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尿频尿急尿痛?你可能需要这些检查……

尿频尿急尿痛?你可能需要这些检查……

概述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泌尿系统一个或多个组成成分受到感染。泌尿系统由两个肾、两根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肾脏是个豆型器官,位于下背部肋骨下。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过血液中的废物,产生尿液,以排出身体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尿液经由输尿管从肾脏到达膀胱。膀胱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可以在短时间内储存尿液。随着尿液增多,膀胱会被拉伸,直到某一时刻时即向身体发出信号—它需要释放不断增长的压力。此时,膀胱口的肌性瓣膜(括约肌)打开,膀胱收缩,尿液于是得以从尿道(连接膀胱和人体外部的管道)排出至体外。

泌尿系统感染的名称有时根据受感染部位而定。尿道炎症(通常是由于感染,有时也可由刺激引起)被称为尿道炎。膀胱被感染就被称作膀胱炎。如果肾脏感染则被称为肾盂肾炎。医生常常给出泌尿系统感染这一笼统地诊断,但很难只用一个测试就准确地诊断出受感染的部位。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微生物,但是如果排出受阻或者滞留在膀胱内时间过长,则会为细菌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多数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来自于尿道口。它们黏附于尿道壁,生长繁殖,并沿尿道上移至膀胱。尿路感染多数为下尿道感染(尿道或者膀胱)。主要表现为激惹症状,例如在排尿时的烧灼感。下尿路感染大多很容易治愈,但是如果治疗不彻底,感染可能通过输尿管向上传播至肾脏。肾脏感染则可能导致肾脏永久性损伤,尤其是对小孩和老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和合并其他肾病的患者。在有些病例中,尿路感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以至于威胁生命。

尿频尿急尿痛?你可能需要这些检查……

多种细菌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但大部分(80-90%)由大肠杆菌引起。大肠杆菌是胃肠道的常见细菌,可以在大便中检测到。其他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包括: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偶尔泌尿系感染也可由发酵菌引起,如白色念珠菌。尿道炎还经常由一些性传播疾病,如疱疹,衣原体或淋病引发。

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可能罹患泌尿系感染,但由于不同的解剖特点,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女性尿道较短(细菌迁移的距离短),而且女性的肛门和阴道与尿道的距离相对较近。任何减慢排尿速度,造成尿路梗阻,或使细菌进入泌尿道的因素都可能增加病人罹患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这些因素包括:

● 解剖问题(例如尿道或输尿管狭窄)

● 尿潴留(膀胱不能完全排空)

● 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由膀胱反流回输尿管)

● 肾结石

● 膀胱导管留置(尤其是长时间)

● 脊髓损伤

● 糖尿病(糖尿病引起免疫系统变化,造成肾脏损伤,引起糖尿病,促进细菌生长)

● 肾脏疾病

● 肾移植

● 任何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 男性前列腺肥大,影响尿液排出。

体征和症状

尿路感染的症状多样,但大多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 尿频

● 排尿灼热感

● 尿液浑浊恶臭

● 腰痛

泌尿系感染患者可能也会有下腹胀及少量血尿的症状出现。如果感染严重或扩展到肾脏,可能引起侧腹痛、高热、寒战、恶心或者呕吐。感染造成败血症也可导致发热。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精神改变和精神混乱,但另一些病人则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大多数泌尿系感染是急性炎症,不会出现并发症。经过一、两天的治疗,症状即可消失。但泌尿系感染如果扩展到肾脏,则可能导致肾脏永久性损伤,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任何导致泌尿系感染的慢性化或复发的情况和疾病都可能会损伤肾脏,甚至引起肾衰。肾衰和败血症都会引致生命危险,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对于孕妇,泌尿系感染可能导致早产或高血压。对于男性,泌尿系感染则可能引起难以治愈的前列腺感染和炎症。

试验

实验室检查

多数泌尿系感染通过尿常规检验即可发现,尿液培养可以确诊。检测到致病菌后,药敏试验可以列出对所感染微生物敏感的抗生素。

尿液分析:收集清洁的中段尿标本,这样可以减少来自于皮肤细胞和细菌(也包括女性阴道正常菌群)的污染。收集尿液标本前,病人应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周围。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和细菌等项目的检测都可以提示是否罹患泌尿道感染。

