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2003年香港房价暴跌七成,而对经济影响不是很大?

風133876915


好了伤疤忘了疼,人心不足蛇吞象。

内地的房产模式几乎是学习香港的房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房价高了骂,房价低了骂得更凶,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1997年,香港房产疯狂到什么程度?就是老百姓一边骂房价高,恨不得房地产都死绝了。一边随时准备好,一旦新楼盘开盘,赶紧冲进去先下手为强。有的人今天买到,明天卖出,净赚几十万。

疯狂吧?

2003年终于玩不动了,房价崩了,最高跌到97年时的7成。

暴跌有什么后果?很多人还是不懂。

给大家算一笔账。

假如你买房子的时候,房子值1000万,你首付200万,贷款800万。你用1000万的房子给银行做抵押,不然银行凭啥给你贷款800万呢,这个好理解。

房子如果暴跌,所谓暴跌,就不是跌一点点了,假设跌一半。

你原来价值1000万的房子只值500万了,而你原来贷款800万,假设已经还贷了100万,那就还剩700万贷款。

银行一看,500万的抵押,贷走我700万,风险太大了,银行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给你两条路,要么你再补400万的抵押,900万抵押才能平衡我700万的贷款。

要么你就一次性还掉300万。

很多人的首付都是透支了全家人的财富,每个月还要还房贷,这怎么搞的定。如果不还,银行就把房子收走,首付和还了的贷款全打了水漂,还给自己留下了黑记录。

当时,很多人跳楼,这不是危言耸听。

房价跌了,手里即使只有个厕所的都在骂,感觉自己买亏了。只不过,他没想到,如今他儿子长大了,又买不起房,他有巴不得房价跌。

可是,已经由不得你了。


傅一声


当时香港很多中产阶级跳楼自杀,很多公司因为经济不景气倒闭裁员,因此说2003年香港房价较1997年的最高点跌去7成时对经济影响不大是不准确的,那次下跌其实对香港经济影响非常大,其后续演变出的各种事件,对今天的香港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1997年香港房价最高的时候,香港市民也是住房痛苦指数特别高,平均房价甚至是纽约的平均房价的2倍,香港市民嘴上天天骂房价太高,调控不力,而一有新盘开盘,立刻万人空巷摇号抢房,很多人甚至给售楼小姐一二十万港币的“茶水费”,给售楼小姐买奢侈品项链等,只为了能拿到一个内部号,因为当时房价天天在涨,买到就是赚到,有人买完房第二天卖出就赚了几十万。当时整个楼市非常疯狂。

2003年,由于叠加SARS影响,香港楼市终于彻底崩盘,房价较1997年累计跌去了70%多,由于房贷抵压物已经不足,很多人被银行要求一次归还几百万的贷款以弥补房子不断下降的市值,而大部分白领原本为了付首付已经掏空了几代人的积蓄,而且一个月就要还几万港币的房贷,现金流本就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于是很多人不堪压力跳楼。

1997年之后,港府为了调控高企的房价,每年都修了不少于85000套的公屋给中低收入人群,而这一举措被认为打压了房价。很多账面已经破产的香港人要求停止修建公屋。当年房价高企的时候,很多人喊着受不了,结果房价真的降了,这些人又受不了了,骂得更厉害了,即便是只有一套小房子的人也在骂,即便他心里清楚房价下跌给他的后代以及经济会带来好处,但是人总是短视的,只考虑自己眼前的利益是否受损,看不到那么长远。迫于无奈,港府最终被迫暂缓了公屋的修建,同时严格控制土地出让,于是香港房价开始稳步回升。

如今,由于过去十几年大陆富豪强大的购买力,以及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QE的大水漫灌,香港的住房均价已经大大超越了1997年的历史最高点,很多香港人又开始对房价不满,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年吵着要停止修公屋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女长大了要买房,发现又买不起了,是不是挺可悲又可笑的。而现在正好又是碰到了美联储缩表,美元回流美国,货币的潮水退去,20年一轮回,这次香港房价还能挺住吗?


咸鱼学院


2000年八萬五「不存在」

科網熱令市況迴光反照,可惜轉眼即逝,香港陷入另一輪衰退,樓價持續陰乾。另一邊廂,董建華在訪問中「宣佈」八萬五「不存在」。

2001年911恐怖襲擊

美國911恐怖襲擊,環球經濟蒙上陰影,本港失業、通縮嚴重。九龍站上蓋擎天半島開售,首批呎價低於4000元,該盤雖非龍頭物業,但後來卻食盡西九起動的甜頭。

這一年,是「送錢買樓」的巔峯期,新盤為搶客,出盡二按、現金回贈的法寶,如將軍澳中心及港景峯等,間接製造破產潮。

2002年負資產上街潮

推行「孫九招」,包括取消賣地、暫停勾地、叫停居屋及中止出售公屋等,幾乎完全停止土地供應。負資產轉按計劃亦無助一群苦業主,結果引發負資產上街潮。土瓜灣大型屋苑傲雲峰開售,首批呎價3200元;而定位特別的馬灣珀麗灣,呎價亦只開出2300元,最平單位低於100萬元,發展商新地揚言是「蝕本賣樓」。

