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拍花的話使用什麼焦段鏡頭合適,採用何種技法好?

紅塵映像


拍花,除了花特別小,要用微距外,我覺得其它一般的花,用什麼焦段都合適。

用長焦,可以隨心所欲地將比較遠的花“拉”過來。比如荷花,池中有水,你不可能走到心儀的花跟前,用長焦就可以“拉”過來了。

用長焦還有一個好處,因為焦距的原因,背景一般都會虛化很好,突出主體。

而用廣焦也不錯,可以儘量的去接近花朵,只要是在近攝點外。

有同學以為廣焦景深大,那是因為你離主體太遠,儘量靠近主體,景深也是很小的。

這是用手機拍的家裡陽臺的花兒。我的意思,手機拍花也相當沒問題,用手機拍花跟用廣焦拍手法跟技術也差不多,靠上去就對了嘛。

拍花跟拍其它的也一樣,構圖很重要。拍花呢,更需要注意納入畫面的花的組合,在數量上、幾何形狀上、顏色對比上、前後關係上等,是不是和諧、融洽。主體不被陪體干擾、搶鏡,主體不被其它因素影響,主體就是主體。

拍花,小景深可能是大家用的最多的了,目的也是為他突出主體,但也可以用前後景、顏色對比、明暗效果等來突出主體。

再說一個拍花的技巧:逆光拍攝!絕大部分的花兒都是半透明,巧妙地利用這一特點,會拍出很有感覺的花來。

最後強調一下測光:花,處在任何可能的位置,花可能是各種顏色,花可能是各種明暗深

淺,所以為了讓“花”曝光準確,建議最好使用“點測光”!


南方之南


廣角和長焦,微距都是可以拍的。如果表現出不一樣的效果,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拍花,難免千篇一律。如何拍出,調整出特點,展現自己心中的色彩和感覺?

飛俠這裡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我先從容易操作的開始。

NO.1 獨自等待,那一朵藍調荷花

這個主要是後期調整白平衡,通過調整色溫來突出畫面的藍色,然後對荷花的部分進行局部的提亮處理。

怎麼樣?是不是很清涼的感覺?

NO.2 展現光怪陸離的葵花

這個主要通過後期PHOTOSHOP中的濾鏡-風格化來調整處理。

夢幻吧?這個作品在一個向日葵主題的攝影比賽中得過一等獎。

NO.3 讓鏡頭中的花朵燃燒起來

首先下載ps“線之繪”插件。解壓縮文件至PS的相關目錄,安裝。

安裝好之後打開PS,在濾鏡目錄下選“線之繪”即可進入調節界面。

裡面的效果很多,可以多多嘗試!怎麼樣?好玩吧!

NO.4 二次曝光拍花

1.利用相機的多重曝光功能,拍攝二張圖片,最好採用不同的曝光補償,這樣二張圖片的層次才能突出。

2. 如果打算讓背景出現晃動虛化的效果,要注意採用小光圈,降低快門速度,然後轉動或者晃動相機。

3. 後期增加飽和度和對比度,讓畫面更有衝擊力。

NO.5 朦朧花世界

拍攝方法:

1.用牙刷蘸上凡士林,塗抹在玻璃表面,刷出自己想要的紋理和曲線

2.用噴壺把水噴在玻璃板上

3.沒有水珠的一面靠向花朵,有水珠的面對拍攝者

4.控制玻璃板和花之間的距離,處理好通過玻璃映出的虛實關係

5.用微距鏡頭的效果會好些,可以用CPL消除反光,最好有助手幫你調整玻璃板。

6.可以適當的突出清晰度和銳化,突出水珠晶瑩剔透的感覺。

NO.6 冰封世界中的花卉

如果真的把花凍在冰塊中,可能難度比較大。那我們就拍攝一些冰面,冰塊的素材,然後後期合成。水珠和冰、花的層次,主要是改變圖層之間的混合關係,形成“冰封花朵”的效果。我一般推薦大家拍攝暗背景的花朵,然後使用“濾色”的圖層混合模式。

攝影不一定要走遍世界啊,在你的家裡,一樣可以拍出不一樣的作品。


網際飛俠


拍花,所有鏡頭都能拍!8的魚眼到800的定焦、我估計都是沒問題的。但要說什麼焦段合適,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啦!