尿培养:将尿液标本在营养培养基(琼脂平板)上划线涂布,培养24-48小时,然后计数并鉴别平板上长出的细菌。通常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尿液培养,会出现较多的单一类型细菌菌落。如果出现3种或更多种类的细菌菌落(或者女性患者标本中培养出阴道细菌,例如乳酸杆菌、假白喉菌),则考虑是样本污染,而无需进一步培养鉴定。如果病人的症状仍然持续出现,那么就需要再次送检此样本。大量出现一种类型优势菌生长,应做药敏试验。即在试管或琼脂平板观察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的情况来推测在病人身上哪种抗生素最有效。

如果医生怀疑感染可能扩展到血液,则需要做血培养检测。若怀疑患有性传播疾病例如:衣原体或者淋病,这些疾病能引起一些和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相同的症状,也可用其他实验室检查来鉴别。

对于复发或者慢性泌尿道感染患者,还可以做一些其它实验室检查例如尿葡萄糖检查(检查糖尿病),或尿素氮和肌酐(评估肾功能)。

血培养:取两份血标本检查血液中是否有细菌存在。正常情况下,血液是无菌的。将病人血样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定期检查细菌的生长。大多数感染会在24至48小时内被检出,但如果细菌数偏少或微生物生长缓慢,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血培养应培养观察5天。如果患者由泌尿道感染引发败血症,血液和尿液培养会发现同样的微生物,而药敏实验可以确定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

非实验室检查

影像扫描和特殊的X线可用于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结构问题,或潜在的疾病。对于复发或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需要做更多的检查以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疗措施提供更多的信息。

肾脏和膀胱超声检查:根据亮区或暗区等影像学特点来检查膀胱和肾脏的结构。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VCUG):一种在膀胱充盈及排空条件下,检查尿道和膀胱的X线检查。

核扫描:可被用于检查膀胱和肾脏的功能和形状的核扫描有数种。做核扫描检查时需要向静脉注射放射性染料。当染料到达膀胱和肾脏时,即可以显示出脏器结构是否有异常。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为一根直径类似稻草的可弯曲的管状器械,可经由尿道插入膀胱。膀胱镜检查可以显示尿道和膀胱的内表面,以确诊是否存在阻塞和畸形。如果发现有结石,可以通过膀胱镜插入另一个设备使结石排出或者通过激光将其粉碎。膀胱镜可以用来采集尿液和组织样本。

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可以检查整个泌尿道的情况。由静脉注入不透光的染料,染料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和膀胱,然后通过X线检查来显示是否存在阻塞和结构异常。

预防

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点是保持排尿畅通和避免尿道的细菌污染。包括:

● 大量饮水

● 及时排尿,不要长时间的憋尿

● 排便后从前至后清洁,避免粪便细菌污染尿道

● 有泌尿道感染复发倾向的应避免刺激尿道----避免泡泡浴;使用淋浴,避免坐浴;肥皂应彻底清洗掉

● 性交后排尿,这样可冲掉任何可能接触尿道的细菌

● 避免穿紧身衣;穿棉质内裤,因为棉质内裤较合成纤维质地透气性好

● 饮用酸果蔓汁----许多医生推荐病人引用,因为它有助于阻止细菌粘附在尿道壁上。

泌尿道感染常常需要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选用的药物类型、剂量及治疗时间取决于:

● 感染细菌的类型

● 感染细菌敏感的抗生素种类

● 泌尿道的受累范围

● 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过敏史

● 是否为复发的泌尿道感染

● 是急性或是慢性感染

● 是否已经应用抗生素

● 感染是否播散到血液

对于复杂性泌尿道感染,可能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这就需要找到一种或者一组能对抗所有致病细菌的抗生素。如果感染波及到肾脏,患者需要治疗数月。对于男性患者,感染波及前列腺者,也同样需要数月的治疗。

对于容易复发或易引起肾脏损伤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是持续使用或只在某些有可能引发疾病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患者的泌尿道感染由性传播疾病如衣原体或者淋病引起,需使用可以有效治疗这类疾病的特效药物。对有性生活而且患有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感染,可能由伴侣的无症状感染引发。所以在许多病例中伴侣双方都需要治疗(口服避孕药的患者需向医生讲明,因为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减弱某些抗生素的疗效)。

抗菌治疗多日可能会导致腹泻或者出现霉菌性阴道炎,这是因为药物也可以同时杀死正常存在的细菌致使机体菌群失调。如若发生这种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因为这类患者也需要其它的治疗。由结构异常、结石、梗阻或者其他基础疾病导致的泌尿道感染会经常复发或转为慢性。对于这些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来去除病因方可根除。

你可能还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