2003年沙士肆虐終極一跌

沙士肆虐加上政府施政失誤,民怨爆發,觸發50萬人上街;樓價呈終極一跌,在極低迷的基數下再跌逾一成,沒有人搶樓,反而掀起搶醋潮。

新盤花招盡出,減價及送裝修不在話下,夠膽跟,發過豬頭,如明星盤貝沙灣在沙士前後開盤,部份分層呎價低於五千元,該盤發展經年,隨市況越賣越貴。

將軍澳新盤眾多,零首期、二按的買家亦特別多,當發展商以震撼呎價1998元推售將軍澳廣場時,令全區新盤業主有一半成為負資產,通街銀主盤。

沙士在4月的一場雷雨後逐漸平伏,並開放內地人買樓作投資移民,樓市終於露出曙光。

沙士重災區淘大花園呎價低殘至千餘元,核心災區E座有371方呎單位以55元萬沽出,呎價1482元,由於跌得太甘,災後反彈力驚人。

原屬混合式發展的深灣軒改為新地全資開發,首批呎價3700元,而元朗YOHOTown首批呎價亦只開1600元。一手割價,二手無運行,故太古城錄呎價僅為2500元、康怡花園亦以每呎2100元成交。


讓瘋子把我帶走


香港房价的下跌主要是源于政权的更换。1997年7月回归后,原英国政府的地契到期,要转为特区政府。很多人受了当时不良情绪的影响,大量抛售房产离开香港,加上索罗斯等人借东南亚金融危机兴风作浪。导致香港金融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洗礼。风雨过后,香港重新构建了在中国主权下的社会经济管理架构,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人口的增长,最终让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恢复健康发展。当初那些离开香港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你了解一下吧!


民间评论


题主的问题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自 1997 -2003这六年间,香港楼市连续下跌。相比于1997年的最高点,房价下跌了近七成。而不是2003年一年暴跌七成。


造成房价大跌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外资随意进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大量外资撤出香港,导致房地产市场暴跌。二是本地居民高杠杆炒房,那时候香港人普遍认为房子只涨不跌,高杠杆炒房的比例很高。


房价下跌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小,香港进入了几年的通货紧缩,由于经济衰退导致的硬着陆,带来企业裁员,失业率激增,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等危害。题主说的危害不大,是在中央政府的力挺下。如果没有中央政府,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就已经血流成河了!


正德年间


后来幸得中央政府开放国内自由行,由国内強大的消费撑起香港消费市场,香港才逃来一劫。可惜后来新生一代不单不知感恩,在反对派和国外势力鼓动下,挑起中港矛盾,赶走陆客。而香港既有的金融、物流、外贸、旅游等传统产业毫无变革更新,只吃老本,许多产业已被其他国内一线城市后来居上,目前只剩下风雨飘摇的金融业独撑,还有疯炒房价车位工厦等塘水滚塘魚式的虚拟繁荣泡沫


长门浪子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前不久热播的电影“红海行动”,其中有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是中国海军,现在带您回家”。无论我们身处何地,祖国都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同样的道理,不是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没有影响,而是有祖国大陆为他撑腰打气,负重前行。

2013年香港房价暴跌七成,而对经济的影响不大,下面我就为大家还原一下,当时的具体场景:



第一,香港房价暴跌的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一时的结果

香港房价暴跌七成,不是2003年这一年跌的,而是从1997年到2003年这七年以来,不断下跌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暴跌七成的背景,事实上是这样的。



第二,香港作为经济自由度很高的地区,本该受到极大影响

九七金融危机,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让东南亚的国家的经济体系,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至今20年过去了,有些国家,像泰国、马来西亚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香港作为国际自由贸易港,现代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原本会在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然而事实上并没有的,香港是唯一没有受到重创的地区。



第三,香港的经济不受影响,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

记得,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研究了一系列措施,这个措施应该来讲是一系列的,各种结果都做了充分估计。当时最震撼人心的总基调是,香港需要多少血,中央政府就给他输多少血。

非常明确地告诉索罗斯的这帮人,你要搞乱香港,就是跟整个中国政府对抗。中国政府强大的金融系统、稳定的金融系统是不容挑衅,也是挑衅不得的。最后的实践证明,搞乱香港的图谋是不会成功的。中国的金融系统,稳如泰山。

打这么多字好辛苦,点个赞鼓励一下吧。

小编最近连续编发了好几篇关于房地产形势的分析文章。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多一份信息,多一分机会。


尚舍书院李延唐


房价涨或者跌,本身就不会对经济有影响。

影响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比如说xx每年增长多少,多好看,实际上你每年多赚这么些钱了吗?

房子翻番,100万成了200万,200万成了400万,除非刚入手的那些人,否则对你一套住房而言,有多大的影响呢。

一样,房价真从400到200,从200到100,你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只不过有可能会让一些人资不抵债而已。

严重的时候,银行会要求你增加抵押物,如果不加,则会被强制拍卖房产,等等。

对于一些人来说,会有影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因为就现在而言,你房子也卖不出去,卖不出 去的东西有价无市而已,有多大的影响呢。


雅思教学郭老师


因为房价大幅度下跌,就会出现很多买家,买房子的人多了,经济反而被救起来了,再说香港工厂特别少,主要以金融和贸易为主,房价下跌,写字楼,厂房,仓库租金都会下跌,反而对香港贸易公司是好事情。所以房价大幅度下跌,不一定影响实体企业生产,影响经济大幅度下滑的。


就叫我盖伦吧


历史以来,说房产崩盘会导致经济崩溃,超级通胀的,这种崩溃论本身就是危言耸听,持有多套房的宣传的理由,加上一些跟风。日本九十年代不就主动刺破泡沫了?人家经济虽然硬着陆,但是更加健康持久,凡是经济大危机都有房地产的影子,房地产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绝对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