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直击很少人了解的海葬文化,市民海葬政府贴钱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土地资源也日趋紧张,于是墓地价格随之一路走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死后能够进行海葬,好缓解家人的负担。虽然土葬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墓葬仪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不得不抛弃棺材,选的别的殡葬方式。

而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观念的深入,海葬等“绿色殡葬”成为一些地方民众的自觉选择。图中为福建某海域内,工作人员正将骨灰盒小心翼翼的放入海中。

观念转变是一方面,现实困境是另一方面。近年来,墓地价格飞涨,甚至墓价比房价还贵,而墓地也呈现出“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图为伴随着素雅的鲜花,逝者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图中深圳市民在海葬仪式中将亲人的骨灰和鲜花洒入大海之中。相较于动辄上万,甚至数十万的葬礼费用,海葬更加的低成本。

图中是上海某海葬渡轮上,几名亲属在抛洒骨灰前站在隔离线外。为了鼓励人们选择海葬,政府还对选择海葬的对象进行补贴。

图中的男子正乘坐渡轮前去海葬,旁边的座位上放着亲人的骨灰和鲜花。他还有些舍不得和亲人的骨灰告别,但他知道,海葬是大势所趋。

天价墓、豪华墓屡见不鲜,有钱人可以买得起地段好、面积大、装修豪华的墓地,甚至还没死就买好墓地地块。据传风水极好的墓地,售价高达180万元。

图中是海葬渡轮上,人民将亲人的骨灰倒入大海之中。有不少逝者在死前都专门交代亲人,要将自己的骨灰抛洒进大海,好让自己自由的离去。

有人说:海葬能简化每年清明节的祭祀,重要的是将亲人记在心里,无需展示给别人看。现今孩子们都忙,工作压力大,他们没时间到墓地去扫墓,在家里纪念就够了。

政府的海葬补贴从最初的200元逐步提高到2000元,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提高到8000元,并且免除海葬所需的渡轮费。图中是一名女子在将亲人的骨灰抛入海中后显得格外难过,从此她再也无法祭拜亲人,但她知道,这份爱还在,这份思念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