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位于宁夏的西夏皇陵,到底毁于谁之手?

彩虹弯弯又弯弯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被称作是“东方金字塔”,说两句题外话,很有幸,我在银川读书的时候去过,在西夏王陵旁边,还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空军基地。

古老帝王陵墓的封土堆,战机不断起降的轰鸣声,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说实话,真的给人一种时过境迁,却又有那么点凄凉的感觉,不禁使人感慨。


回到问题中来,在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中,证实了西夏王陵曾经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帝陵被毁,金银宝物被洗劫一空,同时,地面建筑也被统统破坏,残破不堪。

有观点猜测,这是蒙古军队所为,因为这种大规模的毁陵行为,必定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且由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于征服西夏的途中,因此,蒙古人十分的痛恨党项人,那么在灭亡西夏,屠杀兴庆府之后,必定不会放过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必定会继续前来发泄仇恨,大肆毁坏。


但又有人认为,当时在察罕的劝说之后,蒙古军队便停止了对党项人的屠杀,而更多的党项人则选择归顺蒙古人,并入朝为官,替蒙古人做事,因此,蒙古人应当不会继续去毁坏西夏王陵,因为这样做是会引起所有党项人的公愤的。

因此另一种说法便产生了,这种说法认为,西夏王陵被毁,其实是后来的明军所为,明朝建立后,曾在贺兰山一带设立要塞并驻军,于是,西夏王陵的地面建筑,大量的木材砖块便被明军看上,然后“征用”,以构筑要塞。


同时,明军在贺兰山一带驻军时间长,完全有时间,有人力对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一一进行盗墓发掘。

直到今天,对于西夏王陵的研究也只是皮毛而已,而到底是谁毁坏了西夏王陵,依然是考古学界的一个谜团。

那么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明军所为呢,你认为谁的可能性更大呢?


Mr种茶家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今天的银川市附近发现九座造型奇特的土堆,经过实地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座石碑铭文,经过复原后确认其中一座是西夏仁宗皇帝的墓穴,同时也确认其他土堆不是上古遗留,而是曾经活跃在西北土地上的西夏王国的王陵。


遗憾的是,考古队历经数年的发掘,出土的文物屈指可数,更是没有传说中的金银器皿,帝王陪葬。仅存的也只是部分已经破损的建筑石制构件。

蒙古军队破坏?

西夏王陵的破坏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仅直线挖掘到墓室就有几千方土量。很多学者认为西夏王陵是被成吉思汗的军队破坏,战争中遇到的文物,体积小的就被抢了,体积大带不走的就地破坏,砸了。

公元1225年到1227年22年的时间发生了6次战争,67岁的成吉思汗本人更是死在了战争的途中。也许是蒙古大军为了报复捣毁了西夏王陵。

但在史料中记载,除了最后一次灭亡西夏的战争,蒙古大军从未真正接近西夏王陵,上世纪70年代,专业考古队使用现代挖掘工具和征调大量人工用了半年的时间才挖到地宫。更何况是处于战争中的蒙古大军。


1227年,在围困西夏都城兴庆府,67岁的成吉思汗病逝,对于蒙古上层而言,迅速占领兴庆府才是大事,处理大汗驾崩之后的事情是大事,组织人力彻底毁坏王陵应该没那么重要。蒙古高层需要结束战争后迅速回到漠北,解决今后由谁来统帅蒙古。

明代守军破坏?

明代,在贺兰山一代建有玉泉营、平吉堡、三关口、镇北堡等一系列军事要塞,当时,数量客观的明军在此驻守。


建设要塞需要大量的砖瓦木头,近在咫尺的西夏王陵就是最好的取材地,明朝边防部队在贺兰山驻守时间长达上百年,从盗掘王陵所用时间来说,明军的时间比蒙古大军充裕的多。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不允许随意盗取前朝的帝王陵,但是在数百年前时间里,西夏王朝一直遭受歧视,不被正统王朝所认可。

因为西夏王朝不被认可,王陵地位也一落千丈,数百年间,王陵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有意识的保护。

盗墓者的夜夜光顾

曾经在108号古墓中发现一个盗洞,在墓室中发现三具骸骨,只有一句是墓主人,其他两个是盗墓者。


可以想像,数百年来,每当夜幕降临,贺兰山脚下就成了盗墓者的天堂,虽然历朝历代都规定,偷坟掘墓是重罪,但西夏王陵一直不被重视,以至于王陵更像一块化外之地,盗贼可以随意光顾。

究竟是什么破坏了曾经统一西北的西夏王国的王陵呢?答案就是西夏王国(大白高国)不是正统!虽然在李元昊的推动下立国、称帝、发明西夏文字、建立官僚体系等。但自西夏统一以来采取对辽、宋称臣的国家战略使得本身就低人一等。从元代以来,西夏一直就被排斥在正统王朝之外,西夏灭亡之后,元代为宋、辽、金都编俢史书,唯独不给西夏修史。

在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存有大量西夏时期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都来自于西夏的一个边陲小城,黑水城。我们有理由相信,长达190年的西夏王朝一定遗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喜欢的朋友,谢谢点赞关注

机械引擎


西夏,《宋史》称为“夏国”,他们则自称为“大白高国”或者“白高大夏国”,公元1038年建都于今天的银川,1227年被蒙古所灭,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国家政权。西夏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很多秘密,除了已经成为死文字的西夏文,还有就是西夏王陵了。

历史文献中,关于西夏王陵最早的记载是在《宋史》中,对继迁、德明及其后世的几个西夏皇帝陵墓的记载都非常清晰,共记载了9个帝陵的情况。西夏皇陵位于贺兰山东麓,现存面积约90平方公里,帝陵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共有九座,与历史记载吻合。陵园内还有200余座陪葬的陵墓,这些陵墓与帝陵一样,全部被盗掘,破坏的十分严重,有的盗坑至今还清晰可见,深大数米。砖瓦石料全断成方寸大小,碑刻也被破坏的七零八落。这样的破坏力,肯定不是少数人可以做到的,而且西夏皇陵的破坏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此大规模而又彻底的破坏,应该是一种打击报复性质的破坏。从蒙古军队屡次入侵西夏的战事分析,西夏皇陵的毁灭性的破坏,自出于蒙古军队之手。公元十二世纪末,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族的统一,并打算向南推进,与最后统一中国,并将矛头首先指向西夏。根据记载,成吉思汗曾经6次攻打西夏。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取到贺兰山,攻打西夏,但是收到了西夏人的顽强抵抗,蒙古军队则遭受重大损失。最终,在强大的蒙古军队的进攻下,西夏灭亡。

因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蒙古军队在随后对西夏王陵进行了报复性的破坏,那些至今仍未填平的巨大盗坑,以及被破坏的砸碎的墓碑说明,蒙古军队对西夏王陵的破坏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其性质不同于一般的盗墓,目的不在于获得金银珠宝,就是为了破话西夏皇陵,就是报复。

除了西夏皇陵外,蒙古军队还破坏了北宋和南宋的皇陵,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