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央企开始进场,共享出行市场还能怎么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共享经济都是出行市场的主题。国内外各大车企以及众多金融资本陆续涌入这一市场。而最近,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三大汽车央企联手成立T3出行公司进入,也意味着国内共享出行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变革。

央企开始进场,共享出行市场还能怎么玩?

网约车兴盛之时,各大整车企业及新兴出行服务企业就将目光对准了共享出行市场。众多国内外整车企业早早布局分时租赁、网约车等共享出行业务。

戴姆勒公司2008年推出了分时租赁品牌Car2Go,目前在北美、西欧和中国26个城市运营着约1.4万辆汽车。宝马成立汽车共享服务公司DriveNow,在欧洲9个主要城市运营着6000多辆汽车。大众汽车2016年发布了移动出行子品牌MOIA,近期正式推出旗下共享出行服务“摩捷出行”。

国内的整车生产企业也相继大规模进入共享汽车领域。在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此次合作之前,其各自都拥有相应的共享出行业务。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专业出行服务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据了解,截至2018年中,全国注册的分时租赁运营商已超400家,全国运营车辆规模已超10万辆,共享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加剧。道路拥堵、停车位紧张、汽车使用率低等都在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而介于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之间的共享汽车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困境。来自国内外的调查显示,共享汽车市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将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于是,众多资本竞相进入共享汽车的市场。

但有一点很重要,共享出行并不是谁都玩得起的。重资产的模式让前期的平台运营商压力重重,但如果能够与传统汽车厂商进行合作,无疑会大大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作为国内首家综合智能出行平台。“来回出行”一直在探索以行业间的融合合作来推进配套设施发展。与汽车制造厂商合作,车辆均由平台提供。全部让利给司机与乘客,打通汽车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拓展其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价值。在车辆设计阶段就与产业上下游合作,重新定义、打造专属于共享的汽车产品。

央企开始进场,共享出行市场还能怎么玩?

作为共享出行的运营商,共享出行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在巨大的成本和竞争压力下,各整车企业以及整车企业和共享出行平台之间的不断合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共享出行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是一次转型发展的机遇。加强合作有助于车企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