在一个土坡上高声号召大家要对革命的胜利有信心,对未来的光明前途有信心,要坚定的把革命坚持到底、进行到底!他还拿俄国革命的历程来教育大家!

当时在下面听取这段演讲的有陈毅、林彪、粟裕这几位将来的超级战将!正是这次演讲后朱德进行的整军,使得这只军队提高了政治革命觉悟,坚定了革命信念,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将军容军貌变得焕然一新!也正是这次整军后的800人成为了党和红军的基本班底!成为了建立新中国的最早的军队基础!就这一点朱德的功劳绝对是“彪炳史册”的。这就是他成为“红军之父”的最有力的的证明!

后来朱德率领这800人在赣南地区创立红色根据地,将队伍扩充到了1万多人!再后来他率领着1万多部队去往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实现会师。

朱德和毛泽东一起创立了党的第一支自己的正规的军队“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后来1955年授衔中获得中将军衔的将军们有70%来自红四军!也就是说后来的所有的将帅都是朱德元帅的兵,都是这位老总的部下!这就是朱德元帅在中国早期革命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贡献!其他人是相去甚远的!

朱德元帅后来的功绩更是无法尽数!不再多言!


杜陵闲人


1955年,新中国举行首次授勋仪式来表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开始定位的元帅人数并不止10位,比如敬爱的周总理,邓小平,刘少奇都是在其中的,但是由于他们坚决不接受这样的军衔,这才最后敲定了现在的十位大元帅,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在这十位大元帅中,有四位大帅是出自四川的,四川真是人杰地灵之地,令人佩服,那么哪四位出自四川呢?他们分别是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十大元帅第四位的刘伯承,十大元帅第六位的陈毅,十大元帅第九位的聂荣臻。

既然都是元帅,小矮人就全都介绍一下具体出处:朱德四川仪陇人, 彭德怀湖南湘潭人,林彪湖北黄冈人,刘伯承四川开县人,贺龙湖南桑植人,陈毅四川乐至人,罗荣桓湖南衡山人,徐向前山西五台人,聂荣臻四川江津人,叶剑英广东梅县人。除了四位大元帅是四川人,其实邓小平也是四川广安县人,周总理原籍浙江绍兴,刘少奇湖南宁乡县人。


至于最崇拜哪位大元帅,其实小矮人认为每一位大元帅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因为没有他们付出更不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生活,如果一定要说一位,我肯定是选择我们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总司令,他既是我军的主要缔造者,也是我军的领头人,在抗战时期,他是八路军的总司令,后来又是解放军的总司令,他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1955年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共有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他们是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徐向前、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其中四川籍贯共有四人(按当时的行政划分),他们是朱德朱老总、刘伯承刘元帅、陈毅陈老总、聂荣臻聂总。

刘伯承元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早在川军时就有川中名将之称,参加革命后更是留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一位理论与实践都具备巅峰水准的门将,刘伯承元帅身经百战,从红军时的巧渡金沙江到抗战时的智算神头岭,从国共谈判期间的邯郸战役,到解放大西南,无不显示着他的赫赫战功。建国后刘帅功成身退,为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理论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刘伯承元帅无疑是近代军事史上一位超级名将!

聂荣臻聂总长于发展根据地,发动群众,是晋察冀根据地的缔造者,陈毅几次在危难关头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在军队的威望更是首屈一指,他们入选十大元帅实至名归。

压轴要讲的当然是我们的朱老总了,人民由于受影视作品的误导,多半以为朱老总就是一位“好好好是是是”的老好人,其实大谬不然!历史上的朱老总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是工农红军游击战理论的开创者,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是红军之父。南昌起义失败后人心思危,各路大佬纷纷离队,危难关头朱老总勇挑重担,朱老总通过赣南三整,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陈毅、王尔卓一起,将这只队伍带上井冈山,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朱老总的军事指挥艺术出神入化,早在滇军时,他于蒙自剿匪战斗中就摸索出了一套游击战经验,在苏联留学时更是形成理论 ,上井冈山后则与毛委员一起完善了这套理论。第四次反围剿就是朱老总指挥艺术的完美体现。抗战中,其实39年以前指挥八路军的也是朱老总,震惊中外的奇袭阳明堡就是朱老总亲自部署的。朱老总在军队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及,他60大寿时,举党欢庆,在党史军史上仅此一例,朱老总,就是本人最崇拜的元帅,毫无疑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