如果要我選、我要麼選廣角 要麼選微距。

至於為什麼? 因為看那些中焦的花看膩了啊,用廣角和微距拍的相對來說少一些啦,看起來會新鮮一些。

如果用中焦拍攝、那不用看都知道是什麼樣了,主體銳利 背景虛化,常見的荷花拍攝就是那樣!唯一有區別的就是光線的變化...

但廣角就會特別一些、看起來更生動 更有活力,不會像中焦那樣 注意力就是花,周圍都沒啥看的。廣角還能有場景的呼應、可以把花設為前中後景、這樣看起來層次感更好!

很多風光大片其實都有好幾個主體、有時候就能看到花在其中的運用,雖然它很小 也許就在前景的一個角落,但它卻是整個畫面的點睛之筆!



然後就是微距頭拍攝了。

微距拍攝其實跟廣角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微距就好像把一朵花變成了一個小世界,裡面花心 花粉 花瓣 花粉 或者上面的小蟲和露水,這些都能在微距頭下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能通過微距觀察到平時看不到的小世界,它們之間互相呼應、也會呈現一個很美妙的平衡感。所謂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我覺得就是這種感覺了。





光影的光陰社


1. 長焦:唯美特寫

對唯美系的童鞋們來說,長焦鏡頭是首選。它具有十分出色的焦外虛化能力,能輕鬆地把背景拍成唯美的散景和光斑

除此之外,長焦鏡頭的拍攝距離更長,可以有效擴展你的拍攝題材。

你可以輕鬆地拍到高高樹梢上懸掛的花朵,也可以把小動物(如小鳥、蝴蝶等)加入畫面中,讓畫面更生動。

長焦鏡頭的視野很窄,這既是劣勢也是優勢。它不適合拍“大場面”,但當場景比較雜亂時,可以利用取景框來簡化構圖,裁掉不需要的景物。

不必擔心視野窄小,導致入鏡景物少,畫面單調。你可以通過長焦的“空間壓縮”效應,把縱深方向的景物都湊在一起,讓畫面更飽滿、充實。

配合長焦鏡頭出色的虛化能力,你可以把距離主體很近的景物都虛化成散景。尋找漂亮的前景,和背景景物一起虛化掉,層次感會很顯著:

2. 廣角:視覺衝擊

廣角鏡頭擁有很寬廣的視野,適合拍攝“大場面”;但需要注意,正是由於入鏡景物太多,在取景構圖方面要格外留心,防止畫面雜亂。

比較常見的套路就是放低機位,近距離小角度仰拍,以天空為背景,這樣一般不會有過多幹擾景物,同時還能保證主體與背景的分離。

以天空作為背景拍攝,需要注意控制曝光。一定要以花朵為基準控制曝光,寧願讓天空過曝些也不要讓花朵本體發黑。

當然,如果天空真的特別亮,過曝的程度比較嚴重,那就需要你擴大花朵本身的畫面比例,拍攝特寫,以減少過曝部分的面積

除了視野寬廣之外,廣角鏡頭的另一特性就是畸變比較明顯,會讓近處物體和畫面邊緣的物體產生明顯的拉伸。

針對這一特點,你可以強化透視,產生一些特殊的畫面效果,增強視覺衝擊力。

比方說,你可以用廣角鏡頭,從根部對花卉進行貼地仰拍。廣角鏡頭的畸變,在客觀上強化了透視效果,讓小花看起來顯得很高大。

3. 中長焦:花卉人像

中長焦鏡頭沒有長焦逆天的虛化能力和空間壓縮感,也沒有廣角的氣勢和強化透視效果,但它的視角更接近人眼,拍攝效果更自然。

這一焦段的鏡頭,很適合拍攝花卉人像 ,既能夠壓縮背景,也能展人與環境的關係。

其中,50mm 和 85mm 定焦是拍人像最常用的,它們往往具有很大的光圈,虛化效果也不錯,畸變也相對較小。

中長焦的畫面接近人眼視角,很“真實自然”,但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畫面往往趨於平淡。

為了打破這種平淡感,你可以嘗試多一些拍攝角度和有創意的構圖,讓畫面變得有趣起來。











光影1209


拍花的話使用什麼焦段鏡頭合適,採用何種技法好?

