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銀行股的業績主要由淨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業務及管理費、資產減值費用以及所得稅六大驅動因素。

  • 淨利息收入主要取決於生息資產規模和淨息差的走勢;
  • 非利息收入主要分為預測性較強的手續費淨收入和更多地依賴銀行內部盈餘管理以及金融市場交易情景的投資淨收益、匯兌淨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
  • 營業稅及附加主要與營業收入相關,直接基於前兩者的準確預測;
  • 業務及管理費用則表明了各家銀行的發展思路和當前狀況,其核心構成為員工費用和業務費用;
  • 資產減值費用的可調節性最強,是上市銀行實施業績管理的關鍵,相對於季度提取的波動性,作為全年信用成本的載體,其合理中樞將由管理層與監管層共同影響;
  • 所得稅費用的比例基本穩定,主要取決於公司非應稅類固定收益類投資的比例, 隨著部分銀行貨幣基金投資的增長, 實際稅率在各行間也出現了分化。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生息資產規模的判定在六大驅動因素中最為基礎,同時預測的相對準確性也 較高。維持全年信貸投放 14-15 萬億之間,生息資產同比增速與 M2 增速保持基本一致的判斷。 預計全行業的生息資產增速將維持在個位數水平,考慮到 2017 年 Q2 壓降力度最大, 預計同比讀數在下半年止跌。 但不同發展路徑的銀行、不同的生息資產類別間將出現明顯的分化

在銀行經營層面上,貸款端來看定價水平主要取決於有效需求和資金成本的變化。 需求方面, 年內經濟波動趨穩,部分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改善,有效信貸需求有所提升。 而非信貸類渠道的清理又使得貸款類資產的定價水平獲得穩定支撐。 貫穿 2017 年的全行業壓降同業、債券,增配信貸類資產的趨勢也對息差有拉動作用, 但 2018 年結構性改善的空間相對有限。 首先目前同業資產總資產比已經降至不足 6%, 為歷年歷史新低, 2018Q1 佔比甚至小幅提升。 而從上市銀行樣本來看, 非標 2017 年的增速也降至 YoY -20%的水平, 隨著 14-15 年高收益率業務的到期, 這部分資產重定價的影響對息差很難形成正向貢獻。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貸款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現金和準備金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存放同業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存存款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手續費淨收入屬於非利息收入中發展最為穩定的一部分,主要可以分為與支付結算情況、居民消費狀況以及用卡習慣相關的銀行卡、支付結算和代理業務類手續費收入; 與資產管理發展相關的託管受託類手續費收入; 與信貸額度鬆緊以及創新性間接融資工具相關的諮詢與顧問費收入和額度管理費類收入;與創新型融資市場發展相關的大投行類手續費收入。

2017年刷卡費率調降引致卡收入增速下行,基數效應基本消除。 預計隨著各行對卡業務的持續資源投入, 商業銀行髮卡量的提升以及卡分期、消費貸等高收益業務的推廣,零售定價水平和相關中間業務收入都將受益於此。 綜合考慮各項因素,手續費收入速有望提升至 10-20%左右,成為銀行業分享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的重要源泉。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預計今年理財產品進入調整規範階段,規模中低速增長,理財業務的手續費收入將同步反映。 此外年內受保險年金、萬能產品的監管影響,增長不及預期,也部分削弱了代理業務收入的增長。 進而全年理財和代理服務手續費或同比下行 10-20 個百分點。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7年末中國理財產品的投資資金結構

基本可以得出上市銀行手續費淨收入 2018 年基本可以達到 5-10%的增長,如果銀行的投行化轉型推進的程度超過預期或者居民消費增長明顯上升,手續費淨收入都會存在超預期增長的可能性。

投資淨收益主要取決於商業銀行金融市場的交易能力,核心決定因素是可供交易的資金數量、金融市場價格和管理層對投資盈餘的分配態度。關於可供交易的資金數量,考慮到包括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以及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傾向於其增速將繼續高於生息資產的增長。 年內資金面未來或繼續維持穩定,大幅向下從而產生明顯投資收益和正向公允價值變動的概率不大。

2018Q1 上市銀行(16 家)整體管理費用收入增長約為 5.3%,全行業成本收入比為 23.6%, 略高於 2017Q1 同期。預計全年業務及管理費用的增長 0%-5%之間。 短期來看, 全行業隨著收入端增速放緩,成本收入比將在低位波動, 繼續下行的空間有限

上市銀行的信用成本自 2015 年持續處於 1%以上的高位, 疊加今年的不良生成繼續回落, 核銷處置的壓力下行帶來減值費用計提的邊際改善。其中那些貸款分類準確、處置不良貸款積極以及資本充足率高的各家銀行存在較大的安全墊。

回到個體, 未來各行信用成本的邊際壓力主要取決於自身資產質量改善是否持續。 從目前的不良率數據上看,農行、招行、 南京、 寧波改善較為明顯/絕對值較低, 城商行亦呈現趨同的下降趨勢, 而部分股份行標的不良率有所攀升,預計後續信用成本仍取決於不良新生成情況。

銀行的實際所得稅費率主要取決於免稅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一般商業銀行對於非稅收入資產的投資佔比都會保持相對的穩定,隨之實際稅率的比例也會長期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之內。年內部分銀行加配了國債、公募基金等免稅品種,使得這部分銀行的實際稅率有下行趨勢。

逐一從六大核心驅動因素對銀行股 2018 年的業績實現進行了梳理更新。 下半年的規模增速可能維持穩定,息差將逐步走闊, 其中資產端的收益率預計將在定價上行和高收益資產佔比提升的雙重影響下走高。另一方面趨嚴的金融監管使得負債成本的變化值得重點關注。成本收入比的水平未來一段時間或將趨於平穩,而信用成本的節約還需取決於監管達標情況以及資產質量後續的改善趨勢。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應付債券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總權益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營業支出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營業利潤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各營業收入佔比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2018 年上市銀行各營業收入佔比情況預測(單位:百萬)

2018年銀行經濟運行 趨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