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營養餐補為何從營養幼苗變成了營養地鼠

幾年年前國務院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每年撥款數百億元,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這是一項有遠見的長期計劃。

然而前幾天河南周口商水縣一小學的營養餐變成了素面被曝光出來,讓我們看到吃財政撥款的寄生蟲並沒有被消滅殆盡。國家每年都很很多專項財政補助撥款,用於支持專項發展。我們的每一個專項計劃都是帶著美好的願景,但在實際執行中又時常出現營養的肥水流失了,不該被營養的地鼠們卻被營養的肥頭大耳。這多半不是計劃和制度不健全,而是在最後一公里的執行上往往存有問題。如果總是解決不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那麼這些美好的計劃往往會事倍功半,達不到應有的效用,卻大量養肥了最後一公里的地鼠。

凡是花錢的補助,最終環節一定有商業行為或分配行為發生,依靠個體的自律是不可能杜絕問題發生的,除了完善的制度外,透明的監督是必須要有的。

比如商水縣這素面的營養餐問題,曝光後政府確實很積極介入,很快就給出了處理通報。但是從處理通報裡目前還沒看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財政補貼了4元每人一天,學生供餐是由鄭州華康餐飲有限公司加工點加工的。也就是供餐是外包了,那麼外包合同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合同沒有問題那麼學校驗收方是不是就明顯存在問題?同時供餐方也明顯存在合同違規行為!如果存在這樣的漏洞,那麼質量不合格的餐飲流入餐桌恐怕很容易發生,降低營養餐配置的情況也很容易發生。

營養餐補為何從營養幼苗變成了營養地鼠

通報只是提到還在對供餐方進行調查,對供餐方如何處理還不得而知。個人的意見是首先這家叫鄭州華康餐飲有限公司的除了要承擔違約的責任外,同時應該被列入黑名單,至少三年內禁止進入供餐方,不是在這所小學禁入,而是在所有小學予以禁入。對於這樣的企業如果只是不痛不癢的處罰,下次一定會接著犯事,因為犯事的處罰成本很低,完全起不到震懾作用。

營養餐補為何從營養幼苗變成了營養地鼠

另外一點是從目前通報的內容看,還不清楚這碗素面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存在問題?如果是長期存在問題,無疑是在監督上有很大的漏洞,就遠不是通報處理幾個人那麼簡單了事。如果是短期偶然出現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物價的上漲是否是供餐方低配的影響因素?

除了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使用要透明外,還要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特別要接受學生家長和學生的監督),確保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經費全額用於學生。監督是要日常化,而不是抽查化。學校監督日常化不能流於表面形式,而是要留有記錄。比如每天供餐的實物拍照留存,定期提交給上級部門。

營養餐補為何從營養幼苗變成了營養地鼠

國家財政撥款的錢本質是全國人民的錢,理應更多接受社會之監督,除了涉及國家機密之外都應該公開透明接受監督。只有在陽光的監督下,錢才能用得光明,才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