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5G應用全場景下的日常生活,看完了你就明白華為為什麼要做電視了

造手機的廠家造手機、造冰箱的廠家造冰箱、造電視的廠家造電視,這種行業的界限將在5G時代徹底的被打破,自從CT(通信業)和IT(信息業)的界限被打破成了新的ICT(信息通信技術)業之後,在5G時代,跨界而來的ICT業將對傳統的製造業發起挑戰或者是融合,將徹底的打亂傳統產業的原有佈局。對於傳統產業而言,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ICT業來了。

傳統的CT業面對的最大的危機就是ARPU(平均用戶收入)下降,隨著網絡帶寬的不斷變大,固網寬帶從當初的modem的56K,到ISDN的128K,再到ADSL的8M,GPON(EPON)的100M,向著10G/40G GPON(EPON)演進,無線技術中從2G時代的GPRS到EDGE再到3G再到LTE再到4G,乃至於到未來的5G,帶寬從當初的幾十Kbps.一直演進到5G的10Gbps,不管是有線也好,無線也好,帶寬都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伴隨著帶寬的不斷增長,每兆數據流量的費用卻在迅速下降;另一方面,寬帶的普及化,新增用戶的速度也在減慢。傳統的通信業的收入增長遇到了瓶頸,甚至大部分ICT業的收入增加的同時,利潤在迅速的降低,難以為續。

5G應用全場景下的日常生活,看完了你就明白華為為什麼要做電視了

帶寬的增長帶來的利潤基本都被互聯網企業吞噬,全世界的ICT運營商都已經在通往底層通道的路上,持續前行。

為了打破這種僵局,在全世界的CT業的期盼中,重新定義了無線寬帶,從而在5G中革命性的提出了三大場景,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URLLC(高可靠低時延)、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信)。

5G應用全場景下的日常生活,看完了你就明白華為為什麼要做電視了

做為5G應用最核心的,其實並不是傳統的個人用戶級應用,而更多的是三大場景的各種混合應用而組成的通信技術史上最強大的物聯網。5G對於物聯網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可以考慮把家居、電器、汽車等各種個人涉及到的傳統產品都整合在物聯網中,並且可以智能的將遊戲、視頻、辦公、通信等統統整個在一起。這樣一來,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智能控制中心。同樣的,也必須有一個靈活方便的控制終端,而做為傳統個人通信使用的,也被人們所接受的控制終端無疑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手機了。

而華為,做為傳統的ICT製造業強者,並且有著龐大的終端市場,無疑在搶佔這個物聯網的風口上領先一步。而華為跨足傳統的電視產業,也是在整個物聯網的生態圈裡邁進了一步。在未來,華為還會自己造或者聯盟,進入汽車行業、其他電子電器行業、智能家居行業,這些都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做為傳統的BAT三強,本身就有龐大的投資圈,在不遠的未來,BAT都開始自己造手機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手機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的混亂和激烈。

現在比較憂慮的就是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中的移動、聯通、電信,國家是否可以適當的放開管控,否則的話,5G時代通信運營商極有可能徹底淪為底層通道,甚至連向個人用戶收取話費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物聯網生態圈建立後的幾個集團完全可能自己推出一個類似於“管家計劃"的服務,統一收取用戶的綜合使用費再來向三大運營商結算,攜帶龐大用戶而來的物聯網集成商壓迫通信運營商的日子或許會在5G成型之後迅速來到。而傳統的通信運營商面對這種狀況基本沒有還手之力,不掌握用戶和應用的傳統通信運營商的話語權將不再存在。

擺在華為和BAT面前的5G時代可見是光明的,未來三大運營商將會何去何處,不得而知。

5G應用全場景下的日常生活,看完了你就明白華為為什麼要做電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