我平時也愛拍一些花花草草。要說用什麼焦段的鏡頭好,那要看拍攝什麼樣的對象和需要拍攝何種效果所決定。拍攝花卉這類題材幾乎所以的鏡頭,所有的焦段都能拍。

如果拍攝的花朵比較小,周邊環境也比較雜亂。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微距鏡頭進行特寫拍攝。這樣既可以把花朵拍得很大,又可以清晰自然地把花朵的紋理質感體現出來。

這張照片就是我用尼康百微鏡頭拍攝的。這種野花春天的野外很常見,花朵很小,比米粒兒稍大。用微距鏡頭拍攝這類小花相對來講,比較容易一些。

對花進行特寫拍攝,除了可以用微距鏡頭拍攝外,使用長焦鏡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長焦距+大光圈能很好的營造出迷人的淺景深氛圍。
這是一張尼康80-20mm拍攝的野花照片。

我們常用的一些變焦鏡頭,如24-70mm這類鏡頭也比較適合拍一些小場景花卉片。

這張照片就是用騰龍28-75mm鏡頭拍攝的。

另外還有一些如徠卡,蔡司這類德系鏡頭也非常適合拍攝花卉。這類鏡頭一般色彩都比較豔麗,銳度也比較高,對花卉的色彩和質感都有很好的表現。

這張照片就是用蔡司35mm鏡頭拍攝的。可以看到月季花的色彩和質感都非常好。

在風光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前景中遍地的野花。這就是廣角鏡頭拍攝花卉的經典場景。

綜上所述,花卉拍攝中,使用不同的鏡頭,不同的焦段會拍攝出不同的效果。但不管怎樣,器材始終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要善於利用好手中的器材拍出美的花卉作品。

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聊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希望留言或關注。


蘇州三憶影像


拍花的話一般會選擇微距鏡頭,如“百微”,“90微”,“60微”可以拍到單體花卉的細節 ,突出主體。

這張照片是我10年菊花展拍攝的照片,用的是騰龍90微的鏡頭,利用了逆光的手法拍攝的,為的是表現花卉的立體感,花瓣半透明效果也得到了真實呈現。

這張照片是09年菊花展拍攝的,用的也是90微加多了個近攝鏡,在花卉中忙碌的蜜蜂我們也可以將它們加入到構圖裡,這樣不會感激拍攝花卉的照片過於單調,有活力,拍攝昆蟲類因為它們常動來動去,所以我們需要加上閃光,增加快門速度,同時也提高出片的成功率。
這張照片是用了閃光燈,透過對硬光的調整,可以使生硬的光線變得富有表現力,同時還需注意背景的處理。在拍攝花卉時,需適當模糊背景,且背景本身的顏色不應與所拍攝的花卉顏色相近,這樣才可襯托出花朵優雅的特質。


因為我們拍攝用的是微距鏡頭,本身的景深已經極淺,建議光圈可以開大一點,我一般光圈開到8.0或以上,這樣景深大,才能拍到花蕊和花瓣都清晰的畫面。

Hello!我是左手奶瓶右手相機的全職奶爸。歡迎大家搜索“行攝奶爸”,我們討論男人帶娃,講攝影,聊生活。


行攝奶爸


我是一個喜歡用手機拍照的人,下面就聊聊手機拍攝花卉適合什麼焦段的鏡頭。下面兩張照片是我用iphone8拍攝的鬱金香,外接了一個長焦鏡頭。

建議選用60—80mm的鏡頭,這個焦段可以拍出比原廠鏡頭更加虛化的前後景,同時拍出的效果更接近於我們人眼的透視關係,看著更為真實。

當然也可以採用微距鏡頭拍攝,但介於手機的微距鏡頭的工作距離都很短,想要拍完整的花朵一般只有選擇小型花卉了。大一點的花兒恐怕只能採取開放式的構圖了。

(點擊“關注”,進入我頭條號首頁,私信中回覆“鏡頭”,即可查看相關詳情)

可以拍進一些昆蟲,讓作品更有生機。當然也可以起早去拍攝帶著晨露的花卉效果,尤其是太陽初升的時候,可以讓花朵更加晶瑩剔透。如果你懶得起床,也可以人工噴灑一些水珠替代。不過還是天然的效果更動人。

