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土卫六和土卫二哪个存在生物?

orsunny


土卫六有点像早期的地球,土卫二呢,有点像正在形成生命的星球。宇宙中其他的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在我们太阳系内就已经找到了肯定的答案,土星的卫星土卫二是一颗被冰覆盖的卫星。

NASA发射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在飞临土星时,将土卫二作为一大优先探测对象,并进行了多次近距离飞掠,最近距离仅有50公里。在任务过程卡西尼号确认了土卫二南极发生含有水蒸气与复杂碳氢化合物的喷射现象,富含水分的羽状物的发现证明了土卫二上液态水的存在。

有液态水的地方,理论上可以出现生命,但要直接发现证据才行。因此猜想是可能有生命,只不过我们要上探测器,找到生命,这样才能说这里有生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土卫六和土卫二相比,土卫二更有可能存在生命,而土卫六未来可能会演化出生命。


深空电报


科学界认为土卫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

土卫二或者土卫六上都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一个微生物也没有发现。不止在太阳系,在整个宇宙目前都还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迹象。

根据卡西尼号探测器多次掠过土卫二的探测,土卫二实际上只是一个冰球,小小寰球直径只有约500公里,在约40公里的冰层下面有10余公里深的液态海洋,如果把这个绕一圈才不到两千公里的冰球所有水储量做成一个水球,直径竟可以达到214千米,水资源总量在太阳系位列第10,仅次于地球和木卫四。

这个冰球上还有不少裂缝,时不时喷发出激烈的喷泉,这些喷泉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喷射到200公里高空,内含大量水汽和冰晶混合物,被卡西尼所捕捉,可惜并没有发现生命的信息。

而土卫六则是人类更感兴趣的一颗星球,它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

土卫六又叫泰坦星,直径平均为5150千米,比水星4878千米还要大。这颗卫星是由荷兰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965年发现,因此在上世纪末发射的土星探测器叫“卡西尼~惠更斯号”,就是为了纪念卡西尼和惠更斯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

这个探测器由NASA和欧洲航天局、意大利航天局合作项目,惠更斯号探测器是搭载在卡西尼探测器上的一个小一些的探测器,是专门为土卫六准备的。这颗重量才349公斤的探测器花费了35亿美元的造价,可见科学界对土卫六的重视。


惠更斯探测器于2004年12月4日与母船分离,飞往土卫六,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并于2005年1月15日发回了首批数据。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之外大行星的卫星上派出探测器实施软着陆。

惠更斯在土卫六的着陆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对土卫六的大气进行了探测。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资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传回地球。这是因为太空通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通信过程的引力红移、多普勒效应等等,而且惠更斯通讯需要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中转,而卡西尼在轨道运行中,天线角度对准惠更斯的时间很有限。这些原因有的在发射前就考量到了,有的考量的并不精细。


“惠更斯号”在距土卫六表面1200公里处开始减速,到距土卫六表面170公里时,把速度从2.2万公里/小时降到1400公里/小时,进入土卫六云层时速度已经降到300公里/小时,当到达距土卫六地表160公里高度时,各项仪器开始工作,距地表120公里时,打开最后降落伞,最终以每小时6.4公里速度降落到土卫六表面,整个登录时间花费2小时15分钟。

惠更斯号携带的仪器有大气结构探测仪、多普勒风实验装置、降落成像仪/光谱辐射仪、气相层析质谱仪、悬浮物质收集器和热解器、表象科学包等六大部分,这些仪器在下降过程中收集分析了土卫六的大气成分、拍摄了气态甲烷照片和降落全息摄影、地表光谱分析、风场强度、温度、气压、电场、磁场等资料.


尽管资料丢失了将近50%,但还是通过卡西尼转发给地球350张照片和大量资料,加上卡西尼45次近距离掠过土卫六获得大大量资料,足够科学家们喝一壶的,奋战了若干年也还没有全部分析研究清楚。不过凭着这些资料,已经对土卫六有足够的了解了。

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是太阳系四个拥有浓密大气的星球之一,表面大气压是地球的1.5倍,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唯一的富氮星球。大气含氮量占98.44%,还有一些碳氢化学物(甲烷、乙烷、氰化氢和氦等),这些类似于地球早期的条件,是生命孕育的良好条件。

而且土卫六是太阳系唯一表面有液态物质的星球,虽然这些液态湖或海不是液态水(在-170度的表面温度下不可能存在液态水),据分析很可能是液态烃。烃是有机化合物,是生命形成的基础。所以科学家们预测土卫六很可能存在着奇特的甲烷生命,这种生命能够在-180度下生存。

一般认为土卫六有很大的水资源储存,主要在厚厚的冰盖下面,水储量在太阳系名列第二,是地球储量的30倍之多,而且卡西尼还发现了土卫六上疑似绵延6000公里的冰山带,进一步印证了存在地下海洋的说法。

惠更斯探测器在降落过程中,监测到了云层中闪电雷暴现象,说明土卫六常有下雨现象,降落地点是一个卵石戈壁滩,也印证了历史上有过长久洪水冲刷。但雨水成分很可能不是水,而是甲烷。土卫六应该是一个甲烷洪流冲刷,烃湖遍地,冰山带纵横的地方。

现在到过土卫六上空的探测器有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2号、卡西尼号、惠更斯号,这在人类外太空探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足见人类对这个星球的重视。尽管目前还没有土卫六生命存在的确切证据,但研究和探测还在继续,科学界还是寄予很大希望。

土卫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但有一点似乎可以断定,网友们认为的智慧类外星人之类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应该极小,即使有生命存在,也是较为低级的生命。

您说呢?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


对于这两个星体来说,哪个都有可能存在生物,土卫六上有很多的甲烷,不过也许有的生物能够生活在液态甲烷里,而土卫二上面有冰水,冰水也可以形成生命,所以对于这两个星体来说,哪个都有可能存在生物,至于究竟有没有,我想以后科学家会发射探测器去看一看的。


文史大世界


宇宙茫茫,无穷之大,存在很多我们未知的事物,就连我们身处的地球还有许多的秘密我们还无法弄明白,我们对这两个卫星只能臆想跟猜测,只能通过有限的天文物理认知来判断。首先土卫六大气层最初是由西班牙天文学家何塞·科马斯·索拉于1903年从土卫六的周边昏暗现象推测其存在。1944年杰拉德·柯伊伯以光谱观测证实了土卫六拥有大气层,并推测大气层内的甲烷气体分压为100毫巴(10千帕)。1970年代的后续观测确认柯伊伯的甲烷分压观测结果是明显低估,土卫六大气层内的甲烷含量是柯伊伯观测量的10倍,并且表面大气压至少是先前预测的2倍。土卫六表面的气压高就意味甲烷只能聚集在土卫六大气层中的小区域。1981年旅行者1号对土卫六大气层进行首次详细观测,发现土卫六表面大气压是高于地球的1.5巴。土卫二(Enceladus)是土星的第六大卫星, 于1789年被威廉·赫歇尔所发现。 在旅行者号于1980年代探测土星之前,人们只知道土卫二是一个被冰覆盖的卫星。旅行者号显示土卫二直径约为500公里(相当于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直径的十分之一),而且其表面几乎能反射百分之百的阳光。旅行者1号发现土卫二的轨道位于土星E环最稠密的部分,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而旅行者2号则发现:尽管该卫星体积不大,但是在其表面既存在古老的撞击坑构造,又存在较为年轻的、地质活动所造成的扭曲地形构造——其中一些地区的地质年代甚至只有1亿年。我觉得土卫六更有可能存在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