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祕密

在我們河北省石家莊趙縣有一座可以說是中國最有名的的古橋,趙州橋。由於小學課文上這麼多年的普及教育,使得趙州橋在國內廣為人知。但是也造成了我們對現在的趙州橋認識上的誤區,這裡就把我知道的關於趙州橋的秘密給大家說一下。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趙州橋

由於時間久遠,大家也許大都不記得小學時候的課文,下面放上這篇課文。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小學課本趙州橋課文

我小的時候由於學校離趙州橋比較近,所以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也去趙州橋參觀過。當時趙州橋已經是一個收費的公園了,雖然面積並不是很大,但也算是比較正規了。當我看到趙州橋的第一眼就感覺這個橋真的好新啊!和我們平時在公園裡面看到的橋差不多新,石頭表面都是光滑整潔的樣子,摸著橋上的石板真是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工藝水平啊。

課本里說這個橋全部是用石頭砌成,老師教的也是因為石拱橋造型的原因所以石頭能擠壓在一起,還專門有過相關的模擬實驗,我們也深信不疑,現場還專門和小夥伴研究橋的石頭之間是怎樣拼合的,有沒有縫隙。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趙州橋石拱

在橋上參觀完後,發現旁邊還有一排展廳的房子。當時可能還是收費的,但是大家想都去看,我想著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吧。這裡面展出的是什麼呢? 是50年代出土的隋代的橋面欄板。這……好像有點不對啊,書上說的這一千多年的石橋怎麼是在展廳裡見到的?河上面的橋是怎麼回事?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出土的隋代石板(國家博物館)

帶著這個疑問,我回家後查閱了資料。原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趙州橋早已經過多次修繕,保留下來隋代初建時的東西可謂少之又少了。

歷史上一共對趙州橋進行了8次修繕(有說9次):唐朝貞觀年間一次:當時大水沖毀了一小部分橋體,欄板被沖掉,重新複製的新的欄板,當然唐朝離隋朝很近, 複製的也基本是當時的水平。往後宋代修繕過一次,明代修繕過四次,清代修繕過一次。

建國後修繕過一次,也是維修規模最大的一次。基本相當於重建了。當然現在來看也對橋造成破壞最大的一次。橋的建造工藝和外貌都被改變了,整個橋完全“煥然一新”了。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建國後的修繕工作

由於當時對歷史文物修復的態度和工藝水平的限制,所以採用了現代的水泥壓力灌漿工藝,在石縫之間灌入高標號的水泥起加固作用,傳統造橋工藝中用腰鐵相連的工藝被捨棄。(僅拱圈外側仍用腰鐵以貼合原貌)雖然極大的加強了橋體的穩定性,但實際上石橋已經變為了一座現代工藝的水泥橋。改變了歷史的原貌。既少了腰鐵,也沒告訴大家使用的是水泥固定。這就讓我們後來的參觀者真的認為石橋的石頭就是沒有任何連接靠擠壓力固定上的。實際上趙州橋這麼大橋體單靠擠壓力肯定是不夠的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橋上原有的腰鐵

原來的橋面上的石料絕大部分被廢棄,而採用新的石料製作,這就是我們感覺這座橋很新的原因。實際上經歷1000多年的石料肯定不是這個樣子。

趙州橋,課本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僅存的採用腰鐵固定的位置

而現在我們修復文物逐漸改變回修舊如舊的原則

。不怪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當時寫文對修繕趙州橋這事剋制的做了表態:把一座古文物建築修得煥然一新,猶如把一些周鼎漢規用擦銅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樣,將嚴重捐害到它的歷史、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