我是路偷攝,攝影讀書會簽約攝影師,蜂鳥網、大美攝影網、攝影之友、京內網特邀手機攝影講師。您每一次的點贊、轉發和評論都是我繼續創作的無限動力 。


手機攝影手冊


花卉攝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的攝影題材。根據我的瞭解,喜歡拍花卉的攝影愛好者,比拍其他任何題材的人都要多。所以真的有必要相互分享拍攝經驗。

首先說,題主提出的拍花用什麼焦段的鏡頭合適?這個很難說。拍不同的花卉、拍不同的效果,可以相應選擇各種焦段的鏡頭。從廣角到超長焦都可以。比如拍荷花大家都用70-200;有的攝友就喜歡用百微拍微距。

其實,拍花主要的還是用光、構圖、處理背景和如何創意。

正常來說,早晨和傍晚是最佳的拍花時間。這個時間的光線柔和、角度低。可以讓花卉更顯得有質感、有立體感。逆光拍攝,半透明的花瓣,非常漂亮。

拍攝花卉的構圖,主要就是根據花卉的呈現狀態來就地選擇。常用斜線構圖、虛實對比構圖、三角形構圖、疏密對比構圖、特寫等等。

拍攝花卉時,選擇和處理好背景,是尤為重要的。常用的就是大光圈虛化背景、其他的方式還有利用大光比,壓暗陰影中的背景;用天空、水面做背景;用人工背景等等。

很多時候,拍攝花卉還要注意讓花卉跟周圍的環境結合。比如春天拍油菜花,可以跟徽式建築搭配、拍牡丹可以跟附近的古建築遙相輝映等。



攝影中級班


拍花我習慣用長焦,什麼微距,近攝我不用的!因為我窮,買不起鏡頭,手中就只有支70-200!(不要被忽悠,漂亮的花都離你很遠,近你的花一般都會被弄殘了,用微距拍殘花?)

其實用什麼焦段拍花,是個人喜好而已,能運用好,什麼鏡頭都能拍攝到美麗的花!我介紹一下我拍花的經驗(大師請不要拍磚,我只是一個攝影愛好者而已)!

光線是拍攝花的必要條件。花朵一般很薄,透光性非常好,合理的作用光線照射到花上,會出現很不錯的通透感,增加花的立體感,特別合理的用逆光拍攝。技巧方面,點測光,加大減少曝光補償等方面,網上非常多教程,不討論了。

要討論的重點是構圖,拍一朵花,誰不會拍?問題是拍了出來就是一朵花,沒任何特色,最多就是拼鏡頭,拼器材!花銳背景奶油化開,還有圈圈迷人,如果你覺得這樣夠了,那麼可以不看我的文章了。

我拍花,喜歡結合場景,言而有物,最少也能知道你在哪裡拍花啊,環境如何,想表現作者的什麼什麼觀。這是與器材無關,與拍攝者的思維有關。拋棄對器材的依賴,拍花前多想想!想什麼?花與環境,花與光線,花與人文,等等,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想表現的東西就不同,照片就有它特有的生命力。

拍一朵大花容易,把花與環境結合,這需要在拍攝前圍著花多走走,廣角表現場景,定焦收納人文,長焦特寫花型,這些在沒拍之前已經非常瞭然。拍攝的時候再合理的作用拍攝技巧,我肯定你也能拍攝出有自己特色的花卉作品。


如果大家對我說的東西有什麼意見,歡迎討論,這樣才能相互進步,謝謝。


攝影佬陳


一款好鏡頭,讓盛放的花朵多彩又難忘

拍攝花朵是攝影愛好者最為常用的攝影題材,花朵固定成本較低,隨處可見,並且異常的美麗,又具有豐富的色彩,實際上拍攝花卉系列不僅需要良好的攝影技巧還需要鏡頭成像來幫忙,那麼攝影愛好者如何選擇拍攝花卉的鏡頭又不失其他題材呢?在拍攝時不同焦距、光圈的鏡頭會呈現什麼樣的效果?


