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

龚一鸣


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

仔猪哺乳期间有母乳的保护,正常情况不会出现死亡,但是有几种疾病是在母源抗体的保护下依然会引起仔猪发病而死亡的。


一、伪狂犬

哺乳仔猪感染伪狂犬的死亡率可达100%,有时即使母猪打了疫苗有母源抗体,仔猪依然会发病,为了防止哺乳仔猪发病,可通过提高母猪免疫次数,一年普免3-4次,仔猪出生后滴鼻+肌注给仔猪免疫伪狂犬疫苗。


二、蓝耳病

蓝耳病这几年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和产死胎,保育仔猪大面积呼吸道疾病,哺乳仔猪的急性死亡。

虽然有多种蓝耳疫苗,但是蓝耳疫苗依然有比较大的争议,若是猪场存在蓝耳病疫情,想快速控制疫情就需要免疫蓝耳疫苗,而且以经典株疫苗相对安全。

三、腹泻

哺乳仔猪常见腹泻有病毒性腹泻和仔猪黄白痢,其中病毒性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要明显高于仔猪黄白痢,二者区别的重点在于病毒性腹泻会导致病猪的呕吐,而仔猪黄白痢通常只有腹泻症状。

防控病毒性腹泻,目前只能通过疫苗,在母猪产前45天和产前15天后海穴免疫两次腹泻疫苗。同时降低猪舍内的湿度,提高猪舍内的温度。

防控细菌性腹泻可通过母猪产前产后饲料中加入抗生素,仔猪出生后灌服微生态制剂和中药提取物,或者仔猪出生后肌注长效抗生素进行预防。

关于腹泻类防控的具体方案可以参考往期回答。



果然悠


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

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于猪场而言是笔不小的损失,那我们先来看看造成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1)仔猪天生缺陷导致仔猪的免疫力低,易形成僵猪或者死亡;

(2)猪舍内管理不当导致仔猪受伤死亡;

(3)猪舍管理不当导致仔猪被母猪压死或者是奶水摄入不足导致仔猪饿死;

(4)由于仔猪受到病毒感染或者是拉稀等造成仔猪死亡。

那究竟该如何来降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呢?

1、分娩前:对于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母猪上产床之前需全身消毒处理,在分娩时对初生仔猪应以干净的抹布清除初生仔猪口鼻等处覆盖的粘液,并擦干全身,做好初生仔猪的保暖工作,同时保证小猪能及时摄取到初乳。

2、每天定时巡查产房,最好是固定乳头饲养,可将弱小的仔猪放置在出奶量最好的乳头之上,较大的仔猪放在后方,同时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干净的饮水,还需为母猪提供安静、无外界刺激的的生活环境,防止母猪因烦躁等咬伤仔猪。

3、由于初生仔猪的脂肪很薄,体温散热快,而且仔猪的体温控制不成熟,所以一定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产房最好是保持在25-28℃,保温区保证在32-33℃。

4、仔猪初生时做好剪牙和剪尾,防止母猪牙齿过长导致母猪乳头受伤引起不适,造成仔猪死亡。5、在做好免疫的免疫预防,及时消毒处理,减少仔猪的发病率。同时还需预防仔猪黄白痢的产生等。

图片/来源网络


微养殖


刚刚说到了养猪业,由于猪瘟的形象现在很多的公司已经是出于全封闭状态,如果控制不住过罢年就等着吃天价猪肉,话说养猪如何提高仔猪的断奶前死亡率呢?也就是相当于如何提高psy指数,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将psy做到28头呢?

仔猪主要死亡原因

断奶前小猪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压死,然后弱仔,腹泻,冻死等。

看看下面的这些数据你们能不能达到,下面的数据其实真的不算好。


预防仔猪死亡措施

①加强巡视:在很多的养殖场里面晚上产房基本上都是有值夜班的,然后每人负责一个单元。

②加强管理:仔猪出生以后45分钟以内吃上初乳,及时对仔猪进行保温,分娩舍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保温箱30度左右,出生后去除黏液静心照顾补铁之后放入保温箱中。

③做好环境管理:每次妊娠母猪在上床之前就要把产房进行冲栏消毒处理,防治疾病的垂直传播,另外就是粪便清除干净,灭蚊蝇。


④预防疾病:疾病的预防也很重要,尤其是母猪,在分娩后几天因为黄白痢死亡的仔猪也很多。该有就弱仔可以寄养,奶水不够也可以寄养等。

⑤妊娠母猪的管理:妊娠母猪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就和配种舍有些明确的关系了,吃好喝好,不鞭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