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他是中国维和军人,遭以色列轰炸牺牲,印度人冒死抢出他的遗体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军人:执行任务时不可以带武器,岗位却永远在炮弹横飞的战场。除了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外,也必须掌握外语和驾驶技术;他们带着和平的使命出发,牺牲在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他们就是“蓝盔部队”中的军事观察员,杜照宇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出生于山东济南的杜照宇,是一名中校军官,妻子也是军人,还有了一个不满2岁的孩子。业务素质过硬,工作认真负责的杜照宇被派往黎巴嫩,担任联合国中国军事观察员。由于安全局势不断恶化,联合国决定将杜照宇所在的、处于战火中的哨所人数由5人减为4人。面对炮火,观察员们都清楚,谁撤离谁就远离战火,留下来则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最终杜照宇和另外2名男军事观察员主动留下,让两位女观察员撤离。女观察员帕特迪琳撤离前用手中的DV拍摄了一段影像资料,镜头中的杜照宇拿着望远镜在战火中进行观察,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段影像。


2006年7月25日,虽然哨所上标有大大“UN”,而且哨所已经存在多年,但是以色列空军却完全无视,进行蓄意轰炸。哨所内来自中国、加拿大、奥地利、芬兰的四名军事观察员全部牺牲,为了和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印度救援人员赶来时,以军并没有停止轰炸,他们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冒死抢救四名观察员。

杜照宇是个亲切、随和、爱笑的人,平时的聊天中,谈的最多的就是家中的儿子。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觉到,身在异国他乡的杜照宇,十分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杜照宇是鲁江虹在异国他乡见到的第一个中国籍军事观察员,二人一见如故,分别时还约定下次见面,一定给杜照宇带两瓶“老干妈。”现在,辣酱带来了,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联合国的志愿就是我的志愿,服从指挥,听从命令,时刻准备着为世界和平献身。”这是每一位军事观察员的诺言,英雄杜照宇用他年仅30岁的生命践行了他做过的承诺,爱好和平的人们也将永远记住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