鏡頭的種類並不繁多,按焦距分為微距、魚眼、廣角、標準、長焦幾類,當然幾類焦距之間是有過度的,比如中長焦鏡頭等,不同的焦段也就是攝影視角呈現的效果差異很大,在拍攝花卉題材時比較常用的是視角較窄,能夠突出花卉主體的鏡頭,比如中長焦鏡頭、長焦鏡頭以及微距鏡頭,在拍攝比較廣闊的場面時也會用到廣角鏡頭。

微距拍攝花卉

拍攝體積較小的物體最常用的是微距鏡頭,昆蟲、花卉均屬於此類,微距鏡頭以極窄的視角突出微小物體的細節層次,並且景深較淺,能夠讓人眼完全抓住畫面的清晰部位,比如拍攝到花蕊,蜜蜂採蜜的瞬間等等。

但是拍攝花卉時要注意,由於微距鏡頭的焦平面非常窄,一不留神清晰的部位就會跑焦,所以很多花卉、昆蟲攝影師都需要使用三腳架等器材以可以使用小光圈的鏡頭拍攝,所以微距鏡頭一般光圈都在F2.8以上,而且,大部分的微距場景視角應控制在23°-25°之間,所以100mm焦距是最適合的鏡頭,每一個鏡頭生產廠家都會有一款百微鏡頭。

佳能(Canon)EF100mmf/2.8LISUSM微距鏡頭以老款百微鏡頭改進而來,能夠在正常的曝光場景下提供4級快門的防抖效果,非常適合各類花卉題材的攝影。並且也能夠輕鬆駕馭人像拍攝。


長焦鏡頭拍攝花卉

長焦鏡頭同樣能夠拍攝迷人的花卉,焦段在135mm以上一般會稱為長焦鏡頭,長焦鏡頭的視角很窄,在畫面中能夠融入的景物有限,淺景深,擁有很強的背景虛化能力,很適合突出花卉的主體,並且由於焦距較長,可以從很遠的距離拉近拍攝更清晰銳利的花卉細節,在背景複雜的場景下能夠輕鬆駕馭花卉的拍攝。

價格昂貴的F2.8光圈鏡頭的虛化效果更好,並且大光圈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快門以帶來更穩固的手持,但是作為性價比較高的F4光圈鏡頭,在200mm焦距以上同樣能夠帶來不輸於大三元的拍攝效果。

推薦佳能(Canon)EF70-200mmf/4LISUSM遠攝變焦鏡頭,1片螢石鏡片加上2片超低色散鏡片,同樣能夠帶來大三元的畫質,並且提供大約4檔快門的防抖效果,性價比較高。


標準鏡頭拍攝花卉

由於標準鏡頭的視角與長焦相比更廣一些,所以拍攝花卉題材需要找尋較純淨的角度,但是標準鏡頭的優點是能夠還原成像的真實形狀,並且可以提供較大的光圈,並且標準鏡頭還可以拍攝其他題材,比如人像、風景等等,往往最能考驗攝影愛好者的捕捉畫面能力。

佳能(Canon)EF50mmf/1.4USM標準定焦鏡頭擁有輕巧的機身,F1.4的超大光圈,其中配備了兩片高折射率的鏡片,即使採用最大光圈拍攝,也會有很好的細節呈現,是標準鏡頭裡性價比較高的一款。


廣角鏡頭的花卉拍攝

廣角鏡頭由於具有宏達的視角,甚至比人眼的視角要廣闊,所以會給人以震撼的效果,景深更大,畫面的透視感強烈,雖然廣角鏡頭不是最適合拍攝花卉的鏡頭,但是攝影愛好者只要具有不斷嘗試和創新的思維,就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適馬(SIGMA)12-24mmF4.5-5.6IIDGHSM全畫幅超廣角變焦鏡頭是適馬的第二代鏡頭,合理的光學設計,FLD鏡片與SLD鏡片甚至可以媲美天然螢石的效果,非球面鏡片以及各項黑科技加持,讓這款副廠鏡頭擁有超高的性價比,不僅拍攝花卉,星空,風景都能夠輕鬆駕馭是一款難得的鏡頭。


各類鏡頭拍攝花卉各有特點,在選購鏡頭時要考慮全面,日常拍攝不一定非得買一款花卉專用鏡頭,適當的拍攝人像、風景都能夠適用才是一款家用鏡頭所應具備的素質,但是適應面廣的鏡頭拍攝的效果不會特別極致,但是隻要攝影愛好者擁有構圖思維,空間想象畫面能力,即使最普通的50f1.8鏡頭也能夠拍攝與眾不同的大片,當然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專業的微距鏡頭,讓畫面的細節纖毫畢露,更具有視覺衝擊力。


合理 消費請關注數碼自媒體《盧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