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這是吳承恩對於當時佛教亂象的一種諷刺。

釋迦牟尼時代的佛教,是清貧的佛教。釋迦牟尼建立佛教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消除人的物質慾望,這樣才能去除煩惱,消滅無明,達到覺悟解脫。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所以釋迦牟尼規定,僧人不能積蓄財產,不能拿取金錢。僧人唯一能持有的私人財產,只有幾件衣服和一個缽盂,而且衣服還不能是好衣服,必須是用破衣爛布拼成的百衲衣。僧人吃飯也必須靠乞食,別人給什麼吃什麼,而且過了中午就不能吃飯了。

但人的物慾並不是那麼容易放下的,釋迦牟尼在時,總是不斷同弟子們的物慾作鬥爭。比如印度溼熱,蚊蟲很多,僧侶們不堪其擾,釋迦牟尼說:“你們可以用拂塵。”於是有些僧侶就拿著精美華麗的拂塵嘚瑟,釋迦牟尼不得不定下規定:僧侶用的拂塵必須簡單樸素。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釋迦牟尼在世時尚且如此,他滅度後,風氣更是江河日下。不捉金錢戒也被廢除了,一些僧侶藉著信仰斂財。我想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經歷:去寺院參觀,僧侶會勸人捐錢,說這樣佛菩薩就能保佑你升官發財。這樣的僧人其實是把佛菩薩當成受賄的貪官,侮辱了自己的信仰。當然我相信也有很多法師嚴守戒律,信仰精純,但不能否認還有很多僧人眼中只有金錢。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很多寺廟異常奢侈華麗。比如南北朝時期有本著名的佛教文學《洛陽伽藍記》,記載了洛陽寺院的盛況,那些寺院富麗堂皇,超出人們的想象。很多僧侶用的器具,也成了奢侈品,比如陝西法門寺出土的錫杖、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袈裟等等。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西遊記》中迦葉與阿難向唐僧索賄,這一情節有何深意?

《西遊記》是一本崇佛的書,吳承恩見到佛教界的種種亂象,一定痛心疾首。所以他設計了迦葉、阿難索賄的情節,對那些貪財的僧